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袁氏公路,開始出手

望著華雄和牛輔兩個人被按在城頭將要處斬,胡軫適才的狂傲氣勢,在一瞬間被清空了。

隨後,就聽劉儉身後的傳令兵整齊的聲音從城牆上傳來。

「今日斗將,吾等小勝大都護一局,以大都護之胸襟廣袤,想不會當著兩軍將士的面,直接毀約,與我等交手雪恥吧?」

胡軫額頭上的青筋用力的跳動著。

「若大都護依照比斗前的約定,將兵馬撤去,儉必不派人追趕,此事大都護儘管放心,劉某平生以仁義為本,斷不會行此卑劣之事,壞了自家聲名。」

「若大都護想要為手下人報仇,毀約與我一戰,我冀州三軍將士也不會怕了大都督,願與大都護在此地決一死戰!」

「但在交手之前,我當以華校尉和牛將軍的人頭祭旗,以壯三軍士氣!」

「何去何從,大都護自選之!」

隨著那些傳令兵們的呼喊聲落下,便聽城上,所有的冀州軍士兵按照劉儉的吩咐,開始向著城下的西涼軍軍陣叫喊。

「何去何從!」

「望大都護三思!」

「望大都護三思!」

「望大都護三思!」

聽著城牆上傳來的叫喊聲,胡軫身後的司馬也急忙勸他。

「大都護,若是相國不想和談,大都護此時不論是攻城,還是拋石投擊城池,我等定身先士卒,為大都護效死力!」

「只是相國既有軍令在先,大都護一旦動手,牛將軍和華校尉的死,就與大都護脫不開關係了!」

「牛將軍乃是相國女婿,華校尉更是相國的心腹愛將,若這般死去,相國焉能不問責都護?」

「更何況……大都護,呂布就在旁邊看著呢!」

最後這一句話,是西涼軍司馬在胡軫身邊小聲所說的。

胡軫一下子驚醒了。

他偷眼瞄了一眼不遠處的呂布,卻見呂布正暗含譏諷的瞪視著自己。

是了是了,有此獠在此,自己實在是不能犯錯……否則呂布回頭,定在相國面前告自己一狀!

到時候,事情怕是就難以挽回了。

但是……

胡軫就是不甘心啊!

因為此時此刻,城牆之上,冀州軍的士兵們不斷在高喊著。

「大都護三思!」

「大都護三思!」

三思,三思,三思……

「噗!」

終於,卻見胡軫再也無法忍受!

他的胸口之中,猛然湧起了一陣堵塞之意,隨後就見胡軫一歪頭,臉色漲的通紅,一口鮮血噴涌而出。

「大都護!」

西涼軍的校尉司馬們頓時大驚,他們紛紛擁上前,將胡軫從戰馬上攙扶了下來,替他撫胸順其。

胡軫當眾吐血,此戰根本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可能性了,此時西涼軍必須得退兵了!

胡軫嘴唇鮮紅,瞪著一雙大眼睛,死死地盯著遠處的城牆上。

他緩緩的伸出手,遙遙地指著城頭,咬牙切齒地嘶聲道:「劉儉小賊……」

雖然距離相隔較遠,但是胡軫的情況,還是落到了劉儉的眼中。

他望著遠處從馬上跌落下來的胡軫,嘖嘖嘆道:「真是,這怎麼又一個吐血的……」

張郃冷聲道:「心胸狹隘,無大將之氣度,受一時之氣,便這般作態,此人也能當大都護,可笑?」

眼看著西涼軍的將士們開始擁簇著胡軫退兵,劉儉果然信守諾言,不派兵追他們。

他命人將牛輔和華雄從城牆垛子上拉起來。

隨後,劉儉便伸手去了牛輔嘴中的抹布。

剛把抹布從牛輔嘴中抽出,就見牛輔吐沫星子四濺的罵道:「劉德然,我殺了你大父……」

話還沒等罵完,劉儉又用抹布將牛輔的嘴給堵上了。

他轉頭看向華雄,道:「華將軍,你看看!這就是你們涼州軍的大都護,呵呵,這般心胸,這般膽略,還敢率兵來與我交戰?簡直就是送死!當真可笑!」

「看他這模樣,我就知道,他若不使你陷於我的手中,才是怪事。」

胡軫在城下吐血的情形,被華雄看在眼中。

當著兩軍將士們的面,竟然這般失態,華雄也是大搖其頭,很是無奈。

不過他並沒有顯露出軟弱,而是高聲喝道:「劉德然,你今日不斬我於城頭,翌日就不要後悔!」

劉儉仰天大笑。

他伸手拍了拍華雄的肩膀,道:『放心,我不殺你!華將軍如此英雄人物,我想殺,還捨不得呢。」

說罷,劉儉衝著身邊的侍衛使了個眼色,道:「都押下去!」

……

今日一番斗將,雖並不足矣左右兩軍的戰事,但毫無疑問,卻大大提升了劉儉一方的士氣,同時也打壓了涼州軍的囂張氣焰。

此一戰過後,投降於劉儉的陳國軍隊,絕不可能輕易的譁變。

而冀州軍將士們的戰意也大為高漲。

想來,若是西涼兵真來攻打城池,以眼下冀州軍的狀態,想要守住陽夏,也絕對不成問題。

特別是打贏了呂布的趙雲,在三軍之中的威勢水漲船高,一時間被士卒們傳為天人。

而他殺死了陳王劉寵的事情,也在其光芒的掩蓋下,開始逐漸被人淡忘。

反觀西涼軍,不但呂布的威名被打破了,還折損了隴西的猛士王鋸,士氣之低落前所未有,短時間怕是難以重振旗鼓了。

……

而就在這個時候,江東猛虎孫堅也率眾荊,豫軍,與董卓展開了你來我往的交戰。

昔時袁紹手下的蔡瑁,黃祖等人執軍之時,荊,豫之軍一向是以防守為主,但是隨著孫堅的到場,袁紹軍開始轉守為攻。

雖然依舊是以防守為主,但其主動出戰的頻率開始大幅度增加。

而隨著孫堅的加入,袁紹在荊,豫的勢力更加壯大。

先是汝南荀諶和荀悅加入了袁紹的陣營,為袁紹帶來了荀氏家族中的一大部分資源。

正是近水樓台先得月,荀氏家族的根基在潁川,與袁紹相臨,相比於遠在河北的荀彧,荀諶和荀悅更能夠調動荀家的資源為袁紹使用,這是地緣上的差距,不是靠個人的能力和名氣就可以彌補的。

荀氏家族和孫堅的加入,使的更多的家族進入到了袁紹的勢力。

包括南陽鄧氏與南陽陰氏。

南郡呂氏,貝氏,蘇氏。

還有南陽郡本地的大豪強紀靈,也帶領一眾徒眾來投。

另外還有江夏的王威和蘇飛等望族中人通過黃祖的引薦前來投奔。

而南陽郡的張羨,也舉族加入到了袁紹的帳下。

這些人或許目下聲名不顯,但他們背後所代表的,都是一個巨大的家族,這些家族在大漢朝都極有盛名,底蘊甚深。

表面上來看,只是幾個人的投奔,但實際上,這幾個人背後卻能帶動數不清的糧草,人丁,馬匹,船隻還有人才資源。

能夠凝聚衣冠巨室之門如此誠心投效的,放眼天下,也只有汝南袁氏一門了。

這是連漢家劉氏都做不到的。

另外,曹操在揚州終於重新招募完了兵馬,歸來與袁紹合兵一處。

同時,曹操向袁紹舉薦他的族弟曹仁,曹洪,曹純等,另有夏侯氏的夏侯惇,夏侯淵,希望袁紹能夠委以重用對付董卓。

身為袁紹最信任的小老弟,曹操的要求袁紹自然是無不應允。

就在袁紹得到各方支援,勢力快速膨脹,威名日盛的時候,袁術終於出手了!

袁公路自認為準備萬全,他派人將袁基生前寫給袁遺書信的抄本,送往在各地任職的袁家子弟處,同時將本文送返回了汝南袁氏家族,交給族中碩果僅存的幾位上代族佬,請他們主持正義,為袁隗和袁基伸冤。

同時,他還向族中長輩諫言,請立袁基的兒子袁寵為下一代的袁氏掌門人!

其實本來只是汝南袁氏的一門之事,但為了保證效果足夠大,袁術還特意命人將此事在南方諸郡廣為傳布,想要使袁紹進退兩難,將其一擊斃命!

另外,袁術還派遣楊弘為使者,前往陳國,去向劉儉索要袁寵!

二袁的矛盾,立刻就被完全激化。

袁氏兄弟,自此走上了對立的道路。

大漢朝世間的這趟水,越來越渾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