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長也沒用,關鍵是要拍了這麼多集,得賣出去才有錢賺。你認識台長,他能給多少買我們的電視劇?」方既明說道,「據我所拿到的資料,去年我過拍了294部電視劇,但能在電視上放的,只有187部,而且只有一半左右是賺錢的。如果成本是一百萬的話,一部電視劇三十集,獨家首播要賣出一集三萬才有得賺。但目前市場情況是,一集最高才兩萬。所以,電視劇必須要賣第二輪、第三輪的播放權,才勉強夠回本。」方既明有點無奈地說道,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電視劇越拍越長的緣故了,因為是論集數賣的!多一集,就多幾萬塊錢,誰不想多拍幾集?

袁正偉是想拍電影的,因為電影始終要高大上一些。

但王櫟覺得,先前他投錢拍電影,卻是砸進水裡連個響聲都沒有。而這一次拍電視劇的話,最適合他喜歡的明星了,於是便拍板說道:「這麼長,肯定拍電視劇了!」

潘越看了看王櫟,也說道:「那就拍電視劇吧,至於首播,我們來解決。我們一共投一百萬,不夠再加?」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行,到時候賺錢五五分帳。」畢竟一百萬都是全部成本了,甚至還不用一百萬,連五十萬都不到。也就是說,方既明還沒開拍,就先賺了一筆錢。

袁正偉卻有點失落,他第一次當導演,居然是電視劇導演!這跟他的想像有出入啊!

好在,袁正偉也知道是一個機會,要是不接,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執導一部戲呢!

這部戲,叫做《大漢天子》,是一個資深歷史教授寫的劇本。劇本是好劇本,可惜偏正經史實了一些。再加上前幾年央視拍了一部《漢武大帝》,珠玉在前,再拍類似題材的話,需要再深挖人物才行。

於是,確定了拍電視劇之後,方既明很快就把這位教授約上了,畢竟除了簽合同之外,還需要人家修改劇本。方既明的意思是,劇本名字改成《少年大漢天子》,側重點在青少年時期的漢宣帝,畢竟根據方既明之前在圖書館查閱的資料,漢朝的歷史跟上輩子是一模一樣的。

漢宣帝劉病已,也叫劉詢,是漢朝中興的一位明君,上位歷史極富戲劇性且極具傳奇性,最適合改編成電視劇了。

因為,這位皇帝在沒當皇帝前,是一位「遊俠」。咳咳,說好聽點是遊俠,不好聽就是混混。因為韓非子說了,「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說的就是遊俠。而漢高祖劉邦,也是遊俠出身。

為什麼劉病已身為皇子皇孫,還會做混混?

其實很簡單,因為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受巫蠱之禍的影響,太子劉據起兵造反。後劉據兵敗,全家被殺,唯獨孫子劉病已尚在襁褓之中,幸免於難,被收系郡國在長安的府邸中臨時設置的官獄裡,也叫郡邸獄。後來漢武帝大赦天下,劉病已才得以出獄,被祖母史家所撫養。後來漢武帝去世,遺詔令掖庭養視,宗正錄其屬籍,於是劉病已成長於掖庭。

記住了啊,漢武帝是後悔的,不然的話也不會讓劉病已歸於宗正了。這也是後來劉病已能做皇帝的法理所在,誰都沒辦法說什麼!

劉病已在掖庭時,掖庭令張賀因曾是劉據的家吏,懷念劉據的舊恩,同情劉病已,就對劉病已體貼入微,用私人的錢供給劉病已讀書。後來劉病已長大了,雖然讀了詩書,但也喜歡遊俠,鬥雞走馬,廣為交結。他雖養於掖庭,卻常常出行宮外。他屢次在長安諸陵、三輔之間遊歷,常流連於蓮勺縣的鹽池一帶,尤其喜歡跑到其祖父劉據博望苑以南的杜縣、鄠縣一帶地方,去光顧杜、鄠兩縣之間的下杜城。他從這些市井的游嬉當中深切體會了民間疾苦,也因此學會辨別閭里姦邪,探查吏治得失。

以為劉病已曾經遊歷長安三輔,體察了解民情,深知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這對他後來登基為帝施政治國有直接影響。

待到新皇劉弗陵登基,也就是漢昭帝。可惜漢昭帝是個短命的,早逝無子,霍光等人於是立漢武帝之孫劉賀,劉賀登基不久因為品行惡劣又被霍光廢掉。然後,霍光立了戾太子劉據唯一倖存的孫子劉病已為帝,於是劉病已登基為帝,改名劉詢。

這樣的傳奇故事,讓人讀起來都覺得這絕逼是主角了,簡直跟另一位漢朝的位面之子劉秀差不多,都是開掛的!

觀眾就喜歡看這種傳奇歷史大劇,方既明純粹是以觀眾的角度看的。

當然了,方既明也是受到上輩子的影響,因為上輩子在2000年左右,也有一部同樣題材的電視劇,火遍了大江南北,叫做《烏龍闖情關》,主演是孫耀威,曹穎。嗯,上輩子情竇初開的方既明,覺得曹穎就是他心目中的女神!

再加上編劇可以,這部電視劇深入人心。

當然了,也有穿鑿附會的地方,因為史書記載,並沒有跟劉病已長得像的人,也沒有一個和尚有那麼高的功夫——那時候,佛教還沒傳到中國!所以說,《烏龍闖情關》還是很烏龍的,但劉病已的婚戀也是一個極好的題材,因為劉病已娶的妻子是暴室嗇夫許廣漢之女許平君,他是真的喜歡這個女子。

許平君是不好運的,也是走運的,因為她還沒過門,先前許過內者令歐侯氏的兒子,該出嫁時歐侯氏的兒子卻死了。後來,她才嫁給了窮困潦倒的劉病已,婚後一年就生了兒子劉奭。

然而,劉病已登基為帝後,只能封許平君為婕妤。因為,權臣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沒有出嫁,又和上官太后是親戚,群臣要立霍成君為皇后。但劉病已是怎麼都順從,就這件事,劉病已是智謀百出,最後才立了許平君為皇后。

因此,還有個成語叫做「故劍情深」,就是這麼來的。因為劉病已的藉口是,下詔要尋求自己貧賤時的一口舊寶劍,大臣們明白了劉病已的心思,得了霍光的許可,才奏請冊立許婕妤為皇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