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今天又出宮了。

見過夏原吉後,他換了身衣服,帶著鍾顯準備出宮,離開華蓋殿前,他左右看看,然後對胡廣道:「奏摺批完後,還是和以前一樣放在桌上,你們就可以回去了。」

胡廣立馬高興的回應。

其他幾個人都有點羨慕的看向他,今天楊溥不在,皇帝以前都是和楊溥說,這次皇帝和胡廣說話,證明在這群人里,暫時把他當頭。

黃淮作為第一個投降的,心裡還是有點鬱悶。

皇帝說話時,鍾顯身後跟進來兩個宦官。

兩個小宦官都只有十五六歲,進來後就站在桌邊,也不說話,看著他們批覆奏本。

等他們批覆完後,小宦官們會核實本數。

比如通政司送來戶部三十八本,小宦官們會數一下,然後就放在桌上,等皇帝回來再做最後批覆。

這裡,也隱隱有監視查看之意。

皇帝還有旨意,內閣秘書和小宦官們,不能說話。

皇帝很快走了,黃淮等人相互看了眼,也不管小宦官們,繼續埋頭批覆。

華蓋殿非常安靜,大夥也不再說話。

但所有人心裡都明白,皇帝套路很多,雖然皇帝不在這裡,其實比在這裡更可怕。

朱高煦和鍾顯來到午門,駐守錦衣衛百戶萬山立刻上前拜見。

「今天當值是誰?」

「回陛下,是鎮撫使宋長林。」鍾顯道:「他去找宋部堂了。」

朱高煦這才想起來,自己有事找宋禮,讓宋長林去傳話。

萬山才十九歲,父親萬雄是原高陽郡王府親兵出身,現在在外省軍衛任指揮使。

「萬山你挑兩個人跟朕出去,換身衣服。」朱高煦也沒找周虎他們,直接點名萬山。

「是,陛下。」萬山很高興,找了兩心腹,換了身便衣,跟著皇帝出宮。

朱高煦剛進京時,上街帶的人有點多,現在已經滿一年,上街帶的人越來越少。

不說以他大明第一猛將的實力,確實現在沒什麼人會刺殺他。

主要他起兵造反成功後,也沒殺什麼人,就誅了姚廣孝和袁珙兩家人,其他朱棣的人都被流放大澳。

相比當年朱棣,他是安心多了。

朱棣當年進皇宮後,哪都不敢去,晚上要麼獨睡,要麼陪徐皇后,很多宮殿都不敢過去,生怕建文帝手下會暗算他。

在經歷了景清等刺殺事件後,朱棣連皇城都不願出去,實在要出去,都是帶著大量的兵馬護衛。

這就是做暴君和仁君的區別。

如果可以選的話,朱高煦肯定不願意太殘暴。

「今天初幾了?」朱高煦走在京師街頭,感受到強烈的春節氣氛。

「回高掌柜,二十八了。」鍾顯小聲道。

還有兩天就是過年,京城百姓的氣氛很明顯,有些大戶人家和官員家門口都掛起了紅燈籠。

朱高煦原本想今年過年給天下官員每人發十兩銀子紅包。

因為這會全天下官員也才一萬四千多人。

不料夏原吉強烈反對鋪張浪費,朱高煦只好算了。

「回去後你通知黃儼,明天起陸續給宮中宦官和宮女們發過年紅包,從內承運庫出錢,每人五貫,用銅錢或銀,勿用寶鈔。」

「是,奴婢替大夥謝謝陛下。」鍾顯笑道。

「再給宮中所有執守各處的將士們,每人發五貫。」

「是陛下。」

「陛下仁厚。」萬全立馬也道。

永樂和以前,宮中負責守衛的,是從錦衣衛、府軍前衛等十二衛抽調的八千多人。

朱高煦當了皇帝後,錦衣衛抽調了兩百多人,分兩批,輪流守午門。

另安排了府軍前衛、府軍後衛兩衛,輪流抽調兩千人,合計四千多人駐守皇城。

皇城的守衛,比以前皇城少了一半。

其中府軍前衛指揮使是周虎,府軍後衛指揮使是宋猛。另一位心腹賀如虎為府軍左衛指揮使,主要負責京師幾個城門的防守。

所以皇城守衛只有四千多人,加上一千多宮女宦官,每人五貫錢的話,支出也不是很大,朱高煦的私房錢暫時還付的起。

萬全還是第一次跟皇帝出門,心裡有點激動。

他和鍾顯是跟在皇帝身邊,另兩個錦衣衛則在十步外。

皇帝給這兩個錦衣衛的任務是,看看有沒有會經常看皇帝這三人。

沒錯,這兩錦衣衛不需要看皇帝,而是看著有沒有其他人會老是打量皇帝三人。

他們三人先來到太平街南,也是靠近通濟門這邊。

街口南有很多百姓地攤,主要是賣菜,沿街還有很多商鋪。

朱高煦就在逛地攤,問問雞多少一隻,豬肉多少一斤,還會進商鋪,問問綢、緞、絲什麼價。

有時興致來了就會買些脂胭水粉,支付的都是寶鈔。

如果夏原吉在這裡,要鬱悶了,因為他知道皇帝打算取消寶鈔,把天下寶鈔慢慢以稅收形式收回來,但皇帝自己卻在用,真是讓人無語。

眼看到了中午,朱高煦大手一揮:「走,混飯吃去。」

今天早朝大概十點就結束,他出宮逛了一個多小時,立馬往三山街的應天府去。

朱高煦登基後把直隸設為江南省,成立了江南省承宣布政使司和三司,全部負責江南省的民政、軍事等各項事宜。

應天府做京師,現在做了有京官外,還有江南省的官員。

原應天府官員屬京官,現在劃歸布政使司管,成為地方官。

真正的京官,就是朝廷各部直屬機構。

現在的應天府知府叫典盛,兼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典盛是高陽郡王府老兄弟出身,靖難和討逆戰中,都為朱高煦立下過功勞。

不過在靖難前,典盛只是一個九品小官員,在靖難後,一直子跳了幾級,到五品,接著討逆戰後,又再跳級,達到從二品。

這個跳級有點快,也是很多高陽郡王府舊人的同樣經歷。

朱高煦怕他們干不來,讓其兼領知府,也是鍛鍊他的能力和提升他的閱歷。

朱高煦是掐著時間到應天府,典盛正下值回家。

門口遠遠看到皇帝,先是愣了下,然不動聲色對身邊一人道:「你趕緊回去,讓夫人準備午餐,飯菜要豐富一些。」

「嘶。」那心腹二話不說,翻身上馬。

皇帝之前已經來過,所以典盛安排的很自然。

朱高煦過來後,他先拜見皇帝,又和鍾顯、萬全打了個招呼。

萬全父親萬雄在高陽郡王府時,也是認識典盛的。

「走,到你家去。」朱高煦笑道:「嫂夫人做的幾個菜,真是比皇宮裡強多了。」

典盛嘿嘿一笑:「那陛下今天要多喝點。」

典盛家裡距離應天府挺近,也是皇帝特意的賞賜。

兩人就走在大街上,朱高煦扭頭看了看:「典盛你才幾歲,頭髮都有點花白了?這知府看來不好乾呀。」

典盛才四十不到,這一年居然長了很多白頭髮,看來公務還是挺煩忙的。

典盛馬上道:「臣管理一個小小的應天府,每天都是事務繁忙,有時還焦頭爛額,所以臣在想,陛下管理諾大的大明,更是不容易啊。」

「會拍馬屁啦,嘿。」朱高煦笑了。

典盛燦笑擾了擾頭。

中午皇帝帶的人都在典盛家裡吃的飯。

典盛家除了夫妻之外,都不知道是皇帝上門。

皇帝三人與典盛同桌,另兩個錦衣衛和典盛家裡人同桌。

飯後,僕人們上了茶,鍾顯和萬全也退了出去。

皇帝喝著茶,問典盛:「你家裡現在多少人,多少田?多少房子和商鋪?」

典盛雖然沒領兵打仗,但在情報系統上面為朱高煦建樹很多,討逆成功後,同樣是功勳,被封了伯。

朱高煦對他有過大量的賞賜,但現在過去一年,朱高煦想看看有什麼變化。

典盛也不敢隱瞞,說自己現在家裡加上僕人侍女,有二十幾口人,糧田兩千四百多畝,房屋兩處,商鋪三個,商業主要是賣鹽和白糖。

「明年朝廷要用新稅法,田稅和商稅都要征。」

「你的田,最好不要超過三千畝。」

「臣知道,這一年也沒敢多買,都是那婆娘要買,臣以後不買了,分給兒女們,每家只有幾百畝。」

「如果徵到商稅和房產稅,你身為討逆勛貴,一定要起帶頭作用。」

「陛下放心,臣只會多交,決不敢少交。」

「不用多,也不能少。」朱高煦又道:「應天府的官員們如何想的?」

他已經在前幾個月就吹風,不知下面官員們都怎麼想的。

「回陛下,大部份官員們其實也沒多少房產、商鋪和田產,我大明的官員,還是比較窮的多。」典盛道。

「陛下新稅法,對大部份官員來說沒什麼影響,唯一有個地方——」

典盛琢磨著怎麼說比較合適。

他提到了皇帝取消讀書人和官員的優免。

這是對官員和讀書人都不利的地方,但官員現在有朱高煦加的俸祿,還能接受,怕讀書人無法接受。

像歷史上到了萬曆年間,官員優免中,在京一品官員,可以免稅一萬畝,優免力度還是很強的。

現在雖然沒有一萬畝,但朱高煦要取消,官員們肯定有損失。

好在他給官員加了俸祿,這點對官員傷害可能不大。

但讀書人就不一樣。

朱高煦立馬道:「你聽什麼風聲嗎?」

「臣聽聞有些學子想聯名,向朝廷提出反對意見,但具體是誰,還不知道,臣正在徹查,原本打算徹查到人後,再向陛下彙報。」

「讀書人?」朱高煦笑了。

秀才造反,三年無用,讀書人鬧事不怕,殺一批就行了。

真以為朕不敢殺人?

朱高煦眼中閃過一絲厲聲,新稅法推行勢在必行,不但是為了以後的大明朝,更是為了自己洪熙朝能正常運行,也要加大稅收力度。

沒有任何人能阻止。

「你好好徹查,朕讓錦衣衛配合你,先不要動手,查明人頭。」

「到時侯,朕要狠狠的殺一批。」

但殺人並不是最終的目的,身為穿越者,朱高煦更明白一點,挑動百姓斗百姓才是最好的辦法。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