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副主任說的第二件事,是關於周濟糧和周濟款。

今年的周濟糧,按每人十五斤的標準。陳家大隊一千八百多人,總量達兩萬七千斤。

至於周濟款,總共是一千八百塊。平均分的話,每人一塊,估計也是按人口計算的。

於副主任宣布,今年的周濟範圍要擴大。除了原來基本上固定的幾十家困難戶,還要增加五十戶。

也就是說,大約一百戶人家,這次能得到周濟糧和周濟款。

但誰能得到,誰又得不到,得由各小隊上報,由大隊最終決定。

陳揚對此一點都不關心,因為撥拉來撥拉去,怎麼也輪不到他家。

於副主任接著宣布了第三件事。

自留地調整。

這可是個大事,陳揚豎起耳朵聽。

原來的自留地,是十五年前分配的,一個人三厘。

十五年前,陳揚家只有六個人,除了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還有陳揚和大妹陳平。

當時分得自留地一點八分。

據於副主任說,此次自留地調整,按現有人口分配,每人四厘。

陳揚父親的戶口已經註銷,但還有九個人。按新的規定,將能獲得三分六厘的自留地。

於副主任還說,這次調整以各小隊為主。

陳揚暗暗的鬆了口氣。

於副主任宣布的第四件事,是村小的擴建。

陳家村小,不僅是陳家大隊的,也包括隔壁的高田大隊和前洋大隊。

原有的校舍不僅不夠,還年久失修。所以這一次,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維修和擴建村小。

台下前來開會的村民,頓時議論紛紛。

老百姓麼,你發錢,我歡呼,你攤派,我沒錢。

根據於副主任的說法,村小這次維修和擴建,大約需要五千塊錢。

縣裡撥一千塊,另外的四千塊,由三個村籌集。

籌集的辦法,就是按人口數計算,平均攤派。

三個大隊的總人口,大約為四千人,剛好一人一塊。

這不算多,陳揚心想。兩個妹妹一個弟弟,都在村小讀書。別說一人一塊,一人五塊他也願意。

說了四件事,於副主任才說起水利百日大會戰。

工程並不複雜,就是從主河道里挖泥,再把泥運到河岸上去。

但人工挖泥,既累又苦,還是在冬天,是義務勞動里大家最不願乾的事。

於副主任說,陳家大隊分到的河段,包括兩個部分,木城河一千米,和月河五百米,有一大半在陳家大隊的地面上。

這說起來,實際上也是自己為自己幹活。

可這一千五百米,如果按河道的兩岸計算,就是整整三千米。

三千米分攤到九個生產隊,就是三百三十三點三米。

以第九生產隊為例,十八歲到六十歲的男勞力,共有五十二人,平均分下去,每個人就是六點四米。

按照於副主任的說法,陳揚嚇得不輕。六點四米的地段,每米要挖三立方泥土,總計十九點二立方。

不僅要挖出來,還要通過五六十度的十幾米長的斜坡,運到岸上堆放好。

陳揚嘆道:「完了完了,要累死不少人了。」

童老貴斥道:「臭小子,別說怪話,小心辦你的學習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