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捕魚這個行當,既要捕得上,也要賣得了。

不僅賣得了,還要賣得快。什麼魚也不能自己養著,因為會養瘦了,會把魚養死。

跟著葉正方一個下午和一個早上,陳揚大概了解了賣魚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哪個集市近,就去哪個集市賣。

價格隨行就市,若想賣得快,也可以批發給行販。那時叫行販,現在叫批發商。

下午捕完魚後,會搶在晚飯時分前先賣一次。魚多的話,第二天早上再去趕集。

根據有關規定,自己捕魚自己賣,就像拿自家的雞蛋到街上去賣,屬於自產自銷,是允許的。

陳揚最關心行情,也就是價格,他讓葉正方做了詳細的介紹。

等陳揚回到家裡,爺爺已把漁船買來。

之所以是爺爺去買,是因為那個集體造船場的負責人,以前也曾當過爺爺的徒弟。

據葉正方說,新漁船要一百塊,現在爺爺只花了八十五塊。

另外還贈送一塊竹簾和一支備用木槳,及一根鐵鏈和一把鎖。

嶄新的漁船就停泊在河邊。

陳揚看了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條小漁船。

以後,這就是他的第二個家了。

比葉正方的漁船要大,寬是一米零五,長也有五米五。

相比老式漁船,最大的改進有兩點。一是加了後槳,二是大大增加了載重量。

爺爺告訴陳揚,這條漁船可供兩個人上船。

當天晚上,陳揚怕有人破壞,直接就睡在了船上。

過了一晚,陳揚去衡峰街趕集,買了不少捕魚工具。

三口尼龍漁網,大號中號小號各一口。還有拉釣兩套、一口套網、兩個撈勺。

再跑到竹器市場,買了四個竹編的捕蝦篾籮,和兩個裝魚的魚簍。

還有吃飯的傢伙。陳揚去了供銷社門市部,買了一個煤油爐、一口小鐵鍋、一把鐵飯鏟。

又花了三斤煤油票,去供銷社的另一個門市部,買了三斤煤油。

陳揚沒忘爺爺的吩咐,還買了一把杆枰。

前前後後,差不多花了十五塊錢,加上買船的錢,整整就是一百塊。

好在陳揚現在有錢。花去這一百塊,家裡還有一百塊,擱在童老貴那裡也有一百五十塊。

萬事俱備,就等下河。

以陳揚的脾氣,天不怕地不怕,開干就是了。

可爺爺奶奶不同意,說是要挑個好日子,甚至是好時辰。

母親也這麼認為。

長輩們迷信,陳揚無奈,只好接受。

爺爺識字,還藏著一本老黃曆。

在老黃曆上找了老半天,爺爺才做出決定,後天是黃道吉日。

遇水而興,宜下河幹活。

後天七點到九點,是首次下河的好時辰。

爺爺搞得神神道道,讓陳揚將信將疑。

也許爺爺他說得有道理。因為上次下河挖沙,就沒專門挑日子定時辰,結果沒幹多久就黃了。

沒挑日子,可以瞎干,既然挑了,就得遵守,這個道理陳揚是懂的。

晚上,陳揚還是睡在船上。

馬燈掛在小漁船的左舷上,為了省油,陳揚把亮度調到最低。

陳揚盤腿坐在魚艙的蓋板上,望著天上的星星。

鄉下人沒事幹,發愣發傻是常事。

「揚,你在船上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