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今日舉行大閱兵,軍民士紳同慶!

箕子朝鮮乃是商朝遺民建立,這其中還有一段典故。

商紂王帝辛之叔父箕子,與比乾和微子,並稱殷末三仁,乃是後來孔子也讚頌的賢者。

其因勸諫觸怒大侄子紂王,被貶為奴隸!

後武王姬發伐紂滅商,箕子隱居深山不出,但武王姬發慕其賢名,向其請教治國之道,並邀其出仕。

箕子不堪其擾,又不願做貳臣,便率領一批商朝遺民,抵達朝鮮半島,征服本地夷民,建立箕子朝鮮,並帶去先進的文明。

武王姬發得知後,順水推舟給其冊封,後來箕子還曾回來朝拜……

是以,箕子朝鮮歷來也以華夏自居!

至戰國末期,秦並天下時,六國流亡貴族,多有逃往箕子朝鮮者。

以至於張良刺殺嬴政時,那位使用大鐵錐的大力士,便是從箕子朝鮮招募!

甚至,前番嬴政南巡期間,嚇得貪官劣紳紛紛逃亡,而那些逃亡的貪官劣紳,九成九也都是逃去了箕子朝鮮……

但事到如今,箕子朝鮮這最後一片「華夏凈土」也被大秦盯上了,楊端和與王賁屯兵燕地的遼東長城,只等合適時機便要發兵滅之。

現任的箕子朝鮮王箕否,簡直愁的天天揪頭髮!

當得知分封在東胡故地的大秦公子,要回咸陽朝拜嬴政後,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外加死皮賴臉,便也派了使臣隨行。

而且箕否為了顯示誠意,派出的使臣乃是太子箕准,更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扶餘、肅慎兩國,也拉上結伴同行。

此番三國一同而來,國書也是共用一份,以表明三國聯盟抗秦之心。

至於國書內容,則是稱臣納貢自請冊封,如同以往臣服於強盛時期的周王朝一樣!

「既有歸順之意,便是大善,想要我大秦冊封,也並無不可……」

嬴政聽完禮部官員宣讀的三國之國書,首先頷首給予了肯定。

朝鮮太子箕准和扶餘、肅慎的使臣,聞言無不大喜過望。

但,不等他們拜謝,嬴政卻又話頭一轉,淡漠道:「只是,我大秦之冊封,與周王朝之冊封,是不同的。」

「我大秦之冊封,皆需推恩,父死則諸子女分繼,待三代之後,分無可分繼無可繼,則除國設立郡縣。」

「另,受我大秦之冊封,爾等國內中樞文武官吏,需由大秦指派任命。」

「可否接受?」

箕准和扶餘、肅慎使臣臉上的喜色,頓時為之僵住。

尤其是箕准,一張儒雅俊臉,轉瞬便黑成了鍋底。

這誰能接受啊?

打死也不能接受!

朝鮮若是接受此等推恩冊封,他這朝鮮太子,便是最大的利益受損者。_o_m

因為他老子箕否的兒女,並不比嬴政的子女少。

如此,等他推恩繼位時,原本的百萬生民之人王,直接就降格成十萬王,甚至是幾萬王。

聽著就特麼拉胯!

手中實權還要被架空!

簡直不如大秦一個縣令呢!

「此等重大決策,吾輩使臣無權決斷,還需回國後稟明國君……」

箕准強壓心頭憤懣,恭恭敬敬揖手回道。

扶餘和肅慎使臣亦是隨之道:「確需回稟國君決斷!」

嬴政與陛階前的秦墨對視一眼,君臣二人眼中,具是閃過凶厲。

推脫之辭,令人發笑。

說到底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嬴政輕輕頷首,也不在多言,擺手示意他們退下,讓禮部官員繼續宣讀餘下諸國之國書。

域外諸國和藏地諸羌的國書,內容沒甚麼新意,皆以下國小族自居,遣詞用句甚是恭順。

但,也僅僅只是恭順而已!

相比較而言,箕子朝鮮和扶餘、肅慎三。(本章未完!)

第二百一十一章今日舉行大閱兵,軍民士紳同慶!

國,起碼主動表示了臣服,並請求大秦冊封為屬國。

而這些以下國小族自居的傢伙呢?

卻是「我尊敬你,你莫招惹我」的做派!

稍微了解塞外局勢的朝臣都知道,如今這些傢伙,一面吃著與大秦通商的紅利,一面整軍備武,乃至是互相兼并,迅速擴充實力。

秦墨和諸公子的塞外封國剛建立時,域外地廣人稀,大小國家起碼有四五十個,幾千幾萬人的地方,便是一國。

還大多國祚綿長,可稱古國!

而今不過兩年時間,四五十個國家,只剩不到二十個……為何?

無非是見識了大秦強大,讓他們生出了巨大的危機感,無形中督促著他們,加速了兼并統一的進程。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自保,才能抵禦秦人對域外的侵蝕!

包括藏地高原上的諸羌部族,也在互相融合抱團取暖,防止秦墨的河西國百姓,將棉花種到日照充裕的高原上,侵占他們肥美的牧場。

說不得,再過幾年便要出現一位松贊干布式的大英雄,將藏地諸羌捏合成一塊。

介時秦墨那占據河西走廊狹長地帶的河西國,便成了巨石下的細麻繩,巨石往下一滾便要繃斷……

一封封國書很快念完,期間嬴政也會與相應使臣攀談幾句,到了最後則是一封來自大夏國的國書。

這國名聽著便莫名的親切,夏!

但嬴政卻清楚,此夏非彼夏,人家真正的國名是叫「巴克特里亞王國」,乃馬其頓帝國分裂出來的希臘化奴隸制國家。

帕莎黛女王和小閨女安妮薇之所以流落大秦,便是因為被這大夏國和塞琉古王朝順手滅了國!

大夏國的地理位置,很是得天獨厚。

至少在大秦看來,它的位置很得天獨厚,因為西出域外的商隊,如果想要往更西方走,則必需經過大夏國。

它就像一頭攔路的鬣狗,阻斷了大秦與更西方的交流!

而在原本的歷史上,這隻鬣狗肥壯到一定程度之後,會迅速衰弱,被安息吞併。

強大起來的安息帝國,會接替它扮演攔路鬣狗的角色,左手攔著西方的羅馬帝國,右手攔著東方的大漢帝國,美滋滋的做中間商,瘋狂賺差價……

言歸正傳,大夏國的前身,是塞琉古王朝的分裂勢力,如今正與想要收復國土的塞琉古新君開戰。

但據帕莎黛女王說,大夏國很堅挺,甚至占了上風,挫敗塞琉古軍隊,只是時間的問題,堪稱兵強馬壯。

而如此兵強馬壯的大夏國,自然不會在國書中,對大秦卑躬屈膝,更不會以下國自我貶稱。

翻譯過來的國書,其遣詞用句,雖談不上倨傲,卻也是平等的姿態……問候嬴政安好,並期望兩國,繼續加大力度通商,互惠互利友好共存……

嬴政聽得丹鳳眼微眯,待國書念完之後,便向金髮碧眼的大夏使者道:「朕聽聞,夏國阻塞我大秦商賈西去之路,是真是假?」

大夏使者不卑不亢的揖手一禮,垂首用夾生的雅言道:「始皇帝陛下誤會了,那並非是故意阻塞,而好意的勸阻。」

「如今我大夏國正與塞琉古打仗,西方邊境的亂兵和盜匪,如同沙子一樣多,大秦商賈繼續往西,很容易遭受劫掠屠戮!」

嬴政做恍然狀頷首:「待朕來日西巡,必至大夏一觀。」

瓜慫堵我大秦之商路,竟還如此惺惺作態,待騰出手腳,倒要替那塞琉古王朝,宰了你這隻攔路鬣狗吃肉!

大夏使者大抵聽不太懂這等含蓄的表達,只是再次揖手道:「大夏國榮幸之至。」

「善~!」

嬴政無意與他多費口舌,擺手示意他退下,而後朗聲道:「我大秦豐收,今日舉行大閱兵,軍民士紳同慶……諸國使可願同慶?」

諸國。(本章未完!)

第二百一十一章今日舉行大閱兵,軍民士紳同慶!

使臣齊齊揖手,賣弄著剛學會的新詞回答:「固所願也!」

嬴政笑著點頭,向趙高道:「更衣,擺駕外城正門樓。」

「喏。」

趙高忙是應了。

……

稍後,嬴政換上一身騷包的龍鳳團紋金甲,騎上騷包的金毛汗血馬,在秦墨和禁衛騎士的擁簇下,率領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出了咸陽宮。

各國使節出宮之後,匯合自己的佐官侍衛,則在御駕隊伍之後跟隨。

「衛滿將軍,始皇帝答應了冊封我朝鮮國,但卻是仿照塞外諸公子的封國,以推恩之法冊封。」

「以將軍之見,如之奈何?」

箕准壓低了聲音,向朝鮮使團的最高武官,也是自己的佐官副使,苦笑問道。

衛滿是燕國舊族,秦滅燕後,燕地長城以外,往東的區域,仍有許多燕國的羈縻之地,他便率眾在那些三不管的羈縻之地生存。

但近幾月楊端和與王賁,屯兵於遼東郡的燕舊長城,首當其衝者,便是衛滿和他麾下部眾。

為了不被秦軍順手滅掉,衛滿不得不率眾歸順箕子朝鮮。首發更新@

如果按照原有軌跡發展,這衛滿早晚有一天會反客為主,將繼位的箕准攆走,自己占了平壤一帶,創建衛氏朝鮮……

「事關國朝未來運勢,臣不敢置喙。」

衛滿揖手一禮,卻是推脫不言,諱莫如深。

箕准皺眉,不悅道:「衛滿將軍何必見外,哪怕回到國內,此事也是要父王與群臣討論商議,介時同樣需要將軍進言獻策,現在說與以後說,有甚麼區別嗎?」

衛滿沉吟片刻,咬牙低聲道:「那臣便斗膽一言……我朝鮮絕不可接受推恩冊封!」

箕准正是想聽此等言論,聞言算是被他搔到了癢處,轉嗔為喜道:「怎講?何解?」

衛滿毫不猶豫道:「如今我朝鮮國內,聚集大量不願歸順秦廷之六國遺民,若是接受推恩冊封,民心便要亂了,恐將國之不國矣。」

「另外,臣說句不該說的,朝鮮接受推恩冊封,便是自絕生路,八百年之基業,不出數十年便化為烏有……」

箕准聽得連連點頭,但轉而卻又嘆道:「不接受推恩冊封,如何能擋那戰無不勝的楊端和?又如何能擋那滅國無算的王賁?」

衛滿嘿然,猙獰低聲道:「如何不能擋?我朝鮮有山川地勢之險峻,有八百年恩澤基業之齊心,再加上以逸待勞,耗也耗他個魚死網破。」

「還有扶餘和肅慎,這兩國與我朝鮮同氣連枝,境內儘是深山密林,進可攻退可守,大秦若敢發兵,便是一腳踩入泥潭。」

「哼哼,倒要看他能支撐到幾時!」

這話,根本就是胡說八道。

便是原本的大秦,也能把百越那個大泥潭,給硬生生平推了。

朝鮮和扶餘、肅慎的戰略縱深,還不如百越之地。

而大秦也不是那個原本的大秦。

三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但偏偏,箕准就愛聽這些,心裡提氣,不咳嗽!

「怕只怕父王妥協,接受推恩冊封啊。」

「要知道,此番主動向大秦臣服請封,便是父王力排眾議一力決斷!」

箕准再次幽幽一嘆。

不過,這話不需衛滿回答,他自己眼中的熾熱,已經給出答案了。

父王若真軟弱成那般,他只需登高一呼,自有無數在朝鮮避難的六國志士,願意傾盡全力助他登上大位。

包括如今還野心不顯的衛滿!

箕准心中計議已定,便也不再愁眉苦臉了,將注意力放在所謂的大閱兵上。

此時,御駕隊伍已經登上外城正門城樓!

城外是人山人海的百姓商賈,扶老攜幼等著看熱鬧……(本章未完!)

第二百一十一章今日舉行大閱兵,軍民士紳同慶!

今日舉行閱兵之事,早在嬴政巡視完夏收,回到關中後,便已經發下通告了。

百姓們也盼著這一場盛事,放鬆勞累的身心呢!

「拜見始皇帝陛下~!!!」

嬴政的大纛旗,出現在城頭的一霎那,城外等著看熱鬧的無數百姓,頓時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見禮聲。無錯更新@

跟著御駕隊伍登上城牆的各國使節,頓時被這恐怖聲浪嚇的齊齊一哆嗦。

箕准有些口乾舌燥,艱難的吞咽著口水道:「只這關中的人口,恐已勝我朝鮮數倍矣!」

似他這般驚嘆的使者,卻是不在少數。

包括自詡與大秦平起平坐的大夏國,那金髮碧眼的使臣,看著城外如汪洋般的百姓,亦是滿臉駭然。

這大秦的國力,比預想中雄厚太多!

甚至已然超出了想像!

咻咻咻——

砰砰砰——

這時,三顆信號彈接連升空,在天上炸出三團刺目的赤紅色煙霧。

「風~!」

「風~!!」

「大風~!!!」

山崩地裂般的呼喝聲,突然自遙遙在望的渭河南岸響起,雄渾肅殺震人心魄。

箕准強忍著心悸感,下意識扭頭看去,可旋即又是驚得跳腳:「那河堤……竟是……活了?是巨龍嗎?!」。

第二百一十一章今日舉行大閱兵,軍民士紳同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