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有些為難的說道:「殿下,想把黃冊庫從南京後湖搬到北京來,兩個月,恐怕連規划行程都不夠的。」

作為臣子,他明白此時不是跟朱高燨訴苦的時候,他應該是一口答應下來仿佛只要是殿下交代的事就沒有他辦不成的。

但兩個月的時間就想要完成黃冊庫轉移的巨大工程,這顯然是有些不太現實的,除非他能請來呼風喚雨的老神仙揮揮手就把幾十萬上百萬冊的重要檔桉憑空轉移。

然而楊榮不是老神仙,他只是個凡人,但他家殿下總是給他安排一下不是人乾的差事。

朱高燨摸了摸下巴,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太嚴格了。

他問道:「交由你來辦,最快多久能竣工?」

楊榮想了想,說道:「一年,最快也就是一年了。」

朱高燨點了點頭:「可以。」

楊榮有些詫異,心想自家殿下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了,若是換做以前殿下早就一巴掌抽上來了。

搬遷黃冊庫,其實倒也用不了這麼久,這只不過是一種談判手段,先喊出一個對方不可能接受的高價,以此來在談判的過程中始終占據有利的地位。按照常理來說,對方應該跟他討價還價才是。

然而令他措不及防的是,殿下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楊榮陷入了沉思,難不成剛才殿下失口說兩個月也是在給我下套不成,嘶……我以為殿下在第一層,而我在第三層,沒想到的是殿下其實在第九層……

高,太高了。

朱高燨說道:「你去一趟戶部,找夏老尚書。」

楊榮有些迷茫:「找夏老尚書作甚?」

朱高燨澹澹的說道:「你去找夏老尚書把你這個月的俸祿給結了。」

楊榮更困惑了:「可現在還不到發俸的時候啊……」

「不,你可以寫一份辭官歸鄉的報告上呈於我,你打報告,我批條子,然後你就可以去戶部領取當月的祿米和俸錢了。」

楊榮斬釘截鐵的說道:「……兩個月把黃冊庫搬過來是吧,沒問題!」

……

朱高燨看著楊榮跟司了個馬一樣的面色,嘆道:「並非是本宮有意為難於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要知道,這是……那位的意思。」

他伸手指了指上空,以此來暗示搬遷黃冊庫的意思,上達天聽,乃是天諭。

天諭,自然也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老爺子的聖諭。

楊榮肅然道:「陛下……為何忽然想起了這回事了?」

他沒好意思直說,皇帝陛下都已經兩年不怎麼理政了,怎的忽然就勤快了起來,這不像是咱們永樂大老爺的風格啊。

依照皇帝陛下一直以來的風格,那隻要是除了打仗,都不怎麼感興趣。

朱高燨沉吟道:「事關……建文皇帝。」

反正是替老爺子辦事,滿足一下老年人的臨終心愿,他並不介意打著老爺子的名頭,用老頭兒的名聲唬住別人。

楊榮倒抽了一口涼氣,一時間竟有些口不擇言:「陛下還惦記著這檔子事嗎,這都是十多年前陳倉爛穀子的舊事了,陛下還不死心?」

「可不是還惦記著嗎,找不到建文帝,老爺子一輩子都睡不著覺。」

朱高燨嘆息道,「畢竟,他們也是叔侄啊,老爺子還惦記著這份情分,難以釋懷。」

楊榮心想我可去你的吧,殿下您可就別給自己老子的臉上貼金了。

陛下那是惦記著叔侄的情分嗎,他分明是惦記著侄子的腦袋!

皇帝陛下有生之年的遺願就是送自己這建文侄子上西天!

「但是,搬遷黃冊庫和尋找建文皇帝這兩件事有什麼牽扯嗎……等等,」

楊榮忽然茅塞頓開,「您別告訴我,這是打算清點全國人口,尋找『建文皇帝』這個漏網之魚。」

朱高燨點了點頭:「我還真是這麼想的。」

楊榮說話的舌頭都打卷了:「這,這不是扯……開玩笑嗎!」

「後湖黃冊庫里六千多萬份的黃冊,難不成殿下您還要一份一份的核對過去?就算核對過去,建文帝也不一定在上面啊!」

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楊榮長這麼大,還沒聽過這麼荒謬的命令!

如果要通過核對人口來找到建文皇帝,這個難度無疑是大海撈針。把後湖黃冊庫搬運到北京,這就已經是個耗資巨大且極為困難的工程了。

而想要將黃冊庫里六千多萬份黃冊全都清點過去,搬運黃冊庫與之相比就簡直就是個不值一提的小工程。

這需要消耗的不僅僅是巨大的人力、物力,還有匪夷所思的人力!

想要將一份黃冊認真的核對下來並從中試圖挑出來哪裡有毛病,至少得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就算是經驗老道的資深官吏,一天下來最多也就審核四十份。

就算找來五百名資深的官吏,不辭辛勞每日勤懇的工作,也得需要八年的時間才能將黃冊庫全都核對完畢。

八年之後,也就是永樂二十五年,咱們家皇帝陛下能活到那個時候嗎?他還能還見建文帝落網嗎?

咋的,託夢給陛下說:「陛下您就一路走好吧,我們給您侄子逮住了,什麼,您不信?沒事,我們這就給建文帝的脖子抹了,送他一塊兒去跟您在黃泉路上做伴兒!」

合著大明朝耗資無數,就為了給皇帝陛下能走的舒心點兒,這算盤打的也忒好了吧。

就算官吏們勤勤懇懇一天十二個時辰不眠不休的在陛下有生之年,將這六千多萬份黃冊給審完了,真的能找到建文帝?

建文帝藏了十多年,陛下又不是沒去找過,不照樣沒找到,在外的禮部侍郎胡濙現在一聽見建文帝這仨字眼珠子都冒綠光了,恨不得給當地的房舍田野都掘地三尺。

這也證明,建文帝一定留有後手,幫著他隱藏身份,大明朝黑戶何止百萬,光是永樂十一年就出現了上千萬的黑戶。倘若建文帝一個勐子扎進人海之中,或者是隨便找個山疙瘩躲一輩子,就算是大明朝的官員把這六千多萬份黃冊翻爛了,也找不到建文帝的一根毛髮!

朱高燨淺笑道:「我又沒說,非得要你把黃冊庫全都給核對過去。」

「那殿下的意思是?」

「官員下放,核對黃冊。」

朱高燨道,「你也知道,大明朝有太多黑戶了,就算是督稅院一直在查黑稅白稅,想要讓人人都能體驗到交稅的美感,可總是有些人不識趣隱瞞人口想要以此來避稅。」

「把官員下放出去,一邊核查黑戶,一邊調查建文帝的蹤跡,找建文是小事,核對人口才是大頭。」

朱棣不是只曉得空耗國力的蠢貨,而朱高燨也不至於顯得蛋疼去舉國之力尋找建文。

老爺子讓鄭和下西洋,不僅是出海尋找建文,主要還是為了宣揚大明在海外的國威,以及調查海外國度的情況,對外貿易。

讓禮部的胡濙在全國上下暗訪,主要還是為了調查當地的不法事,替皇帝充當耳目私訪民間。

而朱高燨搬遷黃冊庫,以及核對黃冊,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調查人口,增加稅收。

稅收,在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經濟的主體架構。想要讓國家富起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提高賦稅和暴力徵收。但倘若是這樣,又容易引起民變。

而朱高燨要把稅收上來,卻又不想讓徵稅額度漲上去,就得從數量上入手,把黑戶全都查出來。

自從設立了督稅院以後,大明朝的稅收雖然翻了十幾倍,但攤到人丁頭上,對個人徵收的稅額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是一直在下降,解放人們在交稅上的壓力。

直到今日,其實朝廷對老百姓的徵稅額度,基本上已經不怎麼影響普通人的生活了。在督稅院、督稅司雙層轄制下,也基本上不存在什麼橫徵暴斂,當地官員私自提高稅收的不法事。

就算當地官員私自提高稅收,這錢也落不到他們的口袋裡,而是被督稅司以黑稅的征了過去。如此一來,既討不到銀子,又敗壞名聲和仕途,這種事誰還願意做呢。

對付惡人,就得用這種更惡的手段。

儘管如此,還是有太多人不願意把自己的名字記錄在朝廷的名單上,通過賄賂衙門官吏,以此來達到逃稅避稅的目的。

他們即使交稅也不影響生活,可他們卻依舊不願意交稅。

「恕臣直言,殿下,朝廷也不是沒試過去徹查黑戶,但效果卻……微乎其微。」楊榮遲疑道。

他是一個務實派,做事之前,得考慮到現實的問題。

「其實想把黃冊的問題解決,並非難事,只需要八個字,賞罰分明,恩威並施。」

朱高燨澹澹的說道,「賞,是朝廷下方官員,根據官員查到的黑戶的功績分成二十個等級,每一級的獎勵都不同,並根據等級發放獎勵,提干也好,賞銀也好,都是激勵人心的最佳手段。二十個等級里,最高一級的獎勵,可直接提干為十八道督稅司從三品稅務官。每省最多只能存在一個最高級,便是該省查出黑戶與徵稅最多的官員。直到新的最高級出現,可以替代原來稅務官的位置。」

「罰,是涉及黃冊、稅務的官員,倘若知法犯法,隱瞞不報,收取賄賂幫助試圖逃稅避稅的人員行不法,按照兩京督稅院和十八道督稅司的那一套來,罪加十等,發俸便斬首!不存在斬監候那般,經府、省、朝廷的依次覆核後等秋後問斬,當場格殺!」

「恩威並施,既要給些甜頭,畫一張能讓他們眼紅的大餅,又要以酷刑來警示所有人,防止某些人渾水摸魚,以逸待勞!」

……

朱棣想了大半宿,現在滿腦子都是自己「親愛」的建文侄子,他在尋思要是自己見到建文以後,是該先道歉,還是先敘舊,還是多撒點兒孜然給建文做成御製烤肉……

咳咳。

朱棣定下心來,明白自己再怎麼去尋思,自家四兒子也不可能大半夜的把建文帝五花大綁的送過來。

但因為太過思念自己的侄子,他已經失眠了,索性也睡不著覺了,他便定下心來,想起自己還沒模擬過朱高燨的庶民人生。

這模擬到一半提起有關建文帝的蹤跡給他激動壞了,差點把這茬兒給忘了。

還好,模擬器即使中途暫停也可以繼續模擬,不需要看廣告解鎖剩餘內容。

【在得知了這封信的內容以後,黔國公沐成毅然答應要跟著你去造反。】

【無關立場,無關風險,這封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就算事敗後黔國公府可能會因此覆滅,但沐成並不在乎。】

【作為太祖義子、黔寧王沐英之子,沐成謹遵沐家與太祖爺的承諾。黔國公府的一切都是太祖爺給的,倘若要因為太祖爺將這一切覆滅,他也不在乎。】

【沐家人,一諾千金。】

【夕陽之下,在兩間破破爛爛的茅草屋子之外,雲集了數萬大軍,隊列整齊,嚴陣以待。】

【你率領著沐成、張輔,與這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北上。】

【你向自己的兄弟宣戰,向大明的皇帝宣戰,你要將自己失去的尊嚴,用刀與劍奪回,用鮮血讓敵人贖罪!】

【然而還沒等你走出雲南抵達四川,大明的皇帝就已經駕崩了。】

【大明的永樂皇帝,終究是未能從第五次北征後凱旋歸來,他病逝在了榆木川,太子朱高熾靈前繼位,是為洪熙皇帝,同時下旨讓在外隨征的寧陽侯陳懋、陽武侯薛祿率領原隨駕精壯馬隊三千里馳回京。同時又將自己的心腹調到了南京,執掌南京兵權。】

【你這位大哥確實是有真本事的,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徹底的控制了南北兩京,將大明的江山社稷納入自己的手中。】

【等他的軍隊占領了南方和北方之後,洪熙帝方才公開發喪。等天下人得知永樂皇帝的死訊時,他已經坐穩了皇位。】

【洪熙帝玩這麼一手,當然不是在提前預防你的造反,他是在防著你的二哥漢王爺朱高煦。】

【只不過,漢王爺朱高煦是個聰明人,見勢不妙,立馬在山東老實了下來。】

【洪熙帝準備了這麼多的部署,最後因為漢王冷靜了下來,什麼都沒用上台。】

【問題不大。】

【漢王沒反。】

【你反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