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種時間不長,但足夠陳揚賺錢還債。

公社發了三十塊。

去另兩個公社修理二十三次,得五十七塊五毛,除去給陳仁軍的十一塊五毛,陳揚也賺了四十六塊。

三十塊加四十六塊,足夠陳揚還債了。

想都不想,陳揚先把債給還了。

無債一身輕。

天氣轉涼,秋收冬種也已經過去。

水利部門開始放水,河水的水位下降得很快。

上面的通知也下來了。

全縣要展開百日大會戰,清理和疏浚全縣的主要河道。

有河道通過的公社的全體社員,十八歲到六十歲的男勞力,都要參加為期一個月的義務勞動。

勞動光榮,陳揚樂意參與。

反正河裡的水快已放完,哪還有魚可撈。

河道里,河床裸露,那些大大小小的河灘,也終於露出了真面目。

陳揚的小漁船,就擱在河灘上,孤零零的。

這天晚上,大隊開興修水利動員大會。

三姓祠堂前的曬穀場,黑壓壓的起碼坐了一千人。

陳揚沒往人堆里扎,他懶洋洋的靠在曬穀場邊的樟樹上,抽著童老貴隊長給他的香煙。

生活真他娘的是一鍋粥。

明知道抽煙不好,還忒費錢,可陳揚已經戒不了了。

童小龍、陳福明、童二子和蔡朝陽四個發小,站沒站相的擠在陳揚身旁。

童小平當兵去了。

陳仁軍在公社上班,蔡曉暉在村小教書,都不用參加義務勞動。

開會開得有模有樣,還搭了個主席台。

兩盞大汽燈,高掛在主席台兩側,瓦亮瓦亮的。

陳蔡公社還沒有通電,沒有電燈。

村支書蔡釗,大隊長童冬春,副支書陳生梅,副大隊長蔡寶玉,都坐在主席台上。

村民們都知道,他們在等公社的人。

陳揚瞄了一眼台上的四個人,心情有些複雜。

蔡寶玉就不用說了,他是仇人蔡寶福的親弟弟。

蔡釗和童冬春,都是五十幾歲,與陳揚爺爺是好朋友。

陳生梅,不僅與陳揚家是沒出五服的同姓同族,還是陳揚父親的髮小和好朋友,也是同一年的兵。

就這三位,自陳揚父親出事後,對陳揚一家是避之不及。

有時候在路上碰見,他們都會轉過臉趕緊走,好似遇上了瘟神。

陳揚爺爺在村裡算得上德高望重,可他們對他老人家也沒了尊重。

公社的人來了。

一男兩女,男的是於副主任。

兩個女的,一個是大隊婦女主任陳玉花。

另一個女的,是公社團高官蔡美麗,蔡寶福的女兒。

蔡釗宣布開會,請於副主任講話。

於副主任以前常駐陳家大隊,與大家都熟,村民們認為他人不錯,就紛紛的鼓掌。

於副主任說了五件事。

第一件事,是宣布蔡美麗為陳家大隊的駐村幹部。

童小龍嘿嘿憨笑,「美女啊。」

童二子也是憨笑,「反正我不想。」

陳福明也是老實人,但有時候蔫壞,「癩蛤蟆能吃到天鵝肉嗎?」

蔡朝陽怪聲怪氣的說,「咱五個,四個是癩蛤蟆,但揚哥不是。」

大家有意取笑陳揚。

陳揚不為所動。

童小龍還說,「揚哥,把她拿下,你們兩家的恩怨就消了。」

陳揚沒吭聲,但狠狠的踢了童小龍一腳。

這時,於副主任說,「下面,我講第二件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