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晟因為之前想等張武命令,錯過了最好的跑走時間。

而瞿能更是讓兒子他們每人帶雙馬,一路不停。

要知道從武功那邊到蕭關,中間好多山路。

瞿郁和毛信著急趕路,跑過來後,他們四千匹戰馬也幾乎折損過半。

最後到蕭關城下時,有的馬上坐著兩個人,全軍疲備不堪,如同敗兵。

瞿郁下令全軍在蕭關城外五里處休整,也就在這個時侯,被關成的哨騎發現,立刻如臨大敵。

瞿郁也怕關成看破自己兵力和疲備,過來襲擊,故意派人去勸降,拖延時間,爭取休息。

同時準備修建路障,阻擋蕭關退兵,爭取按瞿能所說,把蕭關的兵馬堵在這裡,逼降他們。

毛信自告奮勇,瞿郁不許,因為他知道毛信是漢王起家時的親信。

毛信臉漲的通紅道:「末將跟著漢王,大功未立,何以服眾,請瞿將軍允許末將走一趟。」

瞿郁臉也通紅,因為他不了解對面守將,要是個二百五,一刀把毛信砍了怎麼辦?

但毛信堅持要去,兩人爭了幾次,瞿郁沒辦法,只好同意。

當下毛信舉著白旗前往蕭關。

來之前,瞿能就說過了,如果你們到了,蕭關有守軍,而且沒降,肯定宋晟還沒走。

現在毛信確定宋晟還沒到。

毛信進入一百步時,城頭已經有人問關成:「指揮使,射箭嗎?」

關成表情有點為難,他尊重宋晟,但是,又想留點後路,畢竟現在漢王兵勢很盛。

他這麼猶豫了下,邊上有個千戶卻道:「放他過來,看他要說什麼。」

「……」部下果然沒再哼聲。

關成抬頭看了眼千戶,卻是自己心腹,不由一臉鬱悶。

等毛信被吊上城頭。

「你來晚了,西寧侯馬上就到,你們趕緊撤吧,俺給大夥留條線。」關成居然是北方人,意思也很明顯,我不為難伱們,你們撤吧,大夥不打大夥。

馬上就到,就是還沒到?

毛信沉聲道:「你們退向哪?山西?」

「蕭關自古重鎮,你們不戰而退,那張武到時找你的麻煩,你死都不知怎麼死?」

「……」現場幾個將領臉色微變。

「降了吧,漢王大軍已經入關,宋晟不然也不會從這邊跑。」

「張武也跑了,潼關也被咱們占據,你們現在跑,都可能來不及。」

「西寧侯全是騎兵,肯定來的及。」關成身邊有人道。

「你們有多少騎兵啊?」毛信笑道。

「……」關成等人面面相覷,這邊駐守全是步營,只有兩百騎兵用來做哨騎和通信。

有人馬上道:「可去群牧所。」

群牧所就在附近,養有大量戰馬啊。

「來的及嗎?」毛信問。

眾人再次無語,現在去群牧所,肯定來不及。

「特娘的,和他們拼了,把他砍了。」有人惱羞成怒。

毛信也不怕,直接道:「把我砍了你們更跑不了。」

眾人又驚又怒。

毛信及時提醒了關成。

關成也在想,宋晟到後,全軍往東,他們怎麼跑?

蕭關只有兩百騎,也就是關成可以走,但大部份兄弟,都會走在後面,肯定跑不掉。

出賣兄弟事不好辦啊,關成肯定想不到,城下只有兩千不到的討逆軍。

但是出賣朝廷的事,就不一樣。

兄弟們現在會砍了他,朝廷可砍不到他?

關成表情凝重,瘋狂考慮得失。

毛信趕緊道:「我就直說,支持漢王,分田加餉,朝廷給你們那點餉銀,那是看不起你們,對不起你們的家人。」

四周臉色微變。

「轟隆隆」就在這時,遠處馬蹄聲如雷,一大波騎兵呼嘯而來。

城頭守軍和毛信都是是臉色大變。

「駕。」

「吁」

一股精騎約兩百先到了城下,然後對著上面大喊:「西寧侯馬上就到,關指揮使,還請開門準備。」

這是宋晟的先鋒,他的主力已經距離這裡不到五里。

刷,城頭守軍軍將統統看向關成,有人一手按在刀上。

只要關成說了開門,立馬就先把毛信給砍了。

現場氣氛瞬息變化,殺氣沖天。

「特娘的,這麼快。」毛信心中大罵,這宋晟來的真快,他們都是一人雙馬,好不容易跑到這裡。

「關指揮使,你們馬少,你走的掉,大部份兄弟也走不掉的。」毛信趕緊道:「你得照顧好兄弟們啊。」

「閉嘴。」邊上有人厲喝,錚,長刀就架在毛信脖子上。

鋒利的刀芒讓毛信膽顫心驚,但他咬牙挺住。

「關指揮使在不在,開門吶。」城下精騎又在叫:「西寧侯可是把關指揮使當兄弟子侄啊。」

關成左邊看看,右邊看看,實在為難。

「關大哥?」

「指揮使?」

四周諸將斱看著他。

「特娘的。」關成狠狠一把抓在腰間長刀上,就想拔刀,一刀把毛信砍了再說。

無論如何,不能對不起西寧侯啊,外面精騎最後說的話,讓他終於下了決心。

就在關成下定決心,開門殺毛信時。

突然。

崩。

所有人聽到身後一聲崩響。

啊,蕭關外一聲慘叫,有人應聲倒地。

「草。關成反了。」

城下一片驚叫。

「快走快走。」

接著,嗖嗖嗖,城下二百騎紛紛對城頭射箭,然後轉身就跑。

一波箭雨射到城頭。

還好關成他們在另一邊和毛信站一起。

撲哧撲哧,城頭有人中箭,慘叫。

接著城頭有人對著城下反射。

現場一片驚叫聲,然後就見城頭兩百騎,呼嘯而去,越來越遠。

關成一手握在刀上,滿臉目瞪口呆,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等他帶著諸將跑到另一側,才發現有個叫齊小山的百戶,剛才拿著箭射倒了宋晟個部下百戶。

齊小山手上還拿著弓,他也滿臉通紅,表情激動。

看到關成出現,撲通,扔掉弓跪在地上:「跟著漢王干吧,兄弟們都想加餉啊。」

「關大哥要是覺的我做錯了,殺了我唄。」

「尼娘的齊小山。」

「狗東西。」

四周有人大罵,但也更多的人不出聲。

齊小山是關成老鄉,他剛才突然反水,真是讓人意外。

毛信簡直喜出望外,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

他也不知道自己剛才死裡逃生,最後關頭,關成是想殺他的。

「關指揮使,事已至此,還是帶著兄弟們,一起升官發財吧。」

他重重的把升官發財表現出來。

獻了蕭關,必然大夥都要升官發財。

關成惱羞成怒,心裡冤啊,這事不是我想乾的啊?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就不該讓毛信上來,剛才就要下令射箭?

關成前面肯定有點想降的,不過最後城下提到西寧侯,他又不想對不起西寧侯。

沒等他有表示,身邊有個指揮僉事重重拔刀:「反了,跟漢王升官發財。」

「升官發財。」四周頓時叫聲更大。

這是群眾的呼聲,關成終於知道,大部份人都不想為朝廷賣命。

關成無奈的嘆了口氣,回頭看看身邊插在牆上的朝廷旗幟。

「撲哧」他揮起一刀,將這旗幟生生砍斷。

「哇吼」四周群起歡呼。

很快,反了,跟著漢王升官發財的聲音,從蕭關城頭往四周漫延。

關成反了,倒霉的宋晟剛剛帶著三萬精騎越過六盤山。

但好不容易繞了遠路,眼看距離蕭關還有幾里路了,前鋒突然回報,蕭關反了,關成射殺了他們的人。

「草」宋晟一臉不敢相信。

有人當場大怒,要領兵打過去,破關而入。

宋晟立馬反對。

他全是騎兵,攻關就要和當年匈奴人學,棄馬當步兵用。

關鍵是,打造雲梯的工匠呢?器具呢?

他們是跑路的,不是攻城的,所以啥也沒帶。

人家匈奴人是做足了準備來的好吧。

這次是真的完了。

宋晟身體在戰馬搖搖欲墜,差點掉下馬來。

「西寧侯。」心腹部將們紛紛圍著他,十分擔心。

宋晟年紀本來就大,這段時間在關中焦頭爛額,每天睡不好覺。

聽到蕭關被堵,宋晟就知道完了。

現在他們唯一的出路,就全軍轉轉走回中古道。

他帶著全軍跑了幾百里好不容易看到蕭關,然後再往回跑上百里去走回中古回道,一來一回浪費多少時間。

關鍵蕭關的人知道他來了,下一步肯定知道他必走回中古道,到時伏兵一波,他就真的完蛋了。

那回中古道全是山道居多,騎兵速度也起不來,再被伏擊,可能全軍覆沒。

當然,宋晟也不知道瞿能會有多少兵馬派過來,但很明顯,他沒理由拿三萬兄弟的命去堵。

宋晟不說話,站在原地,靜靜看向蕭關方向。

「走,先回鳳翔再說。」宋晟思來想去,又帶領全軍回鳳翔。

他們全軍出來,跑了兩三天才到蕭關,現在又回去,搞的人困馬乏,上下叫苦不止。

宋晟帶領全軍退回鳳翔時,部下涼州衛指揮同知謝寬,甘肅左衛指揮使洪牛兒等四個人落在後面。

謝寬左右看看,四馬並騎,速度很慢。

他們來的時候跑的很快,現在回去這麼慢,明顯有問題。

「西寧侯想降了,不然不會回鳳翔。」洪牛兒率先道。

「插翅難飛。」另一個人沉聲道:「如果走回中古道,容易被漢王的兵馬伏擊。」

「西寧侯不能降。」謝寬道。

眾將紛紛看向他。

「西寧侯全家都在京師,他不能降。」謝寬道。

眾將面面相覷。

謝寬看看幾人,又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咱們能幫他。」

「……」有人無語,有人若有所思。

宋晟帶著大軍有氣無力的回到鳳翔,一路上都沒有說話,好像在思考什麼。

六月底,盛庸從武關破關,進入關中,十幾萬兵馬加部分輜重,走了近十天。

大炮根本無法過來,只能留在武關和勛陽。

張武沒有第一時間去打盛庸,給了盛庸的足夠的時間,把兵馬帶進關內。

盛庸的兵馬進來後,立刻兵分兩路,一路往潼關去,一路往西安。

潼關指揮想死守,不料藤聚和宋長保等突然反水。

他們事先帶著兩百多人,以敗兵名義退往潼關。

潼關守將也沒想到宋晟家人會反。

這樣盛庸幾乎兵不刃血得到了天下雄關潼關。

潼關到手,即可防禦朝廷河南過來的兵馬,又可隨時進攻中原大地,此時江南西翼的屏障,僅僅只有河南,還在官軍手上。

七月初,張武帶七萬多兵馬(陝西所有僅存兵馬),從綏德進入山西。

但中間有大量兵馬在中途逃亡,最後到達太原時,已經是九月,除了大部份騎兵能到,步營跑了一小半,全軍僅餘四萬多。

因為他這裡大部份兵馬都是陝西兩個都司的。

官軍被他帶走,但家屬和軍餘都在各衛所。

盛庸以漢王名義的檄文,早就發往山西和北平(河北),號召各地官軍趕緊回家啊,家裡分田加錢了。

考慮到還有五萬關中精騎在湖廣支援,盛庸這招相當惡毒,他跟著朱高煦這麼久,陰險的招式也越來越多。

藤聚和宋長保等人在潼關反水的消息傳到鳳翔,宋晟心情越發的低落。

自從被堵在蕭關回來後,宋晟回到鳳翔就閉門不出,偶爾會召集幾個心腹說點什麼。

謝寬、洪牛兒這段時間非常活躍,到處竄連,試圖拉動更多的人參與投降漢王的事。

軍中諸多大將紛紛附合。

宋晟應該聽到了消息,但並沒有什麼反應。

諸將膽子也越來越大。

七月初四,在武功的瞿能得盛庸西行的一部兵馬支持,立刻大舉往鳳翔而來。

謝寬和洪牛兒等抓住時機,在某天上午,集合了二十幾位軍將,帶著五百多親兵往宋晟府上來。

他們一路上暢通無阻,到宋晟府後,就看到兩守衛,一度以為東窗事發,宋晟在府里埋伏他們。

但謝寬還是膽子大,硬著頭皮帶著諸將進去,把親兵留在外面。

他們沒帶兵進去,可以說是勸降,不算兵諫。

但進去之後,只見宋晟衣甲整齊面無表情坐在堂中,左右各一個心腹將領靜靜的站著。

還有四個親兵在身後,好像在等著他們。

「西寧侯,瞿能帶兵西上,距離鳳翔不到五十里了。」謝寬馬上道。

宋晟聽罷,臉上露出苦笑的神情:「老夫知道,你們是不是想降?」

謝寬沒有猶豫:「大勢已去,關中守不住,兄弟們,也只想混口飯吃。」

「老夫不能降。」宋晟斬釘截鐵的道。

「……」謝寬等人面面相覷。

洪牛兒猶豫下,大聲道:「西寧侯不用降,是咱們逼你降的。」

四周諸將紛紛附和。

「這招現在行不通的。」宋晟道:「永州兵變,徐忠也是用這招,由部下挾恃而降,陛下還是要誅殺他全家。」

朱棣自己就是干這招起家的,當初在大寧以挾恃名義劫走寧王。

現在他們用這招,朱棣根本不承認。

眾將無語,謝寬看著宋晟最近似乎更加蒼老的臉,隱隱有點不忍心。

他們逼降宋晟,宋晟在京師的全家,都要被斬。

宋晟這時卻道:「兄弟們當兵打仗,拿命去拼,除了報效國家,當然還要養家餬口,漢王出高餉,大夥想降漢王,老夫能理解,也不想斷大夥的後路-——」

謝寬和洪牛兒等臉色通紅,紛紛低頭。

除了漢王的高餉外,大夥當然,也不想死。

「感謝兄弟們這些年在陝西對老夫的支持。」

「可恨老夫無能,未能帶兄弟們打出勝仗,老夫,對不起兄弟們,」

「西寧侯。」謝寬等人動容,有人眼中已經含淚,大概感覺到對不起西寧侯。

「人各有志,老夫絕不強求,但兄弟們能降,老夫不能降。」

說到這裡,宋晟的聲音越來越大,接著霍然起身。

錚,他一下拔出腰間的長刀。

錚,錚,錚,對面謝寬和洪狗兒身後的諸將也嚇的紛紛拔刀。

現場剛剛還是溫情滿滿,瞬息又變成殺氣沖天,箭撥弩張。

「你們幹嘛,把刀放下。」謝寬轉身對著諸將厲喝。

但大夥都怕裡面突然會衝出一隊甲兵,那就危險了。

只見宋晟往一前步,大聲道:「謝寬,你要記著,老夫是力戰而亡,為陛下效忠了。」

說罷,宋晟橫刀一抹,哧啦,雙眼像銅鈴似的瞪向遠方,久久未能閉上。

轟,數息之後,他的身體才轟然倒地。

「西寧侯。」謝寬終於淚奔,撲通,跪在地上。

身後諸將紛紛跪下。

只見宋晟身邊左右兩名大將,也緩緩跪下,後面四個親兵也跪下。

六人對著宋晟重重磕了幾個頭,然後二話不說,全部拔刀。

哧啦哧啦,現場頓時又多了六具屍體。

七月初五,陝西兩都司部份軍將在謝寬和洪狗兒的帶領下,突襲宋晟,殺宋晟後,帶三萬精騎投降瞿能。

到八月中旬時,整個陝西納入漢王地盤。

攻占關中之後,盛庸和瞿能兩部合計二十五萬,加上陝西境內投降的各部,合計已經超過三十萬。

盛庸派王斌駐守潼關,與對面的河南的函谷關隔空對恃。

大明朱棣皇朝中原的大門,已經在朱高煦的鐵騎面前瑟瑟發抖。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