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發明的東西,不是什麼新玩藝,實際就是水車的改進版。

上次挖沙洗沙,爺爺做了一台水車,後來一直擱在家裡。

爺爺對原來的水車做了兩點改造。

原來的水車只有五六米長,現在加長到十二米,而且根據實際需要,還可再加長三米。

老式的水車,靠的是人力車水。水車上有四個位置,最多同時可上四人,用腳踏的方式轉動車盤。再由車盤帶動車板帶,車板帶把水帶上岸來。

泥比水重,長度又長,靠人的腳力,肯定難以把泥土帶上岸來。

爺爺利用軸承和大小齒輪,做了一個齒輪箱,就安裝在水車的車盤上。

人的腳力先傳遞到齒輪箱,由齒輪箱帶動車盤,再由車盤帶動履帶,大大減輕了人力。

長長的履帶也做了改進,履帶上一塊一塊隔板,也用塑料代替。

陳揚把爺爺的這個「發明成果」命名為運泥機。

運泥機好使不好使,要通過實際運用來驗證。

早上,陳揚叫來幾個發小,把運泥機運到河邊,並在爺爺的指導下進行安裝。

安裝好後,馬上就進行了試驗。

爺爺和大妹在車盤上使力,兩個人就能讓運泥機轉動起來。

陳揚在河道里,拿著鐵鍬,往運泥機的履帶上鍬泥。

整條履帶上布滿了泥,還能輕鬆的轉動,這說明運泥機成功了。

全家人歡呼。

隊里的人也歡呼叫好。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試運營,陳揚確認,這兩個半小時的運泥量,抵得上純人工一天的工作量。

也就是說,用運泥機干一天,就能完成至少五天的任務。

老模範發明運泥機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全縣的水利工地。

很多很多的人跑來參觀。

還驚動了縣區等各級領導。

大家紛紛請教。

爺爺與陳揚早就說好,把發明運泥機的功勞,全推給了陳揚。

爺爺對那些前來參觀的人說,運泥機是陳揚設計的,他只是根據孫子的設計,製造了運泥機而已。

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到兩台水車,大家都有機會向人家爺孫倆學習。

陳揚很想以此賺錢。

但是,縣裡的老范同志來了。

老范一到,先與爺爺稱兄道弟,一下子把輩份長上去了。

畢竟爺爺是地區級勞動模範,名氣在外。

也架不住老范忽悠,把爺爺抬得更高,飄上去下不來了。

爺爺當眾宣布,免費提供設備圖紙,也毫無保留的教大家製造運泥機。

陳揚在心裡笑話爺爺,還說什麼薑是老的辣,這抵抗力也太差了。

那邊,爺爺被一群人圍著,正侃侃而談。

這邊,陳揚蹲坐在河坡上唉聲嘆氣。

多好的賺錢機會啊。

老范沿著河坡下來,走到陳揚身邊,直接蹲坐在地上。

「你好小陳。」

「老范同志,你好。」

老范再拿出半包飛馬牌香煙,還有一個打火機。

老范先自己點上支煙,然後把香煙和打火機遞給陳揚。

陳揚不客氣,也點上一支煙吸起來。

「小陳,你不高興了。」

「我,我沒什麼不高興啊。」

「哈哈,朋友之間,實話實說嘛。」

陳揚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