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府,

王夫人院內,寶玉坐在一旁待王夫人開口囑託。

榻上王夫人見寶玉似是面帶不悅,自是清楚其中緣由,定是姊妹出去一哥兒的府上,讓寶玉不喜,思至如此便寬慰道:

「寶玉,蓉哥兒是你的侄兒後輩,你該有長輩的氣度,此番你是前去做客,怎能如此。」

「當下不比以往,如今蓉哥兒是個有能為的,那日堂上老太太也說了,讓你們多多相處,往後也有個照應不是。聽老太太的話,去罷,同璉兒媳婦代我將禮送去。」

寶玉喜的是楚楚可人,暗香盈袖的女孩子,往時便不願與賈蓉、賈薔這等紈絝子弟多相處。

曾在堂上多次見到賈蓉變得如今這般英武強勢,在寶玉心中更填幾分厭惡。

完全比不得他那妻弟秦鍾般,似女子溫柔動人,亦不如衛若蘭,馮紫英那般瀟洒,又不通詩詞歌賦,完全是粗俗之人,寶玉心裡甚是鄙夷。

但太太有言至此,他自得乖巧應下,躬身退去。

見寶玉面帶憂色,難看非常的從屋中走出,寶玉的大丫鬟襲人迎上前來關懷問道:

「寶玉,怎得了?老爺在裡邊?」

寶玉嘆道:「不曾,只是我一想到,姊妹們要圍著賈蓉那粗鄙不知雅的糙漢子,便心頭難受,若是都被他帶偏了去,染上不好的風氣回來,可怎般是好。」

襲人聽聞此言,即懂寶玉心中所想,道:

「爺想得過多了些,不提爺是同姑娘們從小頑鬧到大,就是同般愛好也未見蓉哥兒與姑娘們能聊得來,詩會上還能替了爺來作詩不成,蓉哥兒向來是不學無術之人,不喜經文,亦不喜詩詞,怎能與爺作比,更何況他們還差上一輩,還能行出不軌之事來。」

聽了王夫人所言,寶玉更覺不喜,而聽襲人所言,雖是有些言重,但寶玉卻舒下心來。

「實如姐姐所言,是我關心則亂了。」

平復心情後,寶玉便與襲人尋王熙鳳一同出府。

新府,

姊妹們在屋裡閒聊著,探春道:

「蓉哥兒似和以前大有不同,當前見著甚是討喜,往時從未有過這般。」

薛寶釵應合:「從前我倒是不太知曉,自在榮國府起,整日聽得家兄誇讚著蓉哥兒,倒從未有一人讓他這般信服,比聽娘親的話還多。」

「往時只聽得蓉哥兒,成日和東府薔哥兒飲酒作樂,如今竟變得這般威風,侄媳婦把近日裡來蓉哥兒做的事與我們講講罷。」史湘雲興致滿滿的接話道。

作為賈蓉最親近之人,賈蓉的變化她是感受最真切的,既然姑姑們開了口她也應當搭話才是。

「在外頭都做了些什麼,我也並不知悉,爺歸家從未與我講過,只是叫我不必擔心。至於變化,倒是平時的喜好變化大得很。」

聽聞此言,不但史湘雲,眾女都來了興致。

「從前確如雲姑姑講的那般,可近日來從未見爺再行些荒唐事。除去烹食,平日裡會看些書,寫些字,有時興起竟還會哼些小調,我對音律之事不甚了解,不知哼唱的是什麼曲子,也不知爺是從何處學來。」

探春是最喜字的,聞言怪道:「蓉哥兒竟會練字?此處可有手跡?」

秦可卿搖搖頭,「爺,平日裡都在書房中,並不會帶出來,字跡倒是工整許多,不似舊時那般胸無點墨。」

眾女有些驚訝,不知這賈蓉會不會作詩,若是可以,往後再開詩會也可帶上賈蓉與可卿一同高樂,詩會紅火眾女自然高興。

在屋內閒聊的話並不會傳到賈蓉耳朵里來,如今他正在灶房中忙碌著。

他自誇廚藝精湛並不是胡亂吹噓,憑藉自己的高效記憶,他可隨意翻出上一世看過的食譜,美食博主的視頻,亦可準確無誤的知道紅樓夢中的眾女都喜愛哪些菜肴。

比如油鹽炒枸杞芽兒,紅樓夢中薛寶釵喜愛的一道菜,薛寶釵身患熱疾,如此寒平之物對其有食療的功效。

蟲草鴨塊湯,湯是賈蓉最拿的了,此湯是給賈探春準備,探春性格剛強,陰陽互補,喝些滋陰補血的湯羹。

而這道龍井蝦仁則是給林黛玉準備的江南名吃,不喜油膩,清淡之口正好配她。

還有給史湘雲準備的炸鹿肉等等。

適時,外院又有人到了。

通傳過後,賈蓉對周遭的丫鬟道:「先將菜肴珍饈用保溫的食盒裝好,過會便送進屋裡去。」

再不理會此間之事,賈蓉出門迎接王熙鳳等人,卻還未至外院,只見幾人已走將進來。

賈寶玉,王熙鳳並李紈攜著賈蘭並諸多賈府大丫鬟,平兒,襲人,素雲等走在中庭廊道上。

賈蓉拱手道:「大嬸嬸,二嬸嬸,寶二叔,蘭兄弟多有怠慢了,適才在灶房準備著吃食,故而未在院門相迎。」

本就十分不喜的寶玉,見賈蓉一身煙火氣,增添了幾分鄙夷,身為男子竟去灶房作著下人該料理之事,擺擺手又掩住口鼻道:

「太太遣我送些禮品來,補上蓉哥兒開府未至的缺兒,姊妹們如今在何處,先引我等去罷。」

賈蓉頷首道謝,也看出寶玉面色不喜,不自討沒趣,再不搭話引著幾人往內院走去。

見二人這般冷淡,王熙鳳只有嘆息,心中想著,太太真不該讓寶玉前來,這兩人根本是不登對,坐不到一塊兒去。

兩人自是無法坐到一塊,賈蓉心中所想可是與寶玉有著最根本的利益衝突。

眾人走入屋中,此時屋裡已擺成兩大桌,小姐一桌,丫鬟一桌。

親戚之間的小宴則不忌諱什麼男女之別,秦可卿坐副陪位,兩側便是史湘雲,賈惜春,三春在一側並坐,另一側便是與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留的座位,賈蓉與秦可卿對坐,為主陪位,陪著兩位嬸嬸。

眾人坐定,賈蓉疑道:「三姑姑,為何環兄弟沒來。」

對於這個待在她娘親身邊,受娘親管教的胞弟賈環,她是不喜的。

不是不喜這個人,而是不喜他的性子,如趙姨娘那般過於小家子氣,登不得大雅之堂。

探春無法一直管教,平日裡多有嘆息,此刻道:

「不必管他,我們頑樂盡興就是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