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當然知道這樣做是一次冒險,也當然知道這不是處理遼北軍的最合適的辦法,可是他只能選擇這種在速度上具有優勢的策略,因為他在遼東或者說大明帝國的整個東北地區,既定的戰略方針就只有一個快字。

打遼東的金國和日本聯軍,王珏用的是近似於莽撞的快速突擊戰略,他的部隊前進速度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幾個月的時間裡,整個遼東地區就被攪得天翻地覆,甚至其他國家都沒來得及反應過來,戰爭的勝負就已經決定了。

同樣的,在遼北地區,王珏依舊也只能用快這個字來作為他自己行動的準則。他要趕在所有人都反應過來之前,就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搶在變化到來之前,完成他在整個大明帝國東北的戰略部署。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王珏用一個快字,就打亂了幾乎所有人的部署。是的,所有人的!他不僅僅在對付敵人的手段,還要時刻應付著自己人的反應和變化。如果他的行動慢了下來,那麼即便是只有大明帝國內部的阻力,都足以讓王珏做的事情被無限期的擱置起來。

「似乎總是有人在背後追趕你一樣,至於這麼著急,在遼東戰事未平的時候,趕著到遼北來走這麼一趟麼?」跟隨著王珏前往遼北的錦衣衛大漢走到了王珏的身後,開口瓮聲瓮氣的問了這麼一句。

大漢平日裡的話並不太多,而且說話也經常有頭沒尾,這個時候走過來主動對王珏說了這麼一句話,可見他也對王珏如此著急做事的態度有所不解。

「我沒有時間了……或者說,帝國還有帝國的敵人,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王珏看著遠處的天空,嘆息了一句之後,開口頗有些無奈的對大漢解釋了這麼一句。就有如此刻王珏的心情一樣,即便是連續做成了幾件足以讓全世界震驚的大手筆,可王珏依舊還是高興不起來。

他的敵人太過強大了,不僅僅是外部的那些虎視眈眈的國家,還有他身後的那些和他打著一個旗號的那些懷揣著各式各樣想法的自己人。那些人有些只是和王珏政見不合,而有些則比起敵人來更加可恨可憎!王珏必須搶在這些拖後腿的人反應過來之前,完成他在遼東的一切部署。

這種和很多很多厲害的還有危險的人一起賽跑的感覺真的非常不好,連妖孽到號稱算無遺策的王珏,都感覺到了一絲疲憊。他依舊望著遠處的天空,喃喃自語說出了一個讓聽到的人都莫名其妙的話語:「這一次,看來可以休息休息了。」

……

「如果大明帝國再這樣一意孤行,我大英帝國真的會站在世界所有國家的立場上,對大明帝國實施制裁!」畢竟,遼東的戰局發展的再快,也無法真正的做到快過所有人的反應。當得知大明帝國在遼河之戰中勢如破竹的時候,在京師勸和的幾乎所有國家的使節,就這樣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在遼東事件上鬧開了。

為首的自然是一直和大明帝國不算友好的大英帝國,而法國還有錫蘭兩個國家也同樣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了反對大明帝國在遼東事件上得寸進尺的立場。雖然一時間這些國家還無法對大明帝國造成什麼實質上的危害,可畢竟給大明帝國的外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聽著答應帝國的使節克蘭斯在耳邊咆哮,一直以對外強硬著稱的大明帝國禮部尚書孫方,也是一臉的無奈。他接手大明帝國的外交工作以來,面對的可能是過去一百年間大明帝國最糟糕的外交環境了。

現在英國和法國還有錫蘭在遼東事件上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而其他國家也從大明帝國的犀利攻擊中體會到了昔日天啟王朝的恐怖,他們再一次的抱成一團,聯合起來盯著大明帝國的一舉一動――上一次這樣類似的局面,還是全世界第一次反明戰爭時期的事情。

「這個王珏……還真是一個讓人不省心的傢伙啊。」孫方揉了揉自己的鼻樑,一臉疲憊的表情對自己的手下說道。最近他一直在應付著各國來的使節不斷提出的各種遼東議和的方案,每一個都軟硬兼施讓他頭痛不已。

外交工作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遊戲,它在多數情況下並非是直來直去的恃強凌弱,也並非是那種簡單的妥協和讓步。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等價的交換,雙方拿出自認為相等的籌碼堆放在桌子上,然後如同商人一樣討價還價。

而現在,當德國還有美國,也因為歐洲其他國家的壓力,改變了自己曖昧的立場,拿出了一份勸說大明帝國接受各國提議,結束在遼東地區的戰爭的時候,孫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是一個大明帝國的禮部尚書,即便再不情願妥協,也不得不認真考慮,萬一觸發第二次世界反明戰爭的可能性了。

「孫尚書……我不得不承認,貴國的軍事指揮官們在遼東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而大明帝國展現給全世界的強大軍事實力也讓人印象深刻……可是,這種過分的威懾已經讓所有國家心生警惕,這對大明帝國未來的對外關係,非常非常的不利。」德國大使漢納森很是鄭重的在和一些中國的禮部外交官們解釋這件事已經造成的後果。

他說的話代表了很多原先中立的國家的態度,而且因為之前的曖昧立場,他的話也確實讓大明帝國的外交官們非常重視:「漢納森大使先生,我們很理解各國對戰爭的抵制態度,遼東的戰事很快就會結束,大明帝國鎮壓叛軍的決心不會動搖……」

「各國都因為坦克這種新式武器的出現,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美國大使也在一旁對幾個大明帝國的軍方代表在磋商著很多問題的細節,他對大明帝國在遼東的勝利表現出了擔憂的神色,因為國力如今並不突出的美國,不得不陷入新一輪的軍事裝備競賽。

各國都不得不拿出寶貴的經費,投入到對坦克的研究和發展上,傳統的幾個工業強國對此已經頗感頭疼,那些個工業並不強大的國家,現在的窘境可想而知。英國準備部署2000輛以上的坦克,法國也同樣要部署2500輛,德國為了應付莫斯科公國還有法國的威脅,也不得不裝備2700輛坦克自保。

如此巨大的軍備競賽已經拉開序幕,各國國內的軍火商自然要向各自的軍方施加壓力,兜售自己生產出來的武器設備。而各國的軍方也同樣要壯大自己的實力,裝備更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他們會變本加厲的向自己的政府突出敵國的威脅,尤其是大明帝國的威脅。

而各國政府也會在第一時間利用大明帝國的威脅論,轉嫁國內的各種矛盾。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打響對大明帝國的聲討之戰,以此來為攀高的軍費買單……當各國都為戰爭做好準備的時候,也許新一輪的世界大戰就會展開,而且很有可能是全世界對大明帝國的一場戰爭。

「也許,應該啟用應急方案了……我們參考了美國人遞交給我們的那個建議,如果將叛軍,和日本人區別對待,將這場戰爭的規模壓縮一下,是應該可以在國際上爭取到部分主動權的。」最近也加入到了遼東事件外交應對之內的禮部侍郎何禹希對身邊正在唉聲嘆氣的孫方建議了這麼一句。

這個退一步的建議是美國人想到的一個折中辦法,他們在各退一步這種折中方案上有著天生的思維優勢。不知道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內在性格,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當然,這個方案,被大明帝國的高層所接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套方案的合理退讓性上: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單獨對日本議和,並且放棄追究日本發動戰爭的責任。這樣一來所謂的金國叛軍就被區別對待,而且被孤立起來――大明帝國雖然在對日方面有所損失,可是卻能成功將遼東事件變成一場內戰!

而一場內戰,打成什麼樣子,在法理上也是大明帝國自己的事情。雖然外國人也可以打著平息戰爭的幌子繼續干涉,可大明帝國那個時候已經用和日本求和的辦法拖延了時間,抓緊時間造成遼東戰爭勝利結束的既成事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孫方也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能夠穩住幾個國家的特使,將遼東戰爭的和談事宜拖延到這個時候,他也已經盡了全力了。甚至連大明帝國的皇帝陛下,都為了拖延時間,稱病連續好幾天取消了朝會。而他們的拖延也確實見到了成效,遼東戰場上的勝利,現在看來已經可以說毫無疑問了――因為就在前不久,奉天城已經重新掛起了大明帝國的王旗!(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