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津衛河異常繁忙,衛河從天津連接到大沽,然後直通海上,東接大海,南面到河北大名,是這條道上最長的水驛道。

官軍這段時間從南面,東面兩路都有大量的船隻過來。

大船走海上,中小船走水驛道,全國各地的物資陸續往這裡集合。

朱高煦帶著人緩步走在衛河邊上,看著北向。

他是不打算遷都的,所以在考慮將來要不要和朱棣遷都前那樣,打通往北平的漕運。

從短期來看,如果不遷都,毫無作用,但長期來看,將來想加強控制北方,甚至不給後世女真發展的機會,一定要控制遼東,這運河,還是用的上的。

他想了想會後,突然問:「叛軍除了山海關有兵馬,大寧城還有沒有?」

他身後冒出一個腦袋,臉上滿臉媚笑,正是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回陛下,叛軍在大寧城現在只有個千戶所一千多人駐守。」

朱高煦點點頭,沉默了會。

朱棣在時,大明在遼東還有些掌控力,但已經撤銷了大寧行都司。

因為他自己當年就是在大寧行都司弄到整個大寧行都司十幾萬兵馬起家的,他怕別人也這麼干,所以裁撤了大寧行都司,並將大部分地盤賞給朵顏三衛,之前梅順昌說,北元都牧馬到山海關,可不是開玩笑的。

原本到了歷史的仁宣兩位皇帝手上,特別是朱瞻基,又先後放棄了交趾和奴兒干都司,這讓以後女真崛起埋下隱患。

「走,先打永平和山海關。」朱高煦笑道:「叛紂王想我們一個個蟻附攻城,如他所願。」

十一月初,北方天氣越來越冷,朱高煦帶十五萬步騎來到永平。

靖難時,郭亮領幾千兵馬,守永平數年沒被攻破。

當然,中後期南軍也沒空打這裡。

現在朱棣為了加強防禦,永平有兩萬兵馬,且朱能也在。

可城中兵馬越多,糧食就是個問題。

好在他們剛剛秋糧收完,只要撐上個把月,相信朱高煦就會退兵,因為靖難時就是這樣。

不過朱高煦沒打算和瞿能盛庸他們學,朱高煦的兵馬到後,先把永平圍起來,然後就準備攻城,寒冬來臨之前,朱高煦打算橫掃北方。

此時朱能和郭亮正在城頭看官軍忙碌著,官軍距離有點遠,在兩三里外,所以看的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大量的官軍來來回回,好像在運什麼東西。

兩人估計是炮,但又隱隱不像。

「成安侯在靖難時,駐守永平,力保不失,這次定要讓朱高煦撞的頭皮血流。」朱能這時也信心十足,畢竟郭亮在靖難中表現很好,極為擅長守城。

郭亮表情卻有點不輕鬆,他想著漢王百戰百勝的名聲,而且靖難中和自己關係也不錯。

現在搞成這樣,郭亮也相當難受,沒想到自己會有和漢王對戰的一天。

因為他也實在沒信心。

「漢王打仗與眾不同,咱們不能小瞧。」郭亮只好道。

朱能拍拍他肩膀:「俺相信成安侯,守城你來,若要出城沖戰,交由俺來。」

郭亮不置可否。

他想了想後,突然道:「成國公可以準備精騎,一旦他們攻城不利,我們看準時機,衝出去殺一波。」

「當是如此,好。」朱能挺高興的,下去就準備集合五千精騎,一會找機會衝出去。

等他兵馬集合準備好後,他又上也牆頭,剛到郭亮身邊,還沒來的及說話。

嗚,對面號角聲響起,準備了一個多時辰的官軍終於開始攻城了。

「來了來了,攻城了。」郭亮有點激動。

他聽說過漢王親自帶兵打破荊州的事,不過據說是遼王的兒子反水了,其他戰役里,還沒聽到漢王攻破過城。

所以郭亮雖然佩服漢王,但心裡還是想和漢王比較一下,是我守的厲害,還是你攻的猛。

如果守的好,最後關頭談價錢,會不會更好?

朱能肯定沒想到,郭亮這會也有點想降了,但他更想先守好,賣個好價錢。

郭亮是想好好守住永平,然後賣個好價錢,可朱高煦不給他機會啊。

隨著遠處大股大股的官軍推進,郭亮和朱能的臉色微變。

轟隆隆,一輛輛高大的投石車被推了下來。

原來官軍剛剛在織裝投石車。

「朱高煦還在用回回炮?」朱能看的不可思議。

這玩意在元末時流行,隨著火炮出現,後來就慢慢淘汰了。

主要還是射程近,通常要在兩三百步才能拋進城。

而火炮可以打到一里。

但他們也有個問題,永平城炮不多,四周加起來也就十幾門。

這已經算是比較多的,當年荊州城都沒這麼多炮。

「殺啊。」此時城下傳來喊殺聲,官軍大舉壓上,走的比投石車更快。

片刻之後,他們看的清楚,衝上來的官軍都在肩上背上一個織袋,織袋裡想也不用想,都是泥土。

永平城因為在灤河上面,所以也有護城河,朱能和郭亮以為他們要填河。

不料官軍跑到三百步左右就停下,然後把沙袋一隻只堆到地上。

「開炮。」朱能想開炮。

「不要。」郭亮守城經驗充足,洪武大炮本來就不耐打,當然要留著打投石機,現在打人白白浪費:「要留著打投石機。」

可投石機遲遲沒推上來,四周的沙袋越堆越高,很快超過人頭。

官軍還在繼續堆,在郭亮和朱能的目瞪口呆中,僅半個時辰不到,四周被堆起來幾十個高達兩米左右的沙包牆。

沙包牆每層寬有三個沙袋組成,高約兩米,長約四米,大概用沙袋五百個不到。

幾波兵士輪流往前,很快就堆疊起來。

等堆疊好後,後面轟隆隆的木頭滾動起來,一輛輛楯車跟著投石機往前移動。

「準備開炮,打回回炮。」郭亮趕緊道。

等投石機和楯車接近五百步時,城頭立馬開炮。

對面的投石機和楯走的很慢,但洪武大炮打的也慢,從五百步到三百步,僅走了兩百步,城頭打了兩輪炮,就打中一輛楯車,也沒打中投石車。

此時投石車紛紛來到沙包牆身後,雖然因為投石留了點距離,但是這會想準確命中,難度就大多了。

如果沒有沙包牆,就算打不中,只要打近點,可能炮彈會往前滾沖,撞到投石車。

現在要直接命中才行,幾乎不可能打中。

而且官軍還在沙包牆中下部又堆了更厚的幾層,用來鞏固穩定。

城頭的郭亮一邊讓人繼續開炮,一邊打量漢王的投石機,這會他還沒有特別放在心上。

永平守軍什麼沒經歷過,小小回回炮想打誇我們?

在他的注視下,不一會兒。

砰,三百步外一聲重響,配重箱狠狠落下。

嗖,一塊巨石破空而來。

郭亮也很淡定的看著,發現這投石機投的有點遠,呼的一下掠過城牆,撲通,砸到後面的街上。

城頭叛軍一陣歡呼,因為根本沒中。

第一波官軍從四面八方上了三十多部投石機,平均每面城牆八部左右。

三十多部投石機主要集中在城門和中間方向,投完後,只有一部砸中城牆,還砸在牆外,效果不是很好。

但郭亮也知道,投石機配重箱可以調整重量,投擲物重量也能調整,下一波的命中率,比火炮可強多了。

果然,沒一會。

砰,配重箱再次重重落下,嗖,一塊巨石飛過來,這次直接飛向城頭。

城頭叛軍頓時雞飛狗跳四下避逃。

轟隆,巨石狠狠砸在城頭,城頭碎石四濺,但大夥跑的快,沒有人被砸中。

「哼,區區回回炮,也不過如此。」朱能看的冷笑,這玩意好像沒啥用啊,難怪後來不流行了。

永平是堅城,城牆用大塊青石建造,可不是土木城牆,根本不怕回回炮。

但他不知道的是,朱高煦那邊前幾輪都是為了測量距離和重量的。

此時正對他們這邊的投石機已經確定了配重箱的重量和距離。

「準備換彈。」

一個兵士抱著一個像是用木頭製成的彈,先運到投石機前,然後用刀劈開木頭,裡面是用羊皮包裹的一個圓形彈。

他輕拿輕放,放上去時,還隱隱在動,明顯裡面裝了液體水質。

沒錯,這裡面都是灌注的火油。

前面搭建沙包牆,除了防止炮打投石機,主要還是保護火油彈。

火油彈堆放在沙包牆後面,火炮就打不到它們了。

等火油彈裝上去。

砰,砰,一枚枚火油彈破空而起,往永平城飛去。

叛軍們看著火油彈飛過來,撲哧落到城牆上,猛火油立刻散了一地。

一股濃濃的火油味傳遍四周。

「不好,是猛火油?」郭亮和朱能又驚又怕,根本沒想到官軍能把猛火油裝成彈,扔到牆頭上。

守城方原本也是準備了防火器材,但架不住官軍連續往上拋,這投石機速度比火炮可快多了,主要是清理和填充配重箱,平均五分鐘內可放一次。

關鍵是,第一波扔完後,立刻幾股官軍騎兵沖了上來,騎兵衝進五十步內,然後拿箭,打火,嗖嗖嗖,對著城頭火油處拋射。

城頭各種火器和弓箭也對著騎兵射。

官軍繼續拋火油彈。

才三四輪後,四面城牆上就開始燃起大火,很多火油彈直接扔在叛軍城頭火炮邊上,叛軍都不敢打炮和用火器。

郭亮這會完全沒辦法了,朱能也只能幹瞪眼。

官軍從投第一塊石頭開始算,滿打滿算半個時辰不到,城頭火焰就越燒越大,並且往四周開始漫延。

要知道城頭可不是空無一物的,知道官軍弓箭多,他們還有箭垛,鐵鍋,自己鐵鍋里也有油,城頭還有火器,火藥,擂木等各種物具,現在能被點燃的,都被點起。

叛軍紛紛退向城下。

眼看著城頭都站不了人。

特娘的,漢王打仗就是與眾不同,郭亮在心裡慘叫。

原本他還想死守一番再找機會投降,現在好了,恐怕不能如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