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不曉得張翊國會不會給韓四面子,不曉得張翊國會不會幫他的忙,而肅州鎮總兵雙來這兩天竟從早到晚守在營里盯著操練,甚至讓糧官不曉得從哪兒買來二十幾頭大肥豬宰了讓營里的弟兄開葷,昨晚還請把總以上武官吃酒,瓜娃子都曉得這是要開打的前奏。

別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幾碗酒下肚就拍著胸脯賭咒發誓今後將唯雙來馬首是瞻,要跟雙來一道先收復揚州,再收復瓜洲和儀真,然後去攻江寧生擒匪首洪秀全。杜三卻食不甘味,這兩天過得是心驚肉跳。

直到今天早上,張翊國帶著雷大人的手令來營里,說是有一個差事,讓他和另外六個同鄉趕緊收拾行李一起走,他這才松下口氣。

雙來就在前頭盯著,他擔心夜長夢多,鋪蓋卷都顧不上收拾就跟張翊國來到一條小河邊。正準備跪謝,張翊國突然瞪了他一眼,隨即指指坡下的小船:「趕緊上船,以後別再回來了,別讓本官再見著你!」

「張老爺,下官……」

「少廢話,再敢多說一句,休怪本官送你等回去!」

杜三不敢再廢話,急忙跟同鄉們使了個眼色,背著行囊跑下坡,跳上船。一起被帶出營的六個綠營兵被搞得一頭霧水,可看到張翊國那殺人般的眼神,不敢猶豫,也跟著下坡上船。

守住船上的鄉勇跟船工點點頭,船工急忙拿起篙子,把船往仙女廟方向撐,結果離仙女廟還有老遠,杜三就見大前天在張翊國屋裡見著的那個中年儒生,正背著手站在不遠處的河岸上遙望著他們,身後還站著幾個鄉勇。

「三爺,到底啥差事?」一起被叫出營的丁二忐忑不安地問。

「等會兒再說,反正不是壞事。」杜三不曉得在岸上等的吳先生究竟是何方神聖,但能猜出來頭一定不會小,站在船頭遠遠地朝岸上躬身行禮。

丁二等綠營兵楞了楞,也跟著躬身作揖。

吳文銘打心眼裡瞧不起杜三這樣的貪生怕死之輩,像沒看見一般轉過身去。杜三臉皮本就厚,哪會在乎這些,船一靠岸就爬上去道:「下官杜衛方見過吳先生。」

「嗯。」吳文銘微微點點頭,隨即看著剛上岸的幾個綠營兵問:「你們六個姓什麼叫什麼?」

連杜三都如此恭敬,丁二更不敢怠慢,急忙道:「稟老爺,小的姓丁,名大河,在家排行老二,營里弟兄都喊小的丁二。」

「丁二是吧,老家什麼地方?」

「小的老家巴縣。」

「你呢?」

「稟老爺,小的叫劉本貴,這是小的三弟劉本富,小的跟丁二一樣也是巴縣人氏。」

……

全是巴縣人,杜三猛然意識到張翊國為何把這六個丘八一起叫上,正不曉得該說點什麼好,吳文銘示意曾跟陳虎一道在大橋鎮一帶殺過賊匪的家人吳四柱遞上一個信袋,面無表情地說:「杜衛方,信袋裡有兩封信和一份公文,信是我和張老爺寫給韓老爺的,公文是我去雷大人那兒幫你求來的。」

「謝吳先生……」

「少廢話,等我說完。」吳文銘臉色一正,接著道:「你不再是候補協辦守備,而是青山營的欽加從五品銜千總。青山營早在賊匪攻占儀真前就沒人了,所以你這個千總也沒什麼事可做。想回四川老家就回去,等過段日子託人給我捎個信,我找個由頭幫你呈報上去,就說你病得不輕,只能讓你告病回鄉。」

「吳先生,回家這麼大事我得問問我二弟。」

「你居然有臉說韓老爺是你二弟,罷了,你想問就去問吧。」吳文銘懶得再跟他廢話,又看著丁二等人道:「你們幾個就算之前不曉得,很快也會曉得兩淮鹽運司副使韓老爺是巴縣人,跟你們乃同鄉。韓老爺身邊沒幾個家人,你們去投奔他一定會收留的,不過去了之後一定要盡心盡力做事,不許偷奸耍滑。」

丁二這些天沒少聽杜三吹噓過,只是從來沒敢往這上面想,畢竟運副老爺那可是從五品,而且是正兒八經的文官,就算是同鄉也高攀不上,聽吳文銘這一說,頓時欣喜若狂,急忙跪下道:「吳老爺放心,謝吳老爺提攜,小的不是不識好歹的人,小的一定……」

「好啦好啦,跟我說這些沒用,要謝等到了海安再謝你們韓老爺。」

……

打發走杜三等丘八,了卻了一樁心思,吳文銘上了另一條船回儀真。

吳四柱把在船尾的爐子上燒開的水提進船艙,沏上茶忍不住問:「六老爺,您不是求雷大人派幾個人跟我們一道回去辦團練嗎,怎麼讓他們去海安。」

「辦團練哪用得著他們,你看就他們那樣,像是能打仗的嗎?「

「可雷大人還讓那個杜衛方做青山營的千總,姓杜的去了海安,青山營怎麼辦,還要不要復建。」

「青山營自然是要復建的,但不是現在,也不是讓老爺我去復建。雷大人之所以讓姓杜的做青山營千總,是因為不這麼辦就沒法兒名正言順派人去幫我們辦團練,畢竟姓杜的不管怎麼說也是經制內的武官。」

「這麼說您是幫韓老爺要的人!」

「你曉得就行了,不許到處亂說。」

「曉得,我不會瞎說的。」吳四柱想想又問道:「六老爺,這個姓杜的要是不回四川老家,又賴在海安不去儀真,雷大人將來要是問起來怎麼辦?」

吳文銘端起茶杯,揭開蓋子,撇撇飄在上面的茶葉,輕描淡寫地說:「揚州城外的千總沒五百個也有四百個,雷大人哪會記得他杜衛方。再說韓老爺是什麼人,要是姓杜的真賴在他那兒不走又不回儀真,他怎麼也不會讓我難做,一定會想方設法把姓杜的調到鹽捕營,或幫姓杜的找個別的差事。」

……

與此同時,這些天不能跟張翊國一樣在雷以誠那兒效力,只能每天早上去福珠朗阿那兒點個卯的徐瀛,收到了一份在泰州避難的同鄉差人送來的信,信里說張之杲病了!

屁股上的傷還沒好的胡師爺覺得這是個機會,趴在榻上急切地說:「東翁,郭大人說得對,您吃虧就吃虧在不是正印官。既然張之杲那個老混蛋又病得不能理事,您為何不去求求雷大人,去署理泰州事?」

東家官運亨通,幕友才有好日子過。

楊師爺深以為然,也勸道:「東翁,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您看看仙女廟現在有多少候補官在等著差委試用,要是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徐瀛無奈地放下茶杯笑道:「張之杲又病得不能理事的消息,其實我三天前就曉得了。」

「您早就曉得了?」

「張之杲剛病倒就差家人來跟福珠朗阿稟報,這個泰州正堂他從道光二十三年一直做到今天,該撈的早就撈足了。現在天下又不太平,太平賊匪又近在咫尺,他巴不得早些卸任回老家。」

「福珠朗阿不讓他走?」胡師爺下意識問。

「福珠朗阿估計是曉得張之杲急著葉落歸根,也可能是想等著那些候補官出價,總之既沒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反正就是這麼拖著。」

「哎呦,我怎麼連這都沒想到,福珠朗阿一定是既想要張之杲的銀子,也想待價而沽,想把署理泰州這差事賣個好價錢!」

「你才曉得?」徐瀛反問了一句,隨即冷笑道:「不過這事雷大人心裡有數,郭大人心裡也有數,他張之杲別想得便宜就一走了之!福珠朗阿也別指望能從中撈多少銀子!」

想到張之杲明明貪生怕死卻虛報戰功的事盡人皆知,而雷以誠卻是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主兒,這些天甚至跟欽差大臣琦善都翻臉了,一連上了兩道摺子彈劾琦善三天兩頭給聖上報捷,事實上卻沒正兒八經打過一場仗,胡師爺猛然反應過來:「張之杲越是不想做這個官,越是要讓他做,死也要讓他死在泰州任上!」

「反正他張之杲想葉落歸根沒那麼容易。」徐瀛冷哼一聲,放下茶杯起身道:「至於福珠朗阿,這個知府他也署理不了幾天。所以我們現在什麼也不用做,只要以不變應萬變。」

「韓秀峰,這些天有沒有韓秀峰的消息?」胡師爺回頭朝楊師爺望去。

「據說正在海安建營房,建衙署。都說官不修衙,他倒好,大敵當前,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耗費錢糧和民力大興土木。」

「建衙署?」

楊師爺一邊收拾書桌,一邊確認道:「建運副衙門,運司衙門都移駐泰州了,他竟然還要移駐海安。這分明是怕了,想離揚州再遠點。躲在海安多好,跟揚州中間還隔著個泰州,就算揚州這邊打翻了天,他龜縮在海安也不會有什麼事。」

胡師爺恨恨地說:「該進則進,該退則退,他倒是個知進退的主兒!」

「別瞎說!」徐瀛提醒道:「韓志行移駐海安一定是經郭大人首肯的,郭大人同意他移駐海安也一定有郭大人的道理。畢竟他現在不只是運副,也是鹽捕營的營官,移駐海安既方便查緝私販,也方便彈壓各場。揚州這邊已經夠亂了,沿海各場可不能再亂。一旦那些因水運梗阻淮鹽運不出去而沒了生計的灶戶鹽丁和船工犯上作亂,那亂的可不只是淮中淮南二十一場,而是整個通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