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衛的精銳到後,接著找出縣衙底冊,查驗糧田歸屬和面積。

沒幾天,胡衛文他們查出史騰雲把很多史家和崑山縣官田還有部分讀書人的田都剔除掉納稅面積里,難怪只算到四萬多石。

接著又上街查實了史家的商鋪,發現史家很多商鋪都是賣貴重的絲綢,大絨,甚至還經營現在最火的白糖。

這些都是高稅收商鋪,但史騰雲之前聯合蘇州當地錦衣衛做假,幾十個商鋪加起來上報稅錢五兩一個月。

而紅樓的拍賣可是觸目驚心,他們不允許外地商人進來拍賣,拍賣當天臨明決定,匆匆趕到現場的商人,全是史家,和當地幾個士紳家族,最後用極小的價格拍下紅樓經營權。

明明準備了二十畝地和幾百個姑娘,卻上報十畝田一百個姑娘,降低稅費。

種種瞞天過海,全部被胡衛文他們查了個水落石出。

但這還沒有完,幾天後,從京師又來一波錦衣衛和御史,同樣和胡衛文他們都不認識。

他們再來覆核,並沿街到每個店鋪抽查。

五月底,京師傳來旨意。

當地史氏,李氏等幾個聯合搞假的富紳、官員統統查抄,男的斬首,女的發配海外,家產田地全部沒收。

其中商鋪和房產田產,直接在崑山縣拍賣,一天之內就賣完了。

這件做假案,是洪熙朝第一批出現的江南大案,牽引很多人,包括蘇州錦衣衛也配合崑山縣令前期造假,全部處斬抄家。

朱高煦進京以來,一直以溫和的處理方式展現給世人,這也讓下面的人膽大包天,敢串通起來造假。

於是朱高煦立馬用鮮血和屠刀警告了他們。

朕殺起人來,不比明紂王差。

這樣的造假案,當然不只一處,但朱高煦派人複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複查的人可以收禮,收到之後,朝廷拿一半,你本人拿一半。

這叫奉旨收受賄賂,大夥相當高興。

但好處你拿了,事情也要好好辦,辦的不好,是滿門抄家,辦的好可以升官發財,你說他們會怎麼辦?

關鍵這下去的人,都是臨時從各地徵召,互不相識,誰也不放心誰。

伱敢幫忙串通,就不怕別人舉報?

誰知道裡面有沒有皇帝的眼線。

朱高煦的這套做法,將來也將成為大明帝國的標準複查辦法。

這和後世考試差不多,面試老師從各地方抽調,互不相識。

但通常那還是同一個省或同一個地級市。

朱高煦更狠,抽調不同省的人,相對來說,更加的放心。

而且後世交通通信發達,同一個省的有時也能牽線搭橋相互認識。

這會隔個一個縣能相識的就不多,更別說來自各省了。

整個洪熙二年,朱高煦主要的精力其實就在核稅收稅這兩件事上。

蘇州水利改造交由地方商人,會通河打算在明年開始。

除了這件大事,另一件還在做的事就是繼續裁軍,削減財政開支。

——

五月的海風還有些涼爽,徐石頭站在海邊,眺望著遠方,眼神里卻是期盼和興奮。

他馬上就可以回家鄉了。

這邊是隸屬大明西貢承宣布政使司,舊港都司。

徐石頭在永樂時屬於蘇州鎮海衛,當地衛所軍戶。

永樂三年,鎮海衛在衛指揮使陶得貴的帶領下,隨鄭和下西洋。

在回程的途中,陶得貴帶著大夥投降了漢王,之後徐石頭這部,就被留在舊港,與當地原來的海盜和華人部份合軍,成為舊港三衛之舊港前衛。

徐石頭從總旗,晉升為百戶。

朱高煦在舊港組建了三衛兵馬,約一萬五千人,舊港都指揮同知兼舊港前衛指揮使為方延平,舊港後衛指揮使為張全,舊港中衛指揮使為施進卿(原三佛齊國王)。

其中有原交趾明軍五千多,原鄭和部下水師五千多,當地海盜和三佛齊華人中抽出來的五千多,分散組合。

瞿能為鎮南總兵官,節制交趾、西貢、舊港三地都司,張輔為右副將、舊港都指揮使。

舊港知府為鍾至,漢王府出身,現在又晉升為西貢右布政使,兼舊港知府。

舊港當地有三衛兵馬一萬五千多人,其中有家屬,只有當地原來的海盜和華人,其餘的原交趾明軍和徐石頭這批鄭和水師的家屬,都在原來的地方。

另外原本的新三佛齊王國,有十餘萬華人,加上陳祖義留下的人,當地華人有十五萬左右。

朱高煦占領交趾、西貢、吳哥後,陸續往這邊移民了越人,吳哥人,再加上當地土人,現在總人口已經破了三十萬。

舊港三衛的任務,就是全部占領蘇門答臘群島。

舊港的位置在南蘇門答臘,在三衛成立之後,先後往北打了陣,進展一般,等張輔到來主持大局時,已經是洪熙元年十一月。

當時明軍已經打到蘇門答臘中間,西蘇門答臘。

這邊土人裝備很差,也沒什麼衣甲,但很多以前老三佛齊王國的人還在,抵擋的比較激烈,加上馬六甲王朝也感覺到明軍的壓力,所以暗中支持,張輔沒來時,方延平指揮,打的不算太好,但也不差。

方延平是在優先保證明軍最低傷亡的情況下,逐步推進。

張輔來後,這傢伙是個狠人啊,歷史上打安南就是他最狠。

他不但人來了,而且當時討逆戰結束,他從海上帶來了大量的火炮和火器。

之前大部份火炮在支持朱高煦討逆戰,現在開始往海上側斜。

明軍火炮一來,當地土著就頂不住了,張輔也是個狠人,要麼降,要麼殺,進入到洪熙二年三月時,就已經打完了整個蘇門答臘島。

原土著要麼被殺,要麼逃向對面的馬六甲王朝。

接著張輔根據離京時皇帝的要求,找到馬六甲王朝對面(吉隆坡對面)開始修建港口,並將舊港三衛,分別移駐,北蘇門答臘,西蘇答臘,南蘇門答臘,完成了對蘇門答臘的控制。

此時整個群島,共有華人十五萬,越人吳哥人七萬,當地土人十八萬,共約四十萬萬人口。

洪熙二年五月,張輔從越人,吳哥人,當地土人中抽丁五千餘,成立舊港左衛,駐守亞齊省所在,使的明軍控制力更加的全面。

但這些夷丁並不是單獨成一衛,同樣是分散打亂到明軍各衛。

就這樣,徐石頭的百戶隊里,共一百二十人,其中有約四分之一,約二十二人是由越人,吳哥人,土人組成。

洪熙元年後,皇帝開始裁軍,四十歲以上,小旗以下將帶田退役。

而在海外的,因為家屬不在,所以另有規定。

想回家的軍官,三十五歲以上,可以申請,但只能退役,不是轉駐別處。

徐石頭今年也四十歲了,好不容易才升到百戶,按朝廷最新的軍制,當地軍戶不能駐守當地,所以徐石頭是不可能再調回蘇州。

而他當初跟著鄭和到海上來,家屬還在原來駐地蘇州。

徐石頭思來想去,只有升到指揮級才能調離駐地,指揮級距離自己太遠,自己要是三十歲,還能拼下,現在年紀大了,不如回家。

最終他決定申請退役回家。

按明律,以前軍戶世襲,他有兩個兒子在蘇州。

朝廷在幾個月後就回復,同意他的申請,允許他退役回家鄉。

徐石頭在申請還問,可以讓長子徐大英世襲自己的軍職嗎?

朝廷答覆,按最新的大明律,你不是最早的討逆軍,是在海外投降過來,不能世襲,但是朝廷在征新兵,你長子徐大英可以特招征錄,只要考核合格,可以襲總旗位。

這明顯也是個照顧,只需走個場面考核下。

徐石頭還是很滿意,自己在海外為漢王拼殺,兒子也算有了著落。

說實話,世襲軍戶目前在軍中已經成為敝端,像他這樣有一官半職的還好點,很多軍士們都不希望兒子將來也是軍士,所以新皇帝不讓世襲,效果出奇的好,得到軍中幾乎所有底層軍士的支持。

徐石頭因為有官職,才想兒子世襲,但另一個兒子,他可不像成為軍戶。

建文後,朝廷先後打了靖難和討逆兩戰,死傷頗多,他也差點戰死在蘇門答臘,所以如果可以選,他肯定不希望兩個兒子全是軍戶。

如今長子繼承,次子可以干別的,徐石頭是非常滿意。

按前衛指揮使方延平所說,等上半年集體退役,他就可以隨船回家,並且是帶田退役,這也是徐石頭最滿意的地方。

徐石頭現在所在的位置正是馬六甲海峽,對面就是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國王拜里米蘭蘇拉曾經在永樂年間去應天府拜見過朱棣,朱棣對他還相當不錯,所以這傢伙現在對明朝新皇帝不理不睬。

當然,關鍵是朱高煦在南洋到處用兵,拜里米蘭蘇拉也感覺到朱高煦的野心,所以非常敵視,為此,拜里米蘭蘇拉偷偷串連南洋各國,並去鼓動帖木兒帝國東征明朝,這件事,到現在明朝還不知道。

在張輔前期征伐的過程中,很多當地人都得到馬六甲王朝的暗中支持。

現在明軍已經徹底控制蘇門答臘,張輔在附近修建港口和炮台,對面的拜里米蘭蘇拉更加的瑟瑟發抖。

徐石頭此時就在炮台附近,正觀看民夫們的勞作。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