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唐看來軟塌塌的處理方式卻在紅星公司掀起了滔天巨浪。≧,特別是在辦公樓前廣場前的公示欄公布了脫崗人員名單及相關處理辦法(引自關於處理脫崗問題的紅頭文件)後,這件事立即成為了紅星公司的頭號新聞。

公示名單及處理辦法是邱林接管人勞的第一炮,沒有請示陶唐,本來也用不著請示陶唐。當趙慶民對陶唐說出這樣一來就徹底斷了退路的擔憂後,陶唐說他們這樣做就對了,至少表明了我們一視同仁的決心,邱林同志還是有幹勁的,不錯。

但陶唐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派李志斌去現場聽一聽群眾的反映。李志斌去了,躲在人群中裝作看布告中的名單,側耳傾聽著周圍的議論。議論很熱烈,凡是關注此事的人,都是和脫崗有些瓜葛的。早就聞聽公司要處理此事,現在終於有了結果,自然聚集在廣告欄前觀看。一面研究布告上的名單和處理辦法,一面發表著自己的議論。當幾個最著名的人物也出現在名單上時,謾罵便逐漸消失了,到後來,反而有人誇讚其陶唐來,「還是人家陶總有魄力。好吧,既然那些『大腦袋』榜上有名,我也就不說什麼了,不然,老子跟他們沒完……」

「話不要說的太早。名單是有了,但是不是真干,還要看一看。反正我兒子是不回來了,不行就辦停薪留職。只要這上面的人有一個不處理,他們就休想動我兒子……」

下面反響熱烈,卻沒有出現有人預想的騷動。

邱林對踹踹不安的潘成貴說,「你看,我說對了吧?大家關心的是我們是不是敢一視同仁地處理這件事。現在我們毫無保留地乾了,反而消停了。陶總跟我說,人事工作的秘訣一是公道,二是公平。三是公開。這三公真是抓好人事工作的要旨啊。」

潘成貴唯唯。心想,說球的容易。什麼都公開了,還有什麼權力?另外,這次算是把平泉甚至總部的關係得罪完了,指不定遭遇什麼麻煩呢。但他現在身處危境,朝不保夕,而邱林顯然得到了陶唐重用,倆人雖是最密切的上下級關係,卻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車,潘成貴當然不會說出心裡話。

「下面就是嚴格按照公布的時間辦事了。到期不回廠或者不辦相關手續的。一律做除名處理,不需要請示任何人了,按期回廠的,先不要安排具體單位,進行一段時間的上崗前培訓再說,不少於一周吧,這件事你們跟職教部聯合辦。另外,要重申一下考勤規定,對於再出現類似問題的單位。一定嚴肅處理。」剛接手人事管理的邱林幹勁十足。

呂綺的一萬救急款到位,徐德玉算是把心放在了肚子裡。人有時候是需要自我欺騙的,能將眼下的坎兒邁過去就成,至於以後。再說吧。給表哥打了電話,得知他在醫院情況很好,他兒子已經知道父親住院,去醫院看望了。給姑媽打電話。說他父親情緒不錯,自覺身體好了不少,他還對徐德玉說。他在利用星期天做家教,每月能掙幾百塊,省著點花夠吃飯了,要表姑不要給他寄錢了。徐德玉很高興,但表示錢還是會寄的,做家教可以,但要吃好飯,這方面可不能省錢。

表哥得到暫時的安頓,徐德玉的心思也就放在了工作上。7月10號,組織部關於調整她級別的批覆下來了,從本月起她就可以享受正科待遇了,崗位工資增加了180元,差不多夠她吃飯了,加薪不多,但令她高興。幾個同事因此要她請客,她痛快地答應了,不過放在了星期天,現在她實在是太忙了。

這邊尚未完成關於精益管理專刊的編撰,那邊又奉崔健之命編輯一組關於脫崗人員清查處理的專欄,以配合公司正在開展的脫崗整頓。這個專欄顯然是要用事實來支撐的,道理好講,即使是那些受到壓力面臨抉擇的脫崗人員,也不好說脫崗是正當的。但實際情況就不一定了。所以,意氣風發的邱林和分管宣傳部的常文海聯袂來到宣傳部布置任務,要求宣傳部儘快組織一批有份量的稿件,弘揚正氣,以正視聽。

「最近宣傳部屢次受到陶總的表揚,還給大家特批了獎金,」常文海在邱林講述了脫崗清查的意義後,笑眯眯地對宣傳部的全體成員說,「確實,我們的廠報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受到了職工的歡迎。這是跟大家的努力分不開的。陶總最近就脫崗人員清查跟我談了兩次,核心就是要弘揚正氣,明辨是非,理直氣壯地宣傳大道理。這個工作,非我們宣傳系統莫屬。具體辦法還是要深入一線,找到有典型意義的宣傳對象……呆在辦公室講空洞的道理是沒有意義的,道理誰都懂,但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我們就是要理直氣壯地講,公司清理脫崗是為了全體職工的利益,而不是發神經或者整人。」

因負責採訪業務的武長生科長生病,採訪工作落到了徐德玉頭上。因為剛提升了級別,徐德玉實在是不好意思對崔健的安排提出異議,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寧願寫一萬字的文章,也不願去採訪一個人,她實在是太不擅於跟人打交道了。

她尚未跟武長生的兩個部下研究採訪的對象和分工,崔健又把她找了去,要她去採訪一次陶唐,「三點半鐘去陶總辦公室,錄像已經安排了,這次採訪要上明晚的電視,你趕緊準備下,兩個問題,一是對精益管理意義的解讀,二是脫崗問題,重點是前一個。哎,去讓尤本玲幫你化化妝,把自己搞的精神一點!」

她立即就懵了,「崔部長,我不適合干這個,真的,是不是派別人去?」

崔健板下臉,「我安排你去,自然是因為你最合適。你以為我是隨意的啊?」他看了下手錶,「時間是陶總定的。趕緊準備去吧。」

徐德玉沒有遵照崔健的指示化妝,她只是去衛生間對著鏡子觀察了下自己,覺得並無神什麼不妥之處,便找了間安靜的辦公室考慮了下「採訪」的問題和順序。問題很簡單,順序領導已經確定了,這件事其實非常簡單,他只需要一個開場白即可。但她特別怵見領導,尤其是陶唐。所以,幾句開場白就令她心煩意亂,出汗不止。心裡暗罵自己太沒出息了,呂綺還期望自己再進步呢,看來自己真不是當官的料。

三點二十五分,徐德玉走進了陶唐的辦公室。她參加工作快二十年了,進廠長辦公室卻是第一次,竟然不知道是個套間,看到端坐著看報的李志斌,心裡納悶他怎麼坐在這裡,「陶總不在嗎?我是崔健部長安排來採訪陶總的。」

李志斌站起身。微笑著說,「徐科長請進吧,陶總等著你呢。」說罷替徐德玉拉開了套間的門,徐德玉才發現裡面還有一間面積更大的屋子。

走進去的徐德玉第一眼看見攝像的張師傅已經支好了機子。然後看見陶唐從辦公桌後走出來,「小徐你來了,請坐……唔,你好像有些緊張啊。今天你是考官,該緊張的是我啊。」

「對不起……」徐德玉額頭上沁出了汗珠。

「哈哈,」陶唐盯著徐德玉。「小徐,你在宣傳部工作多少年了?」

「十八年了吧……」徐德玉接過陶唐遞過的紙巾,擦了下汗津津的額頭。

「老同志了嘛。難道你除了寫東西就不跟人打交道?不會吧?」

徐德玉笑了笑,稍微輕鬆了點。

「你坐啊,不不,坐這邊,不然張師傅就要調機器的位置了。」

徐德玉換了個位子,側身對著攝像機,習慣性地摸出錄音筆放在茶几上,又打開自己的筆記本。

「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啊?」陶唐微笑著看著依然顯得緊張的女人。

「陶總,我想請教兩個問題,」徐德玉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但聲音還是發虛,「第一呢,嗯……是關於精益管理,自您來挂帥紅星,」她逐漸流暢起來,「多次在大會上講精益管理,把它提升至戰略的高度……前幾天,公司召開了精益管理專題推進會,我們認為公司正式啟動了這項工作……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精益管理的核心要義是什麼,它對我們公司現實的經營管理有什麼意義?」

「這個問題問的好。」陶唐微笑著說,「不止一個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包括一線的工人師傅。首先要承認,我們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不甚理想,各主要經營指標連續數年呈下滑態勢,職工的收入和當地薪酬水平比起來不高,甚至出現了拖欠工資的現象。公司的技術儲備、產品研發及市場拓展均不盡人意,經營風險也在增加……一句話,大家都對公司的現狀不滿意。大家可能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我們這個新班子能夠儘快扭轉公司的頹勢……這兩個月來,公司的某些方面正在發生著變化,比如生產口,五六兩個月連續突破6億元,六月份現價產值突破了6.5億,給銷售帶來一定的壓力,也給資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我們是企業,是要靠產品贏得利潤來支撐企業的生存發展的,這個道理誰都明白,所以,產值躍升帶給其他方面壓力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有人說,一味地以銷促產有很大的風險,這沒錯。如果產品積壓賣不出去,註定是一場災難。但是,如果經營規模上不來,公司就運轉不下去。企業管理有個術語叫固定開支,比如工資、社保、折舊、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甚至水電氣等動力費,是相對固定的,即使你停產了,這些錢還是要花的。所以,當產品的贏利能力,我叫它邊利率,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數值時,清楚了企業的固定費用,就可以計算出企業的盈虧平衡點了,就可以知道我們需要多大的規模了。我們紅星公司是個大廠,固定費用——暫且不考慮員工薪酬的增長,每年需要11個億!還算至每天就是300萬!夠嚇人吧?只要紅星開門,這300萬就必須花,否則就會很難受。以這個數字倒推,在目前產品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公司每年應當實現120億的銷售規模。」(未完待續。。)u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