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兩個月內平叛(求推薦票、月票)

也不知過了多久,朱允炆好像想清楚了某些事,他緩緩坐正了身子:「上次齊尚書還說卜萬的平燕三策很好,沒想到一轉眼,他居然是燕王的人。」

前不久平燕三策送進京,齊泰難得和黃子澄都一起說好,只是在採取上中下三策中,又有了分歧。

這還沒爭出個上下,還沒決定用哪一策,突然又收到卜萬和燕王私通的消息。

而且同時傳來的,還有北方兵事糜爛,到處失利。

最後又看到告將吏軍民書,所以這兩天,朱允炆是連遭暴擊,又羞又怒中。

「回聖上。」齊泰道:「這只是燕王寫給卜萬的信,並不能代表什麼,極可能是燕王的挑撥離間計。」

「就怕卜萬真會這麼干,他手上可是有十萬大軍。」黃子澄打斷齊泰。

朱允炆聽到十萬大軍,臉上微微一抽。

「卜萬是很有才能的軍將。」齊泰斬釘截鐵道:「從他的平燕三策能看出來——」

「臣覺的忠心最重要。」黃子澄又打斷他:「臣最近觀各地塘報,燕逆所向披靡,各地投降無數,短短兩三天,北方除山海關,皆為燕逆所占。」

「唯山海關守將,是聖上的姐夫,忠心於聖上。」

朱允炆很贊同的點了點頭,北方投降淪陷的太快,這才幾天功夫?所以眼下朱允炆也覺的,忠心最重要,其他一切都是假的。

邊上的方孝孺暗暗長嘆,方孝孺其實開始是不支持朱允炆這麼削藩的,但架不住黃子澄和齊泰兩人都支持,方孝孺勸也勸不住,如今局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向來支持寬容的方孝孺終於沒辦法,只能支持動兵。

「聖上,臣請奏。」方孝孺這時道。

「方愛卿請說。」

「趁燕王現在只有北平一地,朝廷當儘快調集大軍,以數十倍的力量,堂堂正正剿滅叛軍,切不可再讓戰火瀰漫到山東和河北其他各地。」

「臣以為,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沒有用。」

方孝孺有句話沒說出來,大夥也能聽懂,一旦過了山東,那就是逼近京城了啊。

朱允炆當然聽出來了,他臉色微變,重重的點頭:「朕意已決,調集大軍,征伐燕逆。」

齊泰馬上問:「卜萬怎麼辦?」

「下旨抄家,由劉真暫領其軍。」朱允炆已經不相信卜萬,正如黃子澄所說的那樣,最重要的,是領兵將領忠心。

也如方孝孺所說,只要兵馬眾多,舉國之力,燕王再用什麼陰謀詭計也沒有用。

齊泰大失所望,劉真之能,不如卜萬十分之一。

「誰可為主帥?」朱允炆這時問。

黃子澄馬上道:「臣舉薦曹國公李景隆。」

朱允炆微微點頭,似乎也覺的不錯。

齊泰趕緊道:「臣認為長興侯耿炳文更佳。」

方孝孺愣了下,猶豫道:「長興侯六十六歲,還能帶兵?」

齊泰朗聲道:「臣觀朝廷上下,特別是五軍都督府的各位都督大多都是功臣之後,沒什麼領兵經驗。」當中徐輝祖其實是很好的人才,但齊泰知道朱允炆肯定不會放心。

「然長興侯是我朝開國功臣,當年長興是我朝與張士誠的必爭之地,長興侯在此堅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敵眾,經歷大小十幾次惡戰,戰無不勝,使得張士誠的目的不能得逞。」

「又如黃大人和方大人所言,平叛大將不一定要有什麼絕世才能,只要忠心聖上即可。」

「長興侯的長子耿瓛又是聖上的姐夫,還忠心的鎮守在山海關,所以耿家上下絕對都是忠於聖上的。」

黃子澄這次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將領忠心,是他提出來的,齊泰提的耿炳文的確適合。

朱允炆愣了片刻,沒看到黃子澄反對,知道他也默認了。

當下便長嘆:「想我大明開國之時,良將如雲,猛將如雨,如今舉國上下,只有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候郭亮兩位碩果僅存的老將能用,朕真不忍驚動他們呀。」

但說是這麼說,朱允炆很快與三位大臣商議決定,由方孝孺寫討逆詔文反擊告將吏軍民書,同時徵調大軍圍剿燕逆。

齊泰離宮後,第一時間來到魏國公徐輝祖家中。

他將武英殿的議事和徐輝祖說了遍,最後問,以魏國公看,可否與燕逆一戰?

徐輝祖臉色有點不好看,因為他明顯感覺到建文帝還是不信任他。

其實他很想親自領兵,親手教訓燕王這個逆賊,還有朱高煦這個不肖子。

看著齊泰期盼的眼神,徐輝祖終於也沒忍住:「現在讓俺領兵,俺有十成把握,在兩個月內平亂。」

「。」齊泰。

徐輝祖臉色不變,然後笑了,他之所以說這句話,無非是想發泄心中的不滿。

他又不能辱罵當今聖上,只能用這種話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齊泰臉露難色,長嘆道:「魏國公之能,泰從未懷疑,只是——」只是我說的也不算啊。

徐輝祖當然不會為難他,馬上道:「耿炳文擅守,當年長興十年,皆以守代攻,而最重要的是,當時他身邊有溫祥卿。」

溫祥卿以足智多謀著稱,耿炳文知道他的才能,把他請進幕府,所有長興的防守戰,皆由溫祥卿和耿兩人共同決策,也是當年耿守住長興的最大功臣。

之後溫祥卿最高做到兵部尚書,也是得到朱元璋認可的人才。

徐輝祖這話就很明顯了,耿炳文水平是可以,但以前的戰績,一大半都是溫的功勞。

而且他擅守,不擅攻。

「這如何是好?」齊泰一看有點著急。

徐輝祖低頭沉思了會:「燕王兵力尚少,朝廷以數倍的兵力,堂堂的力量壓制,只要主將不犯錯,贏面還是很大。」

「耿打仗還是比較穩,應該不會犯錯,再配幾個良將給他,或可一戰。」

「何為良將?」齊泰問。

「都指揮盛庸,能文善武,臂力過人,統兵有方;右軍都督僉事平安,曾跟朱棣共事,精於騎兵——徐輝祖一口氣報好幾個良將,本來想把瞿能也說出來,但想到瞿能為了幫自己追朱高煦,死了個兒子,也是沒好意思說出來。

齊泰一一記在心裡,他雖是兵部尚書,但對朝廷諸將領兵能力的了解,的確遠遠不如徐輝祖。

從徐輝祖出來,齊泰又直接去了長興侯耿炳文家裡。

這是建文帝讓他過來的。

沒想到齊泰剛進耿家院子,就看到耿炳文正拿著一柄大長刀,在庭院裡揮動,舞的呼呼起風。

看到齊泰進來,耿炳文舞的更帶勁了,還不時用餘光看齊泰。

齊泰啞然失笑,這麼大年紀了,耿炳文還像小孩子似的,明顯聽到什麼風聲,故意耍給齊泰看。

齊泰等他練完,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他,願不願意領兵。

耿炳文道領兵可以,但要給我幾個良將。

齊泰含笑問,你要誰?

耿炳文也念了幾個將領名字,其中霍然有盛庸和平安,還有瞿能。

齊泰道,瞿能剛死了兒子,恐怕不願出戰。

第二天御門聽政,滿朝文武齊聚一堂。

年青的皇帝看著百官,心中不由一陣稀吁,大明人才濟濟,但能視為心腹的文官就這麼幾個,能用的武將,也屈指可數。

等群臣站定,太監王鉞對著下面高唱:「宣,四川廣安州岳池縣教授程濟覲見。」

朝中諸臣頓時臉色各異,很多人好像想到什麼,臉露震驚之色。

程濟這人有點像袁珙和姚廣孝,可以歸納為術士一類。

洪武三十一年,他在岳池做縣學教授。

明朝教授有醫學教授,儒學教授,武學教授等分。

縣學教授相當於後世的縣教育局長吧。

有天夜裡,程濟夜觀天相,突然神色大變,占了一卦後,第二天便上書稱:「北方會有叛亂兵起,可能是在明年。」

當時朝廷看到這奏摺立馬炸了鍋,因為你程濟是縣學教授啊,你一個搞教育能說這種江湖術士的話?

當時建文已經登基還沒到次年改元,看到奏摺後也是大怒,因為這是不祥之兆。

朕剛登基,你就說北方有兵禍?拆朕的台呢?

當下便以妖言惑眾罪將程濟捉拿回京,準備殺掉他。

程濟也不害怕,他向朝廷請求:「請聖上開恩,能否把我先囚禁起來,如果明年我的預測不靈,再殺我不遲。」

朱允炆還真沒殺他。

如今燕王起兵,朱允炆趕緊第一時間把他放出來。

關了這麼久,程濟身體狀況不太好,但走進大殿時,還是很有氣質。

「叩謝聖上開恩,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他走到御門下面,立刻跪下,高喊萬歲。

「程愛卿快請起。」朱允炆好聲道。

接著太監王鉞又宣讀了一份聖旨,著升程濟為翰林院編修。

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品級為正七品,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機構。

程濟等於是一步登天,連升了四級。

程濟此時道:「兵禍已起,百姓受苦,臣懇請聖上,為了天下蒼生,早日發兵,拯救萬民。」

朱允炆一臉為難:「燕王是朕之四叔,骨肉相連,血融入水,朕何以忍心?」

「為了天下百姓,請聖上速做決斷。」黃子澄馬上出列,跪伏。

「請聖上,拯救萬民於水火。」齊泰也趕緊出列。

此時滿朝文武已經知道皇帝的決心,幾乎同時跪伏,齊聲請命:「請聖上,拯救萬民於水火。」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更新,第74章兩個月內平叛免費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