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名的八爺上前一步,溫潤地道:「兒臣之前確實掌管過戶部,雖然時間不長,但在得知國庫虧空時,心中還是無地自容。這次追繳國庫一事,也是頭等大事,兒臣實在愧不敢當,唯有四哥才能堪當眾人。」

八爺的回答,堪稱滴水不漏。

舉手投足都十分淡定,從容得仿佛早就猜到了這一幕,提前準備好了說辭。

此話一出,康熙面色無常,心中卻很失望。

什麼無地自容,愧不敢當,那都是屁話。

還不是知道這份差事得罪人,牽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又很難辦成。

也是,被人稱為「八賢王」的人精。

哪裡能因為這種差事,壞了多年積累的名譽。

想到這,康熙心中對八爺的印象,大打折扣。

本來他就不看好八爺,如今更是認為八爺只想撈好處,不想下力氣。

這樣的人,這輩子也就只能這樣了。

此時此刻,就算康熙看透了八爺,也並沒有表露出什麼。

因為,他還要試探別的皇子。

康熙顫抖著龍鬚,轉而問向太子。

「胤礽,你怎麼看?」

太子就算知道康熙看重他,想他接任此事。

可他也只能裝聽不懂,馬馬虎虎地點頭回:「皇阿瑪,兒臣看四弟就不錯,他辦事向來剛正不阿,穩妥的很。」

太子心中正一團亂呢。

這件事情鬧得那麼大,除去外頭欠的債務,他還欠國庫五十萬兩白銀。

這幾天他想得焦頭爛額,都沒想到該怎麼去還這筆錢。

哪裡還有功夫,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爛差事啊。

康熙聽見太子的回答後,比對八爺還要失望。

這些日子,他被太子的孝順感動得失去了理智。

忘記了太子種種劣跡,認為太子終於懂事,知道行孝道了。

可這一刻,他才真正的明白。

原來太子只是做的表面功夫,獲取他的寵愛而已。

關鍵時刻,就慫得不成樣子,沒一點主見,不願意為他分擔事情。

就跟和尚手裡的木魚一樣,任由別人敲打,才會動一下。

那和老八又有什麼區別,都是懦夫!

身為八歲就登基的老皇帝,能穩坐到現在,那也是從小有胸懷大志的。

可太子卻慵懶無能,心胸狹隘,沒有一點帝王的氣量。

像康熙這般大氣磅礴,性情豪放、敢作敢為的男人。

最瞧不起的,就是這種軟弱無能的人。

一雙老練的眸子,頓時也暗淡了幾分。

大概是不死心,氣不過。

總覺得大的不行,年輕的阿哥年輕氣盛,總會有膽大的。

於是,他隨意點了下三爺的名,「老三,你呢。」

三爺立馬露出苦相,叫苦道:「皇阿瑪,兒臣整日在翰林院那地兒,哪裡懂戶部這些,況且兒臣自個還欠了國庫四十萬兩白銀,正在想辦法還上呢,哪裡還有時間管這檔子大事。況且兒臣就是追繳銀錢,也沒說服力呀。」

他早就想好了說辭,畢竟他欠著國庫銀錢。

自個債務都沒還上,還想追繳別人的銀子,人家根本不會聽他的。

「老九呢。」康熙又點名了。

九爺訕訕一笑,道:「皇阿瑪,兒臣之前在京城做大買賣,鮮少管朝中之事。後來還是您讓兒臣跟著八哥當差的,這八哥都接不下的,兒臣更加沒有能力了。」

「老十,你性子直,你來說說。」康熙隨意道。

十爺當真性子直,別人都愁眉苦臉,就他厚顏無恥地笑道:「皇阿瑪,您平時都罵我草包,哥哥們都辦不了的差事,兒臣哪裡辦得了啊。」

康熙強忍住內心的失望,問向十四阿哥,「十四,你平時不總說長大了,想要在朕跟前,謀一份好差事嗎?」

「皇阿瑪,兒臣還小,不懂人情世故,加之額娘總說我性子魯莽,你叫兒臣上戰場倒行,這種扯皮的事情,兒臣真怕跟人打起來了,那不把事情搞砸了嗎。」

打仗會有性命危險,但他不怕死。

畢竟,打仗有贏的機會。

然而嘛,這檔差事根本就辦不成。

而且他答應了八哥,不管這檔事情的。

聽了十四阿哥的話,康熙的心中,當真是百感交集。

怎麼說呢,十四阿哥雖然沒答應接下這門差事,但也沒有讓人失望。

甚至,讓康熙心中多了份慰藉。

那願意上戰場的,連性命都不怕丟,會怕得罪人嗎?

可能真的是不擅長罷了!

他牽了牽唇,聲如洪鐘般許諾:「好,等往後有合適的,你就給朕上戰場抗敵去。」

「那兒臣就先謝過皇阿瑪了。」十四阿哥回。

一時間,那些官員自然得趁著這個時機,緩和一下氣氛。

個個都夸十四阿哥有膽量,吧啦吧啦一大堆。

耳旁聽著大臣誇讚十四阿哥的話,康熙心中卻高興不起來。

生了那麼多個兒子,一個個看起來那麼優秀,卻沒一個人願意替他分憂。

最後,他只能問向四爺,「老四,既然百官和兄弟們,都舉薦你,你可願意追繳國庫啊。」

之所以在百官舉薦時,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下。

就是想試探一下,看看各位阿哥的反應。

如今阿哥們讓他失望之極,若是顧慮的太多,反而耽誤了事情。

如今,這是一個老父親最後的期望和尊嚴了。

其實,康熙心裡清楚,老四辦事從來不講情面。

只是看老四有沒有心意,替他分憂。

有沒有一顆敢做孤臣的心。

一直默不作聲的四爺,微微頓了頓。

他知道有人會舉薦他,但沒想到,文武百官就跟說好了似得,如此齊心。

這一次,大概是這麼些年來,文武百官加上皇子,唯一一次都誇他,舉薦他的時刻。

就連皇阿瑪,看他的眼神......似乎也有倚重的精光。

下一刻,他打了個千,沉聲道:「黃河發水,餓殍遍野。百姓死的死,傷的傷,兒臣願意即刻追繳國庫,儘快追回銀錢,賑災百姓。」

此話一出,失望透頂的康熙,終於爽朗笑道:「好,好,好!」

這時,一直看好戲的八爺,居然開口舉薦:「皇阿瑪,四哥一人肯定難與眾人對抗,據兒臣所知,翰林院的年羹堯還不錯,或許能為四哥分擔一點事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