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杜藍一頓棒喝罵醒的董鏘鏘老實地坐上北上的火車,直奔德國西南部的邊陲小城特里爾。

搖晃的火車上,董鏘鏘無比清晰地意識到:談話並未達到他此行的目的,而且恰恰相反,杜藍對這段感情的堅持和她在被分手時表現出的堅決,以及對董鏘鏘一針見血的剖析都給他留下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印象和感受。他感到汗顏、慚愧,甚至還有一絲震撼。

和陳雨分手一度讓他相信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寫的: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亂且堅韌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實。

杜藍的表現使得董鏘鏘對她生出一種跟之前兩人作為情侶時截然不同的情愫。杜藍於他已不僅是女朋友,更像是女版老白,亦師亦友,還有一種患難時的不離不棄(雖然這帽子扣得有些大,但她確實讓董鏘鏘有一種強烈的被珍惜感)。儘管最後沒分成手仍讓他不免為兩人的未來擔心,但強分似乎也無可能。最後只能按杜藍說的:兩人先往前走,其他見招拆招,一切隨緣。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杜藍這麼多年一人孤身在外,要同時面對學業、打工和生活的多重考驗,恐怕早練就了不自怨自艾、奮力打拚的不服輸性格。更別提作為女性,杜藍要面對比男生多的多的麻煩和困擾。

這也許就是她很快能走出老陳陰影,以及輔助董鏘鏘找回老白的原因之一。

到了特里爾已是下午,董鏘鏘從火車站的信息台取了份免費的城市地圖,輕鬆找到去大學的車。雖然對這座小城充滿身為旅遊從業者的好奇,但他記掛著杜藍的叮嚀,無心其他,當下跳上公交直奔大學。

大學坐落在整座城市的西南一隅,雖是九月,但路上和公共汽車裡的人都不多,剛從北京落地漢諾瓦時董鏘鏘曾詫異漢諾瓦人少,等到了特里爾才發現,漢諾瓦已算是人多的了。

他想起佟樂樂之前告訴過他的,特里爾城很小,整座城市也才5萬多人口。

別看只有5萬人,城市卻擁有一所綜合大學和一所應用技術大學,跟美國注重學校排名不同,德國人更在意的是大學的人文和技術。特里爾兩所大學的歷史都不短,長的500多年,短的100多年(當然一二戰中都被不同程度的摧毀,戰後又都重建)。

北德的漢諾瓦屬平原和山地交界處,地勢多平坦,而特里爾屬山地,爬上爬下的路面隨處可見。碰到陡坡處的會車,公交開得很慢,既要躲過對面來車,又不能碰到道路兩側停泊的其他車輛,偶爾公交和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只有巴掌寬,就連坐在車上的董鏘鏘都不禁為司機捏了把汗,但司機卻從容淡定、不急不緩地駕駛著長長的奔馳大巴在蜿蜒曲折的窄巷中緩慢前行,很多看似不易通過的地方也在司機豐富的經驗指揮下輕鬆過關。

望著司機嫻熟的操控著方向盤,董鏘鏘忽然發覺,他現在的生活像極了大車在窄巷中爬坡,當他覺得困難重重、望不到頭時,可能是因為正在上坡。

忽高忽低的道路兩旁坐落著古色古香、鱗次櫛比的德國傳統人字形斜屋頂建築,大部分為兩層小樓,個別樓頂鋪滿了大大小小的太陽能板,跟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同時卻又帶上了一抹科技感。臨街一面的窗台上大多擺著五顏六色的植物。偶爾能看到覆蓋了大部分牆體的綠色爬山虎,或為了修繕房屋而高搭的腳手架和各種暗黑塗鴉的外牆。

好不容易開出了半山腰的住宅區,董鏘鏘只覺得眼前豁然開朗。道路的另一側是漫山遍野大片的葡萄園,雖然他也見過女伯爵的葡萄園,但明顯這裡的景致更加壯觀。下午的陽光很盛,毫無保留地灑到葡萄園茂盛的植被上,當藍天白雲之下,紅的像火,綠的清亮的枝葉輕輕隨風搖曳時,整幅畫面的色彩飽和度極高,董鏘鏘看著看著,猛然沒來由地生出一陣暈眩。

德國公立大學一般十月開學,九月的校園裡基本見不到什麼人,顯得冷冷清清的,偶爾能看到一些學生或從車站,或從大學旁的學生宿舍匆匆走進大學圖書館,想來是提前返校或參加補考的學生。

順著藍白色教學樓間的灰色花崗岩甬道,董鏘鏘走馬觀花地依次經過了教學樓、圖書館、餐飲區、多功能階梯教室等建築物,最後走進大學招生辦所在的樓。

樓內很安靜,一點兒雜音都沒有,跟他第一次到漢諾瓦大學招生辦的感覺全然不同。董鏘鏘閉氣凝神也聽不到緊閉的辦公室門後有任何聲響。雖是第一次到訪,卻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既視感。

直到他看清招生辦公室外牆上掛的辦公時間和預約提醒,他才赫然發現今天並不是招生辦的辦公日,這大出他的預料,他還以為暑假裡招生辦每天都是工作日,而且就算是他也忘了和招生辦提前預約。

簡單糾結了幾秒,董鏘鏘把心一橫,他人都已經到了這裡,這些規矩也管不了太多。

他鼓著勇氣嘗試著重重敲了兩下門。

屋內無人應門。

就在董鏘鏘抬起手腕準備再敲得更響些時,就聽一個上了年紀的女聲在他身後朗聲道:「今天辦公室不對外開放。」

董鏘鏘聞聲轉過身,一個面容慈祥,身寬體胖的棕發女人已站定到辦公室門前,看都不看他一眼地掏出鑰匙開門。

雖然知道德國人注意規則、不會變通,董鏘鏘還是陪著笑解釋道:「您好,女士,我知道今天這裡不對外,但我的事確實很特殊。」

棕發女人走進門卻沒馬上關,這讓董鏘鏘覺得這事有商量,趕忙補充道:「我7月剛從下薩克森州大學預科經濟系畢業,成績1.7,優,當時申請了特里爾大學的國民經濟學專業,但到今天我既沒收到錄取通知書,也沒收到拒絕通知書,我很奇怪,想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我之前給您這裡打過電話,您的同事讓我檢查信箱和去漢諾瓦郵局打聽情況,這兩件事我都做了,但還是一無所獲。現在馬上就要開學,我實在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來您這裡看看能不能查到我的申請結果,我現在帶著護照和預科畢業證,如果可以的話……」

「我剛才已經說了,」也許是同樣覺得匪夷所思,棕發女人聽完董鏘鏘的描述後語氣明顯和緩下來,「今天不對外辦公,您周五上午再來吧。」

雖然對方是在轟人,但給董鏘鏘的感覺卻比他之前在漢諾瓦招生辦打交道時得到的反饋友好多了。

他估計今天十有八九問不出所以然,但還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又說了一句:「如您所見,我是外國學生,平時也不在這個城市居住,還要打工,來一次特里爾確實不容易。現在已是九月,不管結果如何,我都希望能儘快得到一個答覆,哪怕是拒絕信,所以想請您破例幫我查一下,不會耽誤您很長時間……」

「負責發放通知書的人休年假去了,」棕發女人見董鏘鏘賴著不走並未氣惱,口氣依舊和藹,「周五才回來上班。只有她可以幫您查。」

「是這樣啊……」董鏘鏘一臉失望,雖然不甘也只能作罷,「那我現在預約,我叫董鏘鏘,周五我會再來拜訪。謝謝您。」

女人點了點頭,開始低頭整理手中的文件。

沒得到有價值的答覆,董鏘鏘失望地步出大樓,他打算在特里爾小住幾天,周五再來,不拿到答覆堅決不走。

等待的日子裡,董鏘鏘也沒閒著,用腳丈量了特里爾。

作為德國最古老的城市,地處德、法、盧森堡和比利時四國交界地帶、位於摩澤爾河畔的特里爾在1984年慶祝了它的2000歲生日!

特里爾城曾被稱為「北方羅馬」,是古羅馬北方領土的重要城市。特里爾最初的拉丁名字AugustaTreverorum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所創,但在羅馬人到達之前,該地區已被凱爾特人占領了幾百年。特里爾是凱爾特-日耳曼特雷維里部落的大本營,該部落至今在特里爾的某個地方還建有一座神殿,而橫跨摩澤爾河的羅馬橋至今仍保留著大部分原始的羅馬石雕(部分石雕被盜石者破壞)。歷經幾百年的戰爭後,特里爾變為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就像許多德國城市一樣,特里爾也在戰爭中毀於一旦。

大學最早就是跟城市一起發展起來的,它的法律和心理學兩個專業時至今日在全德高校里仍數一數二,只是國人只知道幾所德國大學,對很多德國人認可的高校反而孤陋寡聞。

今天的特里爾是一個非常適合步行的小鎮,其大部分主要景點都位於老城區中心的步行範圍內。還有一列旅遊小火車,可以帶遊客遊覽特里爾的老城區。

特里爾以其羅馬歷史及其眾多考古和建築景點而聞名,首當其衝的就是特里爾的標誌性建築——黑門。黑門是老城區四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類似老北京城的九門,砂岩結構使得它在經歷了一戰和二戰的炮火後依然倖存下來,但德國人少見的沒像修繕其他古建一樣恢復它的舊貌,保持著它殘垣斷壁的造型至今。董鏘鏘爬上黑門頂樓簡單眺望了一下內城的景致,著實沒什麼景色。不說跟北京比,就是跟漢諾瓦比都相距甚遠。

與黑門命運截然不同的是同樣歷史悠久的聖彼得大教堂。與這座城市本身一樣,它是德國最古老的大教堂。這座建在羅馬建築基礎上的大教堂歷經戰火多次摧毀和重建,一度比現在大得多。因為目標明顯,大教堂在二戰的轟炸中屢遭命中,並於1960年至1974年進行了大規模修復,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其他諸如聖母教堂、三賢士之家,以及大名鼎鼎的馬克思故居,董鏘鏘一個不落地考察、拍照了一遍,最後甚至跑到10公里外的盧森堡搞了個一日游。

坐在返程火車上,董鏘鏘不禁感慨,單程從特里爾去盧森堡比他從海淀坐公交到豐臺都要快。

美好時光轉瞬即逝,周五很快就到了。

站在招生辦公室的門前,董鏘鏘理了理頭緒,又振作了一下精神,這才敲門。

===

原創不易。歡迎來起。點%中¥文#網,支持正版原創《董鏘鏘留德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