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三年三月,盛庸還在前往東本的路上,朱高煦接到了來自南洋的奏報。

退役百戶徐石頭,護送齊王一家到大澳後,沒有找到朱棣。

但找到了一個金礦。

徐石頭思來想去,重新上船,回到舊港,同時向朝廷奏報,齊王一家,也被帶回舊港。

因為他如果在大澳尋找朱棣,恐怕糧草不濟。

張輔得到消息後,先把齊王一家安頓在舊港,同時快船飛報京師。

朱高煦拿著奏報,一臉鬱悶。

朱棣沒按他的設想在海邊建城,而是深入內腹,顯然是懼怕朱高煦。

但朱棣帶著兩萬多人進入內腹,補給就是個問題,聯繫更是個問題。

大澳這麼大,按現在的通訊和移動方式,以後想找到朱棣就難了。

朱高煦現在正在攻伐東本,對大澳這麼遠的金礦並沒什麼多大興趣,因為開採的成本極大,需要運用大量的民夫和工匠。

但這樣的地方,肯定還是要占住的。

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自己再派人去占大澳的金礦,然後不斷的移民,若干年後,大澳會不會出現兩股勢力,即朱棣的,和自己的?

大澳現在沒功夫管,但也不能放棄?

「傳旨張輔。」朱高煦很快做了決定。

「在大澳金礦所在盆地邊上,設大金所,兵員一千一百二十人,運火炮二十門。」

「每年與舊港輪換。」

「大金所負責捉捕四周土著,先建城,再挖礦。」

朱高煦決定在金礦邊上先建個小型的衛城,然後再運個幾十門炮過去,做好防守。

這道旨意剛剛發出去沒多久,兵部尚書劉俊和通政司使朱浚匆匆來到皇城求見皇帝。

「甘肅都指揮司何福急報,嘉峪關外,發現大股蕃騎,何福派人出關查探,凝是帖木兒的騎兵。」

朱高煦還是第一次聽到帖木兒帝國的消息,他連忙招了幾個比較了解帖木兒帝國的人來詢問,其中有個叫紀銘的禮部郎中,在永樂初出使過帖木兒帝國,當時還在那看到到過寄居的本雅失里。

紀銘向皇帝介紹了一下帖木兒帝國,又言,討逆戰前,宋晟就上報朝廷,帖木兒準備大舉伐明,集中八十萬兵馬東征,但在東征的路上,帖木兒死了,所以就沒到明朝來。

「這是又東征了?」朱高煦非常鬱悶,他還想好好的休養生息,沒想到帖木兒帝國居然打上門了,而且他剛剛準備對東本作戰,來的真不是時候啊。

「讓何福再探,一定要知道帖木兒的意圖,查探他們有多少兵馬。」朱高煦一面下命令,一面腦子裡飛快盤旋,如果真的又要打仗,該動員多少兵馬?要不要御駕親征。

但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陸續有急報從三個方向傳到帝國京師。

南洋諸國聯合起來,於二月攻打舊港明軍,這是張輔在奏報發現金礦之後沒多久又報上來的,但張輔言,當時明軍以強大的水師和火炮,把南洋聯軍打的潰敗,但沒有追擊,張輔請奏皇帝陛下,下步該如何。

與此同時,第二次下西洋的鄭和正好來到舊港,張輔請他暫停等皇帝旨意。

除了南洋,遼東總兵官平安來報,本雅失里和阿魯台大舉入侵,派兵襲擾明軍長春城。

明軍的長春城還沒完全建好,北元舉兵數萬來攻打,平安正與此對恃,等皇帝命令。

洪熙元年和二年大明還是一派平靜和安祥,沒想到剛剛進入洪熙三年,大明四周遍地烽火。

先是明朝舉後東征,大軍前腳剛走,北元和南洋同時來攻的消息傳到,接著是帖木兒的入侵。

何福在幾天後又來報,帖木兒大軍前鋒十萬來到嘉峪關外,打了一天沒打下,轉而東進,繞過嘉峪關,往大明西北部去,估計會沿著長城在外面繞。

大明在此時的長城連綿上千里,從嘉峪關一直到賀蘭山。

如果何福沒猜錯,帖木兒大軍要麼從甘肅這邊找地方破關而入,要麼繞向大同附近。

後者要多走繞數千里,所以何福請皇帝陛下儘快布置。

三月中旬,朱高煦一道道旨意發向各處。

命鄭和和楊立山的艦隊,暫歸張輔統帥,全力打擊南洋各國。

駐守南洋的舊港都司,交趾都司、西貢都司三大都司兵馬皆歸鎮南總兵官瞿能節制,張輔為副,從陸路和海路兩路,分攻南洋各國。

具體做戰事宜,由瞿能和張輔自已做主。

朱高煦只有一個要求:「告知瞿能和張輔,此戰務必取勝,當不惜代價,用火炮和鐵騎還有火油,狠狠的教訓夷人。」

朱高煦在聖旨中提到火油,而南洋各國的很多建築都是木製,可見此戰,大明將夷平一切敵人,毫不留情。

命四川瞿陶領兵三萬進入甘肅,支援何福,防備帖木兒,命山西陳文加強武備,預防帖木兒,命北平顧興國,加強武備,隨時支援山西。

朱高煦言,一旦有關被破,各地當堅壁清野,遷移百姓,退往重城。

帖木兒萬里東征,很難攻破重城,更需要大量的糧食。

而在遼東總兵官平安那邊,朱高煦只寫了幾字:「平安還有討逆勇乎?」

平安接到聖旨,仰天狂笑,聚集兵馬,準備迎戰本雅失里。

一道道命令放往各地後,朱高煦揉了揉太陽穴。

登基以來,最近一個月是最忙的,三天兩天召集各路官員,商討對策。

所有文官都不希望打仗,但朱高煦認為,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但可以儘量壓縮規模。

歷史上明成祖北伐,每次動員五六十成人,還有十幾二十萬的民夫,勞師動眾,有損國力。

現在朱高煦要儘量降低規模。

北元那邊,由平安遼東總兵官自己應付,歷史上丘福十萬大軍沒打贏,是丘福的問題。

而且明軍是攻,現在明軍在自己地盤,北元來攻,平安就算大敗,損失也不會太大,何況朱高煦相信平安的能力,更相信自己的兵馬,遠勝朱棣歷史的明軍。

南洋方向由瞿能和張輔應付,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那邊各布政使司的收入,足以支撐那邊的戰事。

最大的問題,還是帖木兒長子阿哈魯的東征。

大明西北到北方一線,數千裡邊關,你不知道阿哈魯會選擇在那破關。

朱高煦只能一邊加強武備,準備兵馬物資,同時靜靜的等著。

四月中旬的某天。

京軍指揮使周虎來到武英殿外。

老遠就看到皇帝在那挽弓。

等走近後,叭,朱高煦鬆手,一箭射中靶心。

「陛下還是神箭無敵。」周虎拍著馬屁上前笑道。

朱高煦無語的看了他一眼,把弓遞給身後的鐘顯,然後伸了伸腰:「不行了不行了,年紀大了。」

「陛下正值壯年呢,朝中上下武將,誰能是陛下對手。」

朱高煦臉色一沉:「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拍馬屁。」

「嘿嘿」周虎乾笑,然後左右看看,鬼頭鬼腦的壓低聲音:「陛下會御駕親征嗎?」

朱高煦猶豫了下,轉頭看看周虎:「怎麼了,又想打仗了?」

「這天天呆在皇城,人都快呆廢了。」周虎叫道。

叫完感覺有點不對勁,趕緊閉嘴。

皇帝也不是天天呆在皇城裡。

「臣不是說陛下,是臣,是臣廢了。」周虎想想還是得補一句。

「朕也確實廢了。」朱高煦長嘆道:「最近一次騎馬,還是四個月前。」

「……」周虎。

朱高煦要求也算比較嚴,禁軍駐守皇城,還需每天起來輪流跑步。

皇帝有時會跟著他們跑,但最近半年,確實懶了。

人就是這樣,在上位呆久了,很難克制和自律。

周虎從討逆戰進京到現在,每天都風雨無阻的鍛練跑步,除非實在天氣不好或大雨,所以身材保持的好,精神狀態也不錯。

朱高煦當初認識他的時候,可以隨便打周虎,現在感覺自己可能都不是周虎對手了。

所以人啊,還是要自律。

「陛下神威,臣現在還記得,咱們和陳文幾個人,都打不過陛下,陛下真仍天神下凡。」

「呸,就你會拍馬屁。」朱高煦笑道:「朕現在可不比以前了。」

「陛下在臣心裡,永遠最強。」周虎繼續拍。

朱高煦搖搖頭,拍拍他肩膀:「走,陪朕走走。」

兩人走在前面,鍾顯跟在後面。

「朕確實想御駕親征。」朱高煦這時道:「不過還要看帖木兒在何處破關。」

如果是在甘肅,就太遠了,皇帝不是很想去。

要是在大同附近,朱高煦到很有興趣會會帖木兒

「陛下想動用多少兵馬?」周虎興奮的問。

「現在打仗和以前不一樣,人多未必有用。」朱高煦笑道:「帖木兒也好,他兒子也好,打仗都是老一套,朕要親征,動員十萬兵馬,三萬民夫即可。」

「會不會太少,聽說阿哈魯舉國之兵上百萬呢。」周虎驚道。

「才一打十而已,周指揮使你當年和朕在薊州城下,兩人迎戰官軍數十位,也沒這麼害怕啊。」

「臣自然跟隨陛下,一打一百也不會皺眉頭。」

「倒是希望他們能從大同破關。」朱高煦最後笑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