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當年在濟州島設牧馬場,還有太僕寺、宣徽院、中政院、資政院等皇家機構,到元末時,元順帝也曾一度有過退居濟州島的打算,最終也沒有成行。

元朝滅亡後,當時還有三萬多戰馬在濟州島,高麗和明朝為了這三萬多戰馬交涉的很久,老朱要高麗恭愍王把戰馬送到太倉,高麗恭愍王說海路難行,不願意,老朱又讓他從陸路運送,從定遼衛送到京師,高麗恭愍王又找藉口,中間還兩次斬了明使。

老朱一度大怒,還打算對濟州島用兵,但最後還是放棄。

此後,這個元朝曾經的巨大馬場,變成了高麗所有。

盛庸到了濟州島後,就在元軍訓練水師的東北側登陸。

這邊每天船來船往,大明無數船隻來回兩地,運送物資。

碼頭邊上堆積了大量的物資,因為物資太多,都來不及搬運。

先到了一批明軍和工人們還是在加班加點,主要怕風暴和下雨。

皇帝出兵三個衛,前期余了物資外,還運來五千多民夫和五百多工匠。

民夫做為輔兵徵招,每人每天二十文錢,當時在淮安附近招募,三天就招滿了,報名無數。

因為以前明廷徵召都是強制,哪有工錢。

此時普通百姓在外面打零工一天,最多能有十文錢算是不錯。

朝廷說明了只發銅錢,不發寶鈔,大夥報名非常積極。

工匠們工錢略高,每人每天三十文,其中大部份都是工部和戶部自己的部門徵召而來。

盛庸走在碼邊,看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很多物資他都不認識,邊走會邊問。

他身邊有工部侍郎李友直跟著。

李友直做為這次遠征東本的後勤主管,負責明軍的後勤供給。

「這箱子這麼長,裡面是啥?」

「鋤頭,過去後,也要少量自己屯田,種點蔬菜,和糧食。」

「這裡面是啥?」

「工兵鏟,用來構建工事。」

「這裡面是啥?」

「打磨石頭用的,陛下說占據銀山後,火炮還可以用石彈,就地取材,挖礦餘下的石頭,可以打磨成石彈。」

「鐵彈不是可以收回來重新用?」

「也會有遺漏,總要做好準備。」

盛庸看了一圈,發現皇帝準備的很充分,從生活生產到戰鬥,基本啥都想到了。

攻上東本後,除了自己少量補給外,主要的補給由濟州島支援,依靠大明強大的水師,東本國是毫無辦法。

但這還不是皇帝長久之計,皇帝將來,可能還會考慮以戰養戰,就地逼迫東本進行補給。

兩天後,江南三都司的兵馬紛紛來到濟州,到三月底時,全軍在濟州集合完畢,加上農民工匠等,超過兩萬人。

四月初,又從大明來了數百艘船,與之前的五百多艘,組成一支上千船的龐大艦隊,往島根縣去。

為盛庸他們帶路的,居然還是一個東本人吉田。

那東本人漢語說的極好,自稱父親是明人,仰慕明朝。

皇帝答應他,事成之後,封其為縣尉,到大明擔任官員,吉田非常興奮,並把自己改姓為趙,叫趙吉田。

明軍在順風季出發,第一批有水師一衛,加一衛步營,兩千民夫,其餘全是各種物資和糧草。

只用了四天,艦隊就靠近島根海域。

但就在接近東本國土時,遠處一聲炮響,海面上出現黑壓壓一片船隊。

東本國早得知明軍來范的消息,只是不知道明軍會在那裡登陸。

在明軍越過高麗海峽之後,東本國一直監視著,並調集全國水師前來堵截。

雙方在島根附近接觸,明軍船隊一千左右,東本國大小船隻三千六百。

這幾乎是足利義持所能調集的所有船隻。

這會他能完全控制的地方,還沒法到全國各地。

但東本國船小,三倍明軍的船隻在海面上鋪開,所占地方還不如明軍大。

水師指揮陶得貴一聲令下,明軍戰船按隊例分開。

砰砰砰,現場很快響起火炮的聲音。

東本國期望的神風沒有再出現。

四月初六,明軍在海上大敗東本國,明軍船大炮多,東本國連炮都沒幾門,有的炮也打不到明軍,完全要靠接弦近戰。

但他們連靠近明軍戰船的機會都沒有。

明軍幾乎毫髮無損,擊沉擊傷東本數百艘船。

雙方從四月初六上午,打到初七下午,一天一夜後,東本國慘敗而退。

初七晚上,東本水師想用小船偷偷靠近火攻。

可明軍早有準備,又重創東本水師。

原本足利義持還是相當自負,沒把明廷放在眼裡,但明軍用艦隊和火炮,狠狠的教訓了他們,自此,在海上,東本國的水師完全放棄,不敢再與明軍交鋒。

初八凌晨,明軍第一批人馬在島根登陸。

此時東本國才知道明軍的登陸方向,各地軍隊正陸續向島根集合。

初八辰時一刻。

「卡察卡察」盛庸的靴子踩在沙灘上,發出卡卡察的聲音,他彎腰低頭,從地上揀了幾塊石頭,發現海邊到處都是碎石。

站在海邊,抬頭就能看到遠處的石見銀山。

「地圖呢。」盛庸這時往後揮手。

有親兵馬上遞過來最新的當地地圖。

去年朱高煦接見高麗使者的時候就讓毛信的錦衣衛開始在東本國收集地圖,其中石見銀山附近更是重中之重,顯然那時就已經準備攻伐事宜。

盛庸把地圖拿到手上,登陸位置沒錯,距離石見銀山直線距離為二十里左右,非常之近。

現在正是辰時,除了下船和卸貨需要時間,兵馬立刻出馬,上午就能進入銀山。

雖然第一批只來了一個衛,但東本國也不知道他們在這裡登陸,所以東本國的大軍短時間也不可能到。

「留一千人駐守,幫忙搬運物貨,其餘兵馬,立刻集合,準備出發。」

盛庸一條條命令下去,大河衛指揮使馮東上前詢問:「安國公,要不要帶火炮?」

「有馬騾下船沒?」盛庸問。

馮東往後看看,這邊登陸比較慢,還有大量的船在遠處,他們隨船從濟州高麗人那要了五百匹馬騾,到現在一匹沒下來。

「沒有馬騾不好帶。」盛庸道:「但上面據說有少量守軍,帶兩門最輕的炮。」

「喏。」

盛庸下船後就點了四千兵馬,帶了兩門炮,輪流讓人推拉。

一路行軍往石見銀山。

到午時一刻時,前鋒已經到了石見山下。

石見銀山在1309年(延慶2年)時就有開採記錄,但大規模開採還是到1526年,即兩百多年後。

現在石見銀山歸石見國主,但四周有很多同樣的小國,包括周防國,長門國、安藝國、出雲國等,幾個國家為了石見銀山都打來打去。

此時石見銀山產銀不多,都是小規模採挖,但各國也是爭勢不停。

石見國在銀山四周建了堡壘,以為防護,整個山上駐軍大概三四百人。

明軍到山下後,盛庸也是一愣。

只見對面山腳下,三四百石見國兵馬正亂鬨哄的站在一起,所有人拿著兵器,遠遠看著明軍,看起來沒什麼紀律。

盛庸抬頭看到遠處有座城堡,東本國兵馬不去守城,跑出來和他們野戰?

就在他莫名奇妙時。

對面有個將領模樣走出來,盛庸身邊立刻有人準備拉弓。

「等等。」盛庸聽皇帝說過,這個民族很奇怪,講什麼武士精神,當即下令先等等,看看他要說什麼。

那將領慢慢走到盛庸二十步內,嘰嘰瓜瓜說了一通。

趙吉田立刻向盛庸翻譯:「對面是石見國松本鶴,要求與明軍將領單挑,你們輸了,就立刻撤兵。」

「……」盛庸。

傻子才和你單挑,照你們這樣打,我得讓陛下過來,盛庸向後一揮手:「射箭。」

崩,空中一陣崩響。

嗖嗖嗖,至少二十幾支箭飛了過去,當場就把那東本國將領射成了馬峰窩。

對面東本國兵馬哇哇大叫,紛紛破口大罵明人沒有武德。

「殺,一個不留。」盛庸再一揮手,明軍像潮水般的涌去。

東本人也不懼,紛紛拔刀衝上。

不過東本人遇到明軍算是倒霉了。

明軍弓箭挺多,雙方還沒遭遇,崩崩崩,空中一陣爆響,箭如雨下。

東本人也同時射箭反擊,但遠遠不如明軍箭多。

明軍一波箭雨過去,對面幾乎沒有能站著的人。

這就是人多的好處,明軍弓箭手都比東本國兵馬多。

這戰打的毫無難度,簡直是盛庸從軍以來最容易的戰事。

等打掃戰場時發現東本人衣甲不齊,很多人連甲具防護都沒有。

盛庸對守住石見銀山的信心變的更大。

下午時分,明軍進入石見銀山,守軍幾乎全部被團滅,明軍分守四角,占據東本的城堡,然後立刻加固,並從海岸上開始運送火炮。

此時盛庸也發現,石見銀山還沒有大規模開採,現場的工人才一千多人,遠遠沒到後世幾萬人的規模。

按皇帝的戰略,盛庸派兵搜索方圓五十里內,抓捕一切看到的東本人,沒收東本人的糧食和財產,全部集中到石見銀山,並征為民夫,進行開採銀礦。

石見國內,頓時到處雞飛狗跳,大量的百姓被明軍抓捕到銀山,成為勞工。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