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

葉昊天和蘭兒在王府又住了幾天,然後告辭回到樂清。

此時已是九月初,他先到縣裡看了一下,處理各項事務。王吉興奮的告訴他,番薯一畝地產了兩千餘斤。他連忙道:「好,產出的番薯少吃一點,放在地窖里,留到明年做種,大面積推廣。」然後問道:「遠洋貿易的事怎麼樣了?」

王吉答道:「兩艘船又跑了兩趟南洋,凈賺五十萬兩銀子,這些銀子不知道該怎麼花?」

葉昊天道:「明年令百姓少交一半田產稅,不足部分用這些銀子抵上,大概只需二十萬兩,剩下的銀子用來鋪路、修橋,建學校、夫子廟,所有學童免費入學。若是秀才不足可以到外縣聘請。」

王吉聽了嘆服不已,轉身去了,一邊走一邊嘀咕:「這縣令好大的手筆,厲害!」

禮房的經承來報告:「今年秋闈已經揭曉,本縣三人中舉,是全省中舉最多的縣。難得的是那個『老人』張天德竟然中了第二名!令人刮目相看。大人真是慧眼識英才啊!」

葉昊天聽了也很開心,這老傢伙還真不錯,沒有虧了自己給的補中益氣丹。若是能一舉中了進士,說不定將來還可以用得上。想到這裡他不禁呵呵笑了。

兵房的李天樂來報告說縣裡民團總共訓練了五千多人,不單縣城有民團,每個小城也有五百民團,即使倭寇再來兩千人也不怕。

葉昊天想了想道:「倭寇善於用刀,我傳你六式槍法和幾個陣法,你教給大家多多演練。」然後自創了幾式槍法並挑了些簡單的陣法要傳給他。槍法還好說,李天樂不久就會了,陣法他卻怎麼也搞不明白。

葉昊天道:「你去找個軍師,即使不是秀才也要學過幾年經書的。找好了來見我,我將陣法傳他,讓他幫你訓練。」

一個時辰後,李天樂領人進來,道:「民團之中只有這位盧鏜讀過一些書,大人看看是否合適。」

葉昊天沒問什麼,只是講了一個陣法,沒想到盧鏜天賦過人,一聽就明白了。葉昊天吩咐吏房,將盧鏜的名字上報朝廷,先在縣裡作個領兵的管帶,以後尋機重用。

盧鏜感激的拜了兩拜。葉昊天回禮道:「不用客氣,掌握這些陣法以後,你要悉心傳給民團,將來抗倭之戰會有大用,這是為百姓造福,為朝廷解憂啊。」然後仔仔細細的傳了他十幾個陣法,讓他用筆記下來。一直忙到天黑才算弄完。

晚上回到雁湖,葉昊天跟蘭兒商量,是否到仙界去看看,最好能找幾個仙人來相助。蘭兒先是叫好,接著不無擔心的道:「我還沒達到仙人期,貿然登上仙界不知會不會違反天條。」

葉昊天想了想道:「應該沒事,古時登上仙界又安全返回的人也不少,這只是仙緣,不能算違反天條。」

蘭兒問道:「十洲三島,公子想先到哪裡?」

葉昊天琢磨了一下道:「我們在東海之濱,最近的應該是祖洲。天師曾言『祖洲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離西岸七萬里。上有不死之草。』其次是瀛洲,『在東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對會稽,離西岸七十萬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醴泉,飲之數升輒醉,令人長生。洲上多仙家,風俗似吳人,山川如中國』。我們先到祖洲去找找不死草,看看有沒有願意回來相助的仙人。」

蘭兒有點發愁的道:「公子,東海這麼大,沒有具體方位怎麼辦?」

葉昊天一呆,可不是嗎,如果說離岸七十萬里,那範圍太大了,沒有羅盤類的東西真的難以找到。有了羅盤也不行,自己又沒去過,瞎撞要撞到什麼時候?

他在乾坤錦囊中摸了摸,摸出龜鏡來,長嘆一聲道:「龜鏡啊,一切拜託你了。」他左手單掌托起龜鏡,沒有運三味真火,而是直接發了個火印,火焰將龜鏡托起三尺,龜鏡滴溜溜亂轉,忽然放出耀眼的白光,跟以前大不相同。他右手運起水印在龜鏡上寫了「祖州」兩個字。但見兩字漸漸在白光中幻化成一些島嶼和陸地,赫然是一幅海圖的模樣,其中一個島嶼閃閃發光,應該就是要去的祖洲了。他仔細辨認了一下方位,然後吩咐蘭兒進入乾坤錦囊,立即出發。

蘭兒聽話的隱起身來。葉昊天收拾妥當,騰空而起,向那閃閃發光的島嶼飛去。他越飛越高,天空逐漸明亮起來,白雲之上竟然還有陽光。他追著太陽向東飛去,腳下是浩瀚的大海,萬頃波濤,一片深藍,陽光溫暖的灑在身上,微風在身邊吹拂,令人心曠神怡。蘭兒將乾坤錦囊開了個小口,跟他一塊兒欣賞無邊的景色。

大約飛了六個時辰,他的功力耗去了一半,終於來到龜鏡指示的島上。島很大,一眼望不到邊,藍天如畫,白雲悠悠,奇花異草,琳琅滿目。他不敢深入,先摸出五顆柏芝附草丹來服下,靜坐了兩個時辰,功力才全部恢復。然後他飛在十丈高的空中圍島一圈,發現島上人跡很少,五百里方圓的島上竟然只有幾十處房屋宮殿。

葉昊天從空中落下,來到一個綠樹掩映中的小屋前。離門數十丈,忽然屋內傳來聲音道:「貴客臨門,請入茅屋一敘。」話音未落,門邊現出一個五旬文士,儀表不俗,雙目炯炯有神。

葉昊天進入茅屋,對那人躬身一禮道:「不請自來,請先生恕罪。」

那人神態溫和的道:「請坐,你剛到此地嗎?歡迎來到祖州。」

葉昊天自我介紹道:「晚生葉昊天,初來此地,還請先生多多指教。不知先生貴姓?」

那人微微一笑道:「我的名字好久不用了,以前叫做劉海蟾。」

葉昊天聽了大吃一驚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皓月當空,不知前輩一向可好?」他知道劉海蟾為北宗五祖之一,五代人,姓劉,名操,字宗成,號海蟾子,燕山人,曾經仕燕主劉宗光為相,先遇正陽子點化,辭官尋道,後遇呂純陽,授以丹道。

劉海蟾道:「我很好啊,來此五百年了,只是道境進展不快,看來仍需千年才有望達到三清境。」

葉昊天道:「不知島上是否有很多同道,如果大家相互切磋,應該能進步快些。」

劉海蟾搖搖頭道:「島上大約有仙人九十餘,平日來往甚少,大家閉門造車,老死不相往來,只有百年一次的祖州聚仙會上有一些切磋,但只是短短的一天時間,難以交流到什麼。」

葉昊天慢慢引導他道:「不知前輩是否留戀中土,有沒有想回去一趟?」

劉海蟾神往的想了一下道:「想當然想的,但回去難如登天啊!」

葉昊天不解的問道:「不知有何難處?」

劉海蟾娓娓道來:「其一,仙有仙規,在十州三島呆足十天者即上報天庭,此後不得再入凡間,否則必損功力五百甚至一千年!其二,往返一趟十分不易,若無指引花上百年也難尋此處。你知道,每個人到仙界的機會只有一次,要有仙人指路才能來此,然而回去的路卻無人指引。」

葉昊天有些疑惑的問道:「那有沒有人能隨便往返於仙界和凡間呢?」

劉海蟾道:「除非修到三十三重天。那時不但能往返人間,還可以移居大千宇宙。」略停一下,他又道:「還有一個法門,就是你在仙界不要呆足十天就離開,那樣天庭沒你的記錄,功力不會折損。不過非常不易,一則要克服仙界的誘惑;二則來時耗損了極大功力,十天內難以恢復;三則難以找到回去的路。所以最終能回去的千中無一。」

葉昊天難得捉住一個仙人聊天,不由得多問幾句道:「不知仙界有什麼好處?」

劉海蟾呵呵笑道:「仙界一有靈芝仙草,助長功力迅速;二有良好環境,便於修心煉道;三則劫難較少,比凡間少了一半。故此眾人來了就不願回去。」

葉昊天又問道:「傳說祖州有一種不死草,吃了能長生不老,前輩是否吃過?」

劉海蟾搖搖頭道:「據說兩千年前不死草遍地都是,後來天庭覺得修仙人功力增長太快,導致天界人滿為患,故而將此地的不死草盡力剷除,剩下的一些也被後人找去吃了。現在已經十分罕見,我找了五百年也沒找到,只是在百年一次的祖州聚仙會上見過。不過島上別的靈藥還有很多,功效都比凡間強上數倍。」

葉昊天撓撓頭道:「不死草長得什麼樣?吃了就能進入三清界嗎?」

劉海蟾答道:「不死草形如蘭草,只是沒有花。吃了也不能立即進入三清界。但從此以後再無天劫,只要不自找麻煩,呆在仙界慢慢修行,早晚會到三清界的。」

葉昊天實話實說的道:「前輩,我來此是為了找些救兵。中土妖孽橫行,無人能制,眾多的修真人和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迫切需要仙人解救。您看我能否達成此願?」接著將九陰教的惡行仔細描述了一下。

劉海蟾面帶一絲難色的道:「難啊!沒有人願意損失功力五百年,回去極可能前功盡棄。那不是一天兩天,是五百年啊,大家修行的苦難經歷得太多了,實在是一言難盡。」停了一下他安慰道:「滄海桑田,白雲蒼狗,受難也是緣;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未到報應時。」

葉昊天明白,勸他是勸不動了。畢竟,折損功力五百年,換誰也很為難。他最後問道:「我準備過兩天回去,不知道前輩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劉海蟾想了想道:「五百年來我對丹道有些新的體悟,你帶回去給我物色一個傳人吧。估計現今我派的修真人都走上了彎路,請你提攜他們一下。」說著遞給他一個小冊子。

葉昊天但覺時光寶貴,不得不接過書冊起身告別。

此後他又拜訪了七八位仙人,其中有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華存,北天師道的代表人物寇謙之等,每個人說的都大同小異。結果又收到三四份練功秘笈。他對這些秘笈興趣不大,因為每個人的修煉都不相同,必須尋找自己的修仙途經才行。當然那些經書對於修仙早期還是有指導價值的。他把那些秘笈都放在乾坤錦囊里,心裡暗笑,覺得將來可以自己修訂了,資料保證是別人聞所未聞的。

他迫切要做的是搜集島上的靈藥,特別是那個不死草。如果說現有的仙人不願下凡,他只有在提高本身功力的同時,自己製造仙人了。比如找幾個修真到了十七、十八重的人,讓他們大幅提高功力,也是有可能的。那樣就離不開大量的靈丹妙藥了。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兩天,剩下的時間只有八天了。

葉昊天決心全力以赴找到不死草。所以不再耽擱,將功力灌注於胸前的通靈寶玉,然後提起絕頂輕功在祖州方圓五百里的地方來回飛奔。他儘量避開仙人居住的地方,結果還是驚動了不少人。大家都覺得好生奇怪,以為仙界來了個瘋子。當他掠過的時候還有人招呼道:「加油啊,再跑三圈就到天界了!」語氣中不乏取笑調侃之意。

葉昊天對這些人懶得理睬,只是一個勁兒的飛奔,等到寶玉發熱的時候就停下來察看,一路之上采了好多稀世藥材。眼看又是三天,地方跑了大半還沒有不死草的影子,不禁有點著急。

又跑了兩天,依舊一無所獲,只剩下島東側一塊兒方圓五里、滿布荊棘的地方沒有察看,他幾乎想放棄了。不死草乃仙靈之草,豈能長在如此惡劣之地?

然而當他踏在荊棘頂上到達那塊地的中心時,忽然胸前的通靈寶玉熱得滾燙,急忙停下身來仔細察看。密密麻麻滿是尖刺的荊棘從中,有幾棵像蘭草一樣的東西,葉子呈淡綠色,葉梢尖銳,葉幅闊約兩分,長約半尺,每五葉組成一束。他心中一陣狂喜,小心的拔起一株,發現根成淡白色,全草有一種淡淡的芳香。

仔細在周圍察看,共找到了二十餘株,他一連拔了八株停下來,心中猶豫要不要多拔點,或者全拔了。如果拔光會怎樣?從一方面說,拔光其實順應了天意,天意剷除不死草,其實也是公平起見,憑什麼有人能得到,有人卻得不到?另一方面,修仙不是必須要用不死草,這只是一個捷徑而已。

只要能給人間帶來福澤,那些仙人就無法顧及了。想到這裡他又連著泥土挖了四株,要是能回雁湖栽培,那就太神了。

後面遠遠的荊棘從中還有八、九株。他看了又看最終放棄了。為人不能太貪心,過猶不及。這不單關係到修仙的問題,還涉及一個稀有物種在祖州的滅絕。史書一直記載祖州產不死草,若是從此沒了,豈不是一件憾事。

終於找到了盼望已久的東西,葉昊天心中無比輕鬆。他哼著小曲往外走,慢慢來到島東側的懸崖邊,眼前是一個極其別致的閣樓,似乎是唐代宮殿的風格,跟一般仙人的的蝸居大不相同。不禁想過去看看。

心念一動,他上前幾步來到閣樓前,還未開口,忽然耳邊傳來溫潤沉緩而又清澈靈動的歌聲。「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潤麗的凈嗓,把大唐長安的繁華鼎盛,帝皇之家的奢華靡費,男歡女愛的纏綿悱惻一一唱盡。詞句間說不盡的濃情厚意,琴音里道不完的愛戀深情,聲韻中訴不夠的痴情相許。

葉昊天聽了心頭一陣迷惘,一時間不知身在何處,置身之地仿佛已是大唐深宮。蘭兒也不知不覺現出身來,取出古琴坐在青石上,輕舒慢捻的和著。

這時樓閣的窗子悄悄開了,伴隨著歌聲現出一抹深藍色的身影,身影隨琴音輕揮慢舞,恬雅流暢,舒緩靜諡,舉手抬足,顧盼流轉。

忽然歌聲一變,悲憤之情由櫻紅雙唇中唱出,「……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沒有撥高的調嗓,也沒有聲嘶力竭的高鳴,只是淺淺地唱著。不甘,不憤,傷心,絕望,無助,驚恐,悽惶,那樣聲聲扣入人心。

那憂憤的歌聲,只聽得蘭兒熱血沸騰幾欲噴薄而出。葉昊天見她面色通紅,趕忙坐到她的身後,手撫背心透過幾分功力,同時說了句「九幽仙曲」。蘭兒得他相助才覺得心跳漸緩,於是琴音一變,彈奏出節選過的「九幽仙曲」來,琴音不卑不亢,瀟洒自如,剛好能和上歌聲。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歌罷最後一句,樓閣的門敞開了,一個身著天藍舞裙的女子出現在門邊,玉色的錦帶束住長發,臉上沒有妝,膚色如白玉,眼光如秋泓,竟然比蘭兒還要光彩照人。

葉昊天站起身形深施一禮,口中道:「我們初來仙界,打攪仙子,還請見諒。」

女子對兩人看了又看,忽然展容一笑,天邊的夕陽都暗淡下來,開口道:「多少年了,終於又聽到《紫雲曲》。」

蘭兒不解其意,葉昊天卻心中一驚道:「蘭兒奏的是《紫雲曲》嗎?我們竟不知道。仙子熟悉此曲,能否略述一二?」

女子沉默下來,似乎陷入無邊的的回憶中,良久才道:「昔年明皇隨法善到了月宮『廣寒清虛之府』,見庭前有一株巨大無比的桂樹,枝葉繁茂,桂樹之下,有無數白衣仙女,乘著白鸞起舞,庭階上還有些仙女,拿著樂器伴奏。她們看見二人進來,依舊演奏不止。法善道:『這些仙女稱作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叫《紫雲曲》。』明皇素曉音律舞蹈,將兩手按節,一一默記了。後來,回到人間宮中,把曲子和舞蹈傳下來,又名《霓裳羽衣曲》。」

聽到這裡,葉昊天插言道:「史書記載,明皇將《霓裳羽衣曲》僅傳於楊貴妃一人,貴妃仙去後,人間再無得傳,實為憾事。」

女子面色悽然的道:「你說的不錯,昔年她查德此曲,欣喜若狂,日夜操練,潛心琢磨,連對明皇的恩情都疏忽了,才有後來的馬嵬坡兵亂。但她曾將曲譜給兄長看過一眼,不知後世有否傳出。十年前,我在祖州聚仙會演奏過,後世仙人均說此曲已經在人間絕跡,樂府所傳恐為後人偽作。今日小妹忽然奏出,真是奇蹟,不過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待我矯正一二。」

蘭兒和葉昊天趕緊重新見禮。

女子取過古琴將蘭兒所奏又彈了一遍。葉昊天聽出果然有十餘處地方極為高明,聞所未聞,不覺很是高興。

女子也欣喜的道:「難得祖州終於有了明辨樂理的人,以後可以多來玩。」

葉昊天不無遺憾的道:「不瞞仙子,我們來此未滿十天,很快就要回去了。難得您傳下仙曲,無以回敬,剛好找到了幾株不死草,欲送仙子一株,略表寸心。」說著取出一株來。

女子大吃一驚,雙手顫抖接了過去,撫摸良久,雙眉緊蹙,愁容滿面,令人覺得好生奇怪。片刻之後,她忽然從袖中取出一物,道:「此乃《紫雲曲》曲譜,是我當年所記,比小妹所彈還要多出兩倍。就送給你們了。」說到這裡,她看了蘭兒一眼,怕蘭兒不明白曲子的價值,解釋道:「此曲非同小可,單修即可增長仙基。若是天資聰穎,修習十年可登仙界,百年可至神界。我資質中上,當初毫無功力,修習後也能飄然避禍,多年來只練此曲,目前也到了神界第三重。小妹蘭質蕙心,又有道基,看來不用兩三年就能到仙界了。」停了一下,她又道:「這株不死草我收下,但只要一片葉子就夠了,剩下的想請兩位送給一個人。」

蘭兒無比開心,笑靨如花的接過曲譜道:「不知送給什麼人,仙子但有所言,我們定當盡力。」

女子猶豫一下道:「請兩位略待片刻。」說著轉身進屋,不大一會兒出來,手裡拿了個香囊,對葉昊天道:「乾陵有個無字碑,碑後三丈有一無名石墓,請公子將香囊打開放在墓前,不久會有人從墓中出來,公子將不死草送給那人即可。」說到這裡,她的眼裡滿是希冀,補充道:「我,我真的感激不盡。求公子助我。」

葉昊天心中疑惑,口中答道:「儘管放心,此事我一定辦到。晚輩有個問題想問,還請仙子恕罪。不知馬嵬坡兵亂後貴妃娘娘和明皇后來如何?有人傳言貴妃娘娘或曾到了海外仙山,明皇卻不知如何了。」

女子遲疑片刻道:「貴妃當日沒死,今在何處公子日後便知,明皇亦非常人,不單精於樂理,修習丹道也很上心,不會只有百年之壽。」

葉昊天答道:「晚輩曾讀過《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明皇見解獨到,非同小可。《明皇雜錄》記載當他因安史之亂避禍於四川時,已是暮年。一日撫笛吹曲,忽然二鶴至,隨曲翩然起舞,曲終而鶴不見。明皇嘆道:我是孔升真人下世,今天使命已完,玉帝召我回去。乃逝。」

女子似乎對所有事瞭然於胸,開口道:「百年前許飛瓊來過祖州,她曾言『玉帝惱怒,怪明皇眼見貴妃死於馬前而不能救,將他貶回人家重新修行去了』。若是公子見到他,還請鼎力相助。」

葉昊天和蘭兒連聲答應,然後告辭。

兩人不敢停留,騰空而起,向雁湖飛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