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麼回事?

她也不明白!

巡考收卷之前,她明明看了兩回。分明寫的是謝雲曦。怎麼會忽然變成了謝明曦?

莫非是老天長了眼……

抑或是謝三小姐有神靈庇佑?

篤信鬼神的孫夫子一想到這些,心中直冒寒氣,深深懊悔自己被金銀迷了眼。涕淚橫流地哭道:「是我一時財迷心竅,收了永寧郡主的好處,做了錯事。求山長從輕處置!」

鐵證如山,賴是賴不掉了。

另外四個同樣收了好處的夫子,一起面無人色地跪在地上。

俞皇后是名義上的山長,實則從不管庶務。

蓮池書院裡真正的掌權者,便是顧山長。顧山長平日性情溫和,從不苛責夫子們。只是,一旦翻臉,便冷麵無情,誰求情也沒用。

顧山長神色冷冽,目光在色如篩糠滿面淚痕的孫夫子臉上轉了一圈,又掃過四個面色如土的巡考夫子。

蓮池書院裡設有五年教程。每一級的學生只有十二人,教學六藝的夫子,再有教導女紅廚藝園藝等科目的夫子,加起來足有十人。

這五十個夫子裡,有十餘個當朝大儒和翰林,三十餘個女夫子。

眼前的這五個女夫子,有兩個和孫夫子一樣出自宮中,另外兩個則精擅棋藝和音律。因無資格閱卷,被委派做了巡考收卷的差事。

萬萬沒料到,這五個夫子竟齊齊被人收買,出了這麼大的紕漏!

「按著蓮池書院的規矩,你們五人即時起被開革出書院!」

眾人全身一震,再顧不得半絲顏面,連連磕頭求饒。

「我是一時鬼迷心竅,做了同謀。求山長手下留情,將我留下吧!」

「只要不開革出書院,讓我等做什麼都行!」

「求求山長,不要攆我走。我背此惡名回了夫家,再無活路了……」

慘厲的哭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

季夫子外冷內熱,見不得這等場景,看向顧山長:「山長,孫夫子不能再留在書院。其餘四位夫子,能不能網開一面?」

顧山長神色冷然:「犯下這等重錯,還有何顏面留在書院。此例若開,以後再有人因利犯錯,又當如何?」

季夫子啞然無語。

顧山長又道:「其餘四人,先關在書院。我帶著兩份試卷和孫夫子進宮覲見皇后娘娘!」

……

慈寧宮。

坐在上首的,是大齊李太后。

李太后已年近六旬,便是保養得再佳,也雞皮鶴髮,垂垂老矣。只是,李太后不肯服老,每日穿戴得頗為鮮亮,妝容濃厚。

呵!脂粉塗得這般厚,穿著鮮艷的亮黃色,活像個老妖精!

俞皇后心中暗暗嘲諷地冷笑。

婆媳是天生的冤家。

這句話用在李太后和俞皇后身上,最合適不過。

李太后肚皮爭氣,生了嫡長子之後,穩坐中宮數年。熬死了先帝,順順噹噹做了太后。唯一不順心的,便是兒子不肯娶娘家侄女,偏偏娶了俞家女兒。

建文帝年少時便是個犟脾氣,認定了俞蓮娘,執意要娶她。李太后心氣不順,對兒媳格外挑剔。

大齊最重孝道。建文帝便是再護著俞皇后,俞皇后也被磨搓得夠嗆。

俞皇后生下昌平公主後,再無所出。李太后以子嗣傳承為由,命建文帝廣開後宮。建文帝周旋數年,到底還是順了李太后之意。

昌平公主八歲那一年,宮中有了二皇子。之後庶出皇子一個接一個地出生。

李太后時常拿此事膈應無子的俞皇后。

婆媳多年,未見情意,只有積年沉怨。

俞皇后貴為中宮,每日依舊要到慈寧宮,晨昏定省,風雨無阻。心中冷笑不息,面上卻一派溫和恭敬:「母后今日鳳體如何?」

李太后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應道:「哀家身體好的很,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俞皇后碰了個硬釘子,也未變臉,淡淡笑道:「母后總喜說笑。這等話,可萬萬不能讓皇上聽見。否則,豈不令皇上傷心?」

李太后不輕不重地哼了一聲:「皇上忙於政事,整日操勞。後宮小事,不得在皇上面前學舌,令皇上煩憂。」

又皺眉道:「聽聞小九病了?」

俞皇后應了聲是。

李太后面色一沉:「小九剛滿周歲,得仔細看顧照料。你身為皇后,雖無嫡子,對諸皇子也該多多上心。」

字字句句戳俞皇后心肺。

俞皇后神色未變:「母后說的是。兒媳身為嫡母,對兒子們豈有不精心之理。」

不軟不硬地噎了回去。

李太后心中不快,正要繼續挑刺,一個宮女悄然進來稟報:「啟稟太后娘娘,永寧郡主前來請安。」

李太后對永寧郡主頗為喜愛,聞言舒展眉頭:「讓她進來!」

俞皇后不便立時便走,索性也留下了。

……

滿心焦慮的永寧郡主,快步進了正殿,一抬頭,便看到了端坐不語的俞皇后。

永寧郡主:「……」

永寧郡主身體陡然僵硬,緊繃著的面色也有幾分怪異。

「永寧,你今兒個怎麼忽然進宮了?」

李太后對俞皇后橫挑鼻子豎挑眼,對自小便在慈寧宮長大的永寧郡主倒是和氣慈愛:「哀家前兩日還在念叨你,你可有些日子沒來給哀家請安了。」

永寧郡主定定神,擠出一絲笑容:「永寧心中時時惦記皇伯母,只怕來得太頻繁,令皇伯母生厭呢!」

一邊說著,一邊上前行禮。

俞皇后神色淡淡,隨意嗯了一聲。

婆媳關係惡劣,永寧郡主是李太后的人,俞皇后對永寧郡主從無好感。

永寧郡主早已習慣了俞皇后的冷漠,心底掠過一絲苦澀,面上卻未顯露。

當著俞皇后的面,永寧郡主根本無顏說起謝雲曦替考之事。只能陪著李太后閒話。好在俞皇后很快起身離開。

永寧郡主起身行禮相送,得以正大光明地看著俞皇后的身影。

「永寧,你特意進宮,為了何事?」李太后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永寧郡主回過神來,微微紅著眼眶道:「皇伯母,永寧確實有一事相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