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很快洗好出來,李桑柔揚眉看著她。

她身上的衣裳,袖子長一截、褲腿長一截,再看看她那一臉的喜不自勝,招手把她叫到身邊,讓她蹲下去,仔細看了看她的頭髮,轉頭叫大常。

「鎮子上有家香水行,帶她過去,讓她們給她好好洗洗,用百部泡泡頭髮,再好好蓖幾遍,把頭髮里的虱子全部清乾淨。

「還有,這衣服不行,去成衣鋪給她買幾身。」李桑柔吩咐道。

阿英頓時漲紅了臉。

「沒事兒,咱家,除了老大沒生過虱子,別的,人人都生過。」大常伸手按在阿英頭頂,按著她往跳板過去。

………………………………

石推官這案子審的十分順利。

王守紀被關了一天一夜,被屎尿熏的接近崩潰,被推到石推官桌子前,拶指扔到面前,沒等套上手指,就崩潰全招了。

王守紀這位總帳房全招了,餘下的,招不招的,其實也無所謂了。

不過這不是一般的案子,審案的主旨在於態度。

所以,哪怕王守紀全招了,石推官還是認認真真,一個一個的審,一個一個的錄口供,一個一個畫押按手印。

人犯的數量在那兒擺著呢,個個都是一問就說,還是一直審到了天黑,才算審完了。

石推官他們在鎮上清空了一家小邸店,押著犯人住進去,準備明天一早啟程,趕回江州城。

孟彥清拿著抄錄的厚厚一摞供狀,回到船上,將供狀遞給李桑柔,說了審案的大致過程,以及大致案情。

李桑柔一邊聽著,一邊翻看著手裡的供狀。

這將近十年來,廣順船廠背靠守將府,獲利極豐。

楊干接手前,廣順船廠帳上有二十六萬銀子的流水,楊干接手後,每年盈餘皆超過十萬,到今年年初,總計有一百餘萬兩盈餘。

一個月前,楊乾和閃先生命王守紀等人把帳做成虧空,抽幹流水,並以廣順船廠做抵押,從江州城的銀莊,以及供貨多年的木料行,拆借了總計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這一百二十萬銀中間,楊干拿了二十萬兩齣來,十萬兩分給了六個帳房,其餘十萬兩,分給了船廠里四十六名大小管事兒。

王守紀分的最多,一人獨得五萬兩,其餘五個帳房一人一萬兩,四十六個管事兒分得的銀子,從五千到一千不等。

除了這二十萬兩,其餘二百餘萬銀,一百餘萬的盈餘,每年都押解往潤州了,拆借來的一百萬銀,都是楊乾和閃先生經手處置,連王守紀在內,沒人知道銀子運到哪兒去了。

楊乾和閃先生兩人,受遍了石推官帶來的刑具,緊咬牙關,一字不說。

李桑柔翻著供狀,聽孟彥清說完,眼睛一點點眯起。

阿英站在李桑柔身後,聽的兩隻眼睛瞪的溜圓,無論怎麼用力,都縮不回去。

「楊乾和姓閃的呢?」李桑柔將供狀放到桌子上,看著孟彥清問道。

「在延福老號。」

「走,去看看。」李桑柔站起來。

孟彥清和大常等人跟著往外走,阿英沒反應過來,大常抓著阿英頭頂上圓圓的髮髻,將她往前推了一步,阿英急忙跟上。

………………………………

在那岸上一堆木料和船之間的黑暗中,阿英的阿娘,阿爹,和弟弟阿壯,蹲成一堆,看著不遠處燈火明亮的那條船。

「娘!」看到有人從船艙里出來,蹲在最前面的阿壯急忙指著叫道。

「噓!」阿英阿娘伸手捂在兒子嘴上,大瞪著雙眼,急切的看著從船艙里出來的一群人,看到阿英,目光就粘在了阿英身上,看著阿英下了船,往鎮子方向過去,一直看到什麼也看不到了。

「娘!大姐一身新衣裳!」阿壯掰開他娘的手,十分的羨慕。

他從來沒穿過新衣裳,一回也沒有!

「別看了,回去吧,明兒還要起早幹活呢。」阿英阿娘長長吐了口氣,站起來,揪起兒子,推著把還在看向鎮子方向的阿英阿爹,一起往小木屋回去。

走了幾步,阿英阿娘抬手抹了把眼淚。

「哭啥!」阿英阿爹不滿的橫了阿英阿娘一眼,「孩子是享福去了,哭啥!」

「我是高興的。阿英這孩子,福大命大。」阿英阿娘再抹了把眼淚,伸手摟住阿壯,「咱阿壯也有福。」

「大姐一身新衣裳,真好看!」阿壯還是羨慕他大姐那一身新衣裳。

………………………………

李桑柔等人進了邸店,隨便找了間空房,孟彥清去和石推官打招呼,黑馬帶著兩個人,將楊乾和閃先生提進來。

李桑柔坐在椅子上,阿英站在李桑柔身後,緊緊抿著嘴,瞪著被黑馬等人推進來的楊乾和閃先生。

楊乾和閃先生兩個人都是一身惡臭,兩隻手腫漲淤血的仿佛兩隻紫紅的大饅頭。

阿英看到過楊東家和閃先生兩三回,那兩三回都是遠遠的,看著他們身後跟著成群的小廝長隨,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大管事們簇擁在中間。

相對於她,楊東家和閃先生是站在雲端之上的人。

眼前的楊東家和閃先生,讓阿英心裡湧起股莫名的唏噓和倉惶之感,她想起了阿娘常說的一句話:

三十年河東轉河西。

「潤州城是我親自去的,我見過你們那位楊老太爺,是個了不起的狠人,你也是。」李桑柔仔仔細細打量著楊干。

楊干看著李桑柔,咧開嘴笑了笑。

「現在看,你們那位楊老太爺,比我當時看到的,更高一籌。

「你從船廠摟了兩百多萬,別的產業,應該也和這裡差不多吧,都狠摟了不少銀子,這筆銀子總數,想來能過千萬。

「這筆錢在哪裡,這位閃先生肯定不知道,也許,你也不知道,但是,楊老太爺必定知道,你們楊家,肯定還有幾個人知道。

「你們楊家已經有了一位舉人了,我也見過了,眉清目秀,非常年青,據說文采出眾,想來考出個進士出身,不在話下。

「聽說除了這位舉人,還有七八個秀才,也都是年青貌美,才華出眾,再年青些的孩子中間,還有更多的俊秀之才。

「有了這筆銀子,這些俊秀就能如虎添翼,未來,不過十年八年,你們楊家照樣可以如期崛起,並且很快一飛沖天!

「這是你們那位楊老太爺,還有你們這些人的打算吧?

「就算犧牲幾個人,十幾個人,也是值得的。是這樣吧?」李桑柔看著楊干,一字一句,說的很慢。

楊乾笑了笑,沒說話。

「這份心境,這份毅力,令人佩服。」李桑柔真心實意的讚嘆了句。

「可這一份潑天產業,最初,是你們楊家從孟家手裡強搶過去的,這叫什麼?吃絕戶對吧?

「律法上有十惡不赦,要是評一個十大缺德,吃絕戶能排第幾?

「你們強搶而來,又被別人搶了回去,沒有願賭服輸的氣派格局,反倒使出這種讓人噁心的手段,使出這種拼上這百來斤爛肉,你能把我怎麼樣的無賴手段!

「原本,我挺佩服,你,楊老太爺,還有其它人,為了楊家,能這樣捨得下臉,放得下身段,也能算個人物。

「後來,我看到你怎麼分那二十萬,這船廠里,你怎麼對待那些帳房,那些管事兒,那些長工短工。

「你厚待帳房管事,不惜重金賄賂,都無可厚非,可你對船廠那些出一把力氣的長工短工,連幾個饅頭都要剋扣。

「原來,你,你家老太爺,你們,這份缺德,這份沒底線的弱肉強食,與生俱來。

「這是你們那位楊老太爺,還有你,你們這一群雄心勃勃的爛人的本性。

「真是讓人噁心。」

楊干在地上挪了挪,坐得舒服些,看著李桑柔,眯著眼笑。

「像你們這樣,缺了大德,沒有下限,不擇手段的爛人,要是讓你們如了意,要是讓你們楊家有人有錢,一飛沖天,我總覺得,有點兒沒天理。

「後來又一想,你看,你們遇到了我,這不就是天理麼。」李桑柔眯眼看著笑眯眯看著她的楊干。

「你知不知道我是個很有權勢的人?

「我手裡這份權勢,不算太大,不過,足夠請下一張旨意,把你們姓楊的整個一族,貶為賤籍,三代五代之內,讓你們脫身不得!

「這份權勢,我還從來沒用過,今天,我打算破個例。

「天下沒有白吃白拿毫無代價的事兒,你們拿了這上千萬的銀子,就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李桑柔看著眯眼直視著她的楊干,他在嘲笑她。

李桑柔看著楊干,片刻,看向孟彥清問道:「你會寫奏摺吧?替我寫份奏摺。」

孟彥清想皺眉,趕緊又舒開,「能,能寫寫。」

楊干嘴角往下扯了扯,嘲諷的意味更濃了。

「跟石推官說一聲,其餘人,該怎麼判就怎麼判,楊干發到潤州府。

「得讓你親眼看著你們楊氏一族淪為賤籍,要不然,我心情不好。」李桑柔說著,站起來,「我們走吧。」

阿英跟在李桑柔後面,渾身僵直,出門檻時被絆了一下,直直往前撲倒,大常順手揪住她頭頂的髮髻,將她提過門檻。

回到船上,孟彥清趕緊擺好文房四寶,端正坐好,擰眉攢額寫摺子。

他是寫過摺子,不過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兒了,自從進了雲夢衛,連人都是死人了,哪還用寫摺子!可這滿船的人,確實也就數他最有寫摺子的學問了。

偏偏老大要寫的這份摺子,這件事兒,要說的堂而皇之為國為民,那是相當相當的困難。

孟彥清這摺子,一直寫到後半夜,努盡了力氣,也只能算了算了,就這樣吧。

阿英和李桑柔睡在一間船艙,李桑柔睡床上,她在船艙一角的甲板上,鋪了新被褥,蓋著新被子,枕著新枕頭,卻無論如何睡不著。

腦海一片一片、一團一團,全是今天的事兒,一遍一遍的想著今天這一天,過了一遍又一遍,越過越覺得像在做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迷迷糊糊睡著了。

幾天之後,離滕王閣竣工大典還有兩三天,李桑柔大致安排好廣順船廠的事,準備啟程趕回豫章城。

啟程前一天,晚飯前,李桑柔站到阿英身邊,看著她握著筆,渾身用力、笨拙無比的描完一行大字,笑道:

「今天先寫到這裡吧,咱們明天一早就走了,去豫章城,應該有一陣子不能過來了,你回去一趟,跟你阿娘阿爹,還有你弟弟,說一聲。」

「好!」阿英急忙放下筆,收好紙,再洗好筆硯放好,擦了手,看著李桑柔道:「我現在就回去嗎?」

「嗯,晚飯回去吃吧,跟你阿娘阿爹,你弟弟一起吃。」李桑柔笑道。

「那我走啦!吃好飯我就回來!」阿英用力屏著滿腔的興奮,屏到有幾分僵直的往外走。

大常從外面進來,一隻手拎著滿滿一大袋子滷雞熟肉點心等吃食,另一隻手捏著塊小銀錁子,一起遞給阿英。

「拿回去給你弟弟吃,這是五兩銀子,老大替你支了三個月的工錢。」

「謝謝常哥,謝謝老大!」阿英接過,鼻頭一酸,急忙沖大常鞠一躬,再沖李桑柔鞠一躬。

「現在學第二條規矩,不該說的,要能管住嘴。」李桑柔看著阿英,神情嚴肅。

「要是你不知道一件事兒,一句話該不該說,那就是不該說。」大常交待了句。

阿英連連點頭,深吸了口氣,「記住了!那我走啦,一會兒就回來!」

………………………………

孟彥清努盡了力氣寫的那份摺子,幾天後就遞到了建樂城,送到了進奏院。

順風開出來之後,受到影響最大的地方,就是這進奏院了,說一句把進奏院翻了個個兒,也就是有一點點誇張而已。

整個進奏院,對順風,那兩份小報,以及順風那位大當家,無人不知,還知之頗多。就算有新人進來,進來之後的頭一件事,必定是聽前輩們介紹順風,朝報,以及那位大當家。

看到那份不倫不類的摺子封面,再看到更加不倫不類的李桑柔三個字落款,當值的進奏官立刻上報,趕緊捧著這份從抬頭都落款,沒有一處沒毛病的摺子,送到了分管進奏院的潘相面前。

潘相瞄了眼,趕緊拿著摺子去找伍相。

伍相對著摺子封面,苦笑道:「這是札子的寫法。」

「能寫成這樣,不錯啦。」潘相壓著聲音說了句。

「看看吧,大當家直接寫給皇上的東西,都是清風代轉,這一份,正正經經的走了奏摺的路子,就該正正經經照奏摺的規矩來。」伍相拿過裁紙刀,挑開奏摺。

伍相一目十行看完,遞給潘相,潘相看完,眉梢高高揚起。

「是從江州城過來的,趕緊去看看,還有沒有江州城過來的摺子,趕緊拿過來,只要是洪州的,都拿過來,趕緊。」伍相拿過奏摺封面,看了看後面的遞送印章,立刻吩咐道。

沒多大會兒,小廝帶著當值的進奏官,捧著本摺子送過來。

一起過來的,還有江州府尹的一份奏摺。

伍相拆開看過,輕輕舒了口氣,將摺子遞給潘相,「你看看,這隻怕就是前因,得立刻請見皇上。」

潘相掃了一遍,嗯了一聲,和伍相一前一後,從屋裡出來,徑直往宣祐門請見。

慶寧殿內,顧瑾看過兩份摺子,放到案上,吩咐清風,「把那隻匣子拿過來。」

清風應聲,搬過匣子,放到顧瑾身邊,顧瑾從案頭挑了把鑰匙,打開匣子,取了份厚厚的密折出來,遞給伍相,「你們看看。」

密折里還夾了一份摺子,伍相看完一份,遞給潘相。

摺子是一個月前,潤州郭府尹遞過來的。

夾帶的那一份,是潤州舉人楊歡,和另外兩名舉人,以及二三十名秀才聯名,訴大齊大軍中,有人強奪民財,聲聲痛訴,字字泣血。

另一份,是郭府尹的詳細說明:

這件事兒從頭到尾是怎麼樣的,楊家是怎麼起家的,傳說中楊家這些產業是怎麼來的,潤州的老人,都說楊家那位楊文楊將軍,其實是孟家的贅婿。

以及,隔一天,他收到楊歡這份讓他代呈的訴狀前,已經有人到潤州,找到原本楊家出銀的義學義莊,說銀錢照出,義學還要再辦個女學,還找到他,說要再辦間醫館義診。

只是,義學義莊,名兒要改一改,改成東山書院,西山義莊。

以及,傳說,楊家那位有錢的媳婦兒孟氏的父親,自號東山先生。

末了,郭府尹謹慎的表示,他以為,楊家所謂的奪產,純屬家務。

兩個人很快看完,伍相看向顧瑾。

「總計六十九處產業,光兩間船廠,就是兩百餘萬銀,其餘六十七處,會有多少?」顧瑾在摺子上拍了拍。

「必定超千萬,不過,這是十年來的總收益,這十年來,楊家的用度,義學義莊所耗,皆在其內,去掉用去的。」伍相輕輕嘖了聲,「還是有不少,四五百萬,五六百萬銀,總是有的。」

「這還真是頭一回,怪不得大當家寫了摺子。」潘相一臉乾笑。

這些年,從大當家手裡搶銀子,還搶走了的,這還真是頭一回!

「潤州之事,大當家做這件事,是酬孟氏獻城之功,也是她當初和孟氏的約定,損已之名,行的卻是為國為民的大事。

「楊氏一而再再而三,確實過份了,這樣的虎狼之家,墜入賤籍,理所應當。」顧瑾直截了當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潘相費費心吧,把這件事理順補圓,一件小事而已。」

「是。」潘相忙欠身應是。

顧瑾看著李桑柔那份摺子,片刻,看向伍相和潘相道:「世子給朕的信中,曾經說過一回,說大當家想修一條路,從建樂城直通杭城,全部用青石,路要極寬,中間隔開,一邊南來,一邊北往。」

伍相和潘相聽的眼睛都瞪大了,這不是跟御街差不多了?這得多少銀子?

「世子說他問她,到哪兒弄這麼多銀子,大當家說,她打算造很多海船,出海去搶。」顧瑾接著道。

「那這船廠?」伍相反應極快。

「大當家的真是……實誠。」潘相想著那個搶字,想說兇悍,話到嘴邊,突然覺得不合適,硬生生改了。

「朕原本以為,她連海船都要搶呢,福建兩廣,到處都是海匪。」顧瑾慢吞吞道。

「大約,嫌海盜太窮,船太小。」伍相想了想,認真道。

「她是個極聰明的。」顧瑾沉默片刻,輕輕嘆了口氣。

伍相和潘相對視了一眼,這話不好接,不能接。

見顧瑾不說話了,兩人度量著顧瑾的意思,忙起身告退。

看著伍相和潘相出去了,顧瑾挑了張紙,又仔細挑了支筆,試了試,寫下廣順兩個字,舉起來看看,放到一邊,再寫。

連寫了三四遍,看著滿意了,示意清風,「把朕那方拙字小印拿來。」

清風忙取了小印過來,顧瑾印好,吩咐道:「把這幅字遞到豫章城,給大當家。」

清風答應一聲,雙手捧著那幅字,趕緊去裝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