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方說,「咱們捕魚,幾乎都是在河灣里完成的。一般來說,所有的河灣,都是魚兒喜歡聚集的地方。」

陳揚說,「你說的河灣多了去了。哪條河都是彎彎曲曲,河灣千千萬萬,怎麼判斷哪些河灣里有魚呢?」

「一,越彎曲的河灣越有魚。二,水流越急的河灣越沒有魚。三,水草多的河灣魚多,水草少的河灣魚少。四,水深的河灣留不住魚,水淺的河灣留得住魚。五,水溫高的河灣魚多,水溫低的河灣魚少……」

陳揚邊聽邊記。

「揚哥,你記住一個竅門。每到一個河灣,你看到水略有渾濁,或者水面上有些許氣泡,這個河灣里一定有魚。」

天時和地利講完,還有人和。

葉正方把船搖到下一個河灣,觀察了一下,「揚哥,你來撒網。」

陳揚從中艙爬出來,接過漁網,學著葉正方剛才的樣子,使勁的把漁網撒了出去。

葉正方蹲在那裡,笑出了豬叫聲。

因為陳揚撒出去的漁網,還沒落到水裡,就捲成了團團。

陳揚也是急中生智,反應忒快,漁網還沒落水,就被他硬生生的收了回來。

再把漁網整好,陳揚再把漁網撒了出去。

這回還行,漁網撒得挺開,漁網的四周也幾乎同時入水。

葉正方嘴裡數數,「一,二,三,四,五,收網。」

陳揚立即收網。

運氣不錯,這一網撈了一條白蓮魚、兩條胖頭魚和五條鯽魚。

陳揚來勁,又學著撒了幾網,但收穫甚少,其中兩網顆粒無收。

「揚哥,我該去賣魚了,你去不去看看?」

「改天吧。我得回家,跟家裡商量商量。他們同意了,我就能下河了。」

「那行。明天下午,我再來找你。」

小漁船靠岸,陳揚回家。

吃晚飯時,陳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全家人。

二弟陳兵第一個贊成,「大哥,我支持你,我跟著你下河。」

陳揚說,「我一個人下河。老三,我和爺爺商量過了,你去學當木匠,跟著爺爺的徒弟學。」

陳兵不願意當木匠,「爺爺,這事就定了?」

爺爺點著頭說,「兵,你十四歲了。學一門手藝,將來餓不著,一輩子有飯吃。」

陳兵嘀咕道:「大哥,你得答應我。以後要是有大生意,我還回來跟著你干。」

「這沒問題。」陳揚滿口答應。

大妹陳平說,「大哥,聽大人們說,下河很苦的。能幹別的,就不要下河了。」

奶奶和母親也勸說陳揚。

陳揚問爺爺,「爺爺你說呢?」

爺爺思忖了一下,「沒啥吃的時,草根也能飽。這活雖然苦,但一般人學不了,能幹得長一些。揚,要不你先幹著,將來有了別的好活,咱就轉行。」

爺爺德高望重,目光深遠,他說出的話,等於是一錘定音。

第二天,陳家有很多事要忙。

上午,爺爺送二孫子陳兵去衡峰街,他最好的徒弟在那裡幹活,他要親自把陳兵交到人家手裡。

還帶了十塊錢。其中的八塊錢,直接作為拜師禮。

親兄弟,明算帳,親徒弟,也講禮。

爺爺懂世故人情,有了這八塊錢的拜師禮,他徒弟就不敢不認真的帶陳兵。

下午,爺爺去買船,陳揚下了葉正方的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