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義沒有出聲,大概在想這件事的可能性,漢王靠不靠譜,自己要不要回家鄉光宗耀祖。

另一個部下似乎也有點想回老家,馬上便道:「咱們潮州人,當落葉歸根。」

「歸你娘的,也不知真假。」陳祖義哼聲道:「萬一是騙咱們的,不是自投羅網?」

陳鋒則道:「聽說漢王開明,朱棣禁海,漢王卻開海,鼓勵大夥跑海貿做生意。」

「他是故意和朱棣對著干。」陳祖義道。

「所以漢王現在也需要咱們。」陳鋒道:「這是個好機會。」

「而且他還想賣旗保平安,這海上沒有咱們,他漢王也幹不了這事,二叔,好機會啊,咱們可以好好和漢王談談。」

陳祖義皺眉,想了想:「就怕漢王會打輸了。」

「他打贏了,咱們再招安就沒用了,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好?」陳鋒道:「萬一將來漢王敗了,大不了咱們再回馬六甲,朱棣也奈何不了咱們。」

陳祖義原本聽徐安說後,就有了被招安的意思,現在侄子和部下們好像都支持,他更是心動。

他當海盜,也是為了賺錢和生存,如果被招安,還能做生意,豈不是更好?

「你們都想被招安?」陳祖義這時看著身邊兩人。

陳鋒和另一個部下對視一眼,都重重的點頭。

陳鋒獰聲道:「等咱們回去,好好教訓下當年那巡檢。」

陳祖義當年犯事,被當地巡檢追拿,這才逃離潮州。

陳鋒說到這事,陳祖義的表情也變了。

能當官為啥要當賊?

而且以後可以回家鄉,到時,那些狗官,哼哼,讓你們看不起我。

陳祖義的心終於被說的火熱起來。

「陳鋒,既然伱這麼想被招安,你先去見見徐安,看看漢王能開什麼條件?」

「好的,二叔。」陳鋒欣喜若狂。

當下陳祖義先回到海邊船上等消息,隨時準備跑路。

另一個在都司衙門外面等著。

陳鋒在街上買了點禮物,然後求見都指揮使徐安。

午時左右,徐安在都司衙門裡,單獨密見了陳鋒。

聽到陳鋒是陳祖義的人,徐安也是微微一愣。

朱高煦並不認識陳祖義,雖然是穿越者,但這個時代的陳祖義確實名氣比後世的鄭芝龍差遠了,所以朱高煦並不知道有這個人。

他之所以開海禁,招安海盜,不過是為了學鄭芝龍,想賣旗賺錢,賺取軍費和開支。

同時為下一步大明全面開放海禁做準備。

朱棣這個號稱千古一帝的皇帝在永樂二年宣布海禁,其目光短淺,損人不利已,實在是朱高煦不能忍受的。

歷史上有名的隆慶開關,其實已經用數據和事實證明了取消禁海的重要性。

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

但隆慶帝其實也不想違背祖宗定下規矩,所以只在福建漳州府月港開放一個通商港口,效果非常明顯,瞬簡引爆了沿海區域,無數國人走出國門,到海外開拓市場,據說自開關後,從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銀,多達三億——五億兩,約占當時世界白銀儲備的三分之一。

僅僅一個港口就這樣,如果全面開放會如何?

所以朱高煦先在自己地盤試驗,一旦效果比較好,可為將來全面開海做為依據。

也就是說,有沒有陳祖義,朱高煦都會幹這件事。

現在有陳祖義願招安,連徐安也知道,漢王能招安陳祖義的話,開海難度會直線下降。

徐安在這邊乾了四年多的都指揮使,對陳祖義比較了解。

陳祖義的海盜,早期經常在福廣沿海一線搶劫,明廷也多次對他進行打擊,徐安到任後,按朝廷的意思,也組織過水師圍剿,當然效果也不好。

這兩年陳祖義主要活動在馬六甲一帶,福廣和日本這邊都來少了,就是因為躲避明廷的打擊。

而且現在還算陳祖義的鼎盛期。

如果能招安陳祖義,相當於多了一支水師,漢王的水師力量,立馬能上升一個台階。

其實說實話,這會大明朝的水師,還真是朱高煦這邊強。

朱高煦控制福州和廣東,這兩地的水師,經常參與圍剿海盜,很有實戰經驗。

相比之下,江南和浙江、山東一帶的朝廷水師基本都是守護漕運為主,沒經歷過多少海戰。

當然,朝廷那邊的水師多,大船多,目前還是朱高煦比不上的。

徐安當即道:「漢王常說,明人不應該欺負明人,陳祖義也算土生土長的潮州人,何必要在海上欺負同鄉?」

「只要他肯被招安,並願意誠心誠意為漢王幫事,漢王既往不咎,定然會重用。」

陳鋒道,當年也是生活所逼,這幾年咱們也是在馬六甲一帶活動,很少掠奪漢人啦。

接著他話題一轉,我二叔想問,如果願意招安,能得到什麼,需要做什麼?

這個時候就是談條件的時候。

徐安不動聲色:「你二叔要啥?」故意先問。

陳祖義果然獅子大開口,他不怎麼懂朝廷官職,開口要當大將軍,徐安問他幾品武將,陳鋒也不懂,紅著臉道,最起碼三四品吧?

他們知道明廷的地方知府大概是四五品,已經在他們眼裡算是高官,威風的不得了,所以起碼要超過知府吧。

陳祖義還要繼續帶兵,駐守潮州,漢王還要給餉,他只聽漢王的命令,他還要有做生意的權力,可以自主來往南洋和日本、明廷江南等地,自己做生意,漢王不能管他做生意。

然後又列了一大堆,手下要封官的獎勵。

徐安聽完後,臉色微沉:「你二叔誠心招安嗎?」

陳鋒急道,當然是誠心歸降漢王,不然也不會派我來了。

徐安道,漢王要招個祖宗嗎?

陳鋒道,那漢王能給什麼?

兩人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徐安給底線。

陳祖義為潮州衛指揮同知,從三品武將,潮州衛有五個所,分別是靖海所,程鄉所,蓬州所、海門所、大城所。

陳祖義現在大概有一萬人左右,讓其在一萬中人選挑精銳兩千左右,給他三十艘戰船,駐守海門所。

陳祖義其餘的兵馬和船要打亂分給廣東沿海各所,陳祖義身為水師軍將,自己不能做海貿生意,可由家族親人在外跑商,但同樣要交旗費(稅費)。

陳祖義還要配合打擊其他海盜,保證大明四周安全,最後又道,像陳祖義回來,落葉歸根,將來兒孫們,也同樣可以弄個文官武將干一干,大明衛所,可是世襲繼承的。

陳鋒得到徐安的底線,趕緊離開都司找到陳祖義。

陳祖義一聽就不滿:「啥,我一百多艘船,只能留三十艘?一萬多人,只能留兩千多?」

陳鋒道:「潮州衛指揮同知,是從三品武將,按漢王最新的福利,將在潮州分田一千五百畝,世代繼承,稅二成,不過軍將們,前五年稅一成。」

「有一千五百畝田?」陳祖義部下這時眼睛一亮。

古人還是很看重田地,他們這些在海上漂泊的人,其實很希望在家鄉有自己的田。

「真的,漢王為拉攏人心,福建、廣東、四川、廣西,只要他打下的地盤,軍將都有分畝,文官俸祿加倍。」

陳祖義倒對田無所謂,他在南洋舊港當土皇帝,不用種田也有糧,下面的百姓都向他交稅,連一些南洋小國也向他交保護費。

以後,恐怕沒有這麼威風了?

但是,回到家鄉,光宗耀祖的念頭,卻越來越強烈。

陳祖義腦子轉了起來,他是不能做生意,但家屬可以干,所以到時要留些大船給家屬。

雖然一樣要交錢,但肯定有的大賺。

不行,我兒子不能再干海盜,可以襲我的將軍,從三品武將呀,指揮同知,潮州衛的大將?

不對,讓他讀書寫字,當文官,要是兒子當上知府,豈不是更妙?

他越想越興奮,以前他們全家人狼狽的從潮州家鄉跑出來,家鄉很多人都看不起他落海為盜。

如果突然以三品大將的身份回去,乖乖,真是光宗耀祖啊,祖宗墳頭都冒煙啊。

就怕?

「漢王可信不?會不會等咱們兵馬和船上交了,突然翻臉?」船上這時有人也提出懷疑。

陳鋒比陳祖義還急著招安,趕緊道:「漢王向來賢明,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跟著漢王,漢王起兵,各省聞風而降,天下誰不支持漢王。」

陳鋒見陳祖義還在猶豫,又道,現在漢王也是缺水師的時候,他要招安四海海盜,肯定要拿咱們做表率,如果他出耳反爾,以後誰還敢被招安。

陳祖義擔心的並不是這個,他在想,如果不同意會怎麼樣?

如果不同意,朱高煦別說當了皇帝,就算沒當皇帝,也可能過來搞他。

他之所以這次親自來福建,就是看到朱高煦越來越近了。

朱高煦派人攻下占城,又兵臨吳哥,眼下交趾的明軍已經打進吳哥王朝,從吳哥海岸到他的地盤舊港,順風只要六七天。

正如徐安所講,南洋一帶各國,已經進入了漢王的大炮射程之內。

與其到時被兵臨城下而逃竄?不如?

陳祖義思索再三,終於決定接受招安。

於是陳祖義的命運在接受朱高煦的招安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一月,當時的天下第一海盜陳祖義被漢王招安消息傳出,震驚整個大明朝和南洋各國。

次年即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陳祖義帶著所部兵馬和一百多艘船,來到福建。

徐安讓其率精銳兩千駐守海門所,一面在當地曬鹽囤守,一面出海找其他海盜招安,不從者,攻之。

此時沿海衛所,除了巡海,就在曬鹽,不再屯田,鹽由當地都司進行販賣,所得鹽利,六成為稅,其餘四成由眾將士分享。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