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詢問道:「陛下,大明全國上下常備兵力、駐守兵力、屯守兵力、備戰兵力……等一系列兵力加起來,總共有八百萬,儘管在大裁軍之後將兵力減少為了六百五十萬,可臣覺得,這總兵力還是有些太多了。」】

【陛下沉吟道:「怎麼,你于謙是覺得大明軍隊太多,征伐太多,想來勸朕休養生息?」】

【你肅然道:「兵部的眼裡沒有和字,只有一戰,大明朝就沒有求和的兵部!」】

【九年前的你,曾上疏「願陛下收斂好戰之心,與民更始,施恩於天下」,時過境遷,九年後的你早已歷經千錘百鍊,陛下劍指何方,兵部就殺向何方!】

朱棣樂了,這才對啊,大明朝就應該是這麼硬氣!

歷朝歷代,都給後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對大秦的印象,是開創大一統的偉大理想;對劉漢的印象,是東征北伐的霸道;對李唐的印象,是萬國來朝的強盛;對兩宋的印象,送求和納歲的怯懦。

而大明,總是給人一種窮逼的美感……

咳咳,大明給人的是強硬的風格!

這才是我大明!

談和?談個屁啊!

你有幾百萬軍隊啊你敢跟我大明提談和?

【「朕明白你的意思,你無非是想說,大明的軍隊已經足夠多了,有四五百萬的軍隊就能橫掃天下,保留這麼多的軍隊對國力消耗太大。」陛下道,「朕也清楚這件事,即便如今大明的國力強盛已經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可八百萬的軍隊對大明的負擔還是太沉重了,所以朕來了一次大裁軍,將這個數字削減到了六百五十萬。」】

【誠然如此,縱然是如今國力空前強盛的恆景朝,八百萬的總兵力帶來的負擔還是太過於沉重了。】

【大明不斷的開疆擴土,將西南二十國納入境內,一邊同化著異族,一邊將大明人遷徙分地,大明的人口激增。】

【人口多了,軍隊多了,也就出現了管理上的問題。如果依舊按照以前的制度用五軍都督府的空架子和兵部管理,明顯是管理不過來了。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一旦出現管理不和,將會引發巨大的災難。】

【作為兵部尚書的你深知,只靠兵部是不可能管理過來這八百萬軍隊的,而且就算能管理過來,兵部自身權力過盛的弊端也會彰顯出來。八百萬的軍隊已經不只是大明的矛與盾了,這是一座煤礦,有點火星就會讓煤礦熊熊燃燒越燒越烈,直到將大明燒成灰燼。】

【天寶年間由由左將軍安祿山和宦官史思明帶來的安史之亂,讓盛極一時的李唐陷入了無可挽回的衰弱。對於一個極其強大的國家來說,最致命的不是外患,而是內亂,如今恆景朝的大明與天寶朝的李唐何其相似。】

朱棣點了點頭,這也是他最擔憂的地方。

「一支強盛的軍隊是所向披靡的利刃,可若是這把利刃太過鋒利,只怕是會傷到自己啊。」

八百萬的軍隊,縱然是砍到了六百五十萬,依舊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歷經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及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後,達到了巔峰的完全體盛唐。

然而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國都長安淪陷,唐皇出逃,一時間戰火紛飛亂成一團,讓這個強大到極致的帝國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安史之亂過後,再無盛唐可言。

而造成安史之亂最大的因素,便是地方軍閥的權勢過重。

府兵制招募而來的軍士被地方的將領收買籠絡,外省軍閥盤根錯節、牢不可分。唐朝在邊防設立的節度使制度使得軍閥的權力愈發膨脹,乃至於形成了軍閥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釀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唐朝的邊軍不斷的擴張,占全國兵力的八成以上,而真正受皇帝管轄的軍隊不僅兵力不足,而且實力遠不能與邊軍相提並論,一旦和刀尖舔血的邊軍打起仗就原形畢露了。

大明朝雖然沒有唐朝節度使的制度,但朱棣根據自己的分析,其實還是有替代的產物的。

外省軍隊不可能沒有最高指揮官,有最高指揮官就會存在隱患。之前老朱的打算是讓這個最高指揮官由皇室成員擔任,藩王出鎮也是同樣的道理。

【陛下為了應對軍隊的隱患,大刀闊斧的做了一個決定:自恆景三年始,各省都指揮使都會調至其他行省任職,將五軍都督府各府都督外放,復設大都督府。】

【這一個很大膽的政策,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是統軍大元帥府、樞密院、大都督府,但太祖爺覺得,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便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

【太祖爺的初衷是好的,想利用都督府與兵部相互牽扯,達到平衡的效果,以確保兵權不會控制在一人之手。五軍都督府的官員由功勳宿將擔任,掌府官員尸位素餐,在太祖爺駕崩以後,兵部的權力已經凌駕於五軍都督府之上,讓五軍都督府徹底成了擺設。】

【陛下應對的手段,是將五軍都督外放,將原本的前、後、中、左、右五軍,改為東、西、南、北、中五軍,五軍都督由正一品削為從一品,歸大都督府管轄。而大都督府設左大都督、右大都督,為正一品。】

【五軍都督雖然在品銜上被砍了半品,但實權上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直接管理轄省內的都指揮使司,從虛職的正一品,變成了真正的從一品。】

【而大都督府雖然在名義上管轄天下兵馬軍隊,無論從地位還是權力上都大大的勝過兵部。實際上,大都督府在設立時就有很大一部分權力都被皇帝收回,真正意義上的左大都督,其實是皇帝。】

【最終形成了一個神奇的平衡局面:各省的都指揮使司歸五軍都督府管轄,五軍都督府歸大都督府管轄,大都督府歸皇帝管轄。而兵部的權力則是被砍了一刀,五軍都督府沒辦法制衡他們,但是現在有了大都督府,兵部再也不能為所欲為了。】

【為了根除整個體系固化後產生的官官相護問題,這個體系內的官員會不間斷的調動調整,例如東軍左都督,在東軍都督府幹個七八年,就會被調任到西軍,再過幾年又調到北軍……等轉了一個圈以後,也就該告老還鄉了,同理,各省都司官員也是如此。】

【如果是在常規時期,這個政策應該是很難落實的。因為這牽扯到了兵部以及各省,乃至幾百萬軍隊的調動,一旦變動很容易產生不良影響。然而陛下將這個政策的落實時間選在了大裁軍剛剛結束之後,正值各地軍隊最虛弱的時候,對軍隊的變動政策輕而易舉的便落實了下來。】

朱棣扶額:「娘的,腦子不夠用了。」

這不是套娃嗎!

大的套小的,小的套更小的,套完以後鉗制住了兵部權力過盛的問題,同時又以兵部鉗制著都督府,最後還用定期的官員調動來防著這些人勾結朋黨。

老四這腦子是怎麼長的,這麼損的招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看到這裡,老爺子總算是想明白恆景朝這八百萬的軍隊是怎麼來的了。

以戰養戰,吞併西南二十國後通過不斷的遷徙人口與同化激增人口,為軍隊補充了充裕的人力;環環相扣,下放五軍都督府和設立大都督府,又安排了定期調動的策略,穩固皇權防止滋生地方軍閥。

朱棣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在權謀與政治上,恆景帝已經遠勝於他。

【你試探的詢問道:「陛下所來,恐怕不僅僅是說了句閒話這麼簡單吧?」】

【你是腦子軸,但你不是蠢。】

【「於卿知朕。」陛下輕笑道,「朕此來,是想和你商議一下,有關軍戶軍屯的問題。」】

【你倒抽了一口涼氣:「陛下是想廢除軍戶軍屯嗎,這可是不得啊陛下!」】

【軍屯制,是大明朝國防的命根子,大明朝之所以能在最窮的情況下養活最多的軍隊,也正是因為收益於軍戶軍屯制。】

【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沖緩為差。讓軍隊的人種地養活軍隊,太祖爺曾得意的說道:「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陛下搖了搖頭:「不是廢除,是整改。」】

大明剛建國的時候實行的衛所制,軍士每月有固定俸祿,叫做月糧,最初按照規定是月初發糧,標準是馬軍月支米兩石,步軍總旗一石半,小旗一石二,旗軍一石。

月糧之外朝廷還給軍士發放月鹽,標準是有家口的兩斤,沒有的一斤,不過洪武十五年以後月鹽就改成發寶鈔了,不定期的還會發放冬裝、布匹和棉花一類的補給。總體來說,在大明剛建國的時候當兵,那叫一個滋潤,養活一家老小不成問題。

但是,洪武朝中後期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折放的記錄,也就是不全部給,用其他東西折色發放。而在後來實行衛所軍屯之後,旗軍就沒有俸祿了,只能靠軍田自己養活自己,而且連冬衣與棉花也只有守城旗軍才發,種地的旗軍一無所有。

而且大明的軍戶是世襲的,成親的軍士媳婦得跟著住在衛所里,子子孫孫算是跟軍伍綁在一起了,死了以後兒子接替繼續給朝廷種地賣命。

但朱棣覺得沒什麼不妥的,因為大明一直都很窮,根本就養不起這幾百萬的軍隊,要是不靠軍戶軍屯制,難不成要往死里剝削百姓來供養軍隊嗎?

到時候天下黎民皆反之,又當如何?

【陛下沉吟道:「你可曾想過,有朝一日,軍士沒有軍田了,該怎麼辦?」】

【你還以為陛下是在說笑:「這怎麼可能呢,朝廷就算再窮,也不可能收回軍田,自毀長城。」】

【「朝廷不會收回軍田,但是領兵將官與豪紳會,土地兼并是自古以來的事,他們會眼饞這豐裕的軍田,想盡辦法的從軍士手上奪走軍田。」陛下沉聲道,「軍士沒有俸祿,全靠軍田勉強養活一家人,若是軍田再被奪走,他們該怎麼活?況且,大明的軍戶是世襲的,不僅他活不下去,他的子孫也活不下去,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的子孫在繼承軍士的身份前,就已經和軍士一起餓死了。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是軍士,你會怎麼辦?」】

【你陷入了沉默,這就是你未曾想過的了。】

朱棣也沉默了,因為他知道,恆景帝說的是事實。

模擬過歷史的老爺子,很清楚在百年之後,這種土地兼并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朝廷也因為地方豪紳土地兼并越來越窮,軍田沒有,軍糧也發不起。

嘉靖帝繼位之後,有科道官上奏:宣府地帶的邊軍已經足足數月沒有發糧了,餓的眼珠子都冒綠光了。還有更慘的,有的軍士媳婦還去干皮肉生意,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巡邊的官員看到以後都覺得這些為大明戍邊衛國的軍士混的也太慘了。

旗軍被占役、剋扣軍糧,這種事屢見不鮮。

遼東大將熊廷弼就發現有軍官讓墩軍去給他抓魚,然後守墩的是婦女和小孩,給這位仁兄都看呆了。

這他媽是邊軍?

隨便從大街上拉來一個乞丐換身衣裳都比這些邊軍更像邊軍!

【你沉默了許久,詢問道:「陛下打算如何改良?」】

【陛下坦然一笑,渾然一副運籌帷幄的姿態,似乎早有準備。】

朱棣微眯雙眼,他也在期待著朱高燨的回答。

臭小子,在現實里不跟你老子我交底,老子在模擬里曝光你!

【……】

【于謙的隨機身份碎片模擬結束。】

朱棣的頭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尼瑪的畜生模擬器!

在最關鍵的時刻跟朕玩這一手是吧?

來人,把這模擬器拉出去剝皮揎草,誅十族,瓜蔓抄!

豈有此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