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進看了密函大為不解,完全不知道曹操這樣布置的意義。

張遼世故圓滑善於察言觀色,歸順曹操之後雖然作戰勇猛,但很喜歡在曹操面前表現恭維,特別是白狼山一戰。

曹操在征烏桓途中遭遇烏桓蹋頓的大軍,當時因為運輸補給的車輛在後,前軍先鋒許多都沒有甲冑,加上兵力懸殊心生懼意,謀士們都建議堅守待援,唯有張遼毫不畏懼的請戰。

曹操登高遠眺發現蹋頓軍容不整,知道對方事先也沒料到會在這裡遇上自己,於是把手中令旗交給張遼,讓他指揮先鋒部隊與張郃發起衝鋒。

曹操擔憂張遼、張郃有失,又派曹純帶領虎豹騎助戰,烏桓軍倉促應戰被曹軍猛攻沖亂陣型,烏桓大王蹋頓在混亂中被虎豹騎斬殺,最終白狼山之戰以烏桓大敗投降收場。

張遼在得勝後沒有標榜自己功勞,他反覆強調曹操用兵有方指揮得當,最後被曹操老闆定為破烏桓首功,曹純虎豹騎斬殺蹋頓的事反而被弱化。

樂進在很早的時候就跟隨曹操,他作戰常先登且捨生忘死,反而不如高情商的張遼惹曹操喜愛,這種因妒生恨的情況,軍中很多人都有。

李典為人儒雅有長者風,他反而跟張遼的嫌隙更大。

李典出身兗州士族李家,在乘氏(地名)養有數千名食客,兗州士族因為早年反叛曹操投靠呂布,註定了兗州士族都不能被重用,特別是擁有兵權會被曹操忌憚。

兗州謀士程昱卸去兵權,主動留在曹操身邊參贊軍務,同為兗州士族出身的李典,常年負責後勤補給的運輸工作,雖然其人足智多謀,但註定沒機會做主將。

當年兗州士族迎呂布反叛曹操,李典的從父李乾拒絕呂布招攬而被殺害,當初張遼就在呂布帳下為將。

李典和張遼之間不但有不得志旳妒恨,還把從父的家仇算在了張遼頭上。

張遼看了密函沉吟了片刻,然後起身對樂進說道:「既然是主公的命令,就請文謙擔起守城重任,我與薛護軍這就去找曼成(李典)。」

「不如讓薛護軍與曼成守城,我與文遠出城禦敵。」樂進提議。

「咱們必須遵從主公將令。」張遼眼神堅定地搖頭,隨後與薛悌出帳去尋李典。

張遼與薛悌走到李典房前,從門縫中看到李典正在看書,薛悌隨即輕聲咳嗽提醒房中人。

李典聽出了是薛悌的聲音,他連忙翻身躺在榻上,隨後佯裝慵懶地問:「屋外是何人?」

「曼成,是我。」張遼給對方留足了面子,然後直接推門與薛悌走了進去。

「張將軍所來何事?」

李典話剛落,薛悌就把密函遞了過去,「此乃主公將令,文遠已將城防移交文謙,你先看看吧。」

「我身體不適,若要與張將軍出城,只怕」李典欲言又止。

「合肥存亡全系兩位將軍身上,你們兩人需得摒棄前嫌,傳令完畢我就不打擾了,告辭」薛悌不由分說抱拳退了出去。

本來張遼打算趁孫權立足未穩,明早選用敢死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張遼看著床上裝病的李典,沉吟了半晌不知道如何開口。

「我觀張將軍胸有成竹,不如將作戰部署說出來,合肥之戰關乎國家大事,若可行李典不會因私廢公。」

張遼點頭坐在榻邊,然後娓娓道來:「孫權遠來人馬眾多,今夜未必能集結完畢,我欲今夜挑選精兵死士,明日陷陣殺敵、挫其銳氣,若是讓他們站穩腳跟,則合肥危矣。」

李典皺起眉頭:「江東兵勢頗大,合肥只有守軍七千,不知將軍要帶多少人去?」

「人數太少容易羊入虎口,我打算控制在千人之內。」張遼眼神無比堅定。

李典誤以為對方要帶去大半守軍,已經提前想好了說辭準備反駁,當聽到張遼會控制在千人之內,這等氣魄不禁讓李典產生敬佩。

想到張遼摒棄前嫌一心為國,他扯掉額頭上裝樣子的麻布,坐正身子抱拳說道:「李典聽從張將軍調遣。」

張遼見狀欣慰地點頭肯定,隨後與李典商議具體作戰部署,主要就是張遼負責帶死士陷陣,李典負責接應自己突圍。

晚上張遼在七千守軍中選出八百死士,隨後殺牛宰羊、置酒為這些死士壯膽氣。

次日東方剛白,張遼披甲上馬集結部隊,帶領八百死士往江東大營而去。

孫權趁曹操西征漢中、江淮空虛,果斷決定進攻合肥,除了抽調江東各地駐紮的士兵、還抽調了陸口魯肅的兵卒、以及鄱陽平叛山越的賀齊部隊(留下陸遜繼續詔討山越),總兵力達到十萬人。

隨孫權出征的大將有呂蒙、陳武、韓當、周泰、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蔣欽、賀齊等,幾乎算是江東的全明星陣容。

江東採取的是私兵制,這十萬人雖然統一聽孫權指揮,但是具體調度還得依靠私兵將領,真正聽孫權獨立指揮的兵馬,只有負責宿衛的車下虎士千人。

十萬大軍乘船進抵合肥,他們從施水上岸後轉步騎行軍數十里,最終在城外二十里處紮營建壘。

曹軍早上發動突襲的前夕,孫權這十萬大軍還沒有完成集結。

孫權還在大營熟睡,起得早些的士兵正準備埋鍋造飯,突然營外喊殺聲震天,驚得孫權慌忙從胡床上躍起。

張遼身先士卒沖入吳營邊,斬殺了數十名負責警戒的江東將士。

「雁門張遼在此,江東鼠輩快來受死。」他一邊奔跑一邊自報家門,隨後率八百將士沖入敵營如入無人之境。

孫權穿上披掛走出大帳,正遇匆匆趕來的呂蒙和蔣欽,他慌張地詢問:「何人闖我大營?有多少人馬?」

「是敵將張遼,所帶兵馬未知。」呂蒙搖頭回答。

張遼虎入羊群,到處雞飛狗跳一般,他徑直往孫權的主帥麾旗位置奔去。

「不好,張遼意在帥旗,帥旗若折出師不利,何人與我擋之?」孫權大呼。

「啟稟主公,偏將軍陳武去了。」外面侍衛急報。

呂蒙見孫權滿臉憂色,連忙安慰:「陳子烈乃江淮虎將,必可以斬張遼之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