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出去找到一個親兵:「一會裡面人出去,你讓老六悄悄跟著,看著有沒有同夥。」

「對方是錦衣衛,千萬要小心,寧可跟丟,不要被發現。」

「喏。」

他回頭拿了二十兩銀子,駱海山謝過,拿著銀子匆匆而去。

出門之後,駱海山飛快消失在人群中,然後左拐右拐,不時往後看。

一刻鐘後,來到一個後港,裡面坐著一個乞丐,面前還有碗,等看到他來,趕緊起身。

「怎麼樣?雲陽伯怎麼說?」原來根本不止一個錦衣衛。

駱海山沉聲道:「看他反應,心裡應該還有陛下和朝廷。」

「但我們還是要小心,我之前都說了就我一個人,他還問我幾個人?」

「如果確定你是一個人,他把你殺了,萬里之外,誰也不知道伱來過。」另一個錦衣衛冷笑。

「所以咱們要小心,從現在開始,咱倆分開,別在一起,吶,這裡十兩銀子,你拿好。」

「行。」另一個錦衣衛道:「他要敢動你,老子回到京師,讓陛下殺他全家。」

兩人又聊了幾句,抱拳告別,分開兩路而去。

與此同時,陳旭府上。

陳剛正盯著陳旭:「咱們現在怎麼辦?」

陳旭看著手中的密旨,又想想白天沐平山的話,真是左右為難。

干不幹?要不要捅漢王屁鼓?去打雲南?

陳旭來回在屋裡踱步,腦子裡飛快想著這事的可能性,成功性,失敗性。

他腦子比孫小老強一百倍,孫小老以為隨便鼓動下人心,就能幹大事。

陳旭想的可多了。

就算殺了沐平山和孫博,軍中不知還有多少漢王親信,陳旭記的很清楚,十五萬大軍被沐晟派進來的前幾天,漢王當時說了算,陸續往裡面換了很多大將。

因為當時有一百多名各級將領,被調回國內,漢王等於換了一百多人,像孫博就是那個時候換進來的。

陳旭當時也沒想到漢王要反,所以沒關注這些人。

接著漢王回雲南,沐晟主持交趾軍務,又陸續換了一批將領。

前前後後,這十五萬大軍里,百戶以上的將領,最少被換了兩百人。

嗎的,百戶以上一共才多少人啊。

陳旭估計著吳哥十五萬明軍中,百戶以上,約有一千二左右。

也就是漢王和沐晟前後換了六分之一。

然後漢王和沐晟相續提拔了一批新的百戶以上,都是以前的總旗,小旗。

從打占城到打吳哥,漢王和沐晟都在不停提拔和更換軍將。

這麼算算,可能百戶以上,最少五分之一都能算是漢王的人。

好吧,就算能成功挾持大軍,往占城和交趾方向回去。

那邊現在都是漢王兵馬駐守,難不成明軍打明軍?

還有,交趾和占城的船如果不支持他們,他們走陸路會很艱難,還得搶一批船才行。

沐晟在交趾最少有六七萬兵馬,過了這麼久,肯定全是姓漢的了。

想打向雲南,控制全軍可不容易啊。

「這事真不好辦。」陳旭長嘆搖頭:「難,難,太難了。」

「吳哥王朝的主力現在在哪?」陳旭突然問陳剛。

「他們都退向吳哥通(首都),應該是想集全國主力,死守都城。」陳剛道。

陳旭想想位置,吳哥通距離這邊還比較遠,如果明軍內部起了動亂,要儘快平息,萬一被吳哥人找到機會,就怕十五萬大軍盡沒在這裡。

「首先這裡不能亂,時間不能長,不然會被吳哥人趁火打劫。」陳旭道。

陳剛則道:「就怕孫小老自作主張,有勇無謀壞大事。」

「陛下密旨到了,我們得做兩手準備。」

陳剛聽到兩手準備,眼睛微亮。

「明天會操後,你把咱們自己兄弟們,百戶以上,都叫過來。」

陳剛點頭,陳旭明天要召集心腹,百戶以上的人議事。

干不幹這件事,陳旭可能還要看大夥的意見,不能獨斷專行,因為沒有底下兵將支持,他這個統兵大將,手上也只有兩百多親兵,加上陳剛的人馬,也不到五百之數。

陳旭在做兩手準備,兩邊下注。

沐平山府上的院子裡,堆滿著一箱箱的珍寶。

沐平山正在從其中一個箱子裡拿出一件珍寶放置手上觀看,據說是這是吳哥王宮珍寶之一,是件玉佛像,但沐平山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同。

看了片刻之後,便道:「這箱送到雲南漢王府。」

「喏」邊上有人馬上答應。

「這箱送到西平侯府。」

「這箱送到我府上。」

底下喏個不停,原來這裡是他私劫的好東西,當然,他不但自己貪,還知道給漢王和西平侯送。

但這裡沒有金銀之物,因為沐平山知道,漢王前方打仗,除了糧食,就是需要金銀銅錢。

院子裡站著好幾個人,周順也在。

周順做為帶路黨,現在是漢王任命,吳哥府(漢王設吳哥府)知府。

「周知府,有兩箱已經送到你家裡去了,稍侯自己查看。」

「不敢不敢,為王師效力,也是周某的榮幸。」周順原本對錢財也不是很看重,但,沒人在意錢多是不是。

只不過他一個讀書人,突然變身知府,還擁有大批財宣,感覺有點不真實。

但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漢王給的。

「秋稅收的如何?」沐平山這時拿著一件寶物細看,一邊看一邊問。

「吳哥水利發達,糧產較高,吳哥府今年秋稅可收五十萬石。」

吳哥府面積比較大,占了吳哥王朝十分之一國土,人口也不少,按漢王三成的重稅,今年有望秋糧收五十萬石。

但這不代表吳哥全年能收五百萬,因為漢王占據的是人口最密集,糧田較多的一塊,另一塊在吳哥新都城附近。

這邊一年可以種兩季甚至三季稻,夏糧產量更是遠遠超過大明。

關鍵是,以前大夥幫吳哥王朝在種,土地不是自己的,還要交重租,百姓們也不上心。

現在土地被漢王分給自己,種的是自己的,所以產量也上來。

明年如果沒有戰事,產量只會更高。

周順又道:「首批十萬石,應該明天出港,先送到交趾海防。」

「好,周知府,辦的不錯。」

「這是小民-——下官應該做的。」他還有點沒適應自己現在的官位。

沐平山又和周順說了幾句話,主要是糧食非常重要,銀子和銅錢也要按時往交趾送。

別要抓緊時間開發當地的礦產,可由明軍幫忙,招募當地吳哥人。

兩人正在交流,外面突然有親兵過來:「孫副將上門求見。」

「快請到前廳。」沐平山趕緊往前廳去。

這十五萬人的主將是陳旭,沐平山是副將,算是二把手。

原本明軍會設左副將,右副將,這次只有沐平山一個副將,專門突出他的地位,同時沐平山兼領中軍。

孫博是中軍左副將,算是他副手。

孫博父親孫霖和瞿能當時從雲南攻打四川,所以明顯算是漢王心腹。

沐平山更知道,這十五萬軍中,漢王的人可不少。

沐平山匆匆來到前廳,看著孫博帶著兩個人在哪。

孫博還比較年輕,才二十出頭,但常年在軍中磨練,看起來比較沉穩。

「拜見沐將軍。」

孫博率先拜見他,又向他介紹。

一個是千戶沙老九,一個是千戶白福。

兩人都是漢王親兵出身,還學過識字。

白福和沙老九幾乎異口同聲:「有人想造反。」

「啊。」沐平山大為震驚。

原來白福他們進入這支大軍時,漢王曾把他們招去,令他們到軍中後,謙遜低調,不要以漢王府親兵出身為傲,多結交中下層軍官,善待軍士,如有必要,爭取聯姻。

漢王說,誰在能聯姻成功一個,到時本王都有重禮祝福。

沐平山聽的一愣一愣,心想漢王在雲南就到處聯姻,沒想到在這裡也用這招,——哎,不知說什麼好。

白福和千戶王俠兒交好,在交趾時就並肩做戰過,這王俠兒是王福保的同村老鄉,更是王福保的心腹。

到了吳哥後,兩人經常私下喝酒,有次喝酒,打聽到王俠兒有個妹妹,白福就提出聯姻,王俠兒一口答應,興奮無比。

因為王俠兒也知道,白福是漢王親兵出身,當然,哪時王俠兒也不知道漢王反了。

沐平山嘴角微抽,心想,漢王這招聯姻真是,無往不利啊。

沒多久軍中有傳漢王反了的消息,但大夥私下都不敢談,都當不知道。

白福旁敲傾擊,發現王俠兒對自己態度沒變,好像還更熱情了,就知道這聯姻還是有作用的。

今天王俠兒被作為王福保心腹,叫過去商議私事,王俠兒回去考慮一番後,決定棄暗投明。

「明天他們在會操後,要帶兵突襲將軍,先殺將軍和孫將軍,再逼迫陳旭。」最後白福道。

「特娘的。」沐平山怒罵:「這些狗東西,漢王對他們這麼好,居然想反漢王?」

沙老九也道。他約了陳旭一個心腹今晚喝酒,但被推辭了,應該陳旭那邊也有動作。

本來這件事也沒什麼,但沙老九駐守的是吳哥城軍械庫和工匠所,明軍正在這邊召集當地工匠,在造炮。

今天有陳旭的人剛剛過去觀看,打聽造炮進度。

以前陳旭從來不管這事,都由沐平山負責,沙老九感覺到有異,所以向孫博說了下,正好遇到白福前來報信。

沐平山聽完沉默了會:「陳旭這人好對付,他是聰明人,輕易不會下注,先好好教訓孫老小他們。」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