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年羹堯不是他的人,他可以大膽舉薦。

四哥不是向來喜歡幫敵人嗎.

明明和太子生了嫌隙,還把太子從宗人府拉了出來。

現在,他也學著亂摻合一下。

這會子,四爺聽到八爺的舉薦後,眸光微轉。

五年前的年羹堯,剛考上進士,後又改為庶吉士。

一直在翰林院當個小檢討。

那個時候,他就看重了年羹堯的能力。

但又因為年羹堯年輕氣盛,性子高調,張狂,想讓他在外頭磨練一下性子。

他一直認為,想要成功,必須得經過歲月的磨練。

尤其是男人,只有在社會中磨礪幾年,才能洗掉那些污濁的毛病。

擁有成功男人的自信,以及鋼鐵般的意志。

然而,也有那麼些人,是經不起磨礪的。

都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很多人還沒被磨成寶劍,就已經成了碎鐵渣子。

或者花-瓣落入泥土,成了春泥。

所幸年羹堯磨練了五年,也算是熬到了頭。

去年下旬,四爺在揚州辦事。

身在揚州磨練的年羹堯,有個小官當著,出了不少力氣。

當時他見年羹堯磨練的差不多了,便答應儘快帶他回京。

為他謀一份好差事,加以重用。

這不,年初的時候,年羹堯一大家子,便從揚州搬到了京城住下。

誰知道還沒來得及安排年羹堯,就攤上了黃河發水,追繳國庫一事。

現在,他諸事纏身,居然被八爺搶先一步舉薦了年羹堯。

八爺此意,多少有點挖牆角,挑撥離間的意思。

四爺把年羹堯放在揚州,那麼些年不管不問。

八爺一下子就在康熙跟前舉薦,用意實在不純。

可四爺就算心中再怎麼不滿,也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岔子。

好在這個時候,康熙正在考慮,沒有立刻答應。

一旁的十三爺,早就忍不住了。

「皇阿瑪,不如讓兒臣幫著四哥辦事吧。」十三爺毛遂自薦。

然而,十三爺的話,讓原本還在考慮的康熙,頓時就回過神來。

「你太小了,就別給老四添麻煩了,既然年羹堯不錯,那還是讓年羹堯跟著老四辦事吧。」

十三爺牽了牽唇,還想說些什麼,最終還是忍下了。

看來,皇阿瑪這是不想他和四哥都陷入鬥爭的漩渦。

盼著四哥有難時,他能在岸上拉一把呢。

否則兩人若是都接下了差事,那就難以掙脫泥沼了。

於是乎,太子和八爺達成了目的。

這個完不成的苦差事,便落到了冷麵四爺頭上。

他們表面上不顯,心中卻等著看四爺笑話呢。

想著如何在四爺當差時,讓這個好兄弟更加「順利」一點!

安排完了追繳國庫一事,康熙又提起了另一樁事情。

「今年的科舉,馬上就要開始了。往年都是佟國維督辦的,今年......你們覺得誰適合啊。」

皇帝就是這樣,看似很民主,大事都一起商量。

可你們說你們的,真正的主意,在康熙自個心中。

他老人家心裡跟明鏡兒似得,就是看想捧誰了。

那麼,最後的結果便是誰。

不過,科舉這等肥差,就算勝算不大,眾人擠破了腦袋,都想試一試。

因為科舉出來的,那都是大清將來的人才。

誰要是督辦科舉,那就是籠絡了新崛起的新秀。

誰也不會忘記,起步困難時,拉你一步的人。

佟國維當年,就是靠這個法子,籠絡了不少人,幫了八爺不少忙。

不然八爺門下,哪裡會有那麼多奴才。

加之科舉是個肥差,膽大點的,說不定能撈點油水。

一個官賣個上十萬兩銀子,那都是手到擒來。

這會子,不光是大臣。

剛剛還謙虛的皇子們,紛紛踴躍舉薦自己。

太子早就盯上這個肥差了,自然信誓旦旦地道:「皇阿瑪,兒臣以前和佟國維一起督辦過科舉,對這方面較有經驗,兒臣願意督辦今年的科舉。」

科舉能撈油水,最好能把欠的五十萬兩銀子還清。

否則要是還不上,他讓官員替他借錢的事情,就要暴露了!

康熙坐在上首,俯視著眾人的面孔。

一個個看起來,都是那麼的醜陋不堪。

原本還算溫和的眸子,頓時變成一道洞穿眾人的利刃。

仿佛隨時都能迸出鋒芒的冰凌,刺中在座所有人的心臟。

這樣的差事,自然是不能落到那些官員手上。

他們欠著朝廷的銀子,把這差事攬在手上,豈不是羊入虎口。

可阿哥們,也欠著朝廷的銀子。

方才還不負責任,推卸追繳國庫的差事。

老四手上的差事繁重,空不出時間來。

最後思來想去的,只有沒欠錢的太子,稍微靠譜一點。

康熙揉了揉眉心,似乎極累,「那行,胤礽,此事就交給你去辦,若是有任何差池,朕便拿你是問!」

「皇阿瑪,您就放心吧,兒臣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太子見差事到手,憋著笑回。

康熙聽了太子的話,心中是又好氣,又好笑。

幾十年來,太子讓他失望的還少嗎?

然後,他直接起身,失望地離開了太和殿。

下朝後,官員和皇子們,各有各的想頭。

但大多數,想的是怎麼把錢還上。

四爺第一時間,就去了戶部,核查所有借錢的登記。

再把這些人分為三六九等,讓不同程度的人上門要債。

期間,蘇培盛一直陪在屋裡。

「四爺,年大人剛回京,恐怕很多事情還不懂,要不要奴才讓人把他叫來?」

「不必,有腿他自個會來。」四爺冷冷道。

蘇培盛聽著四爺語氣不對,便沒再多嘴了。

按理說,萬歲爺安排年羹堯協助四爺當差。

朝廷自然會有侍衛,去年府通知的。

他就是擔心年羹堯初來乍到,不懂規矩。

卻不曾想,四爺有意散養年羹堯。

就跟當年把他當調到揚州散養一樣。

省得走動了風聲,讓人早早就覺著年羹堯是四爺底下的奴才。

大約半個時辰後,穿著深藍色官府的年羹堯,就到了紫禁城。

他身材高大魁梧,一看就是長期練武之人。

五官端正,只是看起來粗狂霸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