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洪熙帝:四個月丟了五個省,壞了,我成建文帝了!

這給朱棣整不會了。

神特麼漢王沒反,你反了。

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嗎!

好傢夥,這哪兒是什麼雲南庶民朱高燨,這怕不是雲南樂子人吧!

【在作戰時,為了追求絕對的速度,你讓自己的軍隊只帶上極少的輜重,摒棄了傳統的作戰風格,以速度為首要準則。】

【先派遣數波小股精銳潛入敵境,在敵境的橋樑、隘口、渡口等軍事要地事先駐紮,張輔與沐晟都是西南出身,自然對西南地界上的軍事部署很是了解,也對駐守當地的守將很了解。】

【但是朝廷對你們不了解,朝廷無法判斷伱們到底有多少兵力,採用的是何戰術,該如何應對,你們的主攻點在哪兒。】

【在前戲收工以後,大戲也該登場了。數萬主力部隊,分別從各個方向突破,精確打擊敵人防線的羸弱點,撕開一個小的突破口,再將這個傷口破壞,從而使得你的軍隊可以做到在敵人境內迂迴穿插。】

【你的軍隊甚至沒時間去理會數量龐大的朝廷軍俘虜,他們與部署在朝廷軍後方軍事戰略點潛伏的精銳接應配合,以此保持速度與衝擊力才是重中之重,維持住對朝廷軍毀滅性的破壞力。】

【都曾統帥過十餘萬軍隊的大將張輔、沐晟,在你手上被用的跟大頭兵一樣,但他們並不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前進!前進!前進!】

【如此高度集中高度精確的戰術,只有一個人可以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像控制傀儡那般控制所有人,他一個人就是這數萬軍隊的大腦,所有軍隊都是在按照他的命令前進,一旦這個大腦有一瞬間的紊亂,那麼便會有一支軍隊徹底癱瘓在原地,像無頭蒼蠅那般亂轉。如果張輔或者沐晟輔助指揮,反而會讓局勢更加混亂。】

【而張輔和沐晟能做到的,便是竭力的在前線穩定局勢,幫助你控制軍隊,雖然這樣的話他們不像是大將,更像是玩命搖旗吶喊的悍卒,但只要能一直打勝仗,誰又在乎這些呢。】

【一支這樣的部隊就能形成一支彎月形狀的快刀,刺破敵人的胸膛,兩支這樣的快刀就能形成鉗形攻勢,在會師之後將敵人大量有生力量包圍起來。】

【你左手握著張輔這柄利刃,右手握著沐晟這柄獵刀,像是個惡魔般挖出敵人的心臟,吞噬那些與你為敵之人的血肉。】

【騎兵從不回頭進攻包圍圈,他們的任務是繼續前進形成新的包圍圈,後續龐大的步兵會慢慢消化這些沒有後援、沒有補給、失去指揮、士氣全無的被圍之敵,當得知身後出現大量軍隊包圍自己,前線士兵心裡的壓力要比戰場壓力更大,此時的他們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你率領的軍隊掠奪著朝廷的資源,以此來彌補自己輜重不足的弱點,這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戰術,因為與敵人在正面爆發衝突幾乎沒有,導致你的戰損很低。同時,你還接受了大量的朝廷軍俘虜,壯大自己的軍隊。】

【你就像是一頭吸血鬼,趴在朝廷的身上吸血,朝廷被吸得暈頭轉向虛弱不堪,而你則吃飽喝足愈發強壯,目的也愈發明確。】

【在你所指揮的軍團衝擊之下,還在制定作戰會議的朝廷會府可能已經要被張輔率領的突襲軍隊端了,坐鎮後方的朝廷大將們根本不知道前線發生了什麼,這與張輔沐晟親力親為奔赴前線形成鮮明對比,省城淪陷很容易導致整個行省喪失鬥志,在仍擁有過半軍隊且還擁有高牆固城的情況下宣告投降。】

【造反大業方才小半個月,你便已經率軍席捲了大半個四川。位於成都的蜀王察覺到事態不妙,連忙投誠向你表示:侄子,都是一家人,打什麼打,不用等你的軍隊來成都,蜀王叔我先降了!】

【緊接著,你又不宣而戰,猛的南下突襲了毫無防備的貴州、廣西,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戰事告捷,貴州與廣西歸降。你便已經將明帝國的西南四省,全都收入囊中。】

【這種戰術雖然不太適合長期作戰,畢竟朝廷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會反應過來,制定相應的策略。在現有的簡陋條件下,你也很難制定出完美無暇的戰術。】

【但這都不要緊,你已經利用這種戰術,在大明的西南插滿了自己的旗幟,擁有和朝廷掰手腕的底氣。】

【起兵時,你沒有多少輜重,只占有半個雲南,以及數萬的軍隊。而現在,你吞併了四川、貴州、廣西三省,已經坐擁四省之地,十餘萬的大軍,兵強馬壯,隨時都可以揮師北上!】

【洪熙帝人在宮中躺,禍從天上來。】

【當他得知大明西南全境淪喪以後人都傻了,此前的他甚至已經忘了,大明朝還在西南流放著一個庶民王爺,而這個庶民王爺還是他的親弟弟。】

【這些年來洪熙帝兢兢業業,一邊和永樂帝鬥智斗勇,一邊和漢王趙王爾虞我詐。先帝第五次北征帶走了幾十萬的軍隊,直到駕崩還留在關外,為了處理先帝忽然駕崩留下的爛攤子,他忙得焦頭爛額,難免會有些顧頭不顧腚。】

【百忙之中,竟忽視了張輔悄無聲息的帶著兩三萬舊部南下去了雲南。而本就在雲南根深蒂固的沐晟,這個你實在是防不住,人家在自己的地盤造反,除非事先得知,否則根本就擋不了。】

【主要還是這一切都是瞬息萬變之間的事,洪熙帝在控制南北兩京,預防山東叛亂的時候,你也已經抓緊這段時間控制了雲南,出兵進攻空虛且毫無防備的西南各省。】

【而現在,洪熙帝腸子都悔青了,他繼位之初,尚未沒有坐穩皇位,西南四省便先後淪陷,大明朝自打建國以來,除了建文帝還沒有哪個皇帝吃過這麼大的虧。】

【不對,就連建文帝都沒吃到過這麼大的虧。】

【靖難之初,建文帝八個月也就丟了北平一個府,而洪熙帝不到三個月就丟了四個省。】

【你在整合了四省之地,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以後,方才不緊不慢的喊出來口號,不過你並不未說自己是來造反的,而是搬出《皇明祖訓》中「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的條款,宣布「清君側」靖難。】

【你喊了一遍老爺子當年喊的口號,如出一轍。】

【如果說當年造反的燕王喊的口號還有破綻,那你現在喊的口號,皇帝根本沒有辦法反駁。因為自打燕王造反成功以後,那「奉天靖難」就已經成了「藩王有權合法造反」的藉口。】

【洪熙帝沒權力否認你的造反,因為他如果否認你奉天靖難,那便是承認永樂皇帝是個反賊,而洪熙帝自己也就成了反賊,本來是順位繼承皇位的他也變成了謀權篡位的反賊,畢竟……他在當年靖難時,也是立了戰功的。】

【他們全家造的反,誰身上也不幹凈。】

【反書送到北京,沒等洪熙帝回過神來,便又傳來了一道噩耗。】

【本來派往南方平叛的朝廷軍,沒走多遠又掉頭回到了北方。】

【山東的漢王也反了!】

【漢王本就蠢蠢欲動,只是苦於沒有機會方才忍耐了下來,現在看到有志同道合之士一起造反,他自然也迫不及待的就同樣以「奉天靖難」的名義對朝廷宣戰。】

【洪熙帝繼位不到半年,兩個藩王,兩個先帝嫡子全都反了!】

【如果是一個藩王作亂還好,可同時兩個藩王造反,讓人難免會懷疑洪熙帝的統治。】

【天下,大亂!】

看到這裡,朱棣陷入了沉思當中。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給大明的法律挖了一個窟窿。

「藩王有權合法造反」這事未免也太扯淡了,放到歷朝歷代造反只有誅九族的份,哪還有什麼合法可言,你都特麼造反了還想合法?

然而放在大明朝,嘿,還真是這樣的。

大明的律法,是皇帝制定的,皇帝老子說的話就是律法。如果說有什麼律法是皇帝都無法決定的,那就只能是在他之前的皇帝所制定的律法。

洪武皇帝創造了《皇明祖訓》,被朱棣找到了空子合法造反,但他當了皇帝以後卻沒辦法填上,一是因為這是他老子制定的律法,如果他忤逆了那就意味著不孝。二是因為,他如果填上了這個空子,那就把自己的路給走死了。

但這空子總不能一直留著吧……

好像也不是不能。

洪熙帝的時候鬧了這種笑話,是因為削藩不夠徹底,還留下了隱患。而如果是恆景帝,就沒這種煩惱了。

別說恆景帝的時候有哪個藩王敢造反,就算是當下永樂朝,也沒人敢造反。

漢王叛亂,蹦躂了兩下就被捏死了,被丟到關外打工。谷王作亂,還沒開始造反,谷王府全家就已經死絕了。

而在模擬洪熙帝繼位後的兩百年里,除了漢王和後來正德朝的寧王,也沒有哪個藩王敢造反了。

就算是正德朝的寧王,也不過是被人當槍使,是文官們默許甚至幫助他造反的。而且寧王造反也沒鬧出來多大的亂子,正德帝興致盎然想要前去平叛,結果皇帝還沒到,王陽明就給寧王先擒住了。

未能盡興的正德帝甚至還想把寧王先放了再擒一遍……

由此可見,大明朝在永樂之後,藩王註定是撲騰不出來多大的浪花,不造反還好,造反的話直接連根拔了。

少一個藩王,大明朝也能少分點地。

朱高熾已是如此,就更別提削藩比建文、永樂還狠的恆景帝了。

恆景帝的兒子泰昌帝繼位之初,殺個贛王朱祁鎮跟殺雞似的,輕描淡寫的就給贛王宰了。

【得知漢王造反以後,你並未擔憂被漢王率先奪得勝利果實。甚至有點想笑。洪熙帝雖然看著憨憨的,但也不是吃素的,你造反是因為有充分的自信與實力,而漢王造反……】

【漢王也就剩下自信了。】

【位於山東的漢王藩國與北直隸相隔並不算遠,首當其衝的就要面臨著洪熙帝的怒火,替你吸引去大量的火力,在漢王被朝廷滅了之前,你可以不緊不慢的把大明朝的南方給拿下來。】

【等你吃下南方以後,估計那時的漢王也就剩一撮灰了。】

【就算漢王忽然爆種神勇蓋世連戰連捷一路旗開得勝攻下了北京,那又如何?】

【對你來說,跟漢王打仗,比跟洪熙帝打仗更容易。】

【漢王擅攻不擅守,而洪熙帝恰恰相反,他是善守不善攻。】

【至於你……你是攻守皆擅。】

【在消化了西南四省以後,麾下將士蠢蠢欲動,而統領萬軍的你,身穿布衣,劍指湖廣、南京!】

【比起毫無防備的西南四省,早有預防的湖廣顯然更像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湖廣都司臨時接管了省內大權,全境朝廷軍嚴陣以待,防備著你的突然襲擊。通過對你吞下西南四省的戰術分析,他們也猜到了你最喜歡用的打法就是不講武德,搞偷襲。】

【湖廣都指揮使信心滿滿,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研究你在西南的戰術,畢竟你這戰果也太驚人了,三個月吃了四個省,就算是殺豬也殺得沒這麼快啊。在鑽研的三個晝夜的以後,湖廣都指揮使布下天羅地網,在每一個橋樑隘口都設下了埋伏,坐等你派遣精銳自投羅網。】

【然而……湖廣都指揮使還是失策了。】

【你這次並未採用突襲打法,而是直接集結主力軍隊,進攻荊州。】

【三日攻下荊州,次日常德歸附;佯攻武昌,實則迂迴突襲辰州,擒殺辰州守將後,德安、岳州、寶慶歸附;七日連下長沙、漢陽……】

【你用實打實的硬實力告訴了朝廷,其實你除了偷襲,更擅長打硬仗。】

【一個月內,湖廣大半淪陷,湖廣都指揮使在武昌孤立無援,四面皆敵,獨自一個人在風中凌亂。】

【但這位湖廣都指揮使也是夠硬,寧死不降……所以,他死了。】

【他麾下一個指揮使率部譁變,一時間武昌府中皆言降之,湖廣都指揮使被人斬殺,將其頭顱懸於城頭,武昌獻城降祁。】

【湖廣淪陷。】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