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競爭的結果

神州的收銀機賣出海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貿易,一開始方既明都沒留意到。

方既明沒留意到,但有心人留意到了,甚至還給報道了中國「高科技」產品MP3、U盤、點讀機遠銷海外。

好吧,他們也沒關注到收銀機這個「小」物件,主要是創匯真不多。可MP3就不一樣了,消費者大有人在,而且神州MP3之前就因為關稅賣得挺貴的。現在中國一開放關稅壁壘,這價格立馬就下降了。

於是乎,棒子國、霓虹的相關企業要哭了。

這剛剛投入的研發資金都沒收回來呢,神州就開始不當人打法了。不管是索尼也好,還是喪星也罷,在MP3的質量、價格上,都無法跟神州相提並論。於是,這幾家日韓的企業,紛紛縮減了訂單,減少了一點損失。

有報紙大肆報道之後,一些大型報紙也找上方既明了,比如說《經濟日報》的記者。

剛剛終剪完成的方既明,把配樂、字幕都放上去後送審了,才不得已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專訪。

這一次來的記者是老記者了,一直跟蹤報道WTO有關新聞的,叫做胡東。這次專訪,放在了百度的董事長辦公室。

這個辦公室,說實在的方既明一年也來不到幾次。所以,也沒配備電腦什麼的,就連擺設都很簡單。這不,茶水也是員工沏好送過來的。

「胡記者,喝茶。」

方既明招呼說道,「這茶葉可能不太好……」

胡東連忙說道:「沒事,沒事,這次過來,主要是想採訪一下方董,詢問一下關於神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出海一事。」

「這你可能找錯人了。」

方既明坦言道,「大家都知道,我是甩手掌柜,事情都是給手下人做的,我主要負責大方向而已。」

胡東笑道:「方董年少有為,做事風格不同常人也是理所當然。神州出口產品的數據,我是拿到了,主要是想問問方董,神州才創建不到兩年,為什麼能讓電子產品走出國門呢?要知道,成名已久的電腦品牌方大集團那邊,也沒能做得到。」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可能是理念不同吧。前段時間,關於「貿工技」還是「技工貿」路線不是吵得很兇嗎?在我看來,神州呢,是不屬於這兩者的任何一種,而是兩者的結合。我們重視研發,也重視生產質量,還重視貿易。」

「這要是沒有側重點的話,企業會不會跑偏?」

胡東知道,這肉戲來了。

方既明笑道:「作為一家實業公司,生產銷售那是必備的啊,不然肯定活不下去。但是,研發是未來,是公司在投資未來。如果沒有研發,就失去了未來。三者並重,我沒覺得有什麼衝突的地方。不是說,你要重視銷售了,就不重視研發了,這不是成因果的邏輯關係嘛!」

「所以,方董你是認為,不管是貿易、生產,還是研發,都是必須的?」

胡東饒有興致地問道。

方既明笑道:「如果是其他公司,我不清楚。但是我的公司,都是走在時代潮流前端的公司,那必須是要這麼做的。」

「所以,這是神州能研發出MP3、U盤、點讀機等一系列產品的根源嗎?」胡東掏出了錄音筆和小本子,一本正經地記錄。

方既明認真想了想,說道:「如果說根源的話,應該是企業文化吧。我的公司,都有創新的企業文化,永遠要保持著創新的頭腦,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動力。我給我的公司定下的使命是,用科技去創造人類的未來。這個科技,我認為是網際網路,還有電子產品。未來的世界,必定是這兩者的世界。

或者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網際網路是軟體,而電子產品是硬體。軟硬體結合,就是人類未來的生活了。

當一個企業有了文化,有了使命之後,它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企業願景。

我名下的企業,一個個的願景不同。神州的願景是,創造更好的人類生活。這是一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所以神州要去研發新產品,要去思考什麼才是未來的人們需要的產品。」

胡東對這個也是有了解的:「所以,方董也是讀過MBA的?」

方既明笑道:「恰恰相反,我對於企業管理,可以說是不怎麼精通。MBA什麼的,都是道聽途說了一番而已。不過呢,我始終認為企業是要賺錢的,是要盈利的,要為員工負責,要對顧客負責。所以,我雖然不怎麼懂管理,但我知道怎麼尊重員工的創造性。只要是人才,我都願意給他發揮的舞台。」

胡東笑道:「這就是方董創業的機密嗎?」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其實我創業能成功,真的很僥倖,因為我聚集了一大幫志同道合的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其實也不過是中人之姿,哪裡能創得下這麼大的公司?還要管理那麼多員工?單單是神州,員工都突破五千人了。」

胡東奇道:「但前幾天我去莞城採訪徐總的時候,徐總卻說,方董是他見過最天才的人啊?」

方既明笑道:「天才什麼的不敢當,只不過我比較敢想而已。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嘛。只要敢去嘗試,誰都可以是天才。」

「那麼方董是怎麼看到國內的『高科技』行業的?」

胡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很刁鑽,就差沒直接問方既明是怎麼看待方大集團和陳大磊的。

方既明也知道,新聞必須要找一個爆點,才能吸引更多人看。所以,方既明也直接了當地說道:「如果你敢放出來,我就敢說。」

胡東笑道:「方董你說吧!」

「中國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市場,而且活力將會越來越釋放出來。這個市場裡,不僅僅只會有中國的公司競爭,還有外國的公司競爭,我們加入了WTO,就是鼓勵這樣的競爭。但是,在這種競爭里,是很殘酷的。一些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競爭,就必定會被淘汰掉。」方既明用面無表情的舉動,說著最殘酷的話,「所以,未來我們國家肯定會有很多企業,包括國企都要倒閉,這就是因為處於跟世界上的優秀公司競爭的結果。」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