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有點懵了。

他有點搞不懂,祁王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自從那日「問祁王七宗罪」的早朝後,祁王便鑽到了京郊松鹿山,開始訓練自己的兩個王府衛所。

神仙啊!

我在這兒想著怎麼扳倒你,你倒是回應一下啊,你往山里一鑽算怎麼個事?

這倒是給漢王整不會了,不過他現在也沒那麼在乎祁王在犯什麼蠢,他還有別的事要做——奪權!

自從永樂十一年四月右都御史陳進在奉天殿上被朱高燨斬殺後,都察院左右督御史全都空虛,群龍無首。於是皇帝升太子黨的劉觀為左都御史,劉觀上任後也是夠猛,拼上了老命的去打壓都察院內的漢王黨。

如今鄭之昌升右都御史,漢王便想要重新奪回在都察院的權力,如今的黨爭,已經成了漢王和太子之間的鬥爭,戰場則是都察院。

鄭之昌一躍成為了漢王黨的代表人物,漢王將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此人,想要藉助此人,將太子與祁王的勢力打壓下去。單憑鄭之昌一個右都御史自然是不可能的,漢王夠魄力,運用朝堂上所有的漢王黨羽,圍繞著鄭之昌旋轉,凡是遇見太子黨和祁王黨,直接讓鄭之昌帶著言官彈劾,然後拚命的打壓對方。

短短一月的時間,漢王黨就已經擼下去十餘位太子黨的中層官員,以及歸屬祁王黨的兩名勛戚。

朝堂之上,已然殺的血流成河。

……

京郊,松鹿山。

「王爺,我這槍法準不準?」

「你覺得嘞?」

「我覺得挺準的。」

「你准個屁,合著你祖宗八輩兒全都是遺傳瞎子?」

「王爺,能稍微尊重一下我嗎,這樣說話真就挺傷人的。」

「您准個屁,合著您祖宗八輩兒全都是遺傳瞎子?」

「……」

朱高燨氣的肝疼,他從兵部武庫司忽悠來了兩百支嶄新剛出庫的火槍,裝備到了自己在松鹿山的兩個護衛里,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武器沒問題,人有問題。

從武庫司忽悠來這兩百支火槍並不容易,武庫司,是六部的公認四大肥差之一。四大肥差分別是:吏部文選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選司、兵部庫選司。

在這四個署司里當差,幹活少拿的多,如今這四個部門全都被太子控制在手裡,朱高燨打通各種渠道,連哄帶騙的才搞了兩百支火槍。

火門槍是從南宋的突火槍演變而來的,南宋是直筒的結構,內部沒有設計膛線為滑膛結構,而大明的火銃開始做了改進,將直筒前膛改為由筒口到藥室逐漸增大的形狀,進一步優化設計,已達到更加合理的結構。

通過這些優化,火銃的發展在大明得到質的飛躍,並衍生出各種用途的火銃,例如單兵用的手銃、城防和水戰用的大碗口銃、盞口銃、三眼銃等等。

而在世界另一端的歐洲,在獲得突火槍和黑火藥之後,幾乎在同一時期的義大利也出現了鐵質的火銃。

明朝和歐洲的火門槍幾乎是一樣的設計思路,並且在使用的時候,一般需要兩個人進行操作,分別負責瞄準和點火。

但是在作戰中和當時普遍騎兵作戰概念下,火門槍存在命中率低、操作麻煩、發射效率低的問題,但對於同時代的世界各國而言,明朝火器無疑是相當先進的。

明末在滿洲騎兵入主中原後,整整兩百多年的歷史,火器的發展依然還保留了明朝的技術,沒有任何的進步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跡象。

所以在歐洲進行火繩槍的升級優化和更加先進的武器研發的時候,中國依然停滯不前乃至閉關鎖國,直到後來滿清被更加先進的洋槍洋炮敲開國門,留下來近代接近百年的屈辱史。

……

朱高燨知道自己這兩個王府護衛都是廢物,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兩個護衛比他想像中的還要廢物。

十槍里九槍脫靶,能命中的一槍純屬是運氣使然。

「別搞了!」

朱高燨大手一揮,臉色鐵青,「赤戎,把火槍全都收上來!」

真特麼一群廢物,把火槍讓這些王府護衛用就是糟蹋東西!

赤戎指揮著人將火槍收回倉庫,走過來詢問道:「王爺,要不算了吧。」

他沒有明說,但已經表現出來失望。

至如今,再也沒有像洪武朝那時勇猛的王府護衛了。在洪武一朝,藩王護衛戌邊衛國,全都是在沙場上屍山血海里走出來的精銳,朱棣起兵時八百燕王府護衛把這江山打了下來。永樂一朝,親王的護衛被不斷削弱,主要的原因還是皇帝忌憚親王,因為他本身就是親王造反當的皇帝。

祁王府的護衛,全都是他娘的酒囊飯袋硬湊出來的,這些人可能不懂上陣殺敵,但是他們絕對擅長貪墨軍餉貪圖享樂,這哪裡是軍隊,分明就是打行青皮!

朱高燨能立足朝堂,靠的就是勛戚們支持,以及在軍隊里的威望,可他祁王府的護衛軍,竟都是些濫竽充數的廢物!

這要是傳出去,祁王府就成了整個京城的笑話!

「去年北征倉促,我雖然隨駕卻未曾帶著護衛,可等皇上再想著北征,我難道要帶著這些丟人現眼的廢物去打仗?」朱高燨沉聲道,「本王如今是武將勛騎們擁立上來的軍方代表,總不能把這些王府護衛們藏一輩子,無論怎樣,本王都得把這王府護衛練成精銳!」

朱高燨的眼神鋒銳:「這些王府護衛,差的不是裝備,別說是火槍了,就算是本王給他們裝備著最好的甲冑,最好的戰馬,最好的兵器,他們照樣打敗仗!」

誠然,祁王府的護衛,裝備能差到哪兒去?

這完全就是心態上的潰爛,這些人已經不覺得自己是兵了,若是取消他們王府護衛的身份,他們就敢隨便找個山溝子落草為寇!

朱高燨深吸了一口氣,惡狠狠的說道:「赤戎,帶著他們連陣列!」

「王爺想怎麼練?」赤戎問道。

每支軍隊都有每支軍隊的練法,赤戎之前帶的三千營,大明朝最精銳的起兵,只需要吆喝一聲,將士們就會迅速集結。

現在讓他帶這麼一支「鐵廢物軍」,倒是給赤戎整不會了。

這還有練下去的價值嗎?

朱高燨斬釘截鐵的說道:「二十人為一隊,百人為一組,不用練別的,就讓他們踢正步。」

赤戎有些懵:「踢正步是啥?」

……

朱高燨給赤戎講解了半天,又當面演示了一番,赤戎這才恍然大悟。

雖然不知道這踢正步有什麼用,但既然是王爺的命令,赤戎便開始指揮著訓練士卒們開始練習。

一開始的時候士卒們踢得稀碎,亂成了一團,他們也沒當回事,只是抱怨自己王爺沒事找事。

看到這一幕,朱高燨揮手讓赤戎停止訓練,面無表情的走到了士卒的前列。

他懶得說廢話,高聲喝道:「所有人,都在這裡聽清楚了!」

「你們可能覺得現在本王讓你們在搞無用的訓練,我也不在乎,我只告訴你們一句話,訓練不合格的人,本王會驅逐出王府護衛的行列,從哪兒來的,從哪兒滾回去!祁王府的護衛,不愁召不到兵!」

話音落下,軍營里瞬間安靜了下來。

祁王府的護衛,可要比在普通地方軍隊里油水高得多,沒人願意離開。王府護衛的月俸多少,地方軍隊的月俸才多少?

對於這些混日子的爛人來說,威脅遠比講道理實用的多。

軍士們老實的服從命令,訓練著踢正步,定下心來之後,果然像樣子多了。

踢正步哪有什麼門檻,他們之前只是不願意做罷了。但是有了朱高燨的威脅,他們愈發認真了起來,畢竟沒有人願意放棄王府護衛這個香餑餑的職位。

……

烈陽頂在青空之上,軍士們喊著「一二一」的口號,圍繞著營地循環訓練,鞋跟落地發出咵咵咵的聲音。

赤戎坐在朱高燨的旁邊,納悶兒的問道:「王爺,你讓他們踢著正步有什麼用,這些廢物已經爛到骨子裡了。」

「正因為他們爛到骨子裡了,所以才得從最基本的練起,讓他們脫胎換骨。」朱高燨淡淡的說道,「踢正步,不是練他們的身體,而是捶打他們的軍魂。」

正步最初是普魯士軍隊在19世紀初期在閱兵中使用的。以後在許多國家軍隊中被仿效,但具體姿態有所不同,大體上分德式、英式、蘇式等類型。

恩格斯先生1857年在《軍隊》一文中分析普奧戰爭勝敗的原因時指出「普魯士的軍隊之所以能戰勝奧地利的軍隊,其主要原因是:普魯士軍隊的隊形整齊,步伐矯健,攻擊勇猛,集合迅速。」

看似無用的正步,讓王府護衛這些糜爛的軍士們,能在無意識中整頓軍紀,這是塑造軍魂的開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沒有軍紀的軍隊,終究只是垃圾。

赤戎笑了:「就這些人,能有軍魂?」

「我會讓他們有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也罷,這兩年我很清閒,兩年的時間,去換一支頂尖水平的軍隊,也不算虧。」朱高燨說道。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