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

正月初九。大雪還未化盡,嶽麓書院門口聚集了上千的學子。這些學子都是全國各地趕過來的。大多是湘贛人士,也有川陝豫皖的書生,甚至有人不遠萬里從嶺南趕來。因為嶽麓書院為天下五大書院之一,每屆的進士大比都有十餘人入圍,在百人的進士中比例極大。所以天下聞名。書院收費極貴,三年學習要交五百兩紋銀,單是報名費就要十兩銀子。然而每年想入嶽麓書院的人還是有幾千人,畢竟一旦高中進士,飛越龍門,就可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想進書院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每年嶽麓書院只收兩百人。

今年已經報名的有兩千八百人。外面的千餘人是還在等待報名的,估計總數將有四千人。葉昊天也在等待報名的人裡面,今天他戴上另外一個面色蒼白的面具,身著一襲藍布長衫,長衫半新不舊,洗的略微有點泛白,肘部還有個大大的補丁。他排在隊伍的中間,報名的時候用的是李昊。交了十兩銀子,領到一個號碼,寫著三千四百二十一號。有人通知他明日上午巳時來初試。今年的考試分初試,複試和面試三關。

第二天早上,葉昊天緩緩用完早餐,慢步來到嶽麓書院考場,這是一個可坐千人的大殿,擺滿了一排排的桌椅,可以隨便入座,裡面早早地坐了很多人,只有寥寥幾個空位。葉昊天在後排找個座位坐了下來。

等了片刻,有個老先生走到前台宣布巳時已到,考試開始,限時一個時辰,然後朗誦了幾條考試紀律,大體是交頭接耳者,試圖抄襲者一經發現取消資格。試卷髮下來,葉昊天略一瀏覽已知大概。共有三十個題目,每題一句話,有個空格需要填寫。分別取自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中庸、大學等。比如第一題極其簡單,取自,「關關(),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很多人一看第一題就樂了,每個人都露出笑意,考場略顯輕鬆,不過漸漸的大家就笑不出來,因為有的題目實在難答。比如有一題出自,「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

葉昊天從容不迫,一一答出,至最後一題出自「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他知道應該填容貌不枯,故意寫成容貌不俗。他不想過於引人注目。盞茶功夫他已完成。抬頭看時,有人抓耳撓腮,有人揪髮垂首,有人抬頭望天,有人閉目苦思。他略待片刻,按規定將試卷翻過來扣在桌上,緩緩起身,離開了考場。

一夜無話,第三天是正月十一,晨時,葉昊天來到書院門口,已經有很多人在看榜。幾張大大的紅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號碼。從一號到三千九百八十號的成績都羅列出來。二十五分以上者入選,共有八百三十二人,凡是入選的人員名字全部列出,未入選人員則只有號碼沒有名字。葉昊天得分二十九分。滿分的竟然有兩個,一個叫羅開山,一個叫殷東平。

然後是複試。複試要求寫一篇文章。題目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是考中庸之道了。限時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其實很短暫,因為進士大比是六個時辰。眼看時間匆匆,眾人都在奮筆疾書,他卻遲遲難以落筆,家族大劫,滿腔憂怨,何為中庸?眨眼一個時辰過去了,葉昊天不再猶豫,手腕輕抖,蠅頭小楷源源不絕。當他停下來的時候,發現竟然只用了半個時辰。待墨跡略干,他轉身離開考場,絲毫不願回頭。

兩天以後,正月十三日,嶽麓書院入選的兩百人名單已經出來了。

葉昊天排在第五位,前兩位竟然還是羅開山和殷東平。

考試並未結束,最後是面試。雖然這兩百人已經可以全部入選,但還要經過面試挑出最優秀者。最好的四十人進入准進士班,剩下的一百六十人進入准舉人班。准進士班人員將配備最好的教授,可以自由查看一切圖書資料,學費減半,但要求考中進士十年後捐獻學院銀子兩千兩。

到葉昊天面試的時候,題目很簡單。三位教師在座,一個筆錄人員。首先主考教授問:「你是哪裡人士?」葉昊天不慌不忙回答「嶺南人」。教授道:「我看了你的文章,文采飛揚,才華橫溢,比第一第二的文章還好,唯一缺點是略有滯塞之感,似乎意氣微有不平」。葉昊天答道:「學生久居嶺南,地薄民苦,眼見污吏橫行,心內頗為不平,更兼長途跋涉,中途染病,故失平和中庸之道,望老師見諒」。主考老師看了看他蒼白的面色,未再詢問別的,只是勉勵了他幾句,發給他一個金色的牌子,告訴他已經進入准進士班了。

准進士班的學子休息的地方每人一個房間。准舉人班卻是兩人一個房間。學習很簡單。每天上午巳時開始,上課一個時辰,專門有教授講解進士大比需要知道的學問,其餘時間自由安排。平時有問題可以去問教授。

葉昊天到書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藏書館在哪裡。有人告訴他,離宿舍很近的一棟竹林掩映中的小樓就是。他掛上證明身份的牌子就向那小樓走去,沒有攜帶任何筆墨紙硯。

藏書小樓有兩個管理人員,一個是留著長髯只有一隻眼睛的的老夫子,還有一個年輕的夥計。葉昊天向他們展示了金色的牌子,他們就打開藏書室大門讓他進去自己翻閱。藏書室有二十餘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很多高高的書架,書架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房間裡還有一些桌椅,那是供人翻看圖書用的。

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葉昊天直奔集類藏書室,很容易就找到了三千卷,三千卷幾乎占了一個房間的大半部。葉昊天一頭扎進書堆里,從頭翻閱起來。他翻閱的並不快,一個時辰才看了五卷。但這五卷他已經全部記在心裡。這是過去一年練出的能力。三千卷第一卷就是老子的。葉昊天早已把這本書倒背如流,然而這裡卻有新的解釋。比如第一章「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說的是修道的方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用似有似無的意念觀察丹田微妙的變化,丹田的修煉是修道的根基。

十天以後,葉昊天找到一本,那是一本仙佛合宗的書,是一個高僧和一個道長合著的,基礎功法闡述得非常清晰明白。初級功法有那樣幾步,第一步是築基,然後是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再以後就比較模糊。葉昊天仔細記熟了全文,立即開始修煉。

築基是說意沉丹田,先把丹田鞏固拓寬,做好煉精化氣的準備,築基完成的標誌是丹田微穩。葉昊天收斂精神,意沉丹田,發現小腹溫暖,就像有一團火洶湧澎湃,築基竟然早已完成。他略思片刻,想起曾服用過龍虎續命丹,當時老爺子告訴他服了丹可以增長二十年功力。看來果然不虛。葉昊天決定直接進行第二步功法。

煉精化氣的要求是以丹田為爐,意念為火,呼吸為風,先天之水為原料,煉出先天真氣來,最後先天真氣能貫通奇經八脈,十二正經,是謂貫通大小周天。這部功法最快需要十年,大多數人窮其一生均未成功。葉昊天意守丹田,感覺丹田豐盈,真氣鼓盪,就像曾經修煉了很久一樣。他意念輕轉,真氣竟然能貫尾閭,過腰背,上頸項,然後在頸項處停下來,差一點不能到達泥丸宮。看來還是缺了點火候。

葉昊天繼續閱讀有關書籍。在呂洞賓的著述中他找到這樣一句話,要想功力快速增長,必須「蟾光終日照西川」。是說每時每刻都要留一分意念在丹田,一分意念足已,關鍵是丹田微溫,火過強則丹毀,過弱則丹冷。由於沒有間斷,此法比常見的每天子午兩時練功方法快捷五倍。所以他可以一邊翻看書籍一邊練功。三千卷花了他差不多兩個月才看完。這時他對整個道家煉丹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不過他在藏書中沒有發現三卷,估計那三卷是黃賞編纂完道藏以後的自己總結的。仔細回想,他果然發現了新的不同的東西。

每天一次的授課葉昊天都按時到場,授課的先生據說是國子監告老回鄉的教授,有著幾十年進士閱卷的經歷。講的內容也與眾不同。他講的不多,每次只有半個時辰。比如講,他只講了幾個要點,然後就是讓大家作文。每五天一篇文章。葉昊天每次都草草完成,給的分數也只是中等。准進士班確實人才濟濟。最傑出的還是羅開山和殷東平。羅開山一張國字臉,年約二十七八,看上去為人很豪爽。殷東平則略顯沉穩,似乎城府很深。學生的日子比較單純,大家沒有利害關係,所以彼此相處還比較融洽。

一日教授講解對聯。對聯是殿試常見方式。教授出的對聯上聯是:「日月為明,明人不做暗事」。這是一個拆字聯,且後句是個反義俗語,有一點難度。羅開山搶先站起來說,朗聲道「一人乃大大才豈能小用」。教授點頭認可,目光瞄向殷東平,殷東平也站起來低聲說「人言難信,信口必起疑心」。教授也點點頭,然後叫「李昊,你說呢?」葉昊天過了半晌,看沒人起來,大家的目光都瞄向自己,才想起來自己是李昊。他因為上課時經常一言不發,所以忽然被叫到名字,一時沒反應過來。他趕緊站了起來。教授道:「是不是白日做夢,想著家裡的娘子啊?」眾人哄堂大笑。葉昊天略作道歉,然後平靜地道:「我的下聯是:古木雖枯,枯枝可發新芽」。教授鼓掌讚許:「此聯意境高雅,好!」眾人也很佩服。

授課結束,羅開山走過來,拍了一下葉昊天的肩膀,道:「兄弟,你才華很高,不知為何平日很少發言?」葉昊天道:「小弟久居嶺南,來此倍感新鮮,諸位仁兄才高八斗,小弟不敢開口啊。」羅開山瞪了他一眼,然後笑道:「不用這麼謙虛吧?我看你是有什麼心事才對。」

此後葉昊天跟學生們加強了來往,跟羅開山更成了好兄弟。通過了解,他發現殷東平為人也不錯,只是可能以前受過挫折,所以比較謹慎一些。

時光如梭,轉眼半年了。葉昊天白天泡在藏書室,夜裡則跌坐練功,他已經很容易就可以調控意念上泥丸下重樓,不但任督二脈已通,奇經八脈也只差陰蹺和陽蹺二脈了。他感覺身體有了明顯的變化,以前跳起來只有三尺,現在輕輕一縱可達一丈。所以圖書架最上層的經書他已經不用梯子就可以輕輕取下再穩穩放回去。力氣也大有長進,有一次動作稍大竟然用手指把硯台捏的凹陷下去。所以他平時都小心翼翼,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稍微舒展一下筋骨,但也不敢放縱自己。

三千卷他已經讀完了。他現在每天要做的就是思考藏寶圖所描述的到底在哪裡。「北海之南,東山之西,大澤之東,長河以北,寶玉通靈,錦囊乾坤」。老爺子說藏寶圖來自先秦的古書。所以他要把秦代以前的資料全部閱讀一遍。每天要作的事就是在眾多的古籍里尋找「北海,東山,大澤,長河」,日子單純,葉昊天卻不感到枯燥。因為他的修煉每天都有不同,元氣積聚日漸增長,每隔十天半月都會打通一條新的經脈,而每次打通一條經脈他都感覺力量增加兩成以上,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進步。

先秦的古籍大約有二十萬冊,由於不需要全部背誦,他翻閱的明顯加快。即使如此也花了他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他找到了三十個北海,十九個東山,五十四個大澤,七個長河。他把這些名詞排列組合,排除了大多數,最後找到了十四個區域。其中有八個區域明顯太大了,不可能作為定位。還有三個不是非常合理。最有價值的區域有三個,一在巫山,一在華山,一在峨嵋。進一步分析他認為最有可能的是華山。先秦文化的中心在長安附近,那是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早期的仙人也可能在那裡。所以他決定到華山去。目前他還不想參加進士大考,嶽麓書院對於他來說意義已經完成,他必須離開了。然而夜晚聽著熟悉的風吹竹葉的聲音,他有了些許留戀的感覺。

第二天,他向教授朋友告別,「接到家書,父親病逝,需要回家奔喪,守孝三年,別了!有緣再見吧。」朋友們無比惋惜,葉昊天也不勝唏噓,忍痛作別。

※※※

仲夏時節,草長鶯飛。

垂楊綠柳,乳燕投梭。

葉昊天離開嶽麓書院,買了一匹普普通通的黃膘馬,準備了些乾糧,向陝西方向進發。

由於是初次出遠門,他決定走官道。

官道上人很多,騎馬的,趕車的,步行的,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官道的一個好處是不用擔心找不到宿處。每隔十八里都會有一個鄉村,可以找到旅店。另外就是比較安全,攔路搶劫的人非常少見。

葉昊天不急不徐的騎著馬,身上已經不是學子的長衫,而是生意人的短裝打扮。六月的中午比較炎熱,很多人走一會就會到樹蔭下休息。只有他一直向前走,午飯只是吃點自己帶的乾糧。到天快黑的時候才找個旅店歇息。他的奇經八脈已經全部打通,十二條正經也通了八條。這樣的熱天對他來說正是練氣的良機。看來不用兩個月就可以打通全身經脈了。那時候煉精化氣的功法就算大成了。

趕到華山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正是炎熱的七月,七月如火,然而華山腳下卻有一絲陰涼的感覺。他把馬寄托在山下一個農家,獨自一人帶足乾糧上山了。

華山十八峰,寶物到底在哪一峰呢?他取出藏寶圖再研究一下。首先要找到一條小溪。他在華山周圍轉了五天也沒有見到一條小溪。難道不是這裡?

正在猶豫的時候聽見「梆、梆、梆」的聲音,走過去一看,一個老樵夫正在伐木,一棵一尺粗的松樹才砍開了口就熱得滿頭大汗,斧頭一放,準備停下來休息片刻。葉昊天走上前招呼:「老人家,辛苦啊!」老人看了他一眼「唉,死老天,真熱啊!」。葉昊天撿起斧頭說道:「我幫你砍兩下吧」,老人看著他還沒說話,他就輕輕掄起斧頭砍了下去。他不想嚇著老人,所以砍了十餘下才把樹砍倒。回來看時,老人已經張著嘴看呆了。

葉昊天道:「老人家,想跟您打聽個事」。

「好好,你說,謝謝你了,小伙子。」

「我有一個親戚說是在華山附近一個小河邊住,您知道這附道哪裡有小河嗎?」

老人想了半天道:「沒有,方圓三十里之內沒有河,你親戚說錯了吧?」

葉昊天抬頭看著山巔,過了一會問道:「那山上有沒有泉水?」「泉水倒是有的,在蓮花峰的後面有一個小山,半山有一個『酈泉』,泉水長年不絕,呼呼的向外流,我們喝的水都是那裡來的。」葉昊天問明了方位,連聲稱謝,又幫老人把樹木扛到山下,才向泉水的方向走去。

「酈泉」,在蓮花峰的北面,那是一個不足百丈的小山,半山有一個平台,平台上有一個合抱粗細的泉眼,水流不絕湧出,先流到一個約有十餘丈大小的潭裡,然後向山下流去,但未到山腳就流進一個岩石的罅縫裡,所以在山下看不到水流。

潭裡的水清澈見底,潭中央突出來一個清石,宛如一隻仙鶴高高地揚著頭。

葉昊天一陣欣喜。「就是這裡!」他心裡狂叫著。

他圍著水潭走了一圈又一圈,看不出一絲異樣,想不出寶物在哪裡。如果在潭周圍,估計早就被人發現了。看來不在「酈泉」邊上。

他在潭邊坐下來,沉思許久,不得要領,一抬頭就看見那隻仙鶴,抬著高傲的頭,好像在譏笑他一樣。順著仙鶴抬頭的方向望去,是華山主峰蓮花峰的陰面,那是如刀削出的懸崖峭壁,直上直下,高數百丈。他心裡忽然一動,仔細核對了仙鶴所指的方向,那裡約莫離山腳百丈,離頂峰三百丈,光滑如鏡的石面上只有那裡有幾棵小樹。「那裡,最有可能的就是那裡!」他不由得叫出聲來。

然而如何才能到那裡呢,從上面用繩垂下嗎?哪裡有長三百丈的繩索呢?看來要從下面攀爬上去了。然而他能行嗎?

十二正經已經打通了十一條,還差足少陽膽經。而那條經脈對於攀岩來說無比重要。看來他要等一下了,作足準備才能上去。

葉昊天回到山下借宿的農家,告訴他們準備在這裡多住幾天,好好欣賞華山的美景。然後他寧心定神,專心打通足少陽膽經,大約用了十天,終於成功了。他還準備了一把錘子,一根繩子,和若干鐵釘。

一個熱得如火的午後,華山主峰蓮花峰的百丈懸崖下,葉昊天開始了他驚心動魄的攀岩。開始二十丈他敏捷得像一隻猿猴,到五十丈的時候他感覺很吃力。雖然全身經脈已通,內力生生不息,但像這樣的攀爬消耗的內力遠遠超過了生成的速度。到七十丈的時候,他幾乎耗盡了全身的力氣,將內力運於右手,將幾個釘子按進岩石里,將腰間拴好的繩子掛在釘子上休息片刻。低頭看去,山腳的小樹簡直成了小草,令人。心驚肉跳,手腳一陣發軟。過了盞茶功夫才回過點力氣。然後又運足內力向上攀爬,大約又爬了二十丈,還有十丈的時候他實在不行了,趕緊用錘子將幾根釘子釘進岩石里,又掛在那裡休息一會。最後他終於爬到了有兩三棵小樹的地方。那裡有個小小的平台,似乎有一個洞穴,但被一塊大石封住了洞口。

葉昊天休息良久,小心將大石移開,果然有一個很深的山洞。石洞入口不大,僅能躬身而入,他小心戒備著走進去。洞裡是一個巨大的石室頭頂上石鐘乳垂吊著千奇百怪!燦爛奪目!倒也有些可愛,忽然耳邊傳來一陣「沙沙」的聲音!那聲音是有個活動之物的擦地聲!「蟒蛇!」

在寂靜中,葉昊天的心「哈膨」跳個不停!

「沙沙……」的聲音繼續傳來!

葉昊天全身勁力繃緊著,只要不是一大群,他並不懼怕!不一會兒,他看到了,在一塊大青石後方,蜿蜒著游出一條比手臂還粗的大蛇,紅頭白身!脊上有一溜小許黑色花紋,綠色眼睛。紅舌能仰長兩尺,前端開叉吞吐著。頭部高抬,前後上下晃動著,身子有三分之一是高抬起來的!

蛇頭在五尺外閃電般的急襲而來!

說時遲那時快,葉昊天心志一頓,閉住氣,揚手一掌劈出,帶出一股冷風,竄上來的蛇頭,立即後縮再探身而入!那蛇扭著身子側攻上來撲向他的右手臂,哪知葉昊天左手張開虎口在等著呢!

於是,蛇頭斜身疾探!攻向他的腰肋!

葉昊天吐氣開聲,大喝一聲:「殺!」如響起一聲焦雷,回聲「隆隆!」雙掌合力攻出,擊在蛇頭之上!「吱!」的一聲怪叫,那蛇在地上滾了幾下不動了。

環顧四周,發現有一個人工開出的平台,平台上有一個石桌。

葉昊天緩步走了過去,發現石桌上平放著一塊綠色的玉片,大約有兩寸見方,三分厚度,有一條金絲穿過,就像一個精緻的項鍊。葉昊天將其拿起來掛在脖子上。他知道這大概就是「通靈寶玉」了。寶玉不像一般的玉器那麼涼,有一種溫熱的感覺。

桌上還有一個不知道什麼材料做成的小袋子,不是布,不是帛,不是絹,也不是金絲,摸上去極其柔軟,拉一下又極其堅韌。

葉昊天拿在手裡不知道有什麼用。他想,這大概就是乾坤錦囊了,只有三寸大小,能裝什麼呀?要是能大點就好了。這樣想的時候,忽然看見錦囊就大了一些。他一下明白錦囊的價值。錦囊裡面有一個玉簡,記載了錦囊的使用方法。這錦囊可大可小,可裝萬物,大至山巒,小到芥子。是天下最佳的儲藏和攜帶物品的器具。

他想找到關於通靈寶玉的玉簡,找了半天卻沒有找到。倒是發現了一棵清香撲鼻的小草,小草有十三片葉子,長在石頭縫隙里。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棵靈芝。百年以下的靈芝只有三片葉子,每過兩百年會增加一片葉子,所以七葉的靈芝屬於千年靈芝,像這棵有十三片葉子,最少生長了兩千年。據記載,服下千年靈芝一片葉子就可以增長三十年功力。

他謹慎地將一片靈芝往嘴中送去,方入嘴,已化成玉液瓊漿。清香入腹,有若美酒溫醇,腹內漸漸熱起來,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四肢百骸為之舒暢。靜坐良久,方將驟增的元氣收在丹田之中。然後他又吞下兩片葉子,感到千年靈芝的異能以比上次更兇猛倍增的來勢不斷洶湧澎湃,有若脫疆野馬般注進他丹田裡去,再貫入奇經八脈,十二正經,四肢百骸,全身上下每一道大小經脈都充滿了內力。他跌坐不斷催動真氣運行於全身經脈,氣流的每一個循環,身上的經脈都似乎膨脹了些許。氣流愈轉愈快之後,忽又轉趨緩慢,如此由快變慢,由慢變快,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次和多少時間。最後終於平靜下來。

他感覺很奇怪的是全身的骨骼有了些變化,身材竟然增高了幾分。

睜目一看,整個天地都不同了。

站在洞口,對面山頭的樹林像變成另一個世界似的,不但色彩的層次和豐富度倍增,最動人處是一眼瞥去,便似能把握到每一片葉子在晨光中柔風下拂動的千姿百態。

葉昊天閉上眼睛,內外的天地立時水乳交融的渾成一體。

和煦的陽光從東方射來,投到他身上,從沒有一刻,他像目下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意義。

葉昊天將靈芝剩下的葉子小心地摘下九片,放在乾坤錦囊里。留下一片葉子他沒有動。千年靈芝得天獨厚,生存不易,或許留下的一片葉子千年以後又能長成七葉靈芝巴,他不想這罕見的生物因自己而絕跡。

這時,他忽然感到胸前掛著的通靈寶玉涼了下來。難道是因為自己服食了靈芝功力增加了,所以感覺發生了變化?他摸了一下周圍的岩石,涼涼的跟以前一樣。摸摸額頭,溫溫的也沒什麼不同。唯一的變化是眼前的靈芝只剩一片葉子,其餘的已經被收進錦囊。難道這是寶玉變涼的原因?葉昊天取出寶玉仔細觀察,發現寶玉的顏色也從濃綠色變成了淡淡的綠色,簡直像白色差不多。「通靈寶玉,竟然能感知周圍的寶物!」這個念頭讓他非常興奮。他把通靈寶玉小心的掛回胸前。然後仔細尋找山洞,沒有發現別的好東西。

擁有了超過百年的功力,下山變得非常輕鬆,他足尖點在岩石上,一落就是十丈,然後換口氣,找到一個微微突起的地方再點一下又落下十丈,將到地面的時候他一提真氣,像羽毛一樣飄落地面。幸喜周圍沒有一個人,不然說不定被認為是神仙下凡了。

返回寄宿農家的路上,他在思考進一步功法的修煉。

現在他煉精化氣的功夫已經大成,第三步需要鍊氣化神。鍊氣化神煉的是中丹田,要求將意念集中到膻中大穴,鍛鍊呼吸,要將呼吸練的極細極微,由外呼吸轉化為內呼吸,成功的標誌是不用呼吸就可以長時間的活動。

練功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作為一個書生他不弱於任何人,作為一個武士,他還是初學者,除了一身內力,他連最基礎的拳腳都不會。所以他想去修煉一點武功。道家的武功最好的是武當派,其次是青城派,然後是衡山派和泰山派。武當派是名門大派,招徒極其嚴格,必須要有名家推薦才行。青城派三十年前跟武當並駕齊驅,因為跟魔教一場火拚,十大長老死了六個,所以實力大減,但青城劍法並沒有失傳,所缺的只是時間以及資質優秀的弟子。所以他們每年都有兩次開關選秀。最近的一次將會在八月中秋。離現在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葉昊天決定到青城派去。以他現在的功力從華山到青城山只要半個月足已。但去之前他要做一件事,需要跟人學習一套劍法和一路拳腳。不然憑空跑過去人家憑什麼要啊?總不能告訴人家「我有百年功力,捨我其誰?」,自己畢竟是去學習的,不是顯示實力的,而且目前不知道誰是仇家,暴露實力只怕惹來麻煩。所以他決定徹底隱藏自己的功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