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旭在安南的時候,他就感覺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什麼原因,然後突然被派到這裡。

接著每次沐平山發餉,都要提漢王,陳旭心裡知道,肯定不合理,而且不合法。

但他又不好說什麼。

此時聽到這樣的消息,他略有煩躁的問:「消息確定嗎?」

孫小老沉聲道:「漢王開了海禁,有大量廣東、福建商人到這邊來跑商收貨,消息不會錯,末將估計,軍中好多兄弟都已經聽說了,但沒人哼聲。」

王神保也道:「兄弟得到的珍寶,有時就會賣給這些商人,消息不會錯,外面到處都在傳,漢王反了,且開了海。」

普通兵士很難出營,但他們這些大將,經常要把發到手的東西賣出去,現在就經常有商人到吳哥城來收貨。

因為吳哥城外的洞裡薩湖與湄公河相連,一直通到南海,商人來往非常便利。

陳旭這時問:「那外面現在形勢怎麼樣?」

孫小老又道:「聽說朝廷在廣西、貴州、四川、福建連敗四場,損兵數十萬,現在漢王占據了西南數省,正和朝廷對峙。」

這是占了大明半壁江山了啊,漢王真特娘猛,陳旭暗暗長嘆,看看兩人,又問:「你倆有啥想法?」

孫小老猶豫了下,小心翼翼的問:「要不要召集所有百戶以上的兄弟,把這事說一說?」

陳旭冷笑:「然後呢?」

「帶著兄弟們,殺回安南?」孫小老試探著問。

「殺你娘的。」陳旭心中在罵,表面卻道:「就怕兄弟在這過慣了好日子,不願干這事啊。」

孫小老和王神保面面相覷,孫小老略有煩躁的撓了撓頭,仔細想想,這段時間,漢王給大夥不停的發錢,大部份兄弟們確實沒理由反漢王。

「漢王這麼收買人心,你現在說要打回安南,伱們看有多少人願意。」陳旭無奈道。

「還有,這畢竟是一些商人片面之詞,沒有朝廷的聖旨,咱們能亂動兵?」陳旭道:「漢王可是用聖旨下的命令。」

當初漢王沒有反之前,聖旨召集諸將說的清清楚楚,孫小老和王神保身為都指揮同知級別,當時也都在場。

所以現在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召集兵馬殺回去,那他們就是謀反。

孫小老和王神保不出聲了,然後看著陳旭,明顯感覺陳旭也不想干這事。

陳旭更煩燥聽擾擾頭:「朝廷聖旨沒來之前,咱們不能輕舉妄動,一切照常,令多派人打聽消息,試著把這些消息,傳到普通軍士中,試探兄們的想法,謀定而後動,切不可操之過及。」

說罷他看了兩人一眼,神色微動:「咱們是奉旨外出,將來無論誰勝誰負,都不會有大罪?」

「你們懂不懂?」

孫小老和王神保對視一眼,終於明白陳旭的意思。

簡單說他們就當不知道,在沒有接到朝廷聖旨之前,專心在外面打仗,同時散布消息,看看下面兄弟們的反應,若是支持打回去的多,可以考慮干這事,不然的話,只能當不知道。

將來漢王勝了,肯定不會虧待他們,朝廷勝了,他們也沒大錯啊,他們是奉命行事,沒有聖旨,誰也不敢亂來。

王神保馬上道:「有雲陽伯這句話就可以了。」

言外之意,有雲陽伯擋在前面,他們當然不怕。

朝廷要追究,也肯定先追究官最大的那個。

陳旭無奈長嘆:「老子也不想啊,可有啥辦法,朱家自己人爭天下,神仙打架,別殃及咱們凡人。」

「雲陽伯說的有道理。」這時孫小老也道:「即然如此,咱們都聽雲陽伯的。」

陳旭無力的看了他們一眼,揮揮手:「這邊打仗可容易很多,你們好好想想吧。」

孫小老向王神保使了個眼色,兩人趕緊離開。

陳旭其實也說的很明白,就是看風向,裝糊塗,先看軍中風向,願意打回去的人多不多,現在當不知道漢王反了的事,然後在這邊打仗,因為吳哥王朝很容易打,如果要回國,打同樣的明軍,特別是百戰百勝的漢王朱高煦,可不容易。

孫小老和王神保快步離開大殿,到了外面後,孫小老低聲道:「雲陽伯想做兩頭草,但萬一朝廷勝了,事後肯定要追究,再說,咱們家屬都在大明呢。」

王神保臉色微變:「孫兄什麼意思?」

「召集兄弟們,把漢王反了事,說出來,看看大夥,願不願意跟咱們殺回去?」孫小老居然還想做這事。

王神保道:「會不會太急,雲陽伯讓我們先放放風,試探下風向?」

「而且這邊的仗,好打點?」王神保小心的提醒。

吳哥王朝的兵馬不堪一擊,何苦要回去打明軍?打自己人?

孫小老搖頭:「咱們家屬在國內呢。」

「……」王神保聽到這話,表情有點激動。

「而且萬一漢王輸了,咱們什麼也沒幹,將來朝廷勝了,肯定要倒霉。」孫小老道。

王神保想了下,道:「就怕這事不好辦。」

「這事好辦,只要把沐平山殺了,挾持陳旭,其他將領也只能跟隨。」

王神保一聽,好像也有道理。

「怎麼干?」王神保問。

「召集百戶以上,說漢王反的事,看大夥反應,如果有大部份願意殺回去,先殺沐平山,就再去找陳旭,逼他帶咱們回去。」

「如果大夥都沒啥反應,再想辦法,反正我認為,只要殺了沐平山,成功機率很大。」

「還有個孫博。」王神保道:「孫博才算漢王真正心腹。」

「對,再殺了那孫博。」孫小老沉聲道。

孫博是雲南陸涼衛指揮使孫霖的長子。

孫霖有三個兒子,小兒子孫城當初被曹隆做介紹,娶了雲南總兵官鄭祥的女兒,後來直接把鄭祥拉下水,變成漢王的人。

他長子孫博就跟著沐平山,在征伐吳哥王朝的軍中,現在為中軍副將(指揮使級)。

孫博平時就和沐平山經常在一起,算是漢王真正的心腹。

孫小老似乎鐵了心想打回去,這傢伙畢竟是燕王起兵八百燕府心腹之一。

但同樣的八百燕府心腹,馬永兒現在就和沐平山關很好。

王神保道:「就這麼干,不過,先找咱們自己人。」

兩人還算比較精明,一個是浙江都司的,一個是山東都司的。

兩人在下午時,把兩個都司部分百戶以上的召集過來。

今天漢王剛發了錢,大夥還是比較興奮,到了一起又在說這些事。

孫小老聽了會,伸手揮了揮:「肅靜,兄弟們。」

四周漸漸安靜下來。

孫小老看著眼前這些熟悉的人,有部份都是他心腹,還有的平時和他關係不錯。

他想了想,緩緩道:「最近我聽到海外商人帶來一個消息。」

「說是漢王造反,正和朝廷開戰。」

「嘶」大殿里一片安靜,所有人面面相覷。

現場突然安靜的很可怕。

足足十幾息的時間,啥聲音也沒有。

「哈哈哈。」孫小老這時哈哈大笑:「也不知是真是假,老子懷疑,這商人故意和老子玩笑。」

大殿里還是沒有聲音,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一個時辰前,很多人現場在沐平山那拿了好多珍寶財富,說是漢王發的,你現在和咱們說漢王反的事?

大夥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孫小老見四周還是沒人說話,就知道這事情有點不好辦啊。

漢王給大夥的印象太好了,如果大夥不喜歡漢王,剛剛馬上會有人附合他。

王神保一看也知道有點突然了,只好苦笑:「這事亦不知真假,大夥聽聽就算了,不要到處宣揚。」

眾將這時才紛紛點頭。

從頭到尾都沒有人說過話,孫小老臉色很不好看,只好揮手:「散了吧,也沒啥事,就是隨便問問。」

人群紛紛散去,但有孫小老兩個心腹手下,都是是千戶級的,沒有走。

還有兩個千戶和百戶,好像是王神保的心腹,也沒走。

這七八個人圍成一團。

浙江兩千戶這時迎過來:「將軍,這是真的,咱們也聽到這消息了。」

「……」孫小老瞪著他們,合著你們早知道了?

「不但我們知道,軍中上個月(十一月)份,就有消息在傳,很多兄弟都知道。」

「但很多人說,漢王現在給咱們加餉發錢,三倍餉銀啊。」

「下面的兄弟們,大部份還是支持漢王的。」

道理很簡單,誰給錢給誰賣命,漢王在吳哥王朝發三倍,雖然全是搶來的財富,但也是錢啊。

特娘的,孫小老心中暗罵,原以為自己消息算是靈通,原來是最後一個知道的,更沒想到下面的兄弟,都認錢不認人,這些混蛋。

換成一般將領,應該知道事不可為。

但孫小老在靖難時,原來是燕王府總旗,鐵鐵的世子系,朱棣系。

要知道在原歷史上,在靖難成功後,除了多了個爵位外,實際軍職,李彬不過是大寧行都指揮僉事,孟祥不過是山西行都指揮僉事,而孫小老的實職卻是浙江都指揮同知。

靖難中李彬和孟祥都是立下大功的,也比孫小老出名,孫小老籍籍無名之輩,官在李彬和孟祥之上,可見他絕對算是朱棣的心腹中的心腹。

孫小老當然不能漢王就這麼控制住交趾的三十萬大軍。

他身為統兵大將,太了解交趾這三十萬人的巨大作用了。

如果一直按兵不動,等朱高煦穩定大局,打敗官軍後,這三十萬人,轉身就會變成朱高煦的兵馬。

如果能鼓動大夥,起兵反抗朱高煦,從背後殺進雲南,那絕對能扭轉乾坤,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

但現在看情況,其他人是靠不住,只有眼前這七八個心腹手下靠的住。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