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為柬埔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由闍耶跋摩二世於802年建立,至蓬黑阿·亞特1431年遷都金邊為止,歷34代王,628年。

永樂四年十一月,陳祖義向朱高煦投誠的同時,陳旭的兵鋒已經進入了吳哥城。

吳哥城在十一世紀是吳哥王朝的首都,在這裡修建有寺廟和水利工程。

11世紀初,出身於馬來亞王族的蘇耶跋摩一世奪取王位〔1002—1050〕,並擴展勢力到湄公河下游和寮國的琅勃拉耶,強令被征服地區的王公效忠,按期進獻珍寶。他繼續修建王宮的宮廷。

到1181年,吳哥王朝在閣耶跋摩七世的帶領下,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王國。

為控制遼闊的征服地區,吳哥王朝修建許多連接各地的大道,道旁設驛站。據記載,當時吳哥王朝全國有一百二十一處驛站和一百零二處「醫院」,每處有醫生二人,助理醫生十四人,所用藥物有鹽、糖、胡椒、肉桂、芥子、豆栽等,均向國庫領取,這樣的醫療水平,即便是現在的大明也遠遠不及。

閣耶跋摩七世信奉大乘佛教,興建許多佛寺。大乘佛教標榜要運載更多的人出苦海,故名大乘,而稱以前的佛教為小乘。大乘佛教還認為眾生在成佛的道路上可由菩薩指引,閣耶跋摩七世正好把自己說成菩薩。

1186年,為祈禱母后「超脫輪迴,飛升佛國」,他修建達布隆寺,建成之後,當時的該寺有三千一百四十個農莊,有七萬九千三百六十五人為其服役,舉行宗教典禮時有舞女六百一十五人,有數不清的寶石、珍珠等。可見,這時期的佛寺已成為剝削勞動人民的大地主。

也就那個時侯,閣耶跋摩七世又興建了新的都城『吳哥通』。

而此時,舊都吳哥城,正在明軍的鐵騎和長刀之下,瑟瑟發抖。

陳旭和沐平山在沐晟的命令下,於五月份,起兵十五萬攻打吳哥王朝。

他們攻打的時機還是不錯的,此時的吳哥王朝因為大規模的營建和對外征服,汲盡了人民血汗,百姓起義和被征服地區的反抗連綿不斷。

明軍突然進入吳哥王朝,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幾乎沒什麼大戰,十一月,他們攻進舊都吳哥城,這場戰打了十幾天,算是進入吳哥王朝打的最長的一次。

駐守吳哥城的是閣耶跋摩十三世的世子閣耶跋摩.莫,在城破後立馬投降了明軍。

十一月,陳旭和沐平山進入吳哥城,然後在當地漢人周順的帶領下,帶兵來到布隆寺。

看到布隆寺的奢華,兩位大將也是喜不自勝,興奮無比。

周順祖上叫周達觀是元朝時的使節,於1296年來到吳哥城,並一直住在這裡,最後寫了《真臘風土記》一書,詳細敘述當時吳哥的面貌。據他形容,吳哥王朝可說是豐衣足食之地,很多過來做貿易的中國人也不願回國,定居該處。

周達觀在這裡住了十幾年,也不願回去,因為當時國內還是元朝統治,他便留在吳哥,在當地娶妻生子。

據周順說,吳哥王朝是個專制的封建王國,國王是土地的主人﹐國王的財產包括王國全部地區的人民﹑水﹑土地﹑森林和山脈。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屬下貴族官吏﹐農民領取土地耕種必須向封建領主繳納一定的實物地租和服勞役﹐以換取對土地的使用權。

吳哥王朝在農業上比同時期的大明還要發達,因為他們很注重水利,積極興建大規模的灌溉系統、有利耕作,像布隆寺有三千多農莊,農田幾百萬畝,非常肥沃。

沐平山這時道:「把農田全部分給百姓,查抄所有的財富,運回占城。」

這是漢王在安南乾的老套路。

陳旭有點不理解:「不是要留駐軍嗎?不用屯田?」

沐平山道,咱們查抄所有王室和官員富人的財富,已經得罪了一小批人,所以要拉攏底層的大批百姓,吳哥王朝的土地全是國王的,現在咱們把他分掉,這些百姓就會支持咱們。

因為他們肯定不希望國王的軍隊再打回來,沒收他們的良田。

至於軍糧,以後就地徵稅,沐平山給吳哥王朝的稅率是三成。

三成稅率在大明朝算是很高的了,但在吳哥王朝的老百姓來說,簡直要謝天謝地。

在吳哥全國所有的土地都是國王,農民只有使用權,並且還要交地租服勞役,交的地租已經超過三成。

現在土地是百姓們自己的,只要交三成,當地百姓非常高興,稱大明為仁義之師。

不過在百姓們眼中的仁義之師,卻在第二天開始,大肆的搶劫王室和官員,富商的財富,很多官員和王室成員被拖出去砍頭,投降的世子也沒有例外。

源源不斷的財富和珍寶,從吳哥王朝的各地,經海上運往占城,然後分別送往雲南和廣東,很大一部份會成為朱高煦到處征戰的軍費開支。

到十二月的吳哥城,已經變的比較平靜。

明軍剛進來時,城中還是十分驚慌,進來之後,很快安撫住了當地百姓。

這段時間的每天早上,天剛亮時,南門外會有源源不斷的車馬離開吳哥城,上面滿裝著一車車的珍寶和銀子銅錢。

當地百姓們見怪不怪,因為這並不是他們的財富,反而他們每家每戶得到了明軍分配的良田。

大夥很樂意看到曾經的達官貴人被明軍制裁和搶掠。

十二月初二清晨,陳旭和沐平山接到舉報,有個當地官員的僕人,舉報主人家裡地窯里有數萬兩白銀,還有純金的佛像。

兩人帶著一隊兵馬和舉報人來到那官員家裡,果然在挖地數尺後,找到了一批財富。

那官員本來只是被關起來,但他隱藏財富不報,陳旭立刻下令將其砍了。

接著從得到的財富里,拿出十分之一,當眾給舉報人。

這也是朱高煦在安南的套路,頓時,消息傳出去後,吳哥城每天都有各種舉報的事情發生。

初十下午,明軍千戶以上的軍將被召集到某處議事。

這段時間大夥在吳哥朝,到處搶掠,玩弄小娘,感覺比在國內打仗爽多了,見面都在議論,你玩了吳哥小娘沒有?痛快不痛快。

等眾人進門一看,好傢夥,大殿里一箱一箱,全是各種珍寶,甚至黃金,銀子反而比較少。

因為朱高煦優先要銀子和銅錢,其他珍寶都要用賣才能變現,比較麻煩。

陳旭和沐平山坐在左右首,大夥看到紛紛上前拜見兩位將軍。

陳旭和沐平山也笑著回應。

接著沐平山道:「漢王知道大夥在外征戰,比較辛苦,按規定今天是發餉日,漢王已經下令,國內漢王屬地,所有文官和武將俸祿加倍,在外征戰為國效力的,更要發三倍。」

「哇」現場軍將們紛紛咧著嘴驚喜無比。

自從攻入吳哥王朝,誰不藉機在掠奪中中飽私囊,大夥進來打了半年多,很多人已經私下撈了不少好處,但漢王真是仗義,還給大夥三倍俸祿。

「漢王賢明,多謝漢王。」人群中頓時有軍將叫了起來,接著大夥紛紛歌頌。

沐平山不動聲色看了眼陳旭,發現陳旭表情若有所思。

沐平山說的是漢王,可沒說皇帝。

而且給所有文官和武將加俸祿,這是皇帝的權利,可不是漢王的權利。

他接著又道,漢王現在正是用銀子的時候,所以只能以黃金和珍寶來代替,珍寶價錢有出入,大夥也不要計較,拿到多少,就多少,可好?

眾將頓時紛紛大叫,不介意不介意,哈哈哈哈。

「馬指揮使,這個金佛像是純金的,這麼大個,算你十二月的俸祿。」沐平山拿起一個小手臂大的金佛像,扔了過去。

姓馬的指揮使眼睛都快笑沒了,趕緊接住佛像,抱在手上,喜上眉頭:「多謝沐都督,多謝沐都督。」

「是多謝漢王。」沐平山沉聲道。

「多謝漢王。」馬指揮使眉開眼笑,看著金佛像,愛不釋手。

沐平山就現場發東西,一大批珍寶和黃金被發了下去。

最後表示,百戶級以下的,過幾天會陸續下發,所有軍士們也有。

大夥歡天喜地同時大叫,多謝漢王。

分發過後,沐平山很快離去,很多大將也紛紛離去,但現場也有十幾位將領留下。

這些人團團圍住陳旭,相互評論對方發的珠玉寶石,時而又表態謝謝雲陽伯。

邊上剛剛那馬指揮使笑道:「啥,我剛聽沐都督說,這次打下吳哥城,雲陽伯要升雲陽侯了。」

「啊」眾人先是一驚,接著紛紛笑道,拜見雲陽侯。

陳旭苦笑,心想,這到底是漢王封的,還是皇帝封的?

他已經隱隱感覺到不妙。

眾將都是大明來的,所以原本與雲南來的沐平山不夠親近,和陳旭比較親近。

但自從沐平山發了幾次錢後,大部份軍將已經和沐平山關係特別好了。

剛剛進來幾十個人,這會才留下十幾個,可見一斑。

陳旭有一句沒一句的和諸將聊著,感覺諸將都很興奮。

雖然在數千里外,遠離國土,但他們在這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金錢,美人,還有別人的害怕和尊敬。

很多人都不想回國了,就想著天天能這麼打下去。

聊了片刻之後,人越來越少,陳旭發現孫小老、王神保兩人表情好像有點不對勁,似乎有話和他說。

這兩人都是靖難時的燕軍,孫小老在永樂初年為浙江都指揮同知,王神保為山東都指揮同知。

明軍伐安南時,兩人隨部被抽調,現在都帶著部下在吳哥。

陳旭這時站起來:「行了行了,沒事就回去吧,等這裡的財物搬完,田地分完,咱們還要往吳哥通(吳哥王朝新都城)打。」

諸將哈哈大笑,稱吳哥王朝不經打,然後紛紛抱拳而去。

果然,孫小老和王神保都留了下來。

看到諸將離去,砰,孫小老把門關上,罵罵咧咧道:「看那馬永兒,拿個金佛像,嘴都合不攏,真是沒見錢財似的。」

馬永兒和他都是浙江都指揮同知,當年也都是燕王府八百名最早跟燕王起兵的心腹燕軍。

「你兩有事?」陳旭沉聲問。

「特娘的。」孫小老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俺聽到一個來自海外商人的消息,說漢王反了,難怪把咱們這些兵馬,都調派到國外。」

王神保也趕緊道:「好像漢王反了,雲陽伯,這可怎麼辦?」

陳旭神色不變,其實心裡在罵娘,知道自己又被漢王坑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