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佬登場(感謝步槍子彈+更)

這股采冬青的熱情,從屯裡一直蔓延到村裡。

能上樹的就上樹,不能上樹的製作工具,搞得熱火朝天的。

大娘一家更是齊上陣,女婿加上她自己的倆二兒子,連同大娘一家幾口,整日地泡在山裡。

除了於敬亭這家按兵不動,全村人都上山了。

人都有從眾心理,看到別人做一件事,也跟風去做,雖然採回來的冬青沒人收,那也都一窩蜂地過去。

眼見著家家戶戶都積極發展副業,穗子也把自己副業撿起來了。

她用一隻野兔做主線,以春秋的筆法,在報社連載微型。

這文藝復興的年代,她這出色的文字功底瞬間脫穎而出。

故事講述了兩村之間,為了一隻野兔起了齟齬,引出了村與村之間的愛恨糾纏。

寫到關鍵地方,要聽下回分解了。

第一期就引起熱議。

報社主編李姐連夜託人傳話,讓穗子趕緊把後面的連載弄過來。

報紙銷量增加了,總編點名表揚,隔空催更。

穗子把文人殺人不用刀發揮的淋漓盡致,讓大爺拎著報紙找鄰村村長去。

啥也不用說,就把報紙拍桌子上。

對方秒慫。

還在連載,意味著後續想怎麼寫都行。

她想說事兒是黑就黑,想說白就是白。

大爺特意轉達了於敬亭讓他添油加醋的部分,說如果不道歉,穗子就把鄰村村長寫成翻寡婦牆的,嚇得鄰村村長安靜如雞。

好半天才緩過來,說了句,算你們狠。

穗子根本沒說過這話,是於敬亭加的戲。

靈感來自他被小學生作文夸......

文人用筆如刀,不想被穗子寫成萬人唾棄的大反派,就得登門給於敬亭和大爺道歉。

穗子能算,於敬亭手裡有人能執行,這倆人湊一起搞事情簡直是一流的,「打」鄰村就像打狗一樣輕鬆。

村長的從業生涯在此刻到達了巔峰,吃多少個烤土豆能有看隔壁吃癟舒坦?

當天,鄰村的村長領著搶本村兔子的人上門,帶了十隻兔子做補償,還有一個巨大的豬肘子。

帶頭搞事的那個人鼻青臉腫的,一看就是被收拾了。

看到於敬亭和穗子,差點哇一聲哭出來——老於家街溜子啥時候進化出這些陰損招的,說好的,直來直去干架後給賠償呢?

出這些陰損招式,還不如揍他一頓痛快呢。

於敬亭和穗子作為頭功,分了五隻兔子半隻肘子,剩下的給參加此次「兔子保衛戰」的村民分了。

穗子又拿了兩隻兔子出來給村長,又讓於敬亭給他姥送去一隻,剩下的自家凍起來做儲備糧——沒辦法,這段時間吃肉太多了,也膩。

姣姣又一次感受到了文化人的厲害,這還不到一個禮拜呢!

她嫂子斬獲五隻野兔,讓鄰村過來道歉,從村長到主謀,一個也沒跑。

更誇張的是,還靠編排鄰村賺了筆稿費!

這次稿費可不是按著上次最低標準走了,給的是千字4塊,巨款啊。

姣姣的世界觀再次受到衝擊,知識果然是力量,聽嫂子的沒錯,陰人還有收入,牛。

對方既然主動道歉了,穗子就來了個借坡下驢,後面連載的部分筆鋒一轉,給於敬亭悄無聲息地安排了個正面角色。

她是這麼寫的,倆村在於敬亭這一身正道之光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說服下,重歸於好,一起走在了社會主義康莊致富路上。

一共連載了5期,5000字的短篇,賺了尋常人一個月的工資不說,還把鄰村的人膈應的夠嗆。

雖然這結局看著是挺符合主旋律的,總覺得被老於家的街溜子搶了風頭?

穗子直接用的於敬亭的大名,就差把於敬亭身份證號寫進去了,最羞恥的是,她在劇終時還加了個括弧,本故事根據真事改編。

鄰村全都成了穗子造神的工具人,氣得不要不要的還沒辦法。

報紙郵寄到京城,已經是一周後的事兒了。

京城獨門獨戶的四合院裡,陳家人正在吃早飯,桌上的豆汁冒著蒸蒸的熱氣。

戴著眼鏡的女人雍容典雅,修長的手指撕開厚實的牛皮信封,從裡面掏出幾張報紙。

「不是讓你跟東北那邊斷了嗎,怎麼還聯繫?」坐在主位上的是個滿頭銀髮的老者,看到信封上寫的地址,眉頭不悅地皺起。

「前些日子出差過去,找老同學幫打聽了下。」陳麗君推推眼鏡,從報紙里找出王教授的親筆信。

「隨便安排個工作讓她餓不死就得了,不能讓她進京。讓外人看到你在那邊給農民生的野孩子,我的臉往哪兒放?」

陳麗君掃了父親一眼,眼神里殺氣一閃而過,很快斂住,漫不經心道:

「只是不想讓她鬧到這來。」

陳父這才滿意,端起碗喝豆汁。

一旁的陳母不太贊同。

「麗君雖然是按著喪偶辦得回城,可涵穗到底是麗君的孩子,扔在東北不聞不問,是不是有點太不地道了?」

陳父重重地把碗放下,豆汁撒了一桌子。

「她爹是怎麼貨色,你不是沒見過,那種人渣怎麼可能生出好孩子?讓那種野丫頭進城,等著讓人看咱家笑話?」

陳母不說話,陳父在學術界雖然頗有盛名,但似乎腦袋學秀逗了,一身老學究的迂腐之氣,人味兒不懂,跟他槓能被他氣死。

「咦?署名陳涵穗,是穗子寫的?」陳母視線落在報紙上。

「村裡野丫頭,能寫出什麼玩意?難登大雅之堂!」

「我看丫頭寫的不錯,文采真好。」

「胡說八道,野丫頭怎麼可能有文采,拿來我看看!」

刺啦。

刺耳的撕紙聲打斷了陳家二老的對話,陳麗君失控地站起來,左右手各抓著一片紙。

「怎麼了?」陳母看女兒神色不對,從她手裡把分成兩半的信紙接過來。

拼在一起,信紙的最後一段赫然寫著。

陳涵穗的工作已然安排妥,她想帶著丈夫於敬亭進城,丈夫?

「涵穗結婚了?!」陳母驚訝地捂嘴,才多大就結婚?

「於敬亭是誰啊?」聽名字,好像是個有文化的?

「王家圍子第一街溜子。」陳麗君從牙縫裡擠出這幾個字,臉色跟桌上灰綠色的豆汁順了色。

這是真動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