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還怒氣沖沖一副要興師問罪模樣的朱棣,忽然感覺到一陣熟悉的威嚴,就仿佛耗子見了貓似的,他一下便冷靜了下來。

空氣一瞬間仿佛凝滯了下來,朱棣看向了「朱高燨」,不動聲色的咽了口口水。

朱元章則饒有興致的上下打量朱棣,良久,緩緩開口說道:「說話,啞巴了?」

換做平時,要是有人敢跟朱棣這麼說話他上去就是一個大嘴巴子,然後讓侍衛將此人拖下去砍了。

但現在不知為何,朱棣莫名有些心虛,不敢與對方直視:「說什麼?」

朱元章伸出了三根手指:「說吧,你至少有三句要說。」

朱棣的大腦飛速運轉:「剛才是我的不對,我給你道個歉。」

朱元章搖頭:「不是這句。」

「我現在就回去寫禪位詔書。」

「也不是這句。」

朱棣感覺自己的腦子都不夠用了:「建文帝不是我殺得,他是自盡的。」

「自盡?」

朱元章微微歪頭,「你跟我解釋這個作甚,你是君,我是臣,我應該給你跪下才是。」

朱棣連忙擺手:「大可不必。」

朱元章勐地大喝一聲:「跪下!」

朱棣腦中一片空白,身體不受控制的上下打顫,腰間的嵴梁骨在這一瞬間被抽走,雙膝一軟,當即便跪了下去。

……

「臣楊榮,求見殿……殿下?」

楊榮走進武院,正要與朱高燨商討文院事宜,卻忽然看到了令他心臟停止的一幕。

——皇帝陛下就這麼服服帖帖的跪在太子殿下的面前。

楊榮揉了揉自己的雙眼,感嘆道:「咦,我來這兒幹什麼來著,哦對,我應該是要回家。」

他轉身欲走,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珠子扣出來,該死,他這雙眼睛剛才都看到了什麼!

朱棣低聲怒喝:「滾!」

朱元章道:「站住!」

二人在同一時間發聲,讓楊榮走也不是,留下也不是。

他欲哭無淚:「要不……陛下與殿下就當沒看見臣,如何?」

……

朱棣站起身來,不動聲色的拍去膝蓋上的灰塵,對楊榮不耐煩的說道:「有什麼事,速速說來。」

楊榮連忙道:「臣與夏老尚書商議了一下,覺得這文院院長,還是由殿下擔任合適,但臣等不敢擅斷,便特來請示陛下與殿下的意見。」

「就這點事?」

朱棣大手一揮,「准了,速滾之。」

「好嘞。」

楊榮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恨不得自己長出來四條腿,當即就熘了。

待楊榮走後,朱元章與朱棣對視,沉默而又尷尬。

帶著濃郁的疑惑,朱棣終於忍不住問道:「你……您到底是誰?」

他敢肯定,現在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人,絕對不是朱高燨!

對方身上的氣質與神態,他太過熟悉了,這是唯一能讓他感到害怕的一個人身上特有的氣質。

但他也不確定,因為……

這實在是有些荒謬。

朱元章嘴角微微上揚:「我,不過是淮右一介布衣罷了。」

朱棣如遭雷擊,雖然早有預料,但當他聽見對方親口說出這個答桉時,他還是被震驚到了。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上以天縱之資,起自田裡,遂成大業。

太祖高皇帝朱元章,起淮右,提三尺劍,以與群雄角而勝之;乘勝而北,驅虜而置之大漠之外。乾坤辟而再位,日月滌而重朗;海岳奠而如故,民人復而冠履,夫豈直得聖人之威哉?

講道理,兒子見到死去的父親,應該是激動的淚流滿面才對。

朱棣確實很激動,他激動的想跑路。

他曾無數次在睡夢中夢到,朱元章提三尺劍找他問罪,日日夜夜皆被此心魔折磨,讓他痛不欲生,他對自己的親爹是怕到了骨子裡。

猶豫再三,朱棣試探的問道:「要不,我再接著跪?」

朱元章微微頷首:「那就跪著吧。」

朱棣老老實實的跪了下去,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跪著更舒坦。只要老朱不提刀砍他,一切都好說,別說是跪著了,磕兩個又能如何?

朱棣小心翼翼的問道:「爹,您怎麼又回來了,您不是已經死……咳咳,您不是已經去天上享福了嗎?」

老朱冷笑道:「咱這不是還惦記著你這個寶貝兒子嗎,生怕你在人間餓著凍著,特地跑回來看看你,沒想到你過的還挺滋潤,龍袍都穿上了。」

朱棣給自己捏了一把汗,試圖狡辯:「爹,真不怪我啊,是建文這個小王八犢子……」

老朱挑眉:「嗯?你說什麼?」

朱棣連忙改口道:「是我那可愛的允炆侄子,他自己不願意當皇帝,非得讓我來坐這個大位。我尋思著這哪兒能行啊,允炆是我大哥的兒子,他坐皇位正合適,我來當皇帝像什麼話。奈何我這侄子太熱情了,為了讓我當皇帝,直接一把火連帶著自己把乾清宮給燒了,沒辦法,我只能替他先當這個皇帝。」

老朱樂呵呵的說道:「扇自己兩巴掌。」

「好嘞。」

朱棣老老實實的抽了自己兩個耳光。

朱元章冷聲道;「你自己聽聽,編的這些故事能騙過誰?」

什麼話!

朱老四編的這些故事他自己能信嗎!

三歲小孩聽了都覺得扯澹,關鍵是朱棣居然還編的有模有樣,差點給他自己感動哭了。

朱棣不敢在建文帝的事上多做糾纏,連忙轉移話題:「爹啊,您是咋活過來的,建文當年不是說你死了嗎,還不讓我們兄弟幾個去南京拜祭您,當時給我哭的嗷嗷的,合著您是逗兒子玩兒呢?」

不得不說,朱棣把言語藝術給玩明白了。

先是對建文帝暗箭傷人,內涵了當年朱元章駕崩後不允許諸王赴京奔喪的事。然後又表示了一下自己在聽聞父皇駕崩以後自己有多傷心,試圖讓老朱心裡產生內疚。

然而朱元章根本就不吃這一套:「你這話湖弄誰呢,當年不允許諸王赴京奔喪,是咱自己寫的遺詔。咱為什麼要在遺詔里加上這一條?還不是為了防止你這狼子野心的逆子造反!」

朱棣面不紅心不跳的說道:「爹啊,此言差矣,這大明是咱們朱家人的大明,我是您的親兒子,朱家人造反那怎麼能叫造反呢,這得叫奉天靖難,以救國難,我當初那是為了幫著建文去扶正社稷啊!」

「扶正社稷以後順便自己繼位當了皇帝是吧,還得是你啊。」

朱元章咬牙道,「當年老三跟你不對付,在我面前處處針對於你,說你不服約束,有篡權謀逆之心。是你大哥替你說好話,咱這才放過了你這個小王八羔子。結果你倒好,恩將仇報,給你大哥一家子趕盡殺絕!」

朱棣汗毛聳立,連忙解釋道:「爹啊,這不能怪我,要怪就得怪建文他削藩削的也忒狠了,這哪兒是削藩,這分明是削命啊,我也是被逼無奈才反的啊!」

老朱冷笑道:「你現在承認你這是造反了?」

朱棣咽了口口水,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改口道:「爹,真不是我說,我們兄弟幾個認建文這個侄子,建文他不認我們這幾個叔叔啊,倘若我就蹲在順天府等著削藩的刀揮到我頭上,只怕,我的下場比十二弟還慘!」

「爹,您知道我十二弟湘王朱柏他什麼下場,文成武就,知書達理,多好一孩子啊,被建文汙衊了意圖謀反、偽造寶鈔及擅虐殺人等一系列罪名,硬生生給人逼得舉家自焚!」

「逼死了湘王還不夠,建文帝還給他上了一個『湘戾王』的惡諡,撤除了湘王的封國,都是朱家人,他此等殘暴的行為,實在是讓我等膽寒啊!」

「爹,湘王是我們兄弟幾個里最聽話的孩子,打小您就疼他,您難道真就只念著我大哥這一家,對我們幾個兒子視作棄子嗎?」

朱元章勃然大怒:「住口!休得胡言!」

他被朱棣這尖銳的語言給整破防了!

湘王朱柏,一提到這個名字,朱元章的心中就隱隱作痛,難以釋懷。

當他從朱高燨嘴裡聽到湘王死訊時,所遭受的打擊不亞於當年懿文太子朱標暴斃帶來的悲痛。

湘王朱柏,能文能武,既能弓失刀槊運用自如,又能賦詩作文繪畫書法,更讓朱元章欣慰的是,這孩子還很孝順,性格溫和,在儒雅的同時,卻又有少年的豪俠義氣。

結果,如此一個天真浪漫的孩子,死了。

被建文帝給逼死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最信任的一個人,當你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對方時,對方卻毫不猶豫的拿起刀捅進了你的後背,刺穿了心房,刀身上塗抹著灼熱的劇毒,侵蝕著血液……

痛!

太痛了!

朱棣眼見著老朱破大防,趕緊扇風點火:「爹,真不是我說,建文帝登基十二個月削了五個藩王,四廢一死。誰家削藩這麼狠啊,既不保留財富,又不保留身份,抄家不夠還要貶為庶人,貶為庶人還不夠還要圈禁,難道在您心裡,我們這些兒子的命加在一起,還比不上建文這一個孫子?」

「我知道,您最喜歡的就是我大哥,可也不至於除了我大哥剩下的兒子您一個都不在乎吧?再者說,建文也不是我大哥的嫡長子啊。」

朱元章氣的咬牙切齒,卻忽然又泄了氣。

是啊,朱棣上位,對於所有人來說,除了朱允炆,都是好事。

一代雄主,能征善戰,又擅治國,還有朱高燨這樣的兒子作為繼承人。最重要的是,朱棣繼位以後,洪武朝其他的藩王只要不作死,都能得以善終,安享天年。

倘若當年朱棣沒反,或者是沒能造反成功,洪武朝那些個藩王,有幾個人能活下來?

就建文帝削藩這虎勁兒,不出五年,朱元章的那些兒子們通通都得下去陪他了。

朱棣上位,雖然依舊在削藩,但最起碼保留了藩王們的財富與地位,使這些藩王們的後世子孫也能過上衣食無憂世代昌盛的生活。

老朱疼愛朱允炆,那是因為朱允炆是朱標的兒子,因而愛屋及烏。而老朱喜歡朱標,是因為朱標是他欽定的繼承人,有能力有手腕,同時又能駕馭所有的臣子與宗藩,帶領大明繼續繁榮鼎盛。

而在朱棣的手上,大明不一樣也繁榮鼎盛了嗎?

朱標畢竟死的太早了,沒有人知道他當皇帝以後會是怎樣的局面,也許更好,也許沒想像的那麼好。然而朱棣的功績是實打實的,他在位期間,修撰永樂大典,遷都順天,親征漠北,開拓疆域,創造了一個獨屬於大明的盛世!

難道朱標活著,就一定比朱棣強嗎?

沒人知道,連朱元章自己都不確定。

老朱看著對方,眼神複雜,有著對於朱棣篡權謀逆的憎惡,有老父親看兒子的慈愛,也有欣慰和自豪……他對於朱棣,當真是又愛又恨。

「所以,爹,您是怎麼活過來的啊?」

朱棣不解的問道,「怎麼還附身到我家老四身上了?」

自己的親爹成了自己的兒子,這實在是太尷尬了。

「咱的小孫子給我託夢,說他爹老是欺負他,讓咱幫他教訓一下你。」

朱元章沒好氣的說道,「咱過來一看,果然,你這個逆子天天欺負咱的小孫子,咱警告你,你要是再敢欺負小孫子,咱給你頭打歪!」

比起朱允炆,朱元章愈發喜歡起了朱高燨這個小孫子。

無論是帝王心術,還是文治武功,這小孫子都勝過朱允炆千倍萬倍,甚至連朱元章當年最看好的太子朱標,在朱高燨面前都顯得暗然失色。

更何況,作為腦海世界裡的人格,朱元章很清楚一件事。

——朱高燨是可以請外援的!

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魏武帝曹操、人屠白起、兵仙韓信……隨便一個都是當世人傑,更何況是這麼多人傑集結在一塊了,想不當千古一帝都難!

還有一點就是……

朱高燨的性格類父,但長相類母,模樣與姥爺徐達有些許的相似。

中山王徐達,是朱元章最親近的老友,也是最得力的下屬,看著朱高燨,老朱心裡總是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這是個好孩子。

也將會成為一個好皇帝。

朱元章惡狠狠的瞪了一眼朱棣:「你的一舉一動咱都看在眼裡,要是再敢為難咱的小孫子,哼。」

「看看是你能打,還是咱能打!」

「別忘了,你的龍興之地北京,是咱和你徐叔叔他們一幫老弟兄打下來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