到11月最後一天,陸戰隊才基本上控制住登陸場,還在海灘上建起一座能供戰鬥機起降的野戰機場。

到此,上岸的官兵已經超過5000人,還在以每天1000人的速度增加。

此外,陸戰隊還搭建了一條臨時碼頭。

為了支持登陸作戰,減輕第41特混艦隊的負擔,陸戰隊還在30日派一支部隊登上北面的阿塔島。

所幸,這座島嶼上沒有敵人。

此外,該島的土著部落規模不是很大,只有幾百人,對待帝國官兵很友善。部落酋長在小時候受過帝國軍隊的恩惠。說起來,也就是去帝國駐軍那種痘,在隨後爆發的瘟疫當中倖存了下來。

到12月6日,第41特混艦隊才接到撤退命令。

阿塔島的野戰機場已經建好,陸戰隊的工程部隊也已在修建臨時棧橋碼頭,這幾天就能完工。

有了機場碼頭,部署在該島上的岸基航空兵就能頂替第4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

此時,陸戰隊也摸清楚了塞島的情況。

紐蘭軍隊肯定提前收到消息,或者說準確判斷出帝國海軍的戰略動向,知道帝國海軍將在攻打管島前攻占塞島,因此在過去幾個月里,利用夜色的掩護,用小型艦艇,特別是速度快的驅逐艦向塞島運送作戰部隊。紐蘭軍隊不但接管了這座島嶼,還秘密完成防禦部署,而帝國海軍則完全不知情。

在此期間,紐蘭軍隊在駐守塞島的狹夷軍隊的協助之下,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包括完備的地下掩體。

按抓獲的俘虜交代,島上的紐蘭軍隊是第一陸戰師,總兵力在15000以上,甚至有可能達到18000人。

所幸的是,紐蘭軍隊沒能來得及把坦克與重炮送上塞島。

不是沒有準備,而是運送難度非常大。

在帝國海軍發起進攻前,紐蘭海軍向塞島運送了一百多門迫擊炮,以及夠消耗三個月的物資。

此外就是,北馬群島其他島嶼上的狹夷駐軍全都在塞島,大概有3000人。

其實,就是在獲知這些情報之後,陸戰隊才派工程部隊去阿塔島,在那邊修建了野戰機場與碼頭。

在12月7日,海軍向阿塔島部署了第一支岸基航空兵。

當天,該部隊就為在塞島作戰的陸戰隊提供了支援。

晚上,負責掩護登陸場的第一火力支援艦隊在塞島南面,提尼島的東北與紐蘭海軍的幾艘巡洋艦遭遇。

在塞島戰役開始後,第一場海戰就此打響。

雙方的都是6艘巡洋艦,不過第一火力支援艦隊有2艘重巡洋艦,紐蘭艦隊則全是輕巡洋艦。

次日上午,白止戰才收到了消息。

其實,發生在提尼島東北的這場海戰,進行了不到3個小時,而且雙方几乎在同一時間轉向撤退。

帝國海軍這邊,主要是擔心遭到魚雷攻擊,而且第一火力支援艦隊的任務是為登陸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如果兩艘重巡洋艦受創,在今後幾天,陸戰隊就得停止在塞島的進攻行動。

紐蘭海軍那邊,是擔心在天亮後遭到轟炸。

因為是在夜間進行,交戰距離並不近,雙方戰艦都沒有夜戰法寶,即炮瞄雷達,所以都沒有戰艦戰沉。

按帝國海軍的戰報,6艘巡洋艦全都挨了炮彈,不過均無關痛癢。

當然,紐蘭海軍一如既往的宣布獲得「127提尼島海戰」的勝利,宣稱擊沉了4艘帝國海軍的巡洋艦。

受此影響,第一火力支援艦隊與第二火力支援艦隊在12月8日的下午交換了位置。

有「粵江」號頂在前面,再也不用擔心被紐蘭艦隊偷襲。

「粵江」號不但擁有能秒殺巡洋艦的350毫米艦炮,還配有一部炮瞄雷達,能夠在夜間對20千米之外的敵艦進行準確炮擊。

關鍵是在西東望洋這邊,紐蘭海軍沒有能夠挑戰「粵江」號的戰列艦。

在西北東望洋大海戰中逃脫的5艘紐蘭戰列艦,遭受重創的「馬里」號已經回到東海岸的造船廠,恐怕明年都未必能夠完全修復。另外4艘都在珍寶港裡面,絲毫沒有打算出來活動的意思。

「粵江」號是塞島附近唯一的戰列艦,還是一艘快速戰列艦。

哪怕珍寶港里的4艘紐蘭戰列艦殺了出來,因為航速不夠快,也未必能拿「粵江」號怎麼樣。

為了保險期間,塞島離管島只有幾百千米,在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粵江」號都是在夜間前往提尼島東北海域,堵住紐蘭艦隊北上的航道,在天亮之前北上,返回己方戰鬥機掩護海域。

這也充分發揮出了快速戰列艦的價值。

更加重要的是,帝國海軍加強了對管島的監視力度,派遣「赤兔」這類遠程戰鬥機執行偵查任務。

只有在發現紐蘭海軍準備採取行動的時候,才需要讓「粵江」號南下。

此外還有,帝國海軍重新組建第42特混艦隊,並且在12月8日夜間,就讓該艦隊從狹夷皇國南下去塞島作戰。

4艘「龍興」級戰列艦,隨同的4艘重巡洋艦,以及十多艘其他戰艦,在阿塔島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足夠控制塞島附近的海域。如果有需要,還能夠用兇猛的炮火支持島上的陸戰隊。

關鍵的是4艘重巡洋艦。

到達戰場之後,這4艘重巡洋艦就被編入第二火力支援艦隊,換下第41.3分隊的4艘重巡洋艦,隨同「粵江」號,在夜間南下封鎖塞島,對付那些利用夜色掩護向塞島運送兵力與物資的紐蘭戰艦。

因為最快航速才25節,而且4艘「龍興」級已經有1年多沒有進行常規檢修,狀態都不是很好,所以按海軍司令部的安排,也就是去鎮場子,在後方給「粵江」號助威,讓紐蘭海軍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一切順利,4艘「龍興」級在春節前將被修復的戰列艦替代。

按最初的計劃,在春節之前,陸戰隊就能攻占塞島,甚至能登陸管島。

只是現在看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別說攻打管島,能夠在春節之前占領塞島,準確說是控制住局面,進入到掃蕩階段,就很不錯了。

按照修改後的計劃,占領塞島的時間已經推遲到了明年的清明節之前。

哪怕接下來的戰鬥順風順水,也要在清明節之後才會考慮攻打管島的作戰行動。

不止因為敵人強大,還跟帝國海軍與陸戰隊沒做好充分準備有關,即陸戰隊送來的登陸部隊才一個陸戰師。

帝國陸戰隊採用小編制,一個滿員師才13000餘名官兵。

就算得到艦隊支持,也至少要2個陸戰師才能打下塞島。要攻打管島的話,得準備第三個陸戰師。

可見,塞島已經成了消耗雙方兵力的血火戰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