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霞殿內眾人已得了消息,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莫不歡喜踴躍,一掃這兩日因貴嬪夫人李氏滑胎驚恐之情。不論正殿亦或鄭嬪、盧嬪二人偏殿,人人喜氣盈腮,個個得意溢言,歡聲笑語鼎沸不絕。

食罷午膳,李氏無半分睡意,便邀了鄭盧二人同來敘話。

待眾婢退去,三人於一席而坐。

鄭氏笑眼盈盈,開口道:「夫人大喜!哦,瞧瞧妾,如今該稱您一聲右昭儀。妾晨起聽聞大監來咱們昌霞殿傳旨,陛下晉了右昭儀位分,那時妾便欲前來道賀,卻恐擾了右昭儀安枕。」

李氏笑道:「下月初六才行冊封之儀,今日不過是曉諭後宮,鄭阿妹稱呼吾夫人又有何妨?且你我姊妹,得了喜訊吾又豈能不道於你二人同樂?這不將才用罷膳便邀了阿妹們前來敘話。」

盧氏接口道:「陛下既已下旨曉諭眾人,阿妹們自當改口稱呼您右昭儀,您晉位昭儀乃順天意人心,阿妹們自心內為您歡喜。」

李氏望著二人笑道:「不過陛下憐惜吾失子罷了。吾見識淺薄,心腸又直,如今執掌宮權還不知得罪了宮裡多少人,得虧有二位阿妹相助,方得吾今日之榮。」

鄭盧二人聞李氏如此言語,雖知其乃客套之言卻心下受用。

盧氏笑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右昭儀雖痛失龍胎,卻得了陛下憐愛,這日後常沐天恩雨露又何愁無子?」

鄭氏亦附和道:「您如今已位列昭儀,又執掌治宮之權,那左昭儀便是再得陛下恩寵亦不及右昭儀有此殊榮。」

李氏心下自是知皇帝乃因父親之故,卻只笑道:「陛下如今既晉了吾位分,吾自當恪守己責向陛下進規勸之言,亦可令闔宮姊妹雨露均沾。」

三人說話間,環丹端了蒲桃入得內來。

奉於李氏等三人,環丹垂首道:「右昭儀,尚膳監孟署丞著人送來西域所貢蒲桃,奴已將其去皮剔核,請右昭儀與鄭嬪、盧嬪享用。」

鄭氏笑道:「這蒲桃乃漢臣張子文出使西域之時引種而回,如今雖廣植中原之地,味道卻始終不及西域所產,妾與盧阿妹今日乃托右昭儀之福,方得以品嘗此鮮美佳果。」

李氏道:「吾與二位阿妹情如姊妹,自當有福同享。」

盧氏食下一顆蒲桃,道:「妾還有一事要向右昭儀道喜。」

望著李氏,盧氏笑道:「妾昨日去了北海王府,見了彭城公主,果不出右昭儀所料,彭城公主恨極了左昭儀,言其媚君惑主,實乃妖人毒婦。」

李氏雖猜得元鈺不喜於禾,卻不料竟如此厭惡詛咒,望著盧氏,李氏疑道:「彭城公主緣何如此言語,可是那日入宮遭了陛下斥責所致?」

盧氏壓低了聲音,對二人道:「右昭儀有所不知,那日彭城公主與陛下因左昭儀而起了齟齬,陛下一怒之下竟將公主趕出宮,且對公主言無詔不得入宮。」

李氏聞言心內一怔,只幾個彈指便暗暗竊喜道:「公主恨足了左昭儀才好,此乃天意助你我成事。」

鄭氏猶疑道:「右昭儀,話雖如此,然彭城公主如今不得入宮且陛下又不肯與其相見,便是公主願意相助又有何用?」

李氏微揚嘴角,道:「血濃於水,陛下與公主乃一母同胞,便是惱怒公主亦不過一時之氣。」

略略思忖,李氏道:「六月十九乃先太后生辰,陛下與公主皆為至孝之人,若公主遙祭先太后之時因悲思而致昏厥,那陛下得了消息不知會當如何?」

食下盤中蒲桃,李氏覺其餘味無窮。

椒坤殿內,皇后馮氏一臉慍色望著夫人袁氏:「你倒是教了個好兒子,冒冒失失這一撞不打緊,倒是為那毒婦搏了個上位之機。」

出了這等樣事情,袁氏心內自是不會痛快,垂首道:「皇后,愉兒雖魯莽而致其滑胎,卻乃無心之過,若說陛下因其滑胎而將其晉位右昭儀,妾卻不盡認同。」

怯怯抬頭望了一眼馮氏,袁氏又小心道:「陛下素來深信隴西公,非但將修繕洛陽宮之事交由其督事,如今又予了其修建伊闕佛寺,可見待其倚重之情。這前朝後宮休戚相關,便是那日勵材苑未曾出事,待來日其產下皇嗣,陛下又豈能不褒獎於其?只那時…」

馮氏冷冷道:「只那時如何?難不成陛下還要將吾的鸞位予了那毒婦?」

袁氏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右昭儀又豈能心甘久居人下…」

不待其言罷,馮氏恨恨將其言語截斷,道:「右昭儀?陛下還未行冊封之儀,莫要於吾面前提此三字!」

馮氏心性袁氏自是瞭然於胸,見其已被激怒,便反問道:「皇后如今可有何打算?」

馮氏不悅道:「吾又能做何打算?便是那再醮之婦得陛下專寵亦不是無可奈何,任由陛下晉了那毒婦位分。」

袁氏思索片刻,開口道:「皇后,妾道句逾矩之言,那左昭儀於朝中無靠且是再醮之身,縱是得陛下專房之寵亦未可懼,而右昭儀,哦,不,而李氏乃隴西公嫡女,如今又掌治宮之權,皇后您如今當與左昭儀聯手方為上上之策。」

見馮氏緩了神情且聽得仔細,袁氏又接著道:「如今咱們娷小娘子養於永合殿,左昭儀又以皇后阿姊之身入宮,那與皇后自是同氣連枝。妾知皇后乃萬金之軀,自是不能紆尊降貴與其修好,妾願為皇后做那穿針引線之人。」

馮氏雖心有不甘卻亦無良計可施,長嘆一聲,道:「吾乃堂堂大魏皇后,如今卻要落得示好姬妾的地步,若先太皇太后在天有靈不知是否要降罪於吾。」

袁氏勸解道:「皇后,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蜇以存身也,皇后今日之舉只為來日高枕無憂。」

見馮氏不再言語,袁氏又接著道:「皇后,還有一事需得皇后之力…」

馮氏微皺雙眉,不耐煩道:「又有何事?」

袁氏道:「皇后當請太師相助,早日令太子將娷小娘子迎入太子府中,如此皇后前朝有太子與太師,後宮再有左昭儀,那便是李氏晉了右昭儀又何懼之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