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晟發現朱高煦真是壞啊,當初沒有第一時間把平安抓起來就是過錯。

然後還妥協放平安進漢中更是錯上加錯。

誰也沒想到朱高煦這麼無恥下作,時隔大半年,在最要緊的關頭,爆出這個消息,引的朱棣起疑,臨陣換將。

一切,都在朱高煦的算計之中。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

宋晟現在後悔莫及,知道自己上了朱高煦的當。

他知道朱棣奸詐,不講信用,沒想到朱高煦也是這樣。

等下,朱高煦好像沒答應他不把這件事爆出來?

「……」宋晟仔細想想,似乎自己也沒和朱高煦有過什麼協議,當時都是平安在和他說的。

平安也沒說將來不把這件事爆出來。

真的要怪,只能怪自己當時沒想到。

如果想到朱高煦後面會這麼干,宋晟打死都不會放平安進漢中。

宋晟一大把年紀,還被朱高煦套路,他真是氣的半死。

而張武陰陽怪氣的語氣,更令他羞怒。

「爺爺,孫兒不想回京,孫兒能不能回涼州?」宋璟這時不滿道。

他當然知道回京師有什麼後果,將來宋晟要是降了朱高煦,搞不好朱棣把他們都殺了。

藤聚也道:「不如末將帶小公子回涼州?他們想怎麼打,隨他們去?」

藤聚也負氣不想跟張武鎮守關中。

「混帳,你想抗旨?」宋晟怒道。

宋長保也怒道:「我大哥已經失陷在中江之戰,宋家為了他們朱明奪皇帝,還要死多少人?」

宋璟父親在靈壁戰死,宋長峰在中江之戰失陷,宋長保真是怒了。

這話有點大逆不道,還叫出朱明兩個字。

宋晟嚇的魂飛天外,他趕緊回頭,還好四周沒人,就他們幾個。

他趕緊道:「你們兩個人閉嘴。」

帶著幾人趕緊走。

路上幾人都不說話,宋長保和宋璟明顯不想回京。

宋晟腦子裡飛快想了想,最後對藤聚道:「你明天帶些心腹部兩百人,護送他們和那小宦官一起回京,到京師後,伱願意留就留在京師,不願意就帶著兩百人回涼州,等這邊大戰結果再看。」

說罷深深看了眼藤聚。

宋晟知道藤聚在靖難中和瞿能關係不錯,想必現在也不願意為朝廷效力。

這話已經說的很明顯,允許藤聚坐山觀虎鬥,送完回京師,就可以到涼州等著。

藤聚聽罷暗暗長嘆,然後重重點了點頭。

宋長保和宋璟聽到還是要兩人回去,相當不滿。

宋璟直接負氣,轉身離去。

宋長保趕緊追上。

「老將軍,兩位少將軍似乎不高興唉。」藤聚無奈道。

「明天看住他們,別讓他們亂跑,京師里,還有太多宋家的子弟。」宋晟嘆氣道。

「喏。」

前面宋璟正快步離開,宋長保緊緊跟著他。

宋璟年少氣盛,心中對朝廷已經非常不滿。

朱棣讓他們兩回京,明顯是挾為人質,逼迫宋晟。

「長保叔,咱倆要是回京了,將來關中大敗,皇帝肯定要制我爺爺的罪。」

「我說句不孝的話,爺爺要是戰死沙場還好,若是降了漢王,皇帝肯定要誅我們宋家全家。」

宋璟很惱火,他父親已經為靖難皇帝的爭奪戰死了,現在我還要繼續陪葬嗎?

爺爺擔心京師里的其他叔伯兄弟,我難道就不是宋家子弟?

宋長保感同深受。

他唯一的親兄弟失陷在四川中江之戰,他要再死,他們這一系就全完了。

宋晟只擔心京師的宋家子弟,我難道不是宋家子弟?

兩人都不想回京。

但第二天一大早,藤聚帶著親兵上門,還有那隨行小宦官。

兩人沒辦法,被逼著一起上路。

他們走的路線和小宦官來時一樣,從陝西右下角,關中四大門戶之一的武關出去,進入湖廣,然後可以坐船一路到京師也好,到武昌也好,都方便。

不料等他們趕到武關時,聽到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

叛軍昨天從湖廣過來,正在攻打武關。

藤聚想掉頭,從河南其他方向繞行,但宋璟想了想道:「我們有兩百精銳,正好支援武關。」

宋長保馬上應和。

藤聚看著兩人,有心想說什麼,想了下後,還是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那小宦官:「常公公以為如何?」

小宦官那裡懂軍事,哭喪著臉道:「奴婢也不知道啊,奴婢聽幾位將軍的。」

於是宋璟會心一笑,帶著兩百多精銳直趨武關。

他們救援武關,在這呆多久都行,只要武關不被破,他們就不需要回京師。

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

也是現在關中四大門戶的由來。

武關被群山包圍,西側有商洛山,北邊就是懸崖,崖高谷深,狹窄難行。

南面是絕澗,關外河水環東、西、南三面,城關橫在河心。

藤聚一行人只能從北部過去,到了現場才發現非常恐怖,山路約三四步寬,只能兩三個人並行,或走一匹馬,一側是山崖,一側是深澗,稍不小心,就會掉入深谷。

但從北面過去,就只有這一條道。

眾人爬了約半個時辰,中間有三匹戰馬和一名兵士,不小心失足掉進深淵,讓藤聚等又驚又怕。

好在半個時辰後,隱隱已經聽到前面有炮聲,這種炮聲像是洪武大炮,應該不是叛軍的。

突然。

嗖,遠處一箭掠過宋長保的頭頂,射在崖壁後又落下。

「站住?」宋長保抬頭看去,前面出現谷口,寬約六步,站滿了軍士。

真是一夫擋關,萬夫莫開,宋長保暗贊。

這入口才六步寬,也就幾個人能並排過去,而他們走過來時,最多只能兩三個人並排,如果從北部偷襲上去,也幾乎不可能奪下武關。

聽說叛軍從東面來的,好像東面比這裡清官要險峻?

宋長保不敢相信,他這邊都幾乎不可能攻進去,叛軍從更險峻的東面怎麼攻?

「我是涼州衛指揮使藤聚,奉總兵官之命,護送兩位宋將軍回京,楊雄在不在——」藤聚大聲叫了起來,然後又把宦官做了個介紹。

這小宦官之前就通過武關過來的,趕緊起身招呼。

對面先說回去彙報下,因為現在叛軍正在攻關。

不一會,有個千戶出現,正是守關千戶楊雄。

楊雄當然認識藤聚,還認識宋長保和宋璟,趕緊放他們進來。

楊雄道,叛軍昨天突然出現,然後開始準備攻關,因為武關只有東面有路可以上,所以正從東面進攻。

「帶我們去看看,我帶來兩百精銳,可協助守城。」藤聚道。

楊雄好像不是很高興,因為武關比較好守,但是人多的話,加上藤聚他們每人都有馬,這糧草怕是不夠。

他也也沒哼聲,轉身帶他們往城關去。

城東有四條嶺可以上來,也正是叛軍進攻的方向。

四條嶺道里,最寬的只有五步,最窄的叫『吊橋嶺』,高且陡峭,史稱「上山一道,不容並騎」。

大概一步寬吧,也就是說如果騎馬,只能走一匹,和他們北部上來時一樣。

史稱其為「關中東南門戶嗟不誤也」,且有「秦關百二」(以二敵百)之譽。

據說戰國時秦兵據守吊橋嶺,兩個人守住楚軍上百人的進攻。

沒辦法,那路太窄了。

你別說兩百人,就是兩萬人,也只能一個個上。

而嶺口守軍可以站兩個人。

所以你一個個上,別人兩個人在守,一個攻你上盤,一個攻你下路,上一個死一個。

藤聚和宋璟、宋長保幾人來到城關門前,只見遠處東南面是喊殺聲震天,叛軍分成兩路正在往前蟻附。

藤聚看了幾眼後,便打量著城關,他也是第一次來,武關口呈長方形,東西約1000步、南北約500步,夯土板築,高約兩尺多(8米)、厚一丈多(3.4米)。東、西、南各有一門,為磚石包砌券洞,上有城樓。

他們之前從北面過來,有山道連到西門。

楊雄伸手道:「那邊是吊橋嶺,路很窄,叛軍不敢攻。」

「他們主力從橫峪嶺上來,另有人在爬龍昆嶺——那些叛軍好像很善於爬山,速度好快,龍昆嶺守不住了,我已經讓兄弟退回城裡。」

藤聚馬上道:「聽說漢王軍中有大量土司兵,這些土司兵擅於爬山,動作靈敏,還會用暗器,千萬要小心。」

「城中有多少兵馬?」宋長保這時突然問道。

楊雄道:「兩千出頭。」

「叛軍呢?」

「看不到盡頭,起碼數萬。」

「勛陽被攻破了?」藤聚又不敢相信,

古時有詩稱「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

武關是陝西東南部的重要門戶,是古都長安連接荊襄、吳越的紐帶,叛軍出現在武關城下,證明勛陽已經被攻破了。

楊雄只能苦笑,這是很明顯的事。

藤聚奇怪道:「叛軍攻破勛陽,不去打襄陽?來打武關?」

按他的理解,叛軍應該先助漢王湖廣大戰,去打襄陽,沒想到卻先來打關中。

宋璟這會臉色通紅:「武關一破,關中必丟。」

西南面瞿能虎視眈眈,隨時進軍關中,如果武關被破,讓叛軍進來,兩面夾擊,關中張武和宋晟都要完蛋。

如果關中再落到漢王手上,到時連北平都不算安全了。

從關中可以直接進山西和河南,漢王的兵馬,隨時可以進入北平(河北)和京師。

藤聚倒吸口冷氣,終於明白了:「漢王是想連陛下的老家(北平)都一起抄了啊。」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