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碼頭,臨近孟夏,春已經走到了尾聲,天高物燥,炎炎烈陽將江水蒸熟,磅礴水霧瀰漫青空,如仙宮流雲令人難以分清現實與幻想。

舟船靠岸,黑衣僧人走下船後在岸邊徘徊了許久,似是在等一個有緣人。

未幾,著一襲黑色長衫的年輕人靠了過來,對僧人拱手作揖:「少師。」

僧人回禮:「太子殿下,萬福金安。」

朱高燨不禁開口詢問道:「少師,北京至揚州路途遙遠,孤在揚州待不了多久也就回去了,有甚事何故不等孤回北京後再做商議,又何必你親自大老遠的跑一趟呢?」

姚廣孝正色道:「太子爺,有要事詢問,片刻都不能耽誤。」

朱高燨聳了聳肩,道:「若真是著急,八百里加急,只需短短几日便可傳達。」

「不可,此事不可在書信中出現,必須當面詢問才行。」

「……行吧,有什麼事你直接說就行。」

姚廣孝深吸了一口氣,嚴肅的問道:「太子爺,我們何時起義?」

朱高燨陷入了沉思當中:「你……要不要在聽一聽自己在說什麼?」

看來老爺子說的沒錯,這老和尚真的瘋了。

我誰啊?

我tm是大明帝國常務副皇帝,第一順位繼承人,王朝的實際掌權者,未來的大明正牌皇帝。

伱問我,何時起義?

我他媽造誰的反,我反我自己?

我想上位還需要造反嗎,我跟朱老四打聲招呼,老四屁顛屁顛的就傳位給我了,還特麼起義?

……

范府。

這些日子來,范氏族長日益憔悴,面色枯黃,似是折壽二十年般萎靡不振。

「完了,都完了。」

范氏族長喃喃道,「老大被太子給砍了腦袋,老二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犯了什麼癔症,老夫就這兩個兒子,全都廢了。范氏完了,揚州十七家也完了。」

「全都完了。」

「太子既然能拿到老大的罪證,還能查的這麼詳細,他手上肯定也攥著老夫的罪證,攥著整個范氏的罪證。到現在還未對范氏動手,當是在等待時機,找到機會以後將我范氏連根拔起,葬送整個揚州十七家,以我等頭顱示警天下。」

他的面容忽然變得猙獰了起來,「好啊,好啊,你不讓我活,那就都別活了!」

「大家都別活了!」

「我死,也得拉上你一起死!」

……

姚廣孝肅然道:「同志,請指引吾吧!」

聽到這聲「同志」,朱高燨打了一個激靈,差點沒當場握住姚廣孝的雙手淚流滿面跟對方浮一大白。

只不過,他很快便回過神來,對方口中的「同志」貌似跟自己骨子裡記憶的那個同志不是同一個屬性。

同志一詞,其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左丘明在《國語·晉語四》解釋道:「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後漢書·劉陶傳》曰:「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大概意思與先生、長者、君等詞的涵義一樣。

老和尚現在引用此詞,是用作了敬稱。

朱高燨撓頭道:「少師,你為何會有如此奇特的想法?」

姚廣孝振振有詞道:「這都是陛下教我的。」

朱高燨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是老爺子教你的?」

這個世界……怕不是出了大問題呦!

皇帝去教別人造自己的反?

帝制最終受益人鼓勵推翻帝制?

這尼瑪是什麼章程!

朱高燨輕咳一聲,道:「少師,你是不是忘記了,我是太子,是儲君。」

他在提醒老和尚,他是太子,是帝制第二受益人!

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快就成了帝制的第一受益人!

起義個六啊,朱高燨腦子燒了嗎要去推翻帝制,農民才會去起義,翻翻史書,有哪個皇族造反打的是起義的名義?

不純純二臂嗎!

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固然是好的,但在現實面前,理想有個籃子用啊?

姚廣孝思忖片刻,喃喃道:「沒道理啊,難不成是佛爺我錯了?」

「少師,你可能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

朱高燨緩緩說道,「慢也好,步子小了也好,是在往前走就好。自己有了光芒才配得上自己追逐的星星,廢墟是不害怕破碎的。」

姚廣孝沉思良久,忽然覺得眼前清明,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廢墟不害怕破碎,是只有把自己逼到絕境,才會願意不顧一切的向前嗎?」

姚廣孝道,「我悟了啊,原來太子爺您才是大明朝最大的內鬼。你是想先忍辱負重登基,然後故意亂政把大明搞得烏煙瘴氣,最終引起起義推翻帝制嗎?」

「讚美太子,您是個偉人啊!」

朱高燨沉默片刻,道:「你喝多了吧,我的意思是,廢墟不怕破碎,但大明是廢墟嗎,大明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是正在往山巔攀登的年輕帝國。」

「只有一個走到末年的王朝才需要起義,一個年輕且強盛的帝國根本不需要起義,因為它本就是起義的開花結果。」

姚廣孝憋了半天才說出了這麼一段話;「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再過兩年就去見佛祖了,如果再不搞就沒機會了。」

嘿!

這老和尚還真是一個妙人!

朱高燨反問道:「那你為何非要堅持去搞你所謂的那個大同制度呢?」

姚廣孝振振有詞道:「我這是為了造福蒼生啊!帝制奴役下的百姓何其辛勞,唯有天下大同,才能給百姓們帶來真正的樂土!」

「小了,格局小了。」

朱高燨有條不紊的闡述道,「你哪隻眼看到大明的百姓過得不幸福了?」

「太祖揭竿起義南征北戰,至如今吏治改革、稅制改革,三代人的努力,換來了如今的永樂盛世。你只看到了你自己幻想出來的天下大同,卻並未想過,百姓們真的願意去過那所謂的大同世界嗎?」

「天下大同,是要將幾千年的帝制推翻,勢必會引起一場階級革命的戰役。這將是血流成河不死不休的戰役,沒個幾十年終是無法將這天下重新洗牌,幾十年的戰爭,打光了天下的底蘊,百姓們顛沛流離劫後餘生,即使這一仗打贏了,又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去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國度。花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新的國度,在這個新的國度下,百姓們過得生活和現在無異,這一百年的仗,打的有意義嗎?」

「這還是成功的情況,你想過失敗的情況嗎,百姓們受苦一百年,換來一個新的帝制,豈不可笑?」

「更何況,你怎麼就覺得,帝制真的不行呢?」

朱高燨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帝制,確實是一個落後的制度,可確確實實是最適合當下的制度。將一個國家的興盛或衰亡寄託與君主身上,如果遇上昏君,百姓苦矣,但老爺子算昏君嗎?你覺得我算昏君嗎?」

……

姚廣孝覺得,自己似乎真的陷入了一個誤區里。

他猶如在雲霧裡行走的痴人,伸手向前,卻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未來。這讓一向高傲的他頭一次感到空虛與羸弱,他引以為傲的學識,此刻都沒有任何的作用。

老和尚終於冷靜了下來。

他苦笑一生,道:「看來我還有的要學,也罷,日後我便跟在太子爺身邊學習,還望不吝賜教。」

朱高燨輕笑一生,道:「那是自然。」

他當然願意讓這黑衣宰相跟在自己身邊,畢竟,論才能,論行政,姚廣孝比起夏原吉、楊榮、蘇武等人,有過而無不及。

這樣一個頂級的打工人自投羅網要為他效力,傻子才會拒絕。

至於老和尚是不是臥薪嘗膽想要在他身邊學習有關屠龍知識,然後揭竿而起……這根本就無需擔心。

老和尚今年八十多歲的高壽,怕是活不到那個時候了。

如果他沒記錯,老和尚應該是永樂十六年病逝的。

永樂十六年,也就是……

今年。

朱高燨瞥了一眼姚廣孝的面相,在這位黑衣宰相的眉心,已然是有晦澀的灰色印記籠絡,從額頭擴散開來,這種面相,是命不久矣的徵兆。

如風前燭,雨里燈,隨時都有可能一睡不醒。

永樂一朝的人物,終究是抵擋不住時間的風雨,這艘在歷史長河中格外醒目的巨艦,艦上的船員正在逐漸凋零,掌舵的船長亦將倒下。

張玉,朱能,丘福,李景隆,朱高熾……

朱高燨猛然意識到,他在改變歷史的時候,自己也已經成了歷史的一部分。

……

【開啟副本:洪武三十一年。】

乾清宮裡,皇帝陛下正在龍榻上睡得香憨,自從得到老朱的原諒,以及建文帝的暴斃後,他終於夜夜安詳入睡。

可今夜不同,他的耳畔忽然傳來叮咚的響聲,給朱棣一下子驚醒了過來。

我屮艸芔茻!

大晚上還不允許人睡個安穩覺了?!

【當年副本:洪武三十一年。】

【任務:改變歷史。】

【任務獎勵:根據對歷史的影響力而變化。】

【任務回檔次數:10】

朱棣:?????

這啥玩意兒?

改變歷史?

沒等他回過神來,便覺得眼前一白,隨之猛地陷入了昏厥當中。

等他再睜開眼睛時,看到眼前的場景,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裡不是深夜的乾清宮,而是郎朗白日,在他的面前,是一座龐大宏偉的府邸,麗日鎏金,春風駱盪,古槐映射進王府長窗,清風徐來素屏生輝,他的注意里被府邸上懸掛的牌匾所吸引了過去。

——「敕造燕王府」

他低頭看向自己的雙手,粗糙的雙手,象徵著健康的小麥色皮膚,強壯的肌肉。他感覺自己一掃先前病態的羸弱,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恨不得哐哐連炫十碗大米飯,再喝二斤好酒,然後啃半頭烤羊羔。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洪武皇帝朱元璋駕崩的前夕。

他現在不是永樂皇帝朱棣。

而是燕王朱棣。

一切都回來了。

朱棣忽然明白,那個所謂「改變歷史」的任務是什麼意思了。

意思就是讓他重新來過,改變一切!

他激動的問道:「這改變的一切,會代入了現實里嗎?」

如果是那樣那可真就太棒了!

然而他等來的確實冰冷的一句:【不會。】

【幻想世界裡的一切,終究都只是幻想,就如黃粱一夢,跟現實不會產生任何聯繫。】

朱棣就仿佛四伏天被潑了一盆涼水似的,心都涼了半截:「那你讓我重來,有什麼意義嗎?」

【有意義,根據宿主改變歷史所帶來影響力,會在現實里對宿主發放一定量的獎勵。】

朱棣剛想罵一句垃圾系統,卻偶然瞥了一眼,只是一眼,他便僵在原地。

門前,有一女子亭亭玉立,身著華貴的琉璃長裙,修長的玉頸下如凝脂白玉,身材高挑,體態輕盈,言行舉止端莊嫻雅。

一顰一笑間流露出一種說不出的韻味,她宛如盛放在雪山上的蓮花,媚而不妖,艷而不俗,手如柔夷,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朱棣咽了一口口水,聲音有些沙啞:「皇……不,是王妃啊。」

那不是徐皇后。

那是燕王妃。

女子身邊還跟著四個少年,一個少年胖,一個少年壯,一個少年瘦,一個少年又瘦又矮,但模樣卻是四個少年裡最清秀的。

燕王妃徐氏,燕王世子朱高熾,高陽郡王朱高煦,威寧郡王朱高燧,懷安郡王朱高燨。

朱棣露出了釋懷的笑容:「一家人都在,和和睦睦,真好。」

他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已經拿到最想要的獎勵了。

「爹!俺可是老想你了!」

老二朱高煦最是活潑,衝上來就想撲進老爹的懷裡。

然而朱棣卻並不感冒,抬腿就是對這逆子來了一腳:「滾一邊去!」

朱高煦被踹翻在地,打了好幾個滾,抬頭後有些迷茫:啥情況啊,才幾天不見,爹咋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徐氏疑惑的看著朱棣,眼神里充滿了不解:「你打孩子作甚?」

朱棣樂呵呵的說道:「沒啥,他皮糙肉厚的,就是欠打。」

王妃啊,你是不知道。

這個逆子,他媽的渾身反骨啊!

他看向了個子最小的懷安郡王朱高燨,如今的朱小四,還是七八歲的小孩,站在母親裙邊,柔弱而怯懦,完全看不出日後此子會是殺人不眨眼的屠夫。

朱棣看著小郡王,釋然一笑:「來,小四,讓爹抱抱。」

正在拍去身上鞋印子的朱高煦:「……」

我胖虎好特麼想打架!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