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寒著臉帶著兒子徐欽走出京師醫院,站在醫院門口,他回頭看看,京師醫院四個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耀眼無比。

再扭頭看到徐欽手上拎著的一包藥,他又想讓其扔掉,又不敢開口。

兒子已經向他認錯,他也沒必要再惹事生非。

「走吧爹。」徐欽這時輕輕拉了他一下,然後道:「我已經和李景隆說了,以後不去富樂院,找份正經工作。」

徐輝祖黑著臉,沒說話,片刻後,才點點頭,兩父子一路無語的往前走。

也沒走出幾十步,噹噹當,街上出現應天府的衙役,一邊跑一邊敲鑼打鼓,興奮大叫:「朝廷大勝。」

「朝廷大勝。」

「陛下御駕親征,以四萬騎大破胡騎一百萬。」

「大勝,大勝。」

「陛下大勝而歸,大勝而歸。」

噹噹當,開始他們只看到一個衙役在敲,很快越來越多,滿街上都是衙役在敲。

沒一會街上的人流就騷動起來,很多人紛紛往聚寶門跑。

「陛下應該回來了。」徐欽沉聲道,他表情有點興奮,似乎也想去看看。

徐輝祖站原地,心中罵道,逆子又吹牛逼了,還四萬騎大破一百萬,不過他真會宣傳,讓人沿街敲鑼打鼓的,真是有一套。

他雖然對皇帝很不爽,但聽到明軍大勝,心裡總算還是長舒口氣。

此時街上人流越來越多,都往南跑,徐輝祖下意識也帶著徐欽往南走。

接近聚寶門時,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徐輝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因為以前大明百姓哪會這麼關心戰事,現在好像大夥都感興趣,紛紛往聚寶門去。

但更讓他震驚的是,街上人流已經譜成人山人海,可所有人都是是在街的兩邊跑,路當中空出來,應該是給皇帝進城專用,而且邊上只有少量錦衣衛和衙役在維持次序。

他站在一個角落,看到有錦衣衛和衙役們在邊走邊揮手:「走邊上,中間空出來。」

百姓們自發響應,紛紛走在邊上。

於是邊上是人潮洶湧,中間卻寬了出來,看起來很有秩序。

他想到一會朱高煦耀武揚威的進京模樣,心中不僅來氣,當下左右看看,指了指對面一茶靈:「到樓上去。」

帶著兒子上了樓,省的在樓下被朱高煦看到。

因為下面路邊人多,很多人也想到往茶樓樓上跑,但老闆也精明的,開始收錢,進來要喝茶,不然不給進,也就是收兩文錢一個人。

徐輝祖氣的半死,但還是交了錢,又要了兩杯茶,然後擠到樓上。

大夥都擠在窗戶外。

徐輝祖身體比較壯實,硬生生擠到前面,然後抬頭看向遠處。

街上兩側全是密密麻麻的人,中間者被空出來。

等了足足有半刻鐘,他都有點心焦,突然,前面傳來山呼海嘯的聲音,然後是巨大的萬歲聲。

這邊的人不明就理,但樓下有人跟著叫萬歲,茶樓里也有人叫了起來。

很多人就在徐輝祖耳邊在叫萬歲,徐輝祖更覺的不可思議。

什麼時候百姓這麼喜歡高煦那逆子了?

當然,茶樓里也有人在罵,估計是讀書人。

但罵的人畢竟少數,而且很快會被淹沒在歡呼聲中。

徐輝祖開始以為是皇帝故意組織起來的民意,但等到街上密密麻麻的人流之後,他就知道皇帝很得民心。

朱高煦僅解除宵禁和讓商人交稅可以見官不拜、還有有償徭役等幾條,已經牢牢得到京師絕大部份百姓的支持和稱讚。

正如朱高煦所說的那樣,現在讀書人畢竟還是少數,這些人的不滿聲,很快會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此時隨著前面的呼喚聲越來越近,很快,一大波馬車出現在徐輝祖的視線上。

那馬車正是明軍的武鋼車,車上還坐著人,等他們走近後,突然左右各有人從馬車裡抓起一些什麼,往四周人群里一扔。

「哇吼」人群炸鍋了,噹噹當,掉到地上全是銅錢。

兩邊的路人紛紛搶揀,看的徐輝祖目瞪口呆。

接著馬車往前走了幾十步,嘩啦,又是左右各一波銅錢扔出來。

百姓們歡呼高叫,搶奪銅錢。

有些百姓差點打起來。

但邊上有錦衣衛和衙役在,立刻拔刀喝斥,讓他們不要搶,扔到誰腳下就是誰的。

徐輝祖注意到,扔錢的專門往有錦衣衛和衙役的邊上扔,以保證百姓不會因搶錢而騷亂。

現場扔錢還是比較少,大概走一百步才扔兩三次,估計是怕引起大騷亂。

大馬車後面,一隊隊明騎出現,明軍鎧甲鮮亮,士氣高漲,路邊的百姓看到瘋狂呼叫。

這隊明軍非常威武,應該精挑細選,個個威猛精壯,很有氣勢,引的邊上觀看的很多小娘都瞪著眼睛在看。

等這波明軍過去後,又是一輛輛馬車,這次運的都是沙哈魯那邊繳獲的國外特產,大明沒有,或很少見到的。

百姓們也看的議論紛紛,中間還有十幾匹駱駝,上面也騎著明軍,看的百姓們更是指指點點,非常好奇。

沒一會,又押上了一隊沙哈魯那邊抓到的外域女子們,百姓們看的更是評頭論足很來勁。

徐輝祖看的心中又在大罵,現在的明軍和土匪有什麼區別,錢財女人見什麼搶什麼。

當天他看了小半個時辰,明軍進城還沒有走完,但一直沒看到朱高煦。

等到他到家後,第二天聽到一個消息,明軍要舉行拍賣會,把這次搶掠的很多異域寶物拍賣,還在皇城左側建了個大觀園,裡面放了駱駝等各種奇怪的東西,進去一門收兩文錢,可以觀看,據說京師很多人都花錢去看。

沒幾天徐欽從外面回來告訴徐輝祖,據說皇帝這次關門打狗,一仗打完,大明最少增加了一千萬白銀(主要是各種糧食物資折價),還得到數十萬匹各種馬騾,數百萬牛羊,簡直血賺。

徐輝祖聽完長嘆:「沙哈魯近兩年準備的物資糧草,全被高煦搶了,當然血賺。」

他腦子裡想到前幾天街上京師百姓狂歡的模樣,想到李玄所說的話,想到兒子徐欽反抗時的聲音,最後想到逆子高煦當初的話,無論他取得皇位有多無恥,至少他是最適合當大明皇帝的。

從洪熙元年到三年,徐輝祖經歷所看,朱高煦這個皇帝其實當的相當不錯,大明國力蒸蒸日上,最重要的是,百姓們越來越好了。

——

朱高煦回來後先洗了個澡,然後大睡了一天。

起床後便召集所有妃子和孩子們,一起吃個家庭餐,這是他的特別習慣,歷代皇帝估計很少這麼干。

朱高煦每個月最少要召集所有妃子和孩子們一起吃個飯,畢竟他的妃子和孩子現在也不多,加起來坐一桌剛好。

休息過後,見過家人,他馬上就要投入到處理國事中。

出征幾個月,國事積累了很多,黃福和楊溥在時,很多不能決定的事,都要留給他回來處理,比如東本和高麗兩朝的使者,現在都在大明,一個是求和,一個想為濟州賣個大價錢。

大明之前借濟州伐東本,逼和東本國後,立刻要求高麗還濟州。

高麗國王李芳遠當然不想還,但大明剛剛打敗東本,李芳遠只能咬牙認了。

朱高煦先召見了高麗使者閔無恤。

閔無恤剛進來拜見朱高煦,朱高煦就拍案而起:「大膽閔無恤,洪武太祖時,濟州就是我大明國土,被你們高麗所占,太祖沒有記較,朕現在要回來,你們還敢推三阻四?」

閔無恤嚇的趕緊跪下磕頭,哭叫道:「陛下息怒,下國也是有苦處的——」

閔無恤上面一頓訴苦,大意是不是他們不想讓,怕島上的百姓不樂意。

朱高煦馬上道,咱明人的艦炮和大刀,不是吃素的,老實說,朕不介意島上,還有沒有明人以外的人?

閔無恤是倒吸一口冷氣,臉都嚇白了。

大明皇帝鐵心要濟州,閔無恤只能硬著頭皮接受,然後想爭取點好處。

朱高煦知道高麗缺什麼啊,雙方很快達成協約。

高麗歸還濟州島,大明一次性贈送高麗十萬斤鐵礦,但由高麗自己派船派人到石見銀山去取。

大明每年再送高麗一萬斤火藥,一萬斤白糖。

送火藥這事,在原歷史明末天啟崇禎時期時,明朝就是這麼乾的,當時每年給高麗五千斤火藥。

高麗國向來很缺火藥,現在也是,朱高煦願意贈送,讓閔無恤狂喜。

但大明宗主國送你們東西,你們不能白拿是吧?所以朱高煦要高麗每年上貢五千根大木(能造船的)。

閔無恤一聽,這啥玩意?我們有的是大木,只要叫些屁民去砍一下就行,這玩意你要多少,我們給你多少,一口答應。

最後經雙方友好協商,大明與高麗達成一致,大明每年以一萬斤鐵料、一萬斤火藥、一萬斤白糖,換高麗五千根大木,五千株人參,其餘貢品維持不變。

接著朱高煦召見東本使者,戰敗國東本自然沒什麼話語權。

最後雙方達成一致。

大明租借東本石山銀山及其四周五十里內所在為大明特別行政區,租期五百年,租金每年五千兩白銀,或以等價物交換。

東本特使不要白銀,要大明絲綢和白糖。

對足利義持來說,石見銀山是石見國的,是藩國的,又不是他的,租給明人沒什麼毛病,而明人給的絲綢和白糖,卻是幕府的,所以他相當痛快的答應了這個條件。

與高麗和東本的條約,在後來的歷史上,被稱為『應天條約』,載入史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