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昊天聽得既感興奮,又覺惋惜,嘆道:「九穀失其六,真是可惜了!那兩個谷在什麼地方?我們能過去瞧瞧嗎?」說完又轉頭向蘭兒解釋道:「天尊是由仙而凡的智者,他的修煉從先天始,至後天終,而後暢遊於仙凡兩界;我們是凡夫俗子,修煉之路剛好相反,必須從後天始,至先天終,如此方能超凡脫俗。也就是說需要逆流而上,進入虛無縹緲無定谷修煉,才能達到大成的境界。」

蘭兒含笑點頭表示理解,心裡也在想著如何才能進去後兩個山谷。

通靈寶玉答道:「所有的山谷都能進去,不過卻不太容易,必需一步一步的來,先從此谷開始。你可知道,此谷名為仙心谷,蘊含的靈氣固然十分充足,但其真正的價值尚不在此,而是在於『仙心』兩個字。」

葉昊天聽得奇怪:「『仙心』?是不是『修仙之心』?絕情滅性,堅心向道?」

通靈寶玉解釋道:「否,仙心跟絕情滅性沒有關係。所謂『仙心』,簡單說就是一個『德』字。『德』字在道家名為『仙心』,在佛家名為『佛心』,在儒家是什麼?我說不好。『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仙心谷內沒有生死,也沒有輪迴,無論是飛翔的百鳥,還是奔馳的麋鹿,都已經在這裡修煉很久很久了。它們積累萬年的禽心獸心便是修煉仙心的基礎。主人若能吸取此谷一半的仙心,就能令谷後的石壁出現裂痕,從而現出進入四時八正谷的通道。」

葉昊天回頭看看身側的蘭兒,發現她正在用心琢磨通靈寶玉所說的話,而且面色也變得好了很多,於是便略微放了點心,笑著說道:「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什麼是『仙心』了。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為一切聖凡十界依正的根本。全悟此心,則為至聖大乘;少悟即為二乘;不悟即為凡夫。儒以仁為本,釋以戒為本,道以德為本。是故三教聖人,所同者心,所異者跡也。以跡求心,則如蠡測海;以心融跡,則似芥含空。心跡相忘,則萬派朝宗,百川一味。」

——————————————————————

葉昊天收攝心神開始思索如何吸取谷中的仙心。

由於仙心谷範圍很大,飛禽走獸數不勝數,花草樹木盈千盈萬,如果挨個吸取它們的仙心,一輩子也完成不了。要想大範圍地吸取仙心,除非練成道家「精鶩八極,心游萬仞」的功夫,或者達到佛家「佛光普照,普渡眾生」的境界。

憑著他對佛道兩家的了解,若肯花上三年兩載的工夫,不難煉成這兩種功夫。問題是,這些功夫雖然神奇,卻不是他想要追求的,而且即使練成也只是重複別人的老路,算不上取得突破,無法達到破鼎而出的要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