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月書院內,宋知書誦念著大學這篇經文,只不過這一次,宋知書以自我的見解,外加上運用浩然正氣配合誦念。

他進入忘我狀態,而整座書院卻在這一刻,莫名其妙瀰漫出一縷縷儒家正氣,朝著宋知書湧來。

似旋渦一般,宋知書所在之地,周圍風起,落葉飄散,端顯奇異,那儒生瞪大了目光,自幼讀書,他從未見過這樣的畫面啊。

而原本想要指引宋知書的周文淵,也在這一刻露出震撼之色。

「文章有靈,這是文章有靈啊。」

周文淵直接站起身來,他身為儒家正儒,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有名望之人,見過不知道多少大風大浪,然而此時此刻,他還是忍不住震驚了。

倒不是這篇經文,因為他還沒有聽完,主要的原因是宋知書根本就不是儒生,還沒有入品,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是看過一些儒家經學。

在他看來只是一個儒家稚童罷了,有天賦但也只是有天賦,可當這篇經文誦念出來後,周文淵才徹底震撼。

通過讀書,產生疑惑,然後進行自我解答,著出來的東西,就叫做經文,這天地之間,著出經文的讀書人不少,可能引起異象者,可謂是少之又少。

基本上只有大儒才能做到這點,宋知書做到這點,這就意味著宋知書的天賦,超乎自己的想像。

「先生。」一旁的儒生開口,只是馬上被周文淵一個眼神瞪回去,讓他閉嘴聆聽。

當下,兩人靜靜坐在宋知書面前,聆聽這篇《大學》,宋知書也在認真誦念,這一次誦念,他有不同的想法。

大學,為四書之首,蘊含的道理便是『成人』之道,成大人之道,也就是君子之道。

宋知書這十五年的熟讀,他認為首要則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是核心,君子必須要明白德行,要親民,要發自內心去做善事。

所以需要五步去完善,定、靜、安、慮、得。

意志堅定,方可不生浮躁,從而心安理得,思考事務才能思慮周詳,最終才會有收穫。

外加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治天下。

這才是君子之道,大人之道,一步一步去執行。

轟。

經文誦念完畢,剎那間小院當中,儒家正氣洶湧而動,朝著宋知書涌去,周文淵看到這一幕,當下出手,他周圍儒氣外泄,鎮壓這方的異動。

同時內心當中,更是震撼不已,身為正儒,宋知書這篇經文他自然能快速明悟,每一句話都蘊含著儒家真理,他無法去估量這篇經文代表著什麼。

但他知道的是,眼前這個宋知書,是儒道的絕世天才啊,還未入境,便有這樣了不起的思想境界,之前他預測宋知書最起碼可以成為正儒,現在周文淵覺得自己錯了,正儒?大儒都不止。

起步也是半聖境吧?

懵了。

周文淵徹底懵了。

本來以為是一個讀書的好料子,卻沒想到撿到寶貝了!!!!

「要通知老師,必須要通知我的老師,讓他親自過來,見一見這個儒家天縱奇才,哈哈哈哈哈,沒想到我周文淵竟然拾來寶玉,哈哈哈哈哈。」

周文淵內心狂喜,自聖人坐化之後,儒家是既好有不好。

大局觀角度來看,三教而立的平衡被打破了,道教和佛教自然占據優勢,儒家失去聖人很麻煩,但聖人坐化,分化無數文氣,後世讀書人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相當於出現一條康莊大道,人人可追逐聖境,只是聖人在的時候,雖儒道有不同教派,可都被聖人鎮壓,現在聖人坐化,大家自然有不同的意見。

內部鬥爭極其激烈,現在還好,聖人剛剛坐化,但過段時間必會出大事,看看這些仙門都開始培養讀書人了,由此可見天下各大勢力,誰不想分一杯羹?

在這個情況下,自己遇見這麼一塊寶玉,好好雕琢一番,宋知書未來就是他們學派的領頭之人啊,教派之爭,就有底氣了,甚至萬一萬一萬一,宋知書未來得聖人造化,成為新的聖人呢?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如此,自己也算是聖人引路人,各種好處接踵而至,當然最主要的是,鎮壓大世之亂。

周文淵很興奮,既興奮這篇經文,又興奮能撿到宋知書這塊儒家寶玉。

轟。

隨著大量儒家正氣入體,陡然之間,宋知書感覺大腦一片空白,仿佛被洗滌一般,自身的元神得到了巨大蛻變,不止如此,冥冥之中,他明悟了諸多道理。

之前很多不懂的東西,在這一刻也徹底明悟了。

「入境了?」

聲音響起,這次不是周文淵的聲音,而是他身旁的儒生,對於周文淵看來,儒家入境可能不是什麼大事,因為周文淵已經是正儒境。

可他不一樣啊,他廢寢忘食十四年讀書,拜師周文淵,藉助家族資源,才在兩年前入境,隨著聖人坐化之後,他才隱約感覺可能要突破第二境。

但宋知書,在他看來是個劍修,可能平時讀過一些聖賢書,但這種人比比皆是,卻沒想到宋知書今日過來,只是周文淵一番指點,就入境了?

這如何不讓他震撼?

儒家不同於修士,依靠修仙資源就可以突破境界,吃兩顆丹藥,打個坐納個氣就能突破,主要靠的是思想,需要民意,才能突破。

思想與民意,這是最難獲得的。

「恭喜小友,晉升知聖境。」

周文淵起身,他微微一笑,可內心也掀起巨大風浪,自己僅僅只是一番話,卻沒想到宋知書抵達知聖境,雖然只是第一境。

可多少人卡在這個境界?大周王朝,讀書人千千萬萬,真正能踏上儒道的人,又有幾人?大多數苦苦掙扎,不明聖意,現在宋知書水到渠成,踏上第一境。

光是這點,宋知書超越太多太多人了。

「知聖境?我踏入知聖境了嗎?」清醒過來後,宋知書有些驚訝,他細細感悟一番,自己的元神得到了巨大提升,而且體內有一百三十道儒家正氣。

加上了之前的三道半,一共一百三十道儒家正氣,這一百三十道儒家正氣,等同於十三道浩然正氣,算上之前的七道,自己共有二十道浩然正氣。

這還真是了不起的增長啊。

宋知書心中大喜,浩然正氣對自己而言,簡直就是神物,可以做太多太多的事情了,沒想到踏入知聖境,就可以得到如此之多的儒家正氣。

而且不止如此,進入知聖境,自己可以進入仙塔第二重,這一百三十道儒家正氣,少說能開啟一個玉盒吧?這又是一場造化仙緣。

果然,人的運勢一旦好了,就會一直好下去。

「知曉聖意,便為知聖,小友體內凝聚儒家正氣,從今往後便是儒道弟子,未來前程,不可估量。」

周文淵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出聲。

「敢問先生,儒家共有多少境界,可否為晚輩講解一番,晚輩讀書十五載,卻從不知曉儒家境界,今日遇先生,願洗耳恭聽。」

宋知書也強忍著內心激動,想要知道更多關於儒家的知識。

「這樣,小友若是不忙,可去書齋之中閱讀書籍,老夫臨時有些事情,打算先去處理,大約兩個時辰後,會來找小友,這幾日老夫也沒什麼事,可以細細為小友講解儒家疑惑。」

「當然,若是小友有事在身,老夫就現在講解一些,也免得小友心急。」

周文淵開口,他現在是想要留下宋知書,書院的異象,只怕過不了多久會傳到其他書院去,到時候引起注意,其他幾個書院的院長也發現了宋知書這塊璞玉,那就有些麻煩了。

所以穩住宋知書,爭取第一印象越來越好,然後私底下通知自己的先生老師,讓他趕緊快馬加鞭過來,一旦自己老師來了,那很多事情就穩妥不少。

不然真發生搶人事件,他怕自己搶不過啊。

「無妨,晚輩不急。」宋知書連忙開口,人家為自己引路,還給自己講這麼多道理,已經很好了,肯定不能顯得太過於心急。

「好,陸明,你將宋小友帶去書齋,為師有些事情處理。」

周文淵起身,面上依舊是笑容,溫和儒雅。

「是。」

陸明點了點頭,而後帶著宋知書前往書齋,至於周文淵卻靜靜站在原地,目送宋知書離開。

待宋知書徹底走後,周文淵直接腳下生風,以最快速度趕往自己的書房。

他速度無比之快,快到不可思議。

來到書房後,在幾個書童的驚訝之下,周文淵直接攤開一張宣紙,將宋知書方才誦念的大學經文一字不落摘抄下來。

寫完之後,更是快速修書一封,內容十分簡單。

【老師!發現聖人之姿!速來!學生壓不住啊!】

周文淵激動萬分,寫完之後,以儒家手段密封此信,而後直接離開書院,找到明月城主。

他要讓明月城主,以最快速度,將這封信送去大周王朝。

對,讓一個結丹強者,送信!

「明月兄,出大事了,快幫我。」

進入城主府,周文淵直接嗷嚎了一嗓子,完全沒有一點讀書人的儒雅——

最後一周新書榜,求打賞和推薦票,最後一周了,兄弟們,成績慘不忍睹~~這回要麻了~求求大家給點推薦票和打賞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