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封王不如帶孫

大明朝即將出現兩位活生生的王爵了!

這無疑將會成為大明洪武二十八年里,除開新政之外最大的熱點新聞要事了。

而若是開國公常升和曹國公李景隆,當真在這一次晉封王爵,大明軍中也必將會陷入新的狂熱之中。

王爵冊封,猶如當年徙木立信。

當大明百萬雄師人人皆知,朝廷果真以王爵授予。誰也不敢想像,那些本就是從立國之戰中走出來的將士們,會爆發出多麼大的潛力。

朱允熥碾著腳步,隨口道:「論功封賞前,大都督府及兵部,還是審核一番東征、南征的軍功戰績,梳理成冊,時候行發朝野上下,以示朝廷公允。」

封王的步驟很繁瑣,朝廷要有正式的說明,要明發旨意,更要登邸報傳曉天下諸道府縣。

已經被剝離了諸多職權的兵部尚書茹瑺,立馬應聲而出,拱手站定,卻是先看了徐允恭一眼。

而後茹瑺這才對著朱允熥說道:「殿下,朝廷論功,兵部考功皆有存檔,可供朝廷審議。兵部以為,若單以軍功論,則開國公、曹國公足可因功晉封。只是朝廷卻當有先後之分。

開國公南征在前,已滅兩地,新設兩道,繼征以西。朝廷定冊封之事,當以開國公為先。

曹國公東征在後,瀛洲一地尚有亂民滋生,朝廷未曾設道置府劃縣,雖有滅國之功,卻也該次於開國公。」

這是常識的問題,但茹瑺很無奈,必須要找機會將這些話說出來。

兵部如今越發的不起眼了,在大都督府復設之下,兵部必須要牢牢的抓住現在僅存不多的職權。

與其說茹瑺是在談論朝廷論功封賞的事情,倒不如他是在說兵部的存在感。

朱允熥微微一笑:「兵部這些年辛勞。」

他並沒有說更多的話,但這句話一出口,茹瑺的臉色明顯的鬆動了一些。

而在周圍,原本因為大都督府復設,兵部權柄被不斷剝離,而生出輕視的官員們,也悄悄的收斂了這些日子對兵部的輕視。

朱允熥看向茹瑺,這位已經坐在兵部尚書位置上多年的老臣。

「既然兵部已有存檔,此次東征、南征論功,條陳便由兵部理出來吧。」

茹瑺心中有些感激,拱手道:「臣,領命。」

朱允熥擺擺手,繼續道:「其實,對東征、南征的封賞如何,還是得要陛下聖裁。但將士們在外累年征戰,朝廷總是不能忘了他們的。

兵部要和大都督府審核清楚了,東征、南征軍中一應將士的軍功,勿不能有錯漏遺漏之處。

反倒是開國公、曹國公二人的封賞。若是晉封王爵的話,王號倒是好取。沿襲二人父輩王號,倒也算是相得益彰,待兵部和大都督府整理清楚了東征、南征的將士軍功,便一併寫好了奏章,呈報內閣,再送陛下聖前閱之。」

朱允熥一言而畢,今日到了文淵閣的文武官員們,紛紛躬身領命。

至於開國公常升和曹國公李景隆,經由朝廷合議呈奏給皇帝的王號,倒確實不必繁瑣。

開國公常升的父親常遇春,在軍中被稱之為常十萬,生前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

洪武二年,常遇春爆卒軍中,年僅四十。

朝廷追贈其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開平忠武王,便是常遇春的王爵尊號。

大明的一字親王,再如何也不可能封於異姓。那二字郡王爵,也就是如常升、李景隆等人最高的榮耀了。

常升的父親常遇春嘶吼追封開平王,他如今若是因功晉封,以開平郡王襲之,自然是無可指摘的。

而曹國公李景隆也是同樣的情況。

國初洪武年間,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便因功獲封曹國公。洪武十二年,任官大都督府大都督、兼管國子監。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朝廷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於功臣廟,位次第三,賜葬鐘山。

李景隆如今的曹國公之爵,便是襲自李文忠身前的國公爵位。他與常升有著相差不多的情況,若論功晉封郡王爵,自是以岐陽郡王最合適。

到這裡,今天因東征大軍捷報而產生的諸事,也算是議的差不多了。

朱允熥也有了從文淵閣離去的意思。

倒是一旁的朱高熾輕咳了一聲,眼神澹澹的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這時才想起來,定住剛剛已經要抬起的腳,輕聲道:「倒是還有件事情,也要內閣儘快的閣議出來,寫好了章程呈奏御前。」

任亨泰今天處處吃癟,這時候顯得有些倦怠,雙手拱在一起,低聲道:「殿下請說。」

朱允熥笑笑:「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孤覺得,瀛洲雖不過彈丸之地,可孤懸海外,朝廷設道便不能太過大了。內閣儘快合議出來,瀛洲一地該設為幾道,到時候隨著東征、南征將士考功一事,一併送來。」

便是將整個瀛洲的土地加起來,在大明如今的一十五道裡面,也算不得是最大的。

但滅倭種,卻不是朱允熥的最後一步。

徹底分化瀛洲那座東海之外的大島,讓其從根子上消亡,才是朱允熥的最終目的。

瀛洲再大,能大得過陝西道?能大得過湖廣道?

很顯然,皇太孫的意圖,任亨泰這位內閣首輔是心知肚明的。

他沒有多少的反對,只是輕聲回道:「微臣領命,今日便將這兩樁事情整理出來。」

朱允熥點點頭:「內閣有你在,不光光是孤,陛下和太子都很放心。」

說罷,朱允熥便不再理會這滿場的文武,自行離去。

「臣等恭送皇太孫殿下。」

百官紛紛拱手躬身,口呼恭送。

等到良久之後,任亨泰是最先直起身子的。

他無聲的輕嘆著,開口道:「諸位,殿下今日交託之事,還要勞煩諸位儘快督辦好。」

說完,任亨泰揮揮兩臂衣袍,就要轉身進屋。

今日裡徹底被定為不合宜的工部尚書王儁,臉上一急,也不顧在場到底有多少人,疾步上前。

「任閣老!」

跟在任亨泰身後就要進屋的解縉、徐允恭、高仰止三人,默契的停下腳步,轉頭側目,目光平靜的看向滿臉焦急的工部尚書。

任亨泰終於是露出聲音的長嘆了一聲,轉過身澹澹的看了王儁一眼:「工部如今部事繁雜,朝廷上下里外,各處都在動工。

潘德善在黃河河堤上,風餐雨宿,聽聞親自帶著人築堤抗料。張二工日夜奔波在太平府礦、龍江船廠以及幾條開工的水泥路上。

工部的事情很重,王尚書當早些回去,莫叫部務停滯。國家新征當下,各部司衙門也該更加勤勉一些。」

說道最後,任亨泰的目光已經是越過了臉色一片灰白的王儁,看向眼前的其他朝堂官員們。

「這一遭,瀛洲那邊二季度的金銀也快要解押入京。殿下此前便與內閣有過交代,殿下已經奏請過陛下。朝廷這些年緊巴巴的過日子,除了那些個手腳不幹凈的,大多數都過的緊。

屆時將這二季度的收益,分潤一部分出來,權當做是太孫府添丁之喜的賞賜了。朝廷上下也不必上書謝恩,自行勤勉政務便是。」

王儁完蛋了。

首輔用潘德善和張二工來舉例,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說工部事情多。首輔大人這是在警告王儁,他這個工部尚書當不了,朝廷立馬就能找到兩個更合適的人來坐工部尚書的位子。

不過沒人關心王儁這個蠢貨會怎麼樣。

現在人人都對這瀛洲二季度的收益,什麼時候能解押入京期待了起來。

袁素泰今日權當是給自己放了半天的休沐,能暫時的遠離上林苑監那一片片的莊稼地,清理一下有著無數繁雜念頭的腦袋。

這時候聽到朝廷要賞賜金銀,臉上露出笑容。

袁素泰拱起雙手,朝向乾清宮方向。

「微臣謝恩,吾皇萬歲。」

袁少師一開口,在場無人不是拱起雙手,朝向乾清宮,附之其後謝起恩來。

至此總算罷了。

今日在場文官,不少人都是前番朝廷乞骸骨之後,遷升上來的,雖然心中對朝廷要冊封異姓王爵有所遲疑,但也沒有更多的念頭。

今年朝廷上上下下鬧得實在是太過激烈了些,這個時候沒人希望朝廷再出什麼大的亂子。

至少,也該等到自己屁股將下面的位子坐暖和了再說其他。

文官們在散場。

曹震左瞅瞅右看看,卻是忽的振臂高呼道:「老兄弟們,今天我曹某人做東,教坊司吃酒!為我大明慶賀!」

景川侯絲毫沒有顧忌和遮掩。

更是立馬引來一群在京的功勳武將們高聲喝彩。

文官們紛紛側目,感觸複雜,卻也只是搖搖頭。

倒是內閣裡頭,緊隨其後的傳來徐允恭的呵斥聲:「混帳!」

曹震立馬縮起腦袋。

蹬蹬蹬。

內閣裡頭,這時候卻又有一名小翰林走了出來,到了景川侯曹震跟前。

「曹侯,公爺說,爾等皆為國家功勳武將,皆是身領官職的。朝廷不禁吃酒,卻也該等朝廷點卯下衙之後再去才好。規矩不能廢,若是枉顧王法,公爺親自叫了都察院的人彈劾諸位。」

曹震臉色緊繃,連連點頭:「曉得曉得。勞煩閣下回稟公爺,俺們這些人還是懂規矩的,這就去大都督府商議軍務,點卯下衙了再去吃酒。」

那翰林也不多說什麼,只是嗯了聲便回身進了內閣班房裡頭。

曹震盯著班房許久,見裡頭不再有呵斥,這才長出一口氣,轉身挺起胸膛,看向周圍的功勳武將。

曹震又咧嘴道:「去大都督府啊!鎮撫瀛洲的事情還是得要議一議的,將士輪番,這事情可不少呢。」

有人衝著曹震翻翻白眼。

這廝現在不過是回京輪番,等新一批的京軍整頓好了,就要繼續帶著兵馬出京,去與涼國公、西平侯匯合。

大都督府現在便是有再多的事情,也無關與他。

「回大都督府!等忙完了事情,咱兄弟們,今天一人須得點十個!」

有人低吼了一聲。

當即便有人衝著曹震露出奸笑,拱手抱拳道:「多謝曹侯今日做東宴請了,兄弟們記著這份好!」

曹震望了望在場的功勳武將,不曾細數人數,臉色就已經是綠了起來。

……

「啊呀啊呀啊呀……」

「嚶啊嚶啊……」

「聖兒乖乖,不哭不哭,祖爺爺給你扮鬼臉咯!」

「你個狗奴躲開,茯苓這是有便,且躲開,取了尿布過來。」

朱允熥帶著朱高熾剛會乾清宮,就聽到寢宮裡頭傳來孩啼聲,老爺子的哄孩聲以及呵斥聲。

等兩人進了寢宮正殿,便見老爺子只是幾下輕拍,小小的朱文聖就已經乖乖的收起了哭聲。

而老爺子更是接過孫狗兒送過來的尿布,正要準備為朱文聖旁邊的朱茯苓換上新尿布。

朱高熾見此情景,眼角便是幾下抖動。

朱允熥更是急忙上前,搶了老爺子手上的尿布:「這活怎可讓您來做,便將孩子送到後宮,讓鵲清和彩雲兩人去操弄便是。您就算不願意讓她們兩個人受累,宮裡頭這般多的嬤嬤,只管使喚就是了。」

說著,朱允熥目光已經是看向角落裡,那兩名楚楚可憐,臉上表情擔憂著自己隨時可能會失了業的宮廷嬤嬤。

宮廷嬤嬤急忙上前,接過太孫手中的尿布。

朱元章卻是不滿的哼哼了兩聲:「含飴弄孫,含飴弄孫。俺這把年紀,正該如此。你小子一天天,盡給俺添堵。」

朱允熥有些無奈。

當初您老爺子可不是這樣說的呀!

朱元章瞧了兩眼正在為自己那心肝皇重孫女朱茯苓換尿布的宮廷嬤嬤,見手上動作輕柔,這才放下心來。

他轉頭看向朱允熥:「李景隆那小子怎麼樣了,內閣今天都議了什麼。」

朱允熥當即開口道:「曹國公有滅國之功。今日孫兒在內閣,與朝臣們議了為開國公、曹國公晉封一事,另有東征、南征有功將士的封賞事,並瀛洲分設數道以平地方之事。」

「哼!」

朱元章當即更重的冷哼了一聲:「左右不過是給那兩小子封個郡王的事情,叫你擱俺這裡添亂,耽誤俺含飴弄孫!」

………………

?月票??推薦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