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入夜時分,于禁落在後方的步卒,遭到王旭親自率精騎突襲,力斬曹軍偏、裨將領十餘員,死傷無數,俘虜數千,余者潰散!

王旭隨之派遣昔日的西川名將冷苞,漢中大將楊昂率領一萬大軍,趁勝進駐已經空虛的酸棗,嚴防以待,他自己則率兵在原地歇息了一日,準備接下來的攻伐。

此時,文聘仍舊在追擊所謂的楚軍主力,可事實上,他追的只是王凌所率領的三千兵馬。

這時候的文聘心中,當然明白他追的只有少數人,可這本就是他與王旭的合謀,為的就是坑殺于禁,當然是故作不知。

期間,哨騎回報楚軍動靜不對,大量兵士不知所蹤。他就說此乃楚軍惑敵之計,無需理會,但可追擊!

哨騎回報,前方道路險隘,恐有埋伏。他就說楚軍潰退,焉能有埋伏,所以順利通過了陰溝。

哨騎只負責搶先探查信息,可如何辨別,那都是主將的事兒,當然就是主將說什麼,結果就是什麼,同樣的信息,產生不同的分析判斷,這在戰爭中本就是再正常不過。

直至有人稟報,至今不見於禁率兵支援,是否有詐,文聘這才不得不停下腳步。

此時剛好是入夜之後不久,王旭剛擊破于禁步兵,下令全軍就地休息的時候。

可實際上,這也是另一環計謀的開始。

當文聘停下追擊的腳步,王凌也率領兵士停下來,兵士用隨身攜帶的乾糧填飽肚子。並就地休息。

一切都在按照文聘的計劃進行著。所有的前後謀略。全部都寫在他給王旭的那張絹帛上。

這時,坑殺于禁部曲的第一步計劃順利完成,雖然文聘和王凌都不知道,陰溝的最終結果是于禁被俘,但這不重要,計劃仍舊在按部就班的繼續進行著,走向第二個循環。

王凌早前就已經得到王旭授命,言當文聘停止進軍。他必須在簡短休整後迅速回擊,而文聘停止追擊,就是個信號……

次日黎明前昔,經過數個時辰休息的王凌,猛然殺了個回馬槍,襲殺吊在後方几里之外,仍在休息的文聘所率追兵。

其實,這個時候的文聘也已經等了許久,甚至隱有焦急。

因為若是王凌在天亮後殺來,那麼他就不好敗得太明顯。那樣會給人留下疑問,畢竟青天大白日下。楚軍那麼點人殺來,怎麼就不能抵抗了?怎麼就頃刻間亂了?

好在王凌忠實的執行了命令,趁著黎明前的黑暗,率部順利殺入曹軍歇息之地。

當然,突襲成功不是王凌的功勞,而是文聘等將有意配合。

曹軍今夜的執勤崗哨,文聘是讓楊齡負責。

本來按照常規,值夜的暗哨最遠應該在三百米外,像如今這種追剿戰,沒有營帳作為依靠,純粹就地歇息的情況下,更是需要將領視實際情況保持更遠的戒備。

可楊齡以楚軍本是潰軍為藉口,將戒備距離收縮到方圓不到百米,而且帶頭漫不經心。

將領都這般說、這般做,士兵哪還能打起精神,當然是偷懶的偷懶,打瞌睡的打瞌睡,防備稀疏。

如此一來,王凌的夜襲可謂是順利之至。

當王凌率軍殺入曹軍歇息地,文聘也將戲份做足,當眾驚聲怒吼,大聲呵斥兵士起身抵抗,還痛罵楊齡戒備不嚴,聲稱要斬了他。

這當然是做戲,實際上他卻帶著自己的心腹部曲,有意往後退,最後乾脆直接了當的高呼:「撤!撤退!」

這樣的戰鬥,結果不言而喻!

此役,文聘所率曹軍潰敗,只有文聘率領敗軍逃往陳留郡府方向,楊齡按照預定計劃,背下此役失敗的黑鍋,並揚言既然文聘要斬他,不如乾脆回投故主,隨之便投降了王凌。

一日後,文聘敗軍抵達陳留郡府,匯合了曹仁和朱靈部!

與此同時,王旭也率軍南下,從北方逼近陳留郡府。

一時間,曹仁和朱靈成為孤軍,陷入重重圍困中,遭到鞠義、顏良、韓猛、王旭四路夾擊,後路斷絕!

短短兩日內,魏國由初嘗首勝滋味,迅速轉向慘敗,可真是被打得矇頭轉向,陳留總計八萬曹軍旦夕間破滅了一半,曹仁和朱靈的那支部隊也陷入絕境,徹底被楚國郡割裂了與後方的聯繫……

此舉之突然,確實出乎了魏國的預料。

曹操前日才剛得到首勝的消息,正鬆了口氣,認為陳留暫時不會有失,因此放緩大軍前進速度。

這本來還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二三十萬大軍南渡黃河,前後距離拉得可不是一般的遠,前部抵達了白馬,後部及物資補給卻還在渡河。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要發揮戰力,當然是慢些比較好。

可他哪會料到短短兩日間,就出現這樣突然的變故?

哪會料到短短兩日間,剛剛大勝的陳留兵馬,卻突然被逆轉形勢,接連慘敗?

曹操接到前線逃回兵士的稟報後,心急如焚,顧不得其它,匆忙下令已經抵達白馬縣的曹軍前部,火速進軍酸棗。

統帥曹軍前部的不是別人,正是魏國大將夏侯淵。

其接到命令後,率領前部五萬人,匆匆趕赴酸棗!

夏侯淵向來以善於千里奔襲,行軍速度奇快為特點,他雖然不知詳情,可既然接到曹操嚴令,當然不敢怠慢。當即點齊兵馬,搶先奔赴酸棗,對於現在的曹軍來說,酸棗就是至關重要之地,如果不拿下,那麼南方的曹仁和朱靈那四萬兵士,就全完了。

可足夠快卻也意味著一點,那就是不夠穩!

為了趕時間,夏侯淵不得不火速進軍。如果情報沒有錯。如果策略沒有錯。如果一切屬實,那麼夏侯淵當然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但這個時侯,對於魏國來說,從一開始判斷就是錯誤的,夏侯淵怎能不敗?

一日後,夏侯淵率部五萬人攜帶簡易攻城器械,趕至酸棗城下。隨之對酸棗發動了猛烈進攻。

冷苞、楊昂因為剛進駐酸棗不久,準備不充分,兵力更只有區區一萬人,再加上酸棗本是魏國城池,他們得不到百姓支持,甚至城中反抗不斷,因此抵抗得極為艱難。

夏侯淵憑藉自身卓越的指揮能力,僅僅只用了半日,就親率部曲衝上城頭,打開了缺口。

雙方在城頭你爭我奪。激戰連連。

此等能力,此等戰績。此等攻城速度,可謂驚世駭俗,夏侯淵並沒有辜負他那名將的頭銜。

冷苞雖然是昔日的西川名將,楊昂雖然是舊日的漢中大將,可面對夏侯淵,頓時相形見拙,對於夏侯淵的強勢攻城,根本就沒有好的應對辦法,雖然有諸多的客觀原因,雖然兵力不夠,雖然準備不足,雖然是在魏國的城池,可結果就是結果,能力不足就是不足。

同等情況下,若是高順在此,夏侯淵別說半日,就算是兩日能登上城頭,那也是奇蹟。

這就是將領在實際戰爭中的差別,不論說的多麼好聽,不論思考的多麼好,不管名聲多麼大,在真正的戰鬥中,過程足以檢驗。

在王旭的設想中,冷苞和楊昂率領一萬軍士駐守酸棗,怎麼也能抵擋個幾日,為他和鞠義等將剿滅曹仁爭取時間,待逐步殲滅曹軍,再回身與曹操餘下主力決戰。

可誰能想到,這裡竟然半日都沒有撐住,就已經陷入危局。

若是酸棗失陷,曹軍進駐此地,隨後順勢南下,那麼曹仁、朱靈部的四萬曹軍,就算是活了,前後聯繫再度聯通!

只是,歷史有時候充滿了必然,可也不乏偶然。

諸葛亮和典韋早前率領數千精銳,早在幾日前,也就是在王旭見到文聘那一夜,就秘密出動,躲在當時的營外。

文聘夜襲成功,繼續追下去後,諸葛亮就隨之率兵北上,秘密潛伏在酸棗一帶。

這是諸葛亮的計謀,本意是作為楚國大軍與曹操決戰時的奇兵,他會在關鍵時候,配合楚國大軍,一舉破滅曹操。即便決戰時楚國主力失敗,那麼這也能作為一支伏兵,關鍵時候突然殺出,給主力爭取撤退的時間。

諸葛亮生性謹慎,因此才有此謀,連文聘都不知道。

可誰能想到,冷苞、楊昂駐守的酸棗,卻那麼經不住夏侯淵的強攻,僅僅半日就陷入危局。

諸葛亮察覺此等局面,實在是沒有辦法,他不能眼睜睜看著酸棗被夏侯淵攻破,從而讓楚國的大好局勢付之東流。因此,他在酸棗遠處的山崗目睹戰局後,迫不得已下,只能讓這支軍隊提前暴露,親自跨上戰馬指揮,讓典韋率部從後突襲夏侯淵所率曹軍。

此時,夏侯淵剛剛登上城頭,正與酸棗守軍激戰,五萬兵力傾盡全力,全部都集中在攻城戰中,如何能料到後方突然遭到夾擊?

他自己尚且還在城頭激戰,難以抽身,卻發現後方遭到猛烈突襲,短短時間內連中軍大旗都被砍到,縱使他能力通天,又能如何?

諸葛亮親自在後指揮,典韋身先士卒,率兵突進,勢不可擋,曹軍頓時大亂。

駐守酸棗的冷苞、楊昂等將見到此景,更是精神大振,拼力反撲。

一時間,夏侯淵陷入前後夾擊的危局,進不得也退不得,甚至整個指揮系統都在瞬間癱瘓,曹軍僅僅只堅持了不到三刻鐘,便全面潰敗,屍橫遍野。

夏侯淵匆忙下,只能率部突圍,瘋狂逃往濮陽方向,意圖回見曹操再從長計議……

ps:打滾求全訂閱本書,請求全訂閱的及時領取大神之光,多少有幾個撐撐場面也好!拜謝!!!!!(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