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尾聲(上)

尹承善到達北疆之後,有給丁柔的書信捎回來,雖然秉承著報喜不報憂的心思,丁柔還是從書信中間看出北疆的情形並不樂觀,何況她經常去信陽王府,朝廷的邸報在安國夫人手中是最為詳盡的,安國夫人想著丁柔有孕,大多不給她看。嗄汵咲欶

「不給我看,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更會胡思亂想。外祖母,我是您的孫女,您總是說我像您。當年您經歷喪夫之痛,太祖帝後離世,您可曾小產?你懷著娘親在疆場拼殺,可從小產?您即便在疆場,一樣把娘親生下來,我是沒有您強韌,但如果為不好的消息,便不顧身體,不顧肚子裡的孩子,我不配做您的外孫女,亦不配做母親。」

安國夫人嘴唇動了動,擺手將邸報盡數交給丁柔「冤孽,這是母后血脈的詛咒。」

丁柔從邸報中抬頭,很鄭重的說道:「我不覺得是詛咒,外祖母,母愛是最為偉大的,我不會因為外面的不順心,再失去我的骨肉。」

兩世為人,如果說丁柔最為痛苦的時候,就是前生意外流產,經歷過痛徹心扉的痛苦,丁柔又怎麼不愛惜現在的自己?看過邸報之後,丁柔發現北疆比她想得要危險許多。

坐在一旁的安國夫人眸色深沉「小柔可曾後悔?」

「說不後悔,我自己都不信。」丁柔自嘲的嘆了一口氣「可後悔有什麼法子?既然做出了選擇,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得由我們承擔,夫君燒了摺子。他忠誠於帝國之心不弱於任何人。」

那一日她聞到過燒紙的味兒,他沒說,她亦沒問,丁柔放下邸報。用茶水蓋住喉嚨的乾澀。「以前我同三姐姐說過,總不能好得事情都在原處等你,壞的事情都會避讓開。我不是福澤深厚的人。」

「如果沒有外孫女婿三年盟誓,北疆是更危險,為了誓言,朝中大臣擱置了許多的爭議,北疆已經比尹承善去之前有條理很多,雖然戰事不容樂觀,但統和北疆的兵力。聯軍無法在往前一步。」

安國夫人安慰起丁柔,隱藏去眼底的擔憂,只聽丁柔輕聲問:「外祖母能不能在三年之內平定北疆?」

安國夫人嘴唇微張,知曉應該讓丁柔放心,但面對眸光清澈瞭然的外孫女。假話如何都說不出口,丁柔眼睫垂下「您什麼都不用說,我明白了。」

「有句話是青出於藍,我做不到,未嘗他做不到,他身邊還有恆兒在,三年許是能完成承諾,即便完成不得。陛下也不會怪他的。」

「軍令狀已經下,整個大秦帝國的人都在看著他,一旦他做不到,這輩子也別想再有人信服他,他雖然不說,但我卻知道他最是要臉面的。」

「小柔!」安國夫人語氣重了幾分。「你說過他是聰明人兒,懂得取捨之道的聰明人。」

「他做夢都想位居人臣,外祖母,你說他會讓自己名聲掃地嗎?有時候聰明人固執起來,您還不知道?」

丁柔抹去眼角的潮濕,聲音極低卻堅定的說:「總不會讓他獨自一人,我答應過他,會相信他的。」

安國夫人再也說不出話,甩了袖子:「你比我死心眼兒,如果我像你,早就隨你外公去了。」

「許是吧,其實我還是怕死的。」

丁柔抬眼淺笑,眸中隱約的水汽飛散「總不能坐以待斃,他在北疆努力,我亦不想讓旁人看他的笑話,外祖母,可曾查清楚是不是有人給敵酋通風報信?您布置下的防線,被他們瞬間找到最薄弱的一環,即便聯軍統帥為天縱奇才,也不至於算無遺漏。」

此時丁柔完全相信朝中皇子們中間出現了內鬼,要不然北疆形勢不會如此險峻,安國夫人厲色道:「現在還沒消息,皇兄不會容忍背叛帝國的人,無論他是誰。」

丁柔睫毛微微顫抖「叛國罪是誅殺九族的是吧。」

「難道叛國之人不該死?誅殺九族還是輕的。嗄汵咲欶」

「遷怒總不是好事。」

「小柔!」

「當我沒說。」

丁柔安慰起安國夫人「您能不能給我看看密報?調查此事的密報,許是我能幫到您。」

也許越早揪出幕後主使,越能消除丁柔心中的不安,安國夫人猶豫了一會,起身取過一個盒子,遞給丁柔:「你看看也好。」

密報的紙張上水印著龍騰鳳舞,不是安國夫人她怕是一輩子也看不到這樣的密報,但丁柔翻看了一遍之後,一樣的一籌莫展,她不是神仙,雖然此刻她真想成為無所不能的神仙,哪怕折了幾年壽命她都是願意的,正因為她是凡人,所以她看不出來,到底這一切到底是哪位皇子的手筆。

「燕王殿下還好?小「好,最近修身養性,越發的清心寡欲。」

安國夫人斜睨了丁柔一眼,小聲說道:「他是皇兄最為懷疑的一個,但卻是諸位皇子王爺中最安穩的一個,不是燕王妃哭著求著,燕王會削髮出家,燕王府邸清冷極了,無人登門。」

「燕王修佛,和尚大師不曾到訪?」

「不曾。」

「燕王妃不曾出門?」

「不曾。」

丁柔找出記載燕王動向的密報,揉了揉太陽穴,莫不是她想錯了?因為受了丁敏的影響而疑神疑鬼?安國夫人說道:「這事著急不得,你且放心,我會多看著燕王。」

丁柔擺了擺手「也不能總是盯著燕王,許是我想多了,只是我不相信得勢了十幾年差一點成為太子殿下的人會因為厭倦紅塵而出家,如果沒有嘗過權柄的滋味倒也罷了,可燕王殿下...」

不能說得太明顯。哪怕對面做得人是安國夫人「總之,朝堂上有什麼事兒,您不可隱瞞我的。」

「好。我答應你。」

安國夫人應承下來,丁柔回到府邸,但凡北疆總督尹承善所請。文熙帝沒有不准奏的,也有御史彈劾北疆總督排除異己,但文熙帝信任尹承善,對彈劾尹承善的御史,大多是杖責的,將北疆的軍政大全都交給尹承善。

如此信任,尹承善的回報卻並不顯著。北疆雖然有條理了一些,然在形勢上還是比較嚴峻的,丁柔也不知道文熙帝對尹承善的信任能持續多久,難怪他臨走前下了軍令狀,說了三年之期。文熙帝無論如何都會等三年。

尹承善風光又危險,丁柔在京城也是一樣,有人巴結奉承,亦有人對丁柔不敬,哪怕她是一品夫人,是帝國縣主,一樣有耿直的夫人們給她臉色看,仿佛他們夫妻是投機取巧的人一般。

幾次安國夫人都想給丁柔出頭,都被丁柔給勸住了。丁柔儘量少出門。安心在府里待產,八月之後,丁柔再生下一子,文熙帝一樣賜名尹睿明。在兒子滿周歲之後,丁柔知曉他們母子都不能離開京城,以頻頻做惡夢為緣由。讓柳氏去江南找尋隱士解夢。

柳氏是不願意去的,但架不...[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