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李氏拿起桌上朱高煦喝的茶杯,一口喝了下去。

她面不改色站在朱高煦面前:「事情就是這樣的。」

朱贊儀死後,王妃張氏沒有留下兒子,只有兩個側妃,耿氏和李氏各有一個兒子。

耿氏的兒子叫朱佐敬,原歷史就是他繼承的靖江王位。

李氏的兒子叫朱佐敏,原歷史只是為奉國將軍。

因為耿氏和張氏關係比較好,在朱贊儀死後,兩女聯手打壓李氏,誣陷李氏偷盜王府重物,以此來打擊朱佐敏。

李氏是這麼說的,事情真假朱高煦當然不敢判斷,但看李氏當年要桂林的行為,和這次隨藩王進京找自己來看,此女也不是個簡單人物。

所以朱高煦也沒敢亂來,因為不想留她在宮中。

他不由抬頭看了看自己剛剛用過的杯子,特娘的,心中暗罵,這杯子要扔掉了。

「朕知道了。」朱高煦這時緩緩道:「其實你們也不用爭來爭去,朕要重重的削藩,這樣吧。」

「你選一個。」

「一個是繼藩,會有田五百畝,每年俸糧兩千石。」

「一個不繼藩,會有田三千畝,無俸糧。」

啊,李氏沒想到朱高煦這麼狠,藩王的待遇一下子降低這麼多。

以前藩王可是有一萬石年俸的,現在直接降到兩千,而且不繼藩的都沒有了,只有田。

她心裡頓時糾結起來,不知選哪一種,思來想去,還是第一種比較好,每年旱澇保收,還有藩王之稱。

但她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若是佐敏將來兒子繼藩呢?」

她考慮到孫子這輩。

果然,皇帝道:「佐敏有長子繼藩的,還是田五百畝,俸糧兩千石。」

「其餘兒子女兒,啥也沒有,靠佐敏自己分給他們。」

「不過是暫時的,朕還在想,可能沿用宋制。」

什麼以前奉國將軍什麼郡主什麼玩意的稱號,通通將取消。

簡單來說,以後這些藩王兒女孫子們的財富,靠他們自己這代積累再分配,朝廷和皇帝是不會再給一毛錢,一畝田了。

但宋制如何,朱高煦也不清楚,他還在等宋禮來彙報。

李氏無奈,最後還是咬牙選了繼藩。

選完後,她呆呆站在皇帝面前,其實很想皇帝開口讓她留下。

但皇帝沒猶豫,揮手叫道:「鍾顯——」

「妾身告退,多謝陛下。」李氏失望的看了眼皇帝,依依不捨的離開。

——

晚飯過後,禮部尚書宋禮求見。

通常沒有急事或重要事,六部尚書也不會晚上入宮。

但朱高煦知道他為什麼入宮,馬上派人接進東暖閣。

宋禮這是真做足了功課,朱高煦上午問的事,他忙了一下午,最後進宮時,還抱著一堆書籍資料以為證明。

南北兩宋,自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趙匡胤代周立國開始,至祥興二年(1279年)末帝趙昺蹈海自盡結束,共計國祚三百一十九年,歷經十八代皇帝。

其中宋太祖及其後裔一脈皇帝九人(太祖及南宋高宗之外歷代皇帝),宋太宗及其後裔一脈皇帝九人(北宋太祖之後歷代皇帝至南宋高宗)。而除了太祖太宗兩帝系之外,魏王趙廷美(太祖和太宗的弟弟)的後裔也被歸為宗室。

注意,兩宋只有這三個皇帝後裔被明確歸為宗室。

三系皇室成員繁衍生息,歷經三百年的時間,形成了人數龐大的宗室團體,宋朝也由此制定了一整套成熟的、有別於之前以及之後包括現在明朝的宗室封爵制度。

宋制:皇子、皇兄弟封親王;親王嗣子封郡王、餘子視情況而定各自封國公、郡公或者直接授官;郡王嗣子封國公、餘子或者封侯、或者授官。

但封親王者並非直接封王,這裡和大明區別極大,也是朱高煦想學習的重點。

大宋宗室封爵,是先授外官、節度使、府尹;然後再賜封郡公、國公、郡王、直至親王,也就是一步步晉升上來。

親王封號也先以小國為名,逐漸加封大國,或者死後逐步加封,直至頂級封號。

宋代宗室封爵制度非常嚴謹、甚至有些苛刻,許多皇子、皇兄弟至去世時也沒有能夠成為頂級親王,至於他們的繼承者,更加沒有多少能夠按照制度承襲封爵,成為郡王、國公,而是授為外臣官階,領取一定俸祿,和普通臣子待遇沒有什麼兩樣。

太祖初年,除了後周禪位的皇帝郭宗訓被封為鄭王外,即使是皇弟趙光義、趙光美(廷美)、皇子趙德昭、趙德芳都還沒有來得及封王,可見宋代宗室封爵制度之嚴格。

太祖幾個兒子裡,趙德昭後裔最慘。

傳到九世孫趙希瓐時,趙希瓐只是一個九品縣尉,生活清苦,和普通百姓沒區別。

趙希瓐死後,兒子趙與莒跟著母親全氏投奔舅舅,徹底變成了普通百姓,生活從清苦變成艱苦。

要不是後來權臣史彌遠為改立皇子,意外找到趙與莒,超德昭這支就一輩子完蛋,變成普通百姓。

所以朱高煦知道,歷朝以來,大宋的宗室最慘,並且沒有一定可以世襲的規定。

所以史書中對此也做過中肯的評價:兩宋宗室封爵,徒為煩文、無益治體。就是說基本上沒有用處。

相比之下,老朱這個加封宗室,簡直喪心病狂,為以後的大明,養了一大堆蛆蟲。

再對比下宋朝官員的高工資,和大明官員的低收入。

老朱家刻薄寡恩,自私自利,可見一斑。

朱高煦不是明黑,但肯定不會是明粉。

穿越前他也是個普通百姓,若以百姓的視角,成祖數次北伐的功績,在他眼裡的,肯定不如宋仁宗數年進貢稱臣,換大宋百年太平。

「陛下,臣下午好好惡補了兩宋的宗室資料,兩宋和我大明還是有些區別的。」

「宋部堂你坐下慢慢講,朕聽著呢。」

宋禮便打開書籍,摘取重要的簡潔的向皇帝彙報。

「宋朝宗室除了高等級的親王、郡王、國公可以享受較高的物質和官祿待遇之外,其他中低級成員並沒有什麼優裕待遇和社會特權,只是一個宗室身份、錄入宗籍而已。」

「他們一樣可以參加科舉從而出仕為官、還可以經營工商業賺錢,可以從事農業、獲取利益。」

「終兩宋宗室,沒有一定可以世襲的規定。」

「兩宋宗室爵位也是級級上升,太祖趙匡胤在位十六年,弟弟趙光義、趙光美,次子趙德昭(也是長子,因為趙匡胤長子夭折)、四子趙德芳,都沒有封王。」

宋朝宗室是一級級封上去的,趙匡胤在位十二年,沒給趙德昭封上王。

當時他長子早逝,次子趙德昭可為太子人選,換在大明,早就被立為太子了。

可在宋朝,他居然連王都沒有封上。

朱高煦聽的美滋滋,便問:「兩宋如何給宗室進爵和襲爵?」

宋禮道,宋朝宗室無論是皇帝的弟弟哥哥還是兒子,先給個小官乾乾。

最普通的就是『環衛官』(環衛官不是搞衛生的部門,而是按照隋唐禁軍的舊制、設立十六衛上將軍、大將軍,專門用來安置不夠資格封王爵的宗室高等級子弟,在朝會和皇帝出巡時環繞保衛在四周,所以稱環衛官、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個虛銜、領一份俸祿而已)。

宗室們先封個環衛官,然後按著年資、任期、功勞等等要求,達到一定資格後才能在皇帝特旨之下步步晉升。

通常要升到親王,都是好多年後的事。

所以才會發生,老趙在位十二年,弟弟兒子們,一個親王都沒有封。

很多宗室熬到死,都沒有封王。

宋禮又道:「兩宋制,封授王爵後,其父、祖當年所授親王爵位不予繼承,再遠一層宗室子弟,連擔任環衛官的資格也沒有。」

比如太祖兒子,原太子人選趙德昭皇位被太宗奪去後,太宗封了他為魏王。

但趙德昭去逝後,趙德昭的兒子沒有一個可以世襲。

因為宋朝沒規定可以世襲。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趙德昭九世孫趙希瓐變成九品縣尉和普通百姓差不多生活的原因。

朱高煦很認真的聽完宋禮的述說,最後便問:「以宋部堂事實求是的講,我大明宗室制度和兩宋兩比,孰優孰劣?」

宋禮抬頭看了朱高煦一會,咬了咬牙:「當然是兩宋。」

朱高煦點點頭,並沒有生氣。

「馬上春節,百官放假。等過完後年,伱上朝時,奏報兩宋宗室制度優勢。」

「可否?」

宋禮大喜,當即跪下:「臣,定不負陛下所託。」

「你要說的越詳細越好。」

「說明兩宋的優越,舉證大明的失敗。」

「朕,到時侯會很生氣,但是宋部堂你是知道的,朕的心裡,是支持你的。」

「……」宋禮,陛下這是,要我背黑鍋?

不過他當然不敢說什麼,硬著頭皮道:「請陛下放心,臣知道怎麼做。」

這件事與宋禮議畢後,原以為他會走,不料宋禮還事情請奏。

臨近過年,大明又換了皇帝,海外藩國相繼派人來到大明。

「東本國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因病於五月離世,東本國遷使向大明奏報,同時向大明新皇帝恭賀新年。」宋禮道:「今天下午,使者剛到京師。」

「哦」朱高煦意味深長的哦了聲,小東本來了啊。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