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很著急的來了天牢,然後就很滿意的走了。

秦德威和夏師傅的溝通其實還是很簡練,很多事情不用說那麼細。但另一邊牢里的馮恩聽完,還是有很多地方不明白。

看到夏言走出牢房,馮老爺隔著夾道和鐵柵欄,對秦德威問道:

「你這策劃還是有漏洞啊,假如他稱病不出拖著,又該如何是好?亦或他說,因為我舉薦過他,所以要避嫌,又當如何?」

對這種小白問題,秦德威本想耐心問答一下。但看到外面的禁卒又要進來了,很多話就不方便再說,所以只能吐槽幾句。

「反正馮老爺你坐牢也沒什麼事干,就自己仔細琢磨琢磨吧!你要是能把這裡面道理自行琢磨明白,也不算白折騰這一回!」

然後有禁卒值守,馮老爺就安靜下來了。又到了晚上,秦德威吃過很難吃的牢飯,便和衣就寢。

及到次日,秦德威和馮行可就被提審了。有個刑部郎官負責主審,問了幾句話,秦德威一一作答。

然後書吏依照口供寫出供狀,讓秦德威簽字畫押。隨即主審就寫了判詞,無罪釋放!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秦德威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刑部差役禮送出境,推到刑部大門外放人了。

這就完事了?秦德威一臉懵逼的站在刑部大門外,還以為要在天牢住幾天,結果才隔夜就放人了?

馮行可都還沒來得及跟馮老爺說聲再見呢!自己都還沒來得及索到筆墨在天牢題壁寫詩呢!

靠!下次還有沒有機會進去寫詩就不好說了!早知道昨天就咬咬牙了!

若我大明官員所有事情都有如此高效,何愁大明江山不萬萬年啊!

「咱們這就回去?」一起被釋放的馮行可問道。

秦德威看了看十二歲的馮行可,又想了想十五歲的自己。兩個背負使命的少年在豺狼遍地的京師行動,太危險了!

但刑部放人放的太快,來不及通知別人,此時也沒人來接。

秦德威也沒辦法,只能帶著馮行可去了刑部隔壁的都察院。

前文介紹過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衙門是修在一起的。

也是巧了,都察院門廳的值守書吏正是秦德威見過的,就趕緊問道:「總憲在否?」

那書吏知道左都御史王廷相和秦德威相熟,就如實答道:「今日廷議,總憲並不在衙門裡。」

秦德威又問道:「可否借用貴衙署的幾名軍士或者差役,護送我等回東城?」

那書吏苦笑道:「在下就是個守大門的小吏而已,你這不是為難在下嗎?」

不過看在秦德威與本衙門一把手王廷相那麼熟的份上,書吏又主動說:「不過副憲在堂,要不然我替你向副憲申請動用軍差?」

秦德威又問:「副憲是哪位?」

書吏答道:「姓毛諱伯溫,江西人。」

噗嗤!秦德威聽到這個名字,忍不住就笑了。

書吏莫名其妙,這有什麼可歡樂的?

五百年後網上很廣流傳的一首詩,就是被玩壞的「朕與先生解戰袍」這首,網傳就是嘉靖皇帝送給毛伯溫的。

對了,下一句不是「芙蓉帳暖度春宵」!

毛副憲對秦德威還是很客氣的,聽到求助,就調遣了兩人護送秦德威和馮行可回三吳會館。

再怎麼說,毛副憲也是江西人,與夏師傅算同鄉。

午門外,東朝房。

首輔張孚敬一方嚴陣以待,人人繃緊了精神,今天說不得又是一場激烈的大嘴仗。

另一方的夏言意態閒適,他也不知跟身邊幾位官員說到什麼開心事,時不時的「呵呵」笑出幾聲。

負責主持廷議的吏部尚書汪鋐與首輔張孚敬對了下眼神,然後就說開場白:「諸君安靜!關於霍韜麥祥之事,今日廷議」

夏言高聲道:「附議!」

汪鋐:「」

老子話都還沒說完,附議你麻痹啊!

夏言昂首道:「你想提的決議不就是這樣的麼——麥祥為禍地方,驅逐回鄉交由官府嚴管;

霍韜失察,未能阻止麥祥為惡,回京罰俸三月;聊城知縣曾銑激於義憤請辭,予以慰留!」

汪鋐不能置信的問道:「那夏大人的意思是?」

夏言簡單整理了一下衣冠,瀟洒的起身就走:「決議就如此吧!進奏聖裁!」

張孚敬一方齊齊譁然,罰俸三月對大臣而言,不就跟罰酒三杯一樣嗎?夏言怎麼突然就發好心放過霍韜了?

霧草!汪鋐又看了眼首輔張孚敬,踏馬的肯定是你張孚敬私下裡於夏言達成什麼交易了!

大家都是馮恩彈劾的「三奸」之一,你張孚敬私相授受居然不與我汪鋐通氣!

張首輔目送夏言離去,還在懵逼中

這個結果傳開後,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懵。尤其傳到東廠畢雲耳中後,讓畢公公很是失落。

本來畢公公還指望著,能搞定秦德威等些當事人,然後救出霍韜麥祥,在天子面前露個大臉,讓秦福也欠自己一個大人情。

結果文官那邊說完事就完事,把霍韜放回來了。

不應該啊,這次文官效率為何如此之高?才開了兩次會,就敲定了決議了?

在畢公公印象里,這種對立非常嚴重的議題,結果沒有不拖沓的。

小事能扯一個月,大事能扯幾個月,再大的事能扯幾年。這次怎麼才前後幾天兩次廷議就結束了?

竟然不給他畢雲建功立業的表現機會!

次日清晨,畢公公又在內右門夾道「偶遇」了秦福,無奈道:「這次還沒來得及把事情辦成,文官那邊就已經定局了,讓你弟弟受委屈了。」

「啊,沒關係。」秦福很大度的說。

畢雲長吁短嘆的感慨道:「吾輩內臣無有後人,所求唯有恩蔭旁系弟侄,或許百年之後墳頭還有幾根香火。

你弟弟還沒到京,就遭受重罰趕回老家去,上次我侄子欲封世職,也被諫阻!這些文人委實可惡至極!」

畢公公一把年紀了還在這麼努力,估計也跟這個有關,想給侄兒弄個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以上的恩蔭。

「是啊是啊,吾輩內臣無兒無女,所圖什麼?」秦太監言不由衷的附和了幾聲,又道:「對了,我在萬歲爺面前,提到過張家。「

畢雲立刻打起了精神:「萬歲爺怎麼看張家的?」

秦太監含糊的說:「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